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长公主又杀疯啦 > 第94章 位极人臣

长公主又杀疯啦 第94章 位极人臣

作者:无事小C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13:52 来源:小说旗

萧玉融跟着独孤英进了回庭的城门。

独孤英做好了一切准备,只是这准备看着有些不像样。

这独立的院子清净又华丽,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像是不管有什么好东西都往这里堆了似的。

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萧玉融要在这里长住。

萧玉融哑然地望着眼前这一切。

“你喜欢这些吗?如果你不喜欢,我就让他们再重新准备。”独孤英说道。

“我又没打算住在这里,准备这些做什么?”萧玉融摇头。

独孤英摩挲了一下指尖,一歪脑袋,弯起唇角,“确实,你不会留在这里的。”

他又兀自说:“这里靠近北国,太冷了,你喜欢南方。”

“你更喜欢玉京,还是南洲?”独孤英像是在笑,眼角和唇角都翘起了一点弧度,但依旧叫人不寒而栗。

“独孤英。”萧玉融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我来这里是为了跟你好好谈谈的,如果你没这意思,就不该叫我来。”

独孤英顿了顿,转头对身后的侍从们说道:“都下去吧。”

所有人都退下了,只剩下了萧玉融和独孤英两个人。

“你很久没有给我写信。”独孤英轻声说道。

“我应该回吗?”萧玉融问。

独孤英刚刚坐下,闻声抬头。

但见萧玉融立于帘下,眉如柳叶,脸如桃花,玉削肌肤,百端娇美。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她依然还是那个盛世。

但盛世好像摇摇欲坠了。

那些一封封呈上来的密保都告诉他,萧玉融的病一直都没好,愈发虚弱,每况愈下。

“我叫北国的巫医给你看看?”独孤英说道。

萧玉融笑了一声:“好不了的,从我出生至此,好不了的。”

独孤英起身拉着她坐下,“总要试试。”

“不是在说信吗?”萧玉融挪开了视线,“收到你的信,其实我很高兴。教你楚乐的文字与诗句,也很有意思。”

“真的吗?”独孤英认真地看向她,“你收到我的信真的开心吗?他们都说,我给你写信会打扰你,我的问题太多了,你会不高兴。”

“是真的。”萧玉融说。

独孤英认真到有些执拗,“那之后呢?你还会给我写信吗?还会回答我的问题吗?”

“独孤英……或者是说……祖巴。”萧玉融轻声说道。

她的睫毛渡了层暖色的光晕,不过逆着光,有些朦胧,独孤英看不太清她的表情。

独孤英在原地,攥着掌心等待答案,他的心也跟着发烫。

“在你成为独孤英之前,我确实和你保持了联络。”萧玉融轻轻叹息,“我曾经很喜欢你,因为你的眼睛很漂亮。”

只有这个,独孤英没法给出回答。

萧玉融闭了闭眼,率先开口道:“盟主,今日我来此,是为了我们两国的未来。”

独孤英沉默片刻,问:“你是想来谈和?”

“是的。”萧玉融承认。

独孤英目光一凝,“我与楚乐之仇,公主应当了解才是。另外,南境唾手可得,我凭什么要放弃千载难逢的机会?”

萧玉融轻轻摇头,“过往无法改变,你的阿塔阿娜,我的父皇母后,都成为了天上的星星。”

独孤英的目光闪烁了片刻,曾经也是他跟萧玉融说,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楚乐依旧繁荣,但也有很多问题。而北国势力日益强大,为什么非要你死我活?”萧玉融问。

“北国的土地那样贫瘠,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资,在凛冬来临之际,我们无法存活。”独孤英摇了摇头。

他停顿了一下,“烙印在我们骨髓和血脉里的是掠夺和杀戮,能够争夺到更好的,我们不会放弃的。”

萧玉融说:“楚乐可以给予北国资源、技术,愿意开放部分贸易市场,给予北国优惠的贸易政策。”

独孤英的手指不轻不重地敲击着桌面,若有所思。

毕竟萧玉融给出的条件令人心动。

萧玉融继续说道:“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提议。具体的合作细节可以进一步商讨,以确保双方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如此,盟主意下如何?”

