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 第142章 兄弟母子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第142章 兄弟母子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3:07 来源:小说旗

没过多久,楚王唐元景便过来了。

他一进来,就是给杨氏行礼,“母亲!”

杨氏微笑着看着他,眼中满是慈爱,“元景过来了,快到我跟前来,我们母子好好说说话。”

唐元景也不推辞,直接走过去,在杨氏旁边的位置上坐下了,“母亲怎么想起叫儿子过来吃饭?”

杨氏不高兴了,“怎么,我这个当娘的想儿子,想叫儿子过来陪着吃顿饭都不行了?你这孩子还真是越大越不懂事,让我操不完的心。”

“母亲,我不过是随便问一句,怎么落在你眼里面,就有这么多不是了?你是不疼儿子了?”,唐元景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时候,有二等宫女送茶进来了,盛夏赶紧就过去,把茶接了过来,又小心的走到唐元景身边,把茶盏放下。

唐元景并没有喝茶,而是在和杨氏说话,“母亲可是因为儿子要出征的事情担心,所以才不高兴?母亲不用担心,儿子又不是第一次出征了,不会有什么事。”

唐元景是杨氏一手养大的孩子,自然还是很了解杨氏。

这些话一出,杨氏就叹了一口气,“我也知道这些,只是战场上刀剑无眼,我这个做娘的哪能不挂心,你还是要保护好自己。”

唐元景保证道:“母亲放心,儿子都知道了,肯定会好好保护自己,不让母亲挂心。”

得了这一句保证,杨氏才又说起其他事情来,“你的行李这些收拾好没有?东西都准备齐全没有,在外面不比在京里面方便,该带的东西都得带上,襄阳靠不上,你身边又没有其他人,我在心里面还真不放心!”

说到这里,杨氏对襄阳公主明显不满意起来了。

关于出不出征的这些朝廷大事,她肯定插不了手,关心几句也就算了。

可是唐元景后院的事情,杨氏就能做不少主了。

对着襄阳公主还占据着楚王妃位置,只能拖累唐元景的事情,杨氏就很不满意。

只是尽管襄阳公主变成前朝公主了,但是毕竟和唐元景是结发夫妻,两人之间又沾亲带故,无论从哪一边算都是表兄妹,不好太过于无情。

再加上对着前朝皇室,尤其是不影响大局的女眷,一般情况下都是要厚待,所以唐元景的王妃还是襄阳公主。

没有因为襄阳公主是前朝公主,就否认他正妻的身份,不给她王妃的位置。

不过原本襄阳公主对待唐元景倒是很热络,在燕国公府处境并不好的时候,都选择下嫁给唐元景。

但是在经历过燕国公府举兵造反,她的父母亲人大多数都因此不在了,并且唐元景还是主谋,再怎么样也热络不起来了。

原来再喜欢,有着这么多事情隔在中间,也喜欢不起来了。

而且唐元景也不可能信得过襄阳公主,就算是杨氏本人,从不再幽禁襄阳公主开始,不也一直让自己身边两个大丫头跟在襄阳公主身边盯着。

因此尽管对襄阳公主对唐元景不上心的事情不满意,杨氏也没有想过在楚王府,真的让襄阳公主出来主事。

抱怨过一句以后,杨氏就又有主意了,“你身边一直都没有个知心人也不行,现在也不用顾及襄阳的想法了,要不然我再给你找个妥帖人,也好照顾你,反正你府里面孺人的位置都还空着,再给你找个好人家的女孩子。”

闻言,唐元景就看了一眼盛夏,然后才说道:“我知道母亲是担心我,不过也不用着急,我马上就要领兵出征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等我回来了,再说这个事情。既然是要在府里面主事,总得挑个好的才行。”

这个话也有道理,襄阳公主的身份,现在也就只能领个王妃的名头了,真要有什么事情,不管是谁都信不过由襄阳公主来主事。

所以哪怕是选孺人,也得选一个好的,能够担得起事情的才行。

现在急急慌慌的选人,要是没有挑好 ,又是一桩麻烦事情。

杨氏便点了点头,“也好!我先看着,究竟选谁,等你回来再说。”

