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长公主又杀疯啦 > 第78章 弑君戮仙的疯子

长公主又杀疯啦 第78章 弑君戮仙的疯子

作者:无事小C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13:52 来源:小说旗

邓齐面色铁青,这就是**裸的威胁了。

“也不知道到那时候,邓大人自身会落个什么下场?”李尧止仿佛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用心为邓齐考虑,“既然如此,我不如来帮邓大人一把。”

话音刚落,他手腕翻转,剑入剑鞘,剑鞘一闪而过。

礼部尚书还没看清楚什么情况,就看到自己爹已经惨叫一声,“哐”地跪在了地上。

“爹!”礼部尚书连忙爬过去。

大***惊叫一点,连忙看邓齐的情况。

邓齐被打断了腿,捂着膝盖跪在地上冷汗津津,面部扭曲,牙咬得嘎吱作响。

“邓大人,我没在玩笑。”李尧止半垂着眼眸,眼睛似乎依然含着笑。

他站在夜雨里,即使是身上沾了血,也像是一盏幽幽的青灯。

“我给邓大人三天时间,三天之后若是还查不清楚,我便只能动手了。”他语调柔和地说道,“邓家的人,一天,一人,杀光为止。”

礼部尚书仰头看着李尧止,只觉得无尽的胆寒。

他与李尧止在国子监同窗多年,虽然说并不相熟,但也都相敬如宾。

平日里萧玉融作威作福,李尧止就一直在萧玉融身后,永远礼数周全,永远温润如玉。

他从来不知道李尧止居然是这样的人。

为了***的利益和安危用尽了一切手段,狠辣又果决,残忍又冷漠。

他们这些人,所渴求的不过是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人评说为圣贤,才不枉费他们苦心攻读钻研。

李尧止这么做,是全然不顾身前身后名了。

李尧止或许是真心想要帮助萧玉融,或许是为家族争取到皇族的信任,又或许是看重那些人可能会扰乱朝纲,为后世福祉而着想。

但无论如何,他这么做只会留下骂名。

本身李尧止就因为弑君的传言饱受争议,现在再整这么一出,里里外外都只会说李尧止是皇族,是萧玉融豢养的鹰犬,是见利忘本的走狗。

李尧止对着邓齐一家礼数周全地作揖,“夜深,叨唠了,尧止先行告退。”

他携带一群死士转身离去。

礼部尚书看着他的背影,突然就踉跄着追了两步。

“李尧止,你这么做,史书上你只会是奸臣贼子!史书是不会写你的,不会写你的良苦用心,更不会写你的深谋远虑!”礼部尚书吼道。

李尧止停下,也没有转头。

那一抹青衣没入黑夜与微雨。

礼部尚书瘫坐在地上,笑了起来。

他自幼就被拿来跟李尧止比,李尧止是师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处处都能占上风。

李尧止才华出众,不仅精通文韬武略,还对***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尽管身处高位,却仍然不骄不躁,保持着谦逊。

但就这么个一直以来长辈们眼里的亢宗之子,居然最叛经离道。

弑君、火烧相国寺、斩杀官宦、操纵死士……

弑君戮仙的权臣,忠奸难辨的疯子。

*

萧玉融猜测李尧止处理完事情之后,必然会来公主府,所以也没有睡,坐在窗边等李尧止。

让萧玉融意外的是,她等了李尧止许久,李尧止也没来。

难道猜错了?

萧玉融托着腮,从窗口往外面望去,外面只有细密的雨,和没有被乌云遮蔽的月光。

那便算了。

萧玉融正要起身上榻安睡,却瞥见一抹青衣。

李尧止的步伐缓慢而沉重,出现在烟雨尽头,目光柔软。

一袭翠竹祥云纹刺绣的宽袍大袖,腰间佩剑,手里提着酒壶,就连外袍领口都半敞开了。

从他身上不经意间流露出闲云野鹤般的慵懒和优雅,他是最严谨守礼的人,平日里连外袍脏了都要去换一身,素来衣冠整洁。

如今这样,对平时的他来说可以是不修边幅了。

难能可贵如此模样,这是喝了多少啊?萧玉融有些意外。

萧玉融拎了把伞,撑伞走入雨中,朝着李尧止走去。

见萧玉融走来,李尧止快步走去。

“夜深雨凉,怎能劳烦殿下亲自相迎?”李尧止到萧玉融面前。

萧玉融闻到一股熟悉的酒香,而李尧止已经被雨水淋湿,乌润的发丝披在肩头,湿漉漉的眼睫。

似是微醺,他对着萧玉融笑了笑,“殿下真是……”