独孤英抬起双眸,在某一瞬间碧色的眼睛流露出一丝锐利,“很诱人的条件。”

“那我便静候佳音。”萧玉融苍茫地笑一笑,“我只要求三年之内,秋毫无犯。”

她缓慢地起身,站起来后一阵眩晕。

萧玉融扶住了桌角,深吸了一口气。

“公主。”独孤英站起来托住了她的手肘。

“我没事。”萧玉融笑了笑,“如果盟主想好了,随时来信。”

她转身向外走去。

“公主。”身后传来独孤英的声音。

萧玉融转过头。

独孤英碧绿色的眼睛直勾勾地望向她,“可以。”

萧玉融微微一怔。

“三年之内,我不会攻打楚乐。”独孤英说,“我这么做不是为了那些你许诺的条件,等我打下楚乐我照样可以拥有那些。”

不是为了许诺的利益,那就只能是为了……

“我是因为你。”独孤英道。

“我希望你能自由,你能平安喜乐。”他低声说道,“愿苍狼神和白鹿神,诸神萨满能够保佑你。”

萧玉融恍若又能听到那年在相国寺里听到的钟声苍茫。

独孤英道:“你带大巫医走吧,无论有没有用。她会很多东西,应该能帮上你。”

萧玉融这一回无比真心且认真地说道:“谢谢。”

萧玉融走出回庭城门,而李尧止就站在不远处等待她。

看见她的身影出现,李尧止大步迈过来,“殿下。”

“成了。”萧玉融有些疲惫地阖上了眼睛。

李尧止扫了一眼她身后着装诡异,神神叨叨的巫医,又低下眼眸,“我们回家吧,回玉京。”

“好。”萧玉融靠在李尧止的怀里,轻声说道。

“回去路上途径余佑,我还能去瞧一瞧四哥……”她的声音更轻了些,像是要睡着了。

李尧止的声音也跟着放低,“好,安心歇息吧,殿下。”

萧玉融离开时也并没有很大的阵仗,崔辞宁沉默地送他们离开。

他好像是释怀,又好像还是耿耿于怀。

但无论如何走到了这一步,他们到头来还是分别。无论重合多少回,还是要分开。

崔辞宁目送那来路浩荡的车队又踏上了归途,沉默地站在北境的土地上,身影又被这一载的风沙遮盖。

不知道站了多久,他的亲卫犹豫着张了几回嘴,都说不出口。

“走吧。”崔辞宁终于开口,嗓子沙哑。

*

回到玉京之后,似乎是因为这一路跋涉,萧玉融病得更重了,甚至接连辍了几次朝。

萧玉歇出宫看了萧玉融好几次,每一回都眉头紧锁。

太医名医都没办法,于是萧玉歇寄希望于萧玉融带回来的巫医身上。

但巫医神神叨叨的,异族人长相和着装,萧玉歇很难不怀疑她是独孤英派过来的间谍。

这段时间里,李尧止代萧玉融处理了各项事务。

他不仅仅是李氏的家主,皇恩浩荡,在萧玉融力排众议之下,他接替了父亲的职位成为了丞相。

楚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丞相,还是权相。

这个火烧相国寺,弑君又弑亲的疯子。

这个曾经半生清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世家子弟品貌第一的公子。

忠奸难辨的少年权臣。

宏伟的宣政殿中金碧辉煌,群臣毕至。

紫袍玉带上金阶,位极人臣。

他平日里大多衣冠清雅,大多都是青衫白衣,如今衣冠禽兽,雍容华贵倒是难得一见。

深紫色官袍绣着金丝蟒蛇,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耀眼的光,那种颜色像是干涸的陈年血迹。

