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 第506章 文化复兴的方向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第506章 文化复兴的方向

作者:我叫陈田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9 16:37:02 来源:小说旗

晨曦透过殿堂的窗棂洒入,照亮了地面上散落的竹简碎片。

学者们坐在席上,气氛凝重。

昨日的破坏事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岂有此理!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毁坏圣贤典籍!”孟子怒不可遏,须发皆张。

孔子则面色沉重,手指轻轻抚摸着残破的石碑,眼中满是痛惜。

他缓缓开口:“此等恶行,令人发指!我儒家经典,乃治国安邦之根本,岂容宵小之辈肆意践踏!”

“依我看,此事定是吴起所为!”墨子愤然起身,“他意图阻挠文化复兴,其心可诛!”

“哎,”老子捋了捋胡须,神情淡然,“毁坏典籍,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真正的文化传承,在于人心,而非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庄子则摇着羽扇,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或许,这正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

各家学者议论纷纷,殿堂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传统派坚持以经典为核心,认为文化复兴的关键在于维护传统的权威;而创新派则主张与时俱进,认为应该打破旧有的框架,开创新的局面。

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

孙子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他深知,文化复兴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各家学派共同努力。

而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调和各方矛盾,找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他缓缓起身,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今日之事,的确令人痛心。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气馁,更不能互相指责。文化复兴,需要的是团结,而非分裂。”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认为,文化的传承,既要尊重传统,也要勇于创新。我们应该取各家之长,补各家之短,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繁荣的文化盛世。”

孙子条分缕析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他将各家学说的精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兼具传统与创新的文化复兴框架。

他的话语如春风化雨,逐渐平息了学者们心中的怒火,也让众人看到了希望。

殿堂内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学者们开始认真思考孙子的提议。

然而,就在此时,孔子缓缓开口:“孙子将军此言差矣……”

孔子捋着胡须,缓缓说道:“孙子将军此言差矣。文化复兴,首重经典。我儒家经典,乃圣贤智慧之结晶,治国安邦之根本。舍本逐末,谈何复兴?”

庄子摇着羽扇,不以为然地笑道:“孔夫子此言,未免太过刻板。时代在变,文化亦需与时俱进。墨守成规,只会故步自封,如何能有发展?”

“道法自然,”老子闭目养神,缓缓说道,“传统与创新,如同阴阳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孔子和庄子还想再辩,孙子却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走到殿堂中央,拿起一块残破的竹简,高声道:“诸位,这块竹简,记录的是古代的礼仪。它代表着传统,也承载着历史。但如今,它破碎了。我们该如何对待它?”

他环视众人,目光炯炯:“是将它重新拼凑起来,恢复原样?还是汲取它的精华,创造新的文化?”

众人沉默不语,都在思考孙子的问题。

孙子继续说道:“老夫以为,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勇于创新。正如老子先生所言,道法自然。传统是根基,创新是枝叶。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孔子身上:“孔夫子,儒家经典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我们也需要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来引领时代的发展。”

他又看向庄子:“庄子先生,创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传统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文化的灵魂。”

孙子的话,如醍醐灌顶,让众人茅塞顿开。

他们开始意识到,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孙将军所言极是!”墨子率先表示赞同,“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其他学者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孙子的观点。

孔子和庄子对视一眼,也不再坚持己见。

孔子微微颔首:“孙将军之言,老夫受教了。”

庄子则笑道:“看来,老夫也需要重新思考一下了。”

殿堂内的气氛,变得轻松和谐起来。

各家学者开始热烈地讨论,如何将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推动文化复兴。

孙子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知道,文化复兴之路,虽然漫长而艰辛,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默默地念着:“文途向明,齐心共进……”

突然,一只柔软的手轻轻地搭在了他的肩上……

昭阳如月柔荑轻搭在孙子肩头,温软的触感瞬间传遍全身。

她微微侧首,吐气如兰,在孙子耳畔低语:“夫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妾身好生钦佩。” 孙子侧目,撞进她那双满含柔情与爱慕的眸子里,心中一暖,反手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

孟子捋着胡须,眉头紧锁,在殿中来回踱步。

孙子提出的框架,在他心中掀起阵阵波澜。

儒家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一时难以转变,却又不得不承认孙子所言确有道理。

最终,他长叹一声,走到孙子面前,拱手道:“孙将军高瞻远瞩,孟子受教了。”

眼见各家学派逐渐达成共识,殿内的气氛也轻松起来。

孔子抚须微笑,捋着胡须道:“看来,老夫也需与时俱进才是。”庄子摇着羽扇,朗声笑道:“百家争鸣,本就该如此精彩纷呈。”墨子更是兴奋地提议:“既已定下大方向,不如即刻开始着手实施!”

正当众人准备商议具体实施方案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高声禀报道:“报!吴起率大军逼近城池!”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凝固,众人脸色皆变。

孙子眉头紧锁,心中暗道:看来这文化复兴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他沉声问道:“吴起有多少兵马?”

士兵颤抖着声音回答:“回禀将军,不下五万!”

五万大军压境,形势危急。

孙子深知,文化复兴固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抵御外敌。

他果断下令:“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说罢,他转身看向众人,沉声道:“诸位,文化复兴之事,暂且搁置。如今外敌入侵,我等需同心协力,共御外侮!” 说罢,大步流星走出殿外,昭阳如月紧随其后。

孔子等人也纷纷起身,神情凝重地跟了出去。

夜幕降临,孙子站在城楼上,眺望着远方闪烁的火光,那是吴起大军扎营的景象。

他手中拿着的,却不是兵书战策,而是一份资源清单和人员安排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