“你喝酒了?”萧玉融略略抬了抬伞,将李尧止也纳入伞下。

李尧止颔首,“只喝了一些。”

“胡说八道。”萧玉融看着他。

李尧止轻轻一笑:“殿下,绍兖已将敌人肃清,隐患除去。”

萧玉融盯着李尧止的眼睛,“你知道此举会给你家族带来多大麻烦吗?”

李尧止坦然,平静且缓慢地回答道:“绍兖知晓,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萧玉融难免动容,“家族不才是于你而言最重要的吗?你的前程、名声、家族、荣誉、来日……难道通通不要了吗?”

李尧止自幼与她一同成长,了解她一路走来全部的喜怒哀乐,默默地在她背后给予支持与安慰。

他们感情深厚,默契十足,连再浓重的爱恨都无法比拟。

因为李尧止于萧玉融而言是特殊的。

“要的,自然是要的。”李尧止轻声说道,“只是殿下想要,绍兖自然要去做。”

萧玉融望着李尧止的面容。

李尧止温柔的注视着萧玉融,月光似乎被剪裁了一段缥缈在他钟灵毓秀的眉眼,落在他鸦青色的眼睫上。

前世李尧止为家族推波助澜的时候,想过这会伤害她吗?想过这会让她为之而死吗?

可李尧止又为她自裁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愧疚吗?还是因为爱呢?

亦或者是完成了家族的使命之后,可以作为李尧止本身随她而去了呢?

萧玉融不明白。

那为什么此时此刻的李尧止,为了她做到这份上呢?

李尧止本来应该是清风明月的人,而她让李尧止变成了弑君戮仙的疯子。

“绍兖,你能为我做到什么份上呢?”萧玉融问。

李尧止望着萧玉融,蓦然抽出剑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鲜血涌出,萧玉融不可置地摁住李尧止的手腕,“你疯了吗?你在做什么!”

“殿下。”李尧止笑了笑,用指尖沾了自己的血,郑重其事地抹在额心和嘴唇。

血水被斑驳的雨水混杂在一起,滴落在地上。

“歃血为盟。”他道,“绍兖愿为殿下鹰犬爪牙,永不背叛,生死相随。”

“殿下若生,绍兖愿以骨血铺路。”

“殿下若亡,绍兖也愿殉葬。”

血染得李尧止的嘴唇鲜红,目光却始终温柔。

李尧止认真地说出毒誓:“若是背誓,绍兖便……挫骨扬灰,不得好死。”

萧玉融有些震撼地盯着李尧止,她想要拿夜醒也割破自己的手腕,歃血为盟,自然是要两个人都歃血,才算为盟。

李尧止却伸出手,轻轻搭在萧玉融的手上制止了她。

“殿下。”李尧止用染血的指尖缓慢地摩挲过萧玉融的唇瓣。

“绍兖只需要殿下长命百岁,旁的什么,殿下无需向所以允诺。”他道。

萧玉融凝视着他的脸庞,“日后就是要风雨同舟,有福同享,有难同……”

“有难我当。”李尧止弯了弯眼眸,“能与殿下这一路并肩,是绍兖毕生之荣幸。”

“你可要记着你今日说的话。”萧玉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嗯。”李尧止含笑应声,他低下头,“若绍兖做不到,任凭殿下处置。”

他衔住萧玉融的红唇,绵长的一个吻,交换着血腥气与雨水的潮湿。

像是借着酒意,李尧止才能如此任性。

他有些歉意和局促地分开了些,才低声问:“可以吗?”

萧玉融像是嘲笑他,手指勾住了他腰间青色腰带,“有时候你还是太正人君子,这时候为什么可不可以?”