然后又问道:“你这次出门,大衣服还有药材这些,奴才们都收拾过没有?外面不比京城,这些东西等要用的时候再去买,还真不一定能够买得到,还是先准备好带着 ,你也别嫌太多东西太多麻烦,有些事情上面真不能图省事。”

唐元景点头,“母亲不用担心 ,这些事情底下奴才都有数,肯定会准备好!要是母亲实在不放心,我等会儿回去让奴才把行李单子送过来,要是缺点儿什么,母亲再看着添一些,只要母亲想要让我带的东西,我肯定都带上。”

杨氏这下子满意了,“也好!你让人把行李单子给我送过来,我给你看看,也能看看有没有什么没准备好的东西!这些年你父亲出征一直是我在准备行李,在这个上面我有经验,肯定准备得更加周全一些。”

唐元景也不反对,“那就劳烦母亲操心了!”

杨氏摇了摇头,“我们母子之间,还说这些客气话干什么?”

杨氏和楚王唐元景母子两人正说着话,太子唐元嘉也过来了。

先是他给杨氏行礼,然后唐元景又起身给他行礼。

又是一番见礼过后,几人才各自坐下。

杨氏看着唐元嘉,就说道:“元嘉,你过来了?弟弟马上就要带兵出征了,我就想着让你们兄弟都过来用晚膳,也算是给元景饯行了,今天晚上我们母子几个好好说说话,今天过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聚在一起了。”

唐元嘉就露出几分疑惑来,“母亲只叫了我们兄弟,没有叫父亲过来?”

毕竟是半路才成为皇家的,并且成为皇家人还不到一个月,还不算太习惯,肯定在很多方面都有些欠缺。

唐元嘉、唐元景对父母的称呼,大多数时候还是跟以前一样,都是叫父亲,母亲,不习惯称父皇、母后。

不管是新帝还是杨皇后,也都没有计较这些称呼上的事情,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现在听到唐元嘉这样问,杨氏就说道:“你父亲太忙了,我就没有让人去叫你父亲,我们母子几个好好说说话就行了。”

闻言,唐元嘉也就没有再说这个了,而是看向对面的唐元景问道:“二弟马上就要出征了,要带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一开口,同样是关心。

唐元景也很客气,“多谢大哥关心,一切都准备好了,母亲还说要给我看看行李单,有什么缺的再添上。”

唐元嘉点了点头,“那就好!有母亲操心,我就放心了。二弟日后在军中要是发现有什么缺的,只管派人回来找我,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唐元景就笑道:“既然大哥都这样说了,那弟弟就不客气了,等到发现缺什么了,就让人找大哥要。”

见状,杨氏也笑了,“元景,你大哥都开口了,你还客气什么?你们又不是外人,是嫡亲的兄弟,我们家就你们兄弟两个人,这么见外干什么。不过你们兄弟有话下去慢慢说,现在该用膳了。”

杨氏是真的挺高兴!

她今天特意把两个儿子叫过来说话,就是担心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

要说原来在晋中离得远的时候,可能也是那个时候局势不明朗,大家的处境都不算安全。

杨氏对于唐元景领兵在外的事情,尽管也担心唐元景的安危,但是更担心的还是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

既担心唐元嘉会容不下唐元景,又担心唐元景会不服气,再做出些什么不懂事的举动,到时候无法挽回,兄弟两人反目成仇。

现在两个儿子之间名分已定,长子被立为太子了,次子也并没有搞什么小动作,看上去甘心只做一个楚王,不会再有争夺,杨氏的心就有些偏了。

哪怕再明白唐元嘉被立为太子,是规矩礼法所致,十分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是想着唐元景要永远都低唐元嘉一头,她又有些心疼唐元景了。

