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 第1930章 三元转旋瓶含义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第1930章 三元转旋瓶含义

作者:金生水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1:31 来源:小说旗

“哈哈哈!”金左喜仰头大笑,笑声中透着几分欣赏之意,随后轻轻摆了摆那布满老年斑的手,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那倒不会,今日陈老板畅所欲言便是。”

陈阳站在那里,目光专注地看着眼前这件价值连城的三元旋转瓶。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瓶身那精美绝伦的纹路。沉吟片刻后,他微微开口,声音中带着对古人智慧的由衷敬佩,“三元这个名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可是大有来头。它源自古代科举制度中最为显赫的殊荣,指的是一人连续在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重要考试中都摘得头筹,这便是世人眼中令人艳羡的连中三元。”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瓶身上游移,继续说道:“这三元之名,更像是一个美好的寓意。在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便是那万众瞩目的状元。这三个第一名连续被一人夺得,便是连中三元,是科举史上最耀眼的成就。这等殊荣,千百年来也不过寥寥数人罢了。”

金左喜双眼微眯,显然对陈阳的见解十分满意。陈阳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的手指轻轻点在瓶身上,继续道:“您看这瓶子,上中下三段浑然一体却又独立成章,每一段都精妙绝伦,这不正印证了三元的寓意?就像那些饱读诗书的学子,经过层层考验,最终问鼎科举巅峰一般。”

“而且,”陈阳的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这三元转旋瓶的三个部分能够自如转动,却又浑然一体,相互呼应。这不正象征着古代学子在乡试、会试、殿试三重考验中展现出的才学,层层递进,最终臻至完美的过程吗?”

说到这里,陈阳的手指轻轻拂过瓶身上那些精美的镂空花纹,“您瞧这些花纹,每一处都精雕细琢,毫无瑕疵,就像那些连中三元的才子,必须在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各个方面都达到极致,才能摘得这般殊荣啊。”

陈阳轻柔地转动着瓷瓶,内心却暗暗觉察到金左喜眼中一闪而过的深意。金彪在旁边微微点头,面带赞许之色,而金左喜却一反常态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品着茶水,眼神中闪烁着考量的光芒。金左喜心中暗忖,如果陈阳只能说出这些浅显的知识,那自己可就看走眼了,这件承载着皇家气派与巧夺天工工艺的三元转旋瓶,恐怕真就要错付了。

陈阳眼神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缓缓抬头看向金左喜,“这件三元瓷瓶的来历,在清宫文件中有着极为详尽的记载。”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瓶身,“当时的瓷器文件记载,在乾隆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那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一份重要的进货单被送到了乾隆皇帝的案前。这份进货单上详细记录着五件稀世珍品,而这件三元转旋瓶,正是其中最为出众的一件。”

文献记载

陈阳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追忆,“根据内务府的档案记载,这件瓷器在十一月初四日那天,经过层层把关,终于被恭敬地送入紫禁城。当时,正值深秋,宫中的红叶已经铺满了地面。仅仅过了五天,也就是初九日,乾隆皇帝便下旨,命人将这件珍品送往热河行宫。”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而这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乾隆十八年,也就是 1753 年,皇帝对木兰秋猎产生了空前的热情,他大幅增加了参与的朝臣数量,甚至连木兰围场的猎人都翻了一倍不止。整个围场,可谓是人声鼎沸,盛况空前。”

说到这里,陈阳的声音略带深沉,“但令人玩味的是,到了乾隆十九年,也就是 1754 年,这场年度盛事却突然中断了。木兰秋猎,首次未能如期举办。”

他的手指轻轻叩击着茶案,仿佛在回忆什么,“就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年过古稀的老臣,也就是时年七十岁的督陶官唐英,从遥远的江西呈上了这件瑰宝。这件三元旋转狩猎瓶,不仅瓶身绘有栩栩如生的射猎图,更是寄托了老臣对皇帝深深的思念之情。”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金左喜,继续道,“这件瓷器之所以被命名为'三元',其中另有深意。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任职期间,经历了整整三朝。从康熙末年到雍正,再到乾隆,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最高的水准。这件三元转旋瓶,就像是他在向皇帝诉说:'臣虽年迈,但烧制的瓷器,依然可以在三朝之中称雄,堪称三元及第。'”

