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 > 第44章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拿过**养气葫芦,李中孚从里面倒出一粒黄土丹,递给胤禛。

胤禛接过,嚼碎了吞掉。

下一刻,他顿觉整个人都舒服了。

心脏的跳动也加快了,比之前有力了不少。

又过了片刻,他感觉视线都好了不少,脑袋也不再闷闷的。

‘咕咕。’

胤禛的肚子叫了起来。

胤禛有年头没感觉到饿了。

要不是不吃饭不行,他每天不得不强迫自己到点了吃点东西,他甚至感觉自己可以两三天不吃一点东西。

“这……。”

李中孚道:“脾脏主运化,与胃互为表里,你的脾脏好了,自然就会饿,那是你的身体需要营养所释放的信号。”

李中孚吩咐候在一旁的高顺:“高顺,你去给他拿点吃的吧。”

胤禛惊了一下:“高顺?莫非是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的那个高顺?他在你们这儿当小二?”

李中孚笑道:“怎么可能呢,单纯就是同名而已。”

“原来如此。”雍正摸了摸袖子,一毛钱都没有。

想了想,他把戴在脖子上的朝珠解了下来,递给高顺:“就拿这个抵饭钱吧。”

高顺一看这朝珠就知道不便宜,哪儿敢收啊,连忙看向李中孚。

李中孚道:“朝珠就不要了,你跟你爹要点钱就是了,他以前来过这儿,应该带的有钱。”

胤禛看向玄烨。

玄烨麻利给了胤禛一锭官银。

但实则玄烨心里可不爽快了。

主要原因是他那边是康熙十四年,为了皇后赫舍里氏,更为了坚定汉臣们的心,不让他们倒戈向三藩,他按照汉人传统立了二儿子胤礽为太子。

作为一名从小没有安全感、所以掌控欲格外强烈的帝王,康熙对于雍正这个‘突然’就成为继任皇帝的人十分不满。

也就是他不了解后面的历史,又碍于清朝势弱,不想同室操戈,否则他早就上演全武行了。

这钱给的,都赶上要他的命了。

康熙不了解胤禛,那是因为康熙十七年胤禛才出生。

可胤禛了解这个老爹啊。

在他那个世界,康熙的骨头都快化成渣了。

老爹的这点小心思,他能想不到?

他就是故意恶心一下老爹,爽快一下自己罢了。

作为历史上最率性而为的皇帝,他可一向是爱之欲其生,整天叫宝宝,恶之欲其死,看一眼都烦。

当年的九子夺嫡,当年父皇的那些令他憎恶的评价,他可都记在心里呢。

当年他是仰康熙鼻息,需要讨好,不得不伏低做小。

如今他已是当了十多年的皇帝,论起来比康熙不知老辣多少。

要不是看在父子的份上,他又何尝不想上演全武行呢?

瞥见老爹眼中一闪而逝的愤怒,他就跟大夏天吃冰棍似得,爽翻了都。

高顺很快回来。

雍正道了声谢,接过高顺手中的托盘,问李中孚道:“李大夫要一起吃点吗?”

李中孚摇头:“我才吃过没多久,你吃吧。”

“好,那胤禛先失陪了。”

胤禛端着托盘去了沙发那里,慢悠悠吃着。

高顺帮胤禛准备的是卤牛肉、泡面加火腿肠、卤蛋以及几样水果。

其它的也就罢了,卤牛肉和泡面的香味那可是相当霸道。

康熙闻到味儿后,也有些馋。

本以为儿子会问问自己吃不吃,不想他问过李大夫后便自顾自吃了起来,一点礼貌都不讲。

康熙怒不可遏,但又不得不强行克制,脸色黑的像锅底。

还是我出的钱呢!

不孝子啊!

……

康熙来的时间短,本身又不受其它朝代的人待见,加之他此前又没见过李中孚,更没被赠予手机,对于未来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雍正也是如此。

但雍正比康熙懂得变通。

他看出李大夫对自己很有好感,无形之中对李中孚也很有好感,吃过饭后便直接过来问了。

“李大夫,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然您熟识胤禛,胤禛也对您佩服之至,还望以后咱们能多多交流。

若李大夫有时间,胤禛也想邀请您去大清游玩,您放心,虽然胤禛自从当过皇帝后,连京城都没出去过。

但无论您是想北上牧马,还是下江南,去东北,胤禛保证都一路相随。”

李中孚笑道:“旅游的事以后再说吧,多多交流还是可以的,你下次来,可以把你批过的奏折带过来我瞧瞧吗?

以前我有个大学同学,他去京城旅游,在故宫里买过一把扇子,那把扇子的正面印的是你写的‘朕生平不负人’,反面写的是岳钟琪的奏章和你的批示,看着怪有意思的。”

胤禛一口答应道:“没问题,我下次来一定带,到时候我把十三弟也带上,他身子骨也不好,还请您帮他看看。

李大夫若是喜欢我的字,我找个时间亲自为您画几幅画,再各题一首诗都可以。”

李中孚乐了。

瞧瞧。

刘备撩关羽、张飞时都没有这么有求必应吧?

这就是雍正皇帝啊!

但凡他不是皇帝,而是市井小混混,恐怕走到哪儿,哪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就得沦陷。

关键他还真诚。

只要对他的意,有东西他是真舍得给啊!

《甄嬛传》拍摄时直接套在了他身上,根源便在这儿。

就他这撩拨的能力,但凡在后宫女人那里使个一两分,谁还能保持镇定而不神魂颠倒呢?

所以四大爷才会成为皇后、华妃、齐妃、端妃等人的白月光,到死都还一往情深。

“好啊,那我就等着了。”

“一言为定。”

二人随后又聊了些书法、字画、经史子集、数学外语等话题,着实相谈甚欢。

李中孚看得出来,这位满族皇帝是真认同华夏二字,对于华夷之别也有独特看法,和其他满清皇帝有本质上的区别。

他的性格也是真刚,跟个杠精似得。

难怪能写出《大义觉迷录》,亲自下场和喷子对喷。

聊着聊着,两人聊到了算卦上。

说起这个,胤禛也有的是话。

他甚至想李中孚代为引荐张角,想拜师学算卦,把一旁的康熙气的差点失态。

李中孚这时才想起雍正曾经因为给前线将领批八字,认为其中几个人不适合接下来的战争、而给前线的岳钟琪写信,让他更换将领,结果导致兵败如山倒,死伤无数。

就挺离谱的。

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