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极品恶妇绾君心 > 第195章 造福万民的千秋学院

极品恶妇绾君心 第195章 造福万民的千秋学院

作者:弥音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4:01:56 来源:小说旗

果然,下一瞬,阮裴将怀中的小女娃放在地上,激动的原地转了几圈,哈哈大笑后来了一长串输出。

“老夫看了小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与我朝为科举而生的书院大有不同。”

“书院培养学子致士,考取功名后做官,为百姓谋福利。”

“可小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直通百姓,直利于民!”

“若此学院建成,天下百姓皆可入学,习得一技之长,找到一门适合自己的营生,学到能力的极致,做到水平的尽善尽美,那便是自己为自己谋福利!”

“此学院若能建成,定能名传千万里,光照百千秋!”

“如此伟业,简直甩那些只造酸腐文人的书院百条街!”

“什么百年书院!什么清誉官学!看看教出了多少沽名钓誉、好大喜功的无耻之徒!”

“老夫最是不喜那些个文绉绉的酸腐文人,天天之乎者也!也没之出个盛世,也没带百姓丰衣足食!”

宋清泞:“……”

倒也不必如此夸张,阮.文人.山长是个狠人啊,发起狠来连自己都骂。

这学馆,不,学院还没开,牛皮会不会吹的太大了啊?

宋清泞看着他的目光闪闪发光,上前一大步。

“走,阮beibei,我们找个地方详谈!”

“好,清泞小友,走!”

一老一少结伴迅速离开。

留在原地的阮菁菁、白塘:“……”

听闻阮院长登门,出来相迎的三个文人:“……”

张慕斯诧异的询问莫北江:“北江兄,宋娘子准备开设学馆?不,是学院!”

莫安阳也是满脸惊奇,以他活了二十多年的见识,还从未见过女子开设学……院的,还是听起来如此牛逼的学院!

莫北江看着宋清泞扶着阮山长离开的背影,眼中原本闪现的亮光很快又暗淡了下去。

她真的让他感到越来越意外,却也让他感到——她已经离他越来越远。

是谁给了她如此大的勇气和底气?

一个无身世背景的农家女,要开设出他们口中造福万民的千秋学院,这何其艰难?

但他莫名又觉得,她或许真的能做到。

“北江?”

“北江?”

见他发呆,莫安阳喊了两声。

莫北江回神,轻轻摇头:“没事,我们不便去打扰阮山长,回书房继续看书吧。”

莫安阳和张慕斯都感觉很可惜,阮山长是文学界的泰山北斗,早年就已经才名远播。

他们要是能受他指点一番,定能受益匪浅。

可又想到,刚刚阮山长大骂文人,连教导文人的书院和官学都骂进去了。

那他们还是不要凑上去找骂了吧。

……

等夜里褚君祈再过来时,竟发现宋清泞不在房内。

他有些意外,拿了她平日里翻看的一本书看了起来。

只是半个时辰后……一个时辰后……宋清泞还未回房!

他来到窗前,敲了敲窗柩。

墨行墨止瞬间从藏身的阴影处飞身落下,立于窗前。

“王爷,还请吩咐。”

“去看看王妃现在在何处,又在做什么。”

“是。”

两人飞身离开,默契的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没多久,两人回来。

墨行抱拳禀:“王爷,王妃同阮老在书房商议学馆开办事宜。”

褚君祈挑眉,阮老?

能被称之为阮老的便只有原国子监祭酒阮裴,也是那个骂遍满朝文武百官的阮大人。

阮裴当年不顾父皇的挽留,辞官来到云州担任鹿山书院山长。

父皇惋惜心痛了很久,说是如此惊世之才不留在朝中为官,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父皇对阮裴的看重就如同皇兄对莫北海的看重。

可惜两人皆没能如愿的将自己选中的惊世之才留在身边。

听闻阮老现在罢工中,他父皇千里传书,生怕自己罩着的人出了点什么问题,让他派人去打听。

结果暗卫来禀,说是阮老每天买醉思考人生中。

他还在想,是让阮老再多思考几天,还是直接将人从房里拎出来。

结果他还没想出个妥善的法子,人便被他的王妃给挖来了?

褚君祈眼中闪过笑意,如此,皆大欢喜。

他吩咐道:“让白塘夫妇去将阮老叫回府去,别打扰王妃睡觉。”

两人应是。

……

张府前院的一处书房内,一老一少毛笔翻飞,埋头狂写。

书案上已经是厚厚两沓宣纸,地上也掉的都是。

此时都已到亥时,两人脸上却没任何疲累之色。

经过阮山长的调整,学院下面扩张了一类学馆,为专门走科举之路的学子开设的,称为政学。

政学下面又分了好多类学科,几乎将六部需要用到的学科全拢括在内。

只是这个学馆的入门门槛定的极高,宋清泞看着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也不知道能不能招到学生。

另外两类学馆便是宋清泞之前定的:技术学馆和艺术学馆。

技术开设哪些学科,阮裴一口气写了几十个!

至于艺术学馆,阮裴交给宋清泞来想。

宋清泞搜肠刮肚的将自己所知道的艺术类专业都写了出来,还有好几种国粹!

宋清泞真的很激动,她没想到会在古代会碰到一位思想觉悟如此高的老先生。

阮山长说的没错,他们现在要开设的学院和现代的大学差不多。

所有考进去的大学生学习一技之长,毕业后工作,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看自己的能力水平赚多少钱,然后过什么样的日子,都取决于自己。

在古代,或许实行起来比较困难,但也未尝不能一试。

现在这个时代,士农工商,等级划分的太过清楚,贫富太过悬殊。

百姓不是不想过好日子,只是除非家中培养出了一位读书人,其他的便很难有出路。

当然,一个国家给提供的生活、工作、发展环境也至关重要。

只要百姓皆有一技之长,然后思想觉悟够高,国家又提供相应的良好的工作平台。

个人和国家齐步发展,又何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宋清泞想到莫北海画的那幅‘大昇盛世图’,心中突然就涌出了一股壮志凌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