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靠破案养家糊口 > 第89章 大孙子

我靠破案养家糊口 第89章 大孙子

作者:梦中的虚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05:33 来源:小说旗

盛夏时刻,京城早早已经天色大亮,带着期盼,常威同志终于踏上返乡的大鼻子公交车。

交通不便的年代,归程漫漫。

好在这里是京城,全国都在支援建设,他可以去西直门坐火车,也可以在德胜门坐公交。

45路车从德胜门公交车站出发,终点就在昌平,常威买了票,六毛五分钱,大铁壳公交车带着“咣当”声缓缓出站。

发动机盖传递着噪音和热气,配上车窗外炙热的阳光,车厢内如同一个铁皮罐头在烤箱里嗡嗡作响。

低矮的土屋错落在田野上,清瘦的农民提着铁锹锄头、挑着担子在田埂上穿梭,村口的道路边还有民兵窝棚,持枪的民兵来回巡视。

几乎看不见机械化,甚至牛马都很少,一路行驶,他只见到两辆驴车。

等到了昌平,他整个人都要散架。

下了车,出昌平县城向东北走,绕过十三陵水库,他的老家就在这里。

村子以前叫什么名字已经无从考证,解放后这里叫做长胜村,现在叫长胜大队。

山脚下的道路蜿蜒,把一片片农田切割成碎块,这些田地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宛如大自然的杰作。

被太阳暴晒之后,山路上温度惊人的高,甚至可以看到明显升腾的空气,就连在路旁的杂草也显得没精打采。

路上石子细碎,泥土晒成干块,踩上去咔擦咔擦的响。

每一个村口必然有这么一块地方,或是大树,或是小桥,或是空地,是村民们闲暇娱乐,交流情报的重要场所。

“大孙子。”

刚到村口,坐在树下纳鞋底的奶奶一眼看见,激动的喊了出来,迤逦出长长的尾音。

“奶奶。”

见躲不过去,常威只能走到树下,一一向小脚侦稽队的老太太们问好。

“二姑奶奶好!”

“三大妈好!”

“七太奶奶好!”

“......您好!”

最后这个真没记住。

奶奶摘下顶针,把针扎在鞋底上,往腰侧一插,搀着常威就往家里走。

山脚下的三合院,坐在院子里碾草药的老头透过门朝外看了一眼,欣喜的站起来,“大孙回来啦?”

这是常威的爷爷。

常爹和常爷爷的性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勤劳,坚强,无私,但也只有如此,其他的都是差异。

常爹不是军事主官,他走的政工路线,所以为人宽厚,有担当且头铁。

常爷爷不同,他大概有些像《大宅门》里的白七爷,因为是幼子,自小就偷鸡摸狗,上房揭瓦,可谓无恶不作,长大后学了医慢慢稳住性子,但依然是个混不吝,伪军拿枪顶着都不肯弯腰的人。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常威类祖不类父。

被两老一左一右挽着进正房,常威先去东屋给老太太请安。

见是他来,老太太急忙从炕上起身,欢喜的拉到身边,“哎哟,你可算回来啦。”

常威笑呵呵的躬身从地上拿起布鞋给老太太套上,嘴里甜着,“老祖,我可想您啦。”

老太太就笑,“想我也不来看我。”

常威把鞋跟拔上,扶着老太太下地,“我上班呢,只有今天才得了空,过了晌午还得回去。”

常爷爷在一旁奇怪道:“上班?你怎么就上班了呢?”

常威从挎包里拿出报纸递过去,“爷爷,我上了报纸,公安局特招,不用再多读一年书。”

老头急忙翻开来找到常威的照片,粗略看过一遍后递给老太太道:“娘,是您的曾孙子。”

常家世代行医,老太太今年八十有四,依然眼明耳聪,摸着报纸上常威的照片,又抬头看看常威,笑的露出几颗大牙。

常奶奶端了碗水进来让常威解渴,等老太太看过后才急切的接了报纸,文字太小她看不清楚,只能看着照片过瘾,过了好一会才塞到常威手里:“乖孙,读给奶奶和老祖听听,报纸上都是怎么说的?”

常威哪里肯,他还是要点脸的。

扭捏着就是不答应。

常爷爷见状出了门,过来会一个干瘦的少女兴冲冲跑进屋,她走的很急,结成了辫子的一丛长发在她身后跳跃着,到了常威身前脆脆声喊道:“大哥!”

“大妮。”常威高兴应着,从挎包里拿出一大把糖。

常妮欢欢喜喜的接过去,听见爷爷催促,她连忙拿过奶奶手里的报纸,声音变得急切甚至惊骇,“大哥,你真的上报纸啦?”

彩衣娱亲。

常威没有彩衣,他只有一张黑白的照片,却给三位老人带来莫大的欣喜。

听着小姑娘抑扬顿挫的读报声,常威现在就想在地上抠出一套别墅。

读完报纸,常妮眼神扑闪道:“大哥,你这段话说的真好。”

好吧,常威也觉得这段话抄......说的挺好的!

他不想再谈论报纸的事情,岔开话题道:“大妮入秋该读初中了吧?”

常妮把报纸小心叠好放入柜子里,点点头道:“嗯,要去县城里读。”

常威道:“那不得走六七里路?”

常爷爷在一旁道:“这点子路算什么,一会就走到了。”

常妮也没觉得有什么,给奶奶和老祖剥了颗奶糖,见爷爷不吃,自己吃了颗,坐在炕梢乐滋滋的笑,小腿磕着炕轻轻晃荡着。

“二婶呢?”

“上工呢,中午才回来。”

因为上个月才回来过,自然不需要太多寒暄,一家人坐在炕沿聊着家常,说了会话常威才想起来,“爷爷,我拎回来的袋子呢?”

常爷爷出屋拿过来,“你带的什么这么沉?。”

常威接过来打开道:“这里有五斤面粉,五斤大米,三斤羊排,两丈布料,还有个一条烟两瓶酒。”

三四十斤重,幸好是进村前才从空间拿出来。

常奶奶不高兴,拉着脸道:“你们自己留着啊,村里什么没有,还要你们带吃的用的来?”

常威笑着歪到奶奶身边道:“家里多着呢,我现在上班一个月有五十块钱,我还能钓鱼卖钱,大姐现在搬回来住在我们前院里,也挨着近,家里日子好着呢。”

三个老人不信,个把月的时间哪里来的这般大变化。

常威就慢慢的,细细的,把这个月发生的事情说了遍。

听到常妲在白家受的欺负,三个老人就骂娘。

说起常威揍白家老二,三个老人就叫好。

后来分房子,找工作,老人听了更是把常威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说完自家的情况,常威问道:“现在村里怎么样?还是大锅饭吗?”

奶奶就说:“吃的好,天天白面馒头,面条,有时候面里还有肉。”

只有常爷爷面色忧虑着,“天天这么吃,早晚要出事啊!”

常威很佩服老头的生存智慧。

大锅饭到今年冬天就会办不下去,坚持过了年,大锅饭解散,各家又重新开始吃自己的。

结果,锅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