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 第1958章 怎么老想着证明广钟属于咱们呢?

“老耿,去看看,确定一下!”宋开元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双手死死按着桌面,仿佛要将那份难以抑制的情绪压进冰冷的桌面之中。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那三个字,心脏砰砰直跳,每一下都仿佛敲在历史的鼓点上。

张兴记,这三个再普通不过的汉字,此刻却像一把金钥匙,正在叩开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

在他的脑海中,已经看到了那个繁华的十三行码头,商贾云集,帆樯如林。或许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就藏着这样一间默默无闻的钟表店,日复一日地见证着那个时代的潮起潮落。这张兴记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是专营钟表,还是兼营其他?这些都已不得而知,但这并不重要。

张兴记

重要的是,这三个字就像一颗闪亮的启明星,用华夏文字的形式,在时光的长河中为后人指明了方向。宋开元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店铺名称,而是先人们在异国他乡留下的精神印记,是华夏商人的智慧结晶。

耿老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对历史的敬畏。他快步离开座位,脚步轻快得像个年轻人,朝着陈阳的方向疾步而去。宋开元看着耿老的背影,攥紧的拳头猛地挥舞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陈阳这小子,真是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惊喜!

“小子,让我好好看看!”耿老走到陈阳身边,语气中既有长者的慈祥,又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他的手轻轻拍了拍陈阳的肩膀,这一拍,既是赞许,也是鼓励。

陈阳会意一笑,将手中的放大镜恭敬地递了过去,然后细心地为耿老指明位置。耿老接过放大镜,手有些微微发抖。他弯下腰,目光如炬,仔细端详着那三个字。随着观察的深入,他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眼神中的光芒越发明亮。

片刻之后,他缓缓直起身子,手中紧握着放大镜,仿佛握着一件无价之宝。他转过头,目光炯炯地看向华夏代表团所在的方向,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一刻,他的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各位,经过我的确认,陈阳并没有看错,在这件广钟的钟腕处,确实有张兴记三个字标记!”

耿老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目光炯炯有神地扫视着在场所有人。他转身面对陈阳,脸上露出慈祥而赞许的笑容,伸手重重拍了拍陈阳的肩膀。

“好小子,你这双眼睛可真是火眼金睛啊!”耿老由衷地赞叹道,眼神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这个发现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这可是实打实的物证啊。”

说着,耿老忍不住又拍了拍陈阳的肩膀,心中暗暗感叹,这小子的观察力如此敏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这么重要的证据,实在是让人惊喜。

华夏团的众人听到耿老如此肯定的答复,一个个激动得难以自持,有人握紧了拳头,有人热泪盈眶,更有人情不自禁地低声欢呼。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看到了这件广钟终将回归故土的可能。这样一个铁一般的证据,足以在国际文物界掀起轩然大波,为华夏文物的追索权增添一份有力的筹码。

回想起过去的研究历程,其实并非华夏专家们疏忽大意。那些字迹之所以一直未被发现,实在是有着难言的无奈。

整座广钟的后面,张兴记就在上面那个钟腕处

张兴记这三个小字,犹如沙漠中的一粒微尘,又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珠,藏在钟腕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连在放大镜下都需要费尽心思才能捕捉到它们的踪迹。而那个年代的专家们,往往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机芯铭文上,毕竟那才是钟表制作工艺的精华所在。

更让人遗憾的是,这件广钟早已远离故土,漂泊他乡。耿老等专家们能接触到的,不过是一些模糊的老照片和简略的文字记载。那年代的照片,影像质量更是惨不忍睹,能看清楚钟体的轮廓、工艺细节就不错了,更别说那些细如发丝的刻字了。而文字记载往往语焉不详,甚至可能存在记录偏差,这让研究工作举步维艰。

大清乾隆御制,安佑宫 二字迹

史密斯站在一旁,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拿起耿老放在旁边的放大镜,瞪大了眼睛看着,像是要确认什么可怕的事实一般,死死盯着那片刻字区域。吉田和杰森等人也顾不得保持风度,纷纷挤上前来,七手八脚地想要一探究竟。

这个突如其来的发现,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将他们精心编织的谎言轰得粉碎。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一旦确认这个商号标记,这件广钟的归属权之争将彻底改写。