李尧止身上锦缎裁剪的袍子早已被雨水浇透,略显狼狈,却也秀色可餐。

公子如玉,不外如此。

二人进了房门,一晌贪欢。

第二日一早,萧玉融依然避之不去上朝。

李尧止轻手轻脚地从床上起来,却依然吵醒了萧玉融。

“将殿下吵醒了,是绍兖之过。”李尧止歉意地抚摸了一下萧玉融的发梢。

萧玉融懒散地抬眼,“今日那些官员非得生吞活剥了你不可。”

“这些不足为惧,绍兖会小心应对。”李尧止笑。

“李家也会找你算账的,近来下任家主之位在你族中可是备受关注,你可小心些。”萧玉融提醒。

李尧止聪慧果敢,天资最高,在族中自然备受瞩目。

原本族中就因为他的行事和与萧玉融的过分亲近,而心怀不满。

过了昨夜,这些不满的声音怕是都要化作实质了。

萧玉融记得李尧止那几个堂兄堂弟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有才华也有野心,哪怕是前世也是跟李尧止斗得有来有回的。

如今李尧止因为她做了那么多荒唐事,反而变得劣势,也不知道能不能斗得赢。

李尧止点头,“我会夺得家主之位,来为殿下分忧解难。”

“油嘴滑舌。”萧玉融弯了弯嘴唇,翻过身靠在枕头上,“快些去上朝吧,可别叫你族人一眼就瞧出来你是同我厮混才不去早朝了。”

“是。”李尧止笑着离开。

朝堂之上果然一片腥风血雨。

昨日里那些臣子的亲眷包括臣子,因为密谋刺杀萧玉融的事情并不敢伸张。

但也有人率先发难,向萧玉歇弹劾李尧止。

萧玉歇非但没有过问,还笑着夸奖了李尧止维护治安有功,说他防止了有心之人暗杀刺探。

就在此时,玉殊呈上信函:“陛下,昨夜相国寺之事已查明。”

群臣顿时脸色煞白,惊慌失措。

“乱臣贼子!”萧玉歇拍了一下扶手,怒斥道,“居然胆敢行刺***!你们下一个要杀谁?朕吗?谁给你们的胆子!”

“陛下明鉴!臣等绝无此心!”众人纷纷跪地求饶喊冤。

“绝无此心?”萧玉歇冷笑,“还有什么能是你们不敢的”

他目光冰冷:“来人,将这些人全部押入大牢等候发落!邓齐,此事交由你继续查下去,将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给朕顺藤摸瓜查出来!”

萧玉歇又转向霍照,“至于职位空缺,由舅父看着有何能人填补,亦或者是从底下提拔上来吧。”

“臣遵旨。”霍照道。

萧玉歇都这么说了,底下那群人精再不知道萧玉歇默许了这一切,那可就太蠢了。

他们可算是知道了昨天萧玉歇为什么要说过一夜,再看看大家意见。

就昨晚李尧止那种杀法,连驸马都尉邓齐都被打断了一条腿,他们哪里还敢再说什么?

于是都闭上了嘴巴。

萧玉歇再一次问:“就昭阳***受封加冕一事,诸位可还有异议?”

“陛下,臣等昨夜深思熟虑,此心不变。”一位大臣开口。

萧玉歇冷笑道:“哦?看来诸位爱卿是矢志不渝了。”

总有人会不怕死:“***殿下虽有才华,但女子参政终究有违古制,何况***还是要与天子同制。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王伏宣嗤笑:“如今岁月变迁,女子亦能入朝为官,为国效力。***所行之事皆是为了楚乐昌盛,受点好处倒也无碍。”

有臣子冷哼一声:“淮陵王此言差矣,祖宗之法不可废,若是一意孤行,只会酿成大错。”

“既然诸位爱卿都各执己见,那倒不如看看吧。”萧玉歇道,“支持昭阳***者,可出列。”

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党派之别了。

闻言,那些支持萧玉融的官员纷纷迈出一步。

朝野之上遍布萧玉融的门生故吏,更别提像她门下客卿幕僚占据了朝廷要职了。

文有公孙钤公孙照两兄弟,武又有霍照谢得述等。

算上昨日里被李尧止敲打之后,还有今日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人,支持萧玉融的人能有一半以上。

这样就板上钉钉了。

“既然如此,明日便加冕。”萧玉歇敲定,“退朝吧。”

早朝结束,众人各怀心思,强撑着笑脸寒暄两句,纷纷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