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 > 第38章 宝钞的未来前景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 第38章 宝钞的未来前景

作者:封侯书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2:09:39 来源:小说旗

朱标这话一出口,李中孚就知道他听懂了。

朱元璋突然给了朱棣一下。

“爹,你干嘛突然打我?”朱棣被打懵了,下意识问道。

朱元璋‘哼’道:“没听你大哥说吗?咱发行的宝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明初的通货紧缩。

可到了你的永乐二十二年,一张一贯的宝钞才只能兑十多文钱,通货膨胀到没边了,难道你不该挨打?”

朱棣瘪了瘪嘴:“你那儿的宝钞倒是还值钱,可等到洪武末年,一贯宝钞也就能兑一百多铜钱,另外九成的价值都被通货膨胀了。”

朱元璋老脸一红:“洪武三十一年的宝钞跌价,和洪武十一年的咱有啥关系?现在咱的宝钞坚挺着呢。”

“行吧,您是爹,您说啥都有理。”

“你还敢犟嘴?”

朱棣感觉有些委屈:“爹,你之所以这么生气,说到底不还是因为我夺了建文的皇位吗?

这个位置是他自己坐不稳的,儿臣若不是果断奉天靖难,兴许大明和大秦、大隋一样二世而亡了呢。

您能不能别一直抓着我的错处不放?我当了二十多年皇帝,武功上五次北伐,封狼居胥,饮马翰海,经略交趾。

文治上设立内阁,编撰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万邦来朝,桩桩件件都是名垂青史的大功绩,就不值得您夸一句?”

朱元璋撇嘴:“你再厉害,还能厉害过你爹我?比起我这个从放牛娃到建立帝国的洪武大帝,你永乐大帝算什么?

没有我打下的江山,你拿什么奉天靖难?再说了,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经略西南,哪一件不是你派人去做的?

至于封狼居胥,饮马翰海,呵呵,也就是咱抽不开身,否则你信不信常遇春、徐达、汤和、蓝玉还有你朱棣绑一起都不够咱打的?

就你小子这点功绩,也敢在老子面前显摆?你那都是应该做的,要是你做不好,你抢什么皇位?”

朱棣一下子就蔫了。

朱标拍了拍他的肩膀:“四弟不要觉得委屈,爹还是认可你的功绩的,不然你还能安心在这儿坐着?

他早让你滚去病房、眼不见为净了,瞻基,你说对吧?”

朱瞻基点头:“对对对。太祖爷曾专门向我细致问过永乐一朝的各项政务,虽然他明面上没有夸奖过爷爷你一句,但我想他没有批评,就算是夸奖了。

毕竟你是造反出身,他但凡夸你一句,后世儿孙就有理由照着学了。”

朱元璋再次老脸一红:“两个瘪犊子,瞎说什么呢。”

朱棣:o(* ̄︶ ̄*)o

李中孚欲言又止。

朱标连忙道:“爹,四弟,咱们还是听李大夫继续说吧。”

朱元璋马上变脸,笑的满脸褶子:“对对对,李大夫,你继续说,宝钞这事儿到底该怎么解决?”

李中孚喝了口茶,继续道:“太子的话其实没错,宝钞理论上是缓解了明初的通货紧缩。

但它随后的无序发行,也的确让洪武末年乃至永乐年间的经济乱七八糟,但是不是造成了通货膨胀,也不好说。

因为宝钞跟货币有本质区别,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自然也就更没有关系。”

朱元璋被李中孚绕迷糊了:“既然能缓解明初的通货紧缩,怎么又跟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没关系?”

李中孚解释道:“货币是朝廷发行的,老百姓愿意用它,有且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信任。”

“信任?”

“对,百姓信任货币及其背后的朝廷的力量,即公信力,公信力虽然掌握在朝廷手中,但是否收回,全看百姓自己,不以皇帝和任何一个官员的意志为转移。

货币只是它的一种体现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捐款、纳税等等,都是公信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说白了,不具备公信力的货币不是货币,是借款方的借条。

不具备公信力的纳税也不是纳税,是保护费。

永乐年间的宝钞之所以快速贬值,就是因为朝廷连年用兵,钱不够用,所以滥发宝钞。

当朝廷用百姓不认可的宝钞从他们手里买走东西时,就好像债主拿着借条来要钱一样。

但这个锅不能完全扣在永乐皇帝身上,因为导致宝钞不得信任的根本原因是陛下你不准百姓用宝钞兑换金银铜钱。

你自己都不觉得宝钞是钱,不想收,百姓又不是傻子,他们凭啥拿着一堆宝钞当宝贝?

我说一开始的宝钞缓解了通货紧缩,是因为当时的百姓拿它当钱,但随着你的一番操作,百姓不再拿它当钱,它自然就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关系不大。”

朱元璋:……

朱标:……

朱棣:(#^.^#)

朱元璋:╭(╯^╰)╮

朱棣:o(╥﹏╥)o

“也就是说,宝钞必须跟金银铜钱挂钩,允许百姓随时兑换?”朱元璋问道。

李中孚点头:“因为几千年来大家都拿金银铜当钱,拿在手里就觉得安心,所以只有让宝钞跟金银铜钱挂钩,允许随时互相兑换,老百姓才能放心持有。”

“可是大明缺金银铜矿啊,万一大家一窝蜂兑换金银铜钱,搞不好朝廷手里只剩一堆宝钞。

要命的是一旦百姓哪天无法再用宝钞兑出金银铜钱,他们只怕反应更大。”朱瞻基提起茶壶给大家各续了一杯茶,放下茶壶后说道。

李中孚道:“理论上这样的情况确实会造成公信力崩溃,但如果有足够多的金银铜储备,时间久了之后,大家肯定反而更喜欢用宝钞,我之前的国家在一段时间里就是用纸币,也没见出问题,后来更全都是数字币。”

朱棣问道:“什么叫数字币?”

“数字币就跟电视里的那条字幕一样,别人如果给我钱,只需要转个数就好,他那边的总数会相应减少,而我这边会相应增加。”

众人齐齐瞪大了眼睛,完全理解不了这种操作。

李中孚也没指望他们能理解:“总而言之,宝钞的未来非常宽广,前提是朝廷能够操作好,重得百姓信任。

这里面涉及到防伪、防水等等细节,具体的你们可以找官员们再商量。

当一切水到渠成,宝钞上写多少数,它就是多少钱,比如在宝钞上写一千贯,那它就是一千贯钱。

做到这些的时候,跟不跟金银铜钱继续挂钩也就不是问题了,你们也才能正式着手试行物价、货币、经济的监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顿了顿,李中孚突然坏笑:“关于目前金银铜矿不足的问题,其实我有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朱元璋他们齐齐看向李中孚:“什么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