他的面容精致如画,从他身上平静地流露出一种优越感,眉眼带笑。

理应叫人感觉亲和,但李尧止连相国寺都烧,现在朝上这些人看他笑只觉得瘆人,都知道这玉面修罗是个笑面虎。

至于他身后那位***,更是个活阎王。

顺者昌,逆者亡。

而李尧止就做她的鹰犬走狗。

心思千回百转,但明面上众臣却都纷纷低下头。

李尧止走到台阶前,向萧玉歇微微躬身行礼,礼数照旧挑不出一丝错误来。

冕旒之下,萧玉歇面容模糊不清,眼神晦涩不明。

谁也说不准这年少登基的帝王对于李尧止这个权相,到底是倚重,还是忌惮。

毕竟李尧止彻头彻尾都是萧玉融的人。

“启奏陛下,昭阳镇国***生辰宴会之事,臣已安排妥当。”李尧止声音清朗,在大殿中回荡。

“嗯。”萧玉歇点头,“不错。”

李尧止说的话叫上上下下一众官员都心尖一颤。

***生辰宴?

萧玉歇在顶上状似哀愁地感慨:“先帝在时,昭阳的生辰宴大办特办。先帝爱怜之心,命宫灯长明,放飞天灯祈福。”

群臣心中不祥的预感愈发重了。

“前些年是非不断,凡是喜丧之事皆不宜大办。而今,也是该好好办一办了。”萧玉歇道,“这场面,需得比先帝在时办得隆重,办得响亮。以慰父皇母后在天之灵,也好为昭阳添些喜气。”

这就是板上钉钉了。

朝臣面露苦涩,知道这回是躲不过了。又得回家去翻宝库,放大血了。

哪料李尧止却在此时说:“臣虽安排妥当,但其中所用饷银、物资皆已见囊中羞涩,臣已然添了不少私库之银进去。若是要再将规模办得大些,恐怕其中花费还得更大。”

“既如此,众卿有何办法?集思广益,总有法子的。”萧玉歇问。

王伏宣轻嗤一声:“诸位大人都出份银钱给我们丞相来设宴,当做为我们***额外添一份礼,来报皇恩。如此一来,岂不妙哉?”

听到不仅要给礼物,还要额外再给一笔巨款,臣子们已经瞪圆了眼睛。

刚有臣子绞尽脑汁想着措辞和借口,想要委婉拒绝这个提议。

王伏宣就轻飘飘道:“我愿献绵薄之力,出十万两为公主添礼。”

那群臣子听得两眼一黑。

十万两?

王家是富可敌国,王伏宣是不在意了。

从二品官员一年的俸禄也才两万两,王伏宣这一上来就把钱架在那里了,他们哪里敢少给?

就算按品阶低下来,到了他们这里也不少了。

偏偏李尧止还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师兄主意不错,那我便出八万两。”

毕竟宴会是他操持的,里里外外打点的还不少。

“我便出了两万两吧。”公孙钤又笑嘻嘻地抬了把火,“我呀,实在是最近捉襟见肘了,前阵子喝酒花多了,只能拿出这些来为***聊表心意。”

公孙钤是文坛大家,虽不是出身世家,但他一字千金。

如今他这一说话,上来就是把自己快一年的俸禄来聊表心意,更是叫剩下的人进退两难了。

公孙照沉默后,被哥哥撞了一下手肘,也迈出一步,道:“臣愿将三年俸禄添作贺礼。”

他这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官员们恨得牙痒痒。

公孙家这两兄弟,还真不愧是***鹰犬,这台阶架的那么高,他们但凡不多给,就得硬跳下来摔断腿。

萧玉融临行前叫公孙钤将公孙照放出来,公孙照官复原职,仍然替萧玉融守着她不在时的后方。

但从解除软禁到至今,他还没有再和萧玉融私下会面过。

他似乎依旧是***的幕僚,只是不再住在***府,而是住在外头不远处的小别院里。

他依然为萧玉融办事,为萧玉融分忧,只是他和萧玉融不再像从前那样仿佛君臣推心置腹,有过笑语。

他们似乎成为了最疏远也最平淡的主从与君臣。

公孙照在无数个深夜里回想起易厌那句“若是她死了呢?若是她真的为此而死了呢?”的话,都为此辗转反侧。

公孙钤很多次劝说他去跟萧玉融主动认错,把一切都说清楚。

但他很明白回不到从前了,信任是一面镜子,破镜难圆。

萧玉融放他出来,也只是因为她念及旧情。

情天亦恨海,而他也辜负了萧玉融万般算计下的一点真心。

君臣一梦,今古虚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