陈阳的声音愈发柔和,“两年后,这位为大清瓷器事业奉献一生的老臣,带着对艺术的执着,悄然离世。他留下的这件三元转旋瓶,不仅是一件稀世珍品,更是一位忠臣对君王最后的告别。这其中包含的情感,远远超越了瓷器本身的价值。”

金左喜听得入神,不自觉地端正了坐姿,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

“哈哈哈!”陈阳话音刚落,金左喜突然仰头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笑声中带着几分赞叹与释然。他的双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仿佛找到了知音一般。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抱拳,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陈老板,老夫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这三元旋转瓶,今日总算遇到了最懂它的主人!”

金彪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还从未见过向来稳重的金老爷子如此失态。他也赶紧竖起大拇指,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陈老板,您可真是个神人!我跟着父亲这么多年,见过无数收藏界的大佬,可这么多年了,您是第一个能把这瓶子来龙去脉说得如此清楚透彻的人。”

陈阳被两人的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起身还礼。他微微躬身,向金左喜深深一揖,“金老板,您太客气了。我不过是凑巧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知道一些皮毛罢了。”

说这话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那件珍贵的瓷器,心中却泛起了一丝疑惑。双方又客套了几句,重新落座。

茶香袅袅中,陈阳端详着金左喜的神色,眉头不自觉地微微皱起。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略带试探性地问道:“金老板,冒昧问一句,这样一件稀世珍品,怎么会在您手中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不应该在……”

金左喜似乎早就料到陈阳会有此一问。只见他悠然自得地把玩着手中的健身球,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陈阳,“怎么,陈老板是想说,它应该在哪里?让我猜猜,你是不是觉得它应该在国外?”

说这话时,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嬉笑着看着陈阳。

陈阳点点头,目光深邃,“据我所知,1992 年京城青年交流中心世界剧院内,开了一场震惊国内外的盛大拍卖会。那天,整个会场人声鼎沸,各国收藏家云集于此。为保障活动有序进行,现场特别调度了超过百名警力,他们身着制服,神情严肃地站在会场各个角落。同时,主办方还配备了数十名精通各国语言的翻译人员,他们身着正装,佩戴胸牌,随时准备应对各种语言沟通难题。”

陈阳微微一顿,继续说道:“每位竞拍者需持价值 450 元人民币的入场门票,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作为回报,他们都获赠了一本精装版的拍品图录和特制的纪念品。”

“整个拍卖过程可谓是精彩纷呈,”陈阳的眼神中闪烁着追忆的光芒,“所有交易均以美元为单位进行结算,这在当时的国内可是相当罕见的。”

“现场座无虚席,竞价声此起彼伏。此次拍卖会共展出约 2000 件珍贵拍品,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历史价值极高。其中数百件成功找到新主人,最终总成交额达到了惊人的 235 万美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可以说是轰动一时。”

陈阳轻轻摇了摇头,眉头微皱,仿佛在努力搜寻记忆,“那场拍卖会的图录我至今记忆犹新,封面选用了一件造型优美的西周青铜爵为蓝本,这件青铜爵起拍价定为 5000 美元,在多轮激烈竞价后,最终被一位神秘买家以 2.8 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入囊中。”

说到这里,陈阳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但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压轴出场的乾隆御制三元转旋瓶。当它被推上拍卖台的那一刻,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件稀世珍品吸引。经过多轮激烈竞价,最终这件瓷器以 8 万美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整场拍卖会的最高成交纪录。”

陈阳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地看向金左喜,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而根据清宫档案的详细记载,这三元旋转狩猎瓶在历史上确实仅此一件,乾隆皇帝对它也是极为重视。所以金老板,您这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