至于为什么后世那么多些年来,无数专家学者都与这个关键性的证据擦肩而过,陈阳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是因为那些字迹太过隐蔽,就像是匠人刻意为之,要等待有缘人的发现。又或者是那些外国专家们即便看到了,也无法理解这三个方块字的深层含义,便将其当作装饰性的花纹轻易略过。但不管怎样,事实终究大白于天下,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广钟全貌

当史密斯等人看过之后,原本得意洋洋的表情瞬间凝固,脸色由红转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们心知肚明,若是普通的华夏文字,大可以狡辩说是后人所刻,可这分明印着一个地道的华夏商号,这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史密斯的手指微微颤抖,握着放大镜的手心已经沁出了汗水。耿老嘴角勾起一抹胜券在握的微笑,轻轻从史密斯手中抽出那把放大镜,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史密斯先生,”耿老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我想请问,贵方现在是否愿意承认这件广钟的来源有待商榷?容我提醒您,我们华夏代表团马上就要对这个发现进行拍照取证。这可是实打实的物证,不是随便几句话就能糊弄过去的。”

吉田在旁边紧紧皱起了眉头,额间的沟壑深得能夹住一枚硬币,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飞快地思考着对策,这张兴记三个字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这件事若是让华夏代表团得逞,他们多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了。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着,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必须在他们没确定张兴记的来历之前,就把这个念头给他们打压下去,否则这件广钟的归属权就要发生动摇。他心里暗暗盘算着,毕竟等他们回去随便编一段关于这张兴记的历史,再找几个所谓的“专家”背书,这种事情也是很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吉田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耿先生,您未免也太敏感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商号而已,就算是用汉字写的,又能说明什么问题?这种商号满大街都是,搞不好是哪个华人后来刻上去的。您不会真的认为,仅凭这三个字就能证明什么吧?”

吉田咄咄逼人地继续说道,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你们华夏不会打算回去随便编造一段子虚乌有的历史吧?要知道,国际上对文物鉴定可是有着严格的标准。空口无凭的故事,可是糊弄不了专业人士的。”

杰森见状,立即站出来帮腔:“作为国际艺术品鉴定专家,我有义务提醒各位,任何造假行为都将受到严惩。我会立即向国际艺术品鉴定委员会提交报告,密切关注这件事的后续发展。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为了一己之私而篡改历史!”

耿老听到这些毫无根据的指控,胸中的怒火瞬间燃起。他猛地抬起手臂,手指颤抖着指向吉田和杰森:“你们这是在无理取闹!污蔑!我们华夏向来以诚信立世,绝不会做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你们等着瞧吧,我们一定会找出确凿的历史证据,到时候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站在旁边的陈阳听到耿老这么说,心头一阵发紧,仿佛看到了历史重演的画面在眼前闪过。他嘴角微微抽搐,暗暗在心里说了一句:“完喽!”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上一世那些专家学者们为了这件广钟,在档案馆里翻箱倒柜的身影。那些人头发都熬白了,却始终在洋人设下的条条框框里打转。你要是老让这些洋鬼子牵着鼻子走,这物件怕是要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回忆起上一世的经历,陈阳心中涌起一阵苦涩。那时这件广钟就像一个被遗落在外的游子,整整耗费了大半辈子的时光,才终于等到回归的机会。二十多年的漫长等待,无数次的谈判拉锯,最终才在一场拍卖会上重见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此刻看着耿老激动的样子,陈阳心中越发焦虑。这些外国人的嘴脸他太清楚了,他们就像是设下了一个个精心布置的陷阱。你拿出一份历史考证,他们就说证据不足;你找到文献记载,他们又说真实性存疑;你搜集实物佐证,他们还能说是后期伪造。这些人就像是设下了一个永远也走不出的迷宫,让人在其中疲于奔命。这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拉锯战,别说是耗费十年光阴,就算是耗尽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恐怕也难见分晓。

眼下这情形,分明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拖延战术。那些人脸上假惺惺的笑容背后,藏着的是对华夏文物的贪婪觊觎。这样的程序纠缠,这般的故意刁难,说到底不过是想把这件广钟永远留在他们手中罢了。

想到这里的陈阳,急忙伸手拦住了耿老,“耿老,耿老,您再说什么呢?人家吉田先生刚才不是说了么,这是他们国家钟表大师安佑宫二的作品么,你怎么老想想着证明这广钟是咱们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