这个孩子样样都好!就是晚出生两年,要不然她也不用这么为难了。

当然,都是亲生的孩子,杨氏的心也没有偏到底,她倒是不至于要让唐元景去做太子,完全不顾唐元嘉。

要不然的话,兄弟是真的没法做了。

但是总是想着唐元嘉要对唐元景好,哪怕唐元景有些不懂事的举动,看在唐元景一开始就因为年纪小吃亏的情况下,能够纵容一些。

觉得唐元景不能继承帝位委屈了,想从其他方面给些补偿。

即使她对两兄弟的关系,并没有多好的事情心知肚明,并且还知道是因为唐元景先不懂事。

只是唐元景就因为晚出生两年,在各方面就要吃亏一些。

哪怕是唐元景不懂事,杨氏心里面也心疼。

她今天叫两兄弟过来,也是这个目的。

唐元景在外领兵,粮草这些肯定是由京里面负责。

要是唐元嘉记恨唐元景,在其中做些手脚的话,唐元景就危险了。

杨氏就想着缓和一下兄弟两人的关系,让他们明白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应该相互扶持才行。

现在看到都不用她开口说什么,唐元嘉就主动对唐元景示好了,自然是很高兴。

看来长子还是仁厚 ,并没有因为妻子不懂事的事情,心里面一直都记恨着。

觉得心满意足的杨氏,并没有注意到唐元嘉眼神的晦暗。

唐元嘉自然不是真的这么大度,明明知道唐元景曾经谋划的那些事情,不但不报复回去,反而还来关心唐元景。

只是大家都是这么多年的母子了,唐元嘉哪怕和杨氏的关系,不如唐元景和杨氏的关系亲近,却也不是就不了解杨氏了。

他一听杨氏叫他和唐元景过来用晚膳,并且还没有叫其他人,就猜到杨氏是有话要说,甚至对于杨氏要说什么也猜到一些了。

也是知道等到杨氏开口了 ,不管心里面愿不愿意,他都得同意。

唐元嘉想了一下,索性就表现的更好一点,干脆自己先开口。

只是就算这样,那些事情果然如自己所料,唐元嘉难免也有些心凉。

当初唐元景做出那些事情以后,他可没见过杨氏在这些事情上面说什么,也没有想过要调解他们兄弟两人的关系。

现在唐元景出征的消息才传出来,杨氏就想着要调解他们兄弟的关系了。

两相对比之下,唐元嘉自然不好受,不过杨氏高兴,并没有注意到。

反倒是正在屋子里面服侍的盛夏,因为本来就对其他人的情绪敏感要敏感一些,注意到这一点了。

想着她早就有打算,却一直没有头绪应该怎么做合适的事情,盛夏心里面有些主意了。

她和楚王都闹成那样了,要想日后不一直受影响,看来是只能想办法和太子搭上关系 。

杨氏说该用膳了,饭菜自然很快就被一群宫女端上来了。

唐元景和唐元嘉一人一边簇拥着杨氏,就过去了。

杨氏并没有注意到唐元嘉心情不好,她带着两个儿子去用膳,心情一直都不错。

不停地给唐元景夹菜,嘱咐他在军中要照顾好自己,也给唐元嘉夹菜,说些兄弟之间要好好扶持的话,一副兄弟齐心,才能让大燕江山稳固的模样。

“元景,这是你爱吃的驼蹄羹,你快尝尝好不好吃,要是觉得好吃就多吃点儿。”

“等到你在军中了,这些温火慢炖出来的菜,就不容易吃到了。”

“元景,你在军中的时候要小心一些,碰上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多问问那些老将,他们经验丰富 。别逞强,就算你父亲在军中的时候,也是时常要询问这些老将的意思。”

虽然注意力几乎都在唐元景这里,杨氏也并不是就真的忘了唐元嘉。

“元嘉,你也尝尝这道驼蹄羹,你弟弟最喜欢这道菜了,你尝尝喜不喜欢。”

“不过你们是亲兄弟,口味上应该都差不多,应该会喜欢这个味道。”

“要是不喜欢就吃羊肉,我也让人准备你喜欢吃的羊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