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从洪荒开辟低武世界 > 第六百零一章、世无一证永证(返工完毕)

若是一般的修仙界,那么一门道法开创,必然是数代人的努力的结果。

但此间是洪荒,长生可以说唾手可得,所以可以以漫长的岁月去开创一个法门,然后再以漫长的岁月去修订这个法门,最终使之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完善圆满。

这个过程兴许就要万年,乃至是十万年,百万年。

不过于洪荒的生灵而言,这点时间根本算不了什么,不过弹指一挥间,睁眼闭眼可不就过去了。

但维持这么长时间的思考,对于许多生灵而言都是一种“酷刑”。

长时间思考有时候确实比动用物质肉身仍为费劲,尤其是身体力行的时候,那就更为耗力耗神,纵使对于已经成为真仙的生灵也是一桩难事。

但已经习惯思考的洛祖而言却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甚至他还为之着迷,这不只是自身元神给自己创造的相应的快乐的情绪反馈,更因为他自身确实喜欢这样的思考。

如此思考他从未有过停止,一刻也没有。

所以事实上而言,如今才四万五千八百二十岁的洛祖的“寿命”或许相对于洪荒生灵而言足以媲美千万岁……

再加上,洛祖自身“天赋异禀”,元神大脑多多,其思考的时间还可以再翻倍上去,十亿不足够,百亿年才是基本。

只怪洪荒生灵不爱思考,或者说天生使然,环境影响,使得洪荒生灵少有危机意识,不会为了进步而不顾一切去攀登,思考这样最基本的东西也不愿去做。

洛祖则因为上辈子的惯性使然,再加上人族迥异其他洪荒生灵,虽然寿命也不算短暂,但不会陷入长时间的休眠,如此条件下,就使得洛祖一路高歌猛进,修行一日千里。

山顶洞人也在他的带领下屡屡突破,修行有成的人是与日俱增。

而到现在,人族中虽然也会有跟洪荒趋同的“异类”,但大体上还是正常人族多。

所以山顶洞人的真仙、天仙数量是与日俱增,只不过修行还需要不少悟性和些许机缘,修行到了后面是越发艰难,君不见洛祖都落在金仙境界数万年了。

念及于此时,洛祖恍恍惚惚就收拢来了一丝人族众生的意念。

“大势…气运…”

因为观察,因为知晓,因为存在。

所以拥有,所以接受,所以理解。

大道究竟是什么,修行又是为了什么。

洛祖忽然就在这样的明悟中陷入一种迷惘。

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上辈子记下的一句经典谶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曾经他以为已经过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如今恍惚以为自己竟然又兜兜转转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哲学上的辩论并不是一证永证的,人随世变,世俗变化,曾经的世界观自然也该产生变化,而且根本一变,对于自身的所在位置,自身对万物的看法,也将随之变化,看山如何还是山?

纵使本质还是那个本质,可追求的过程可能也变化了。

思辩啊。

世界一变再变,可再怎么变,自己不变即可。

那时山是不是山还重要吗?

重要。

也不重要。

洛祖很快也发现自己正陷入一种思维怪圈,自身的所有推演能力都因此陷入这一死循环中,不能解脱,无法做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思考。

“劫运同体,运来临,劫同至,这便是来了劫难。”洛祖幽幽道。

洞府狭窄,此刻充满冥冥中的劫运。

气运克不了劫难,劫难毁不了气运。

但洛祖却又想起了一句话:“静诵道德。”

或以自身道德来避难。

如何修道德?何处寻道德?

虽然不好寻,但洛祖却是心底透亮:“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道德经,三千言,就在身边。

曾经他对祂嗤之以鼻,如今却以为自己就是小丑。

这回旋镖有些快,打得他自己都措手不及。

将如今的“正版”道德经拿来,放于膝上,细细品读。

道德经念道德,一念便是三千载,如今便是四万九千岁。

“如何念道德。”洛祖竟仍未领悟。

“呵。”

他一嘀咕,身旁就响起一声音。

是谛听,祂还在监察着他。

“谛听道友这般一笑是何意?”洛祖遂问道。

“何故念道德经?”

“此乃圣人之言,念之有何错?”洛祖反问。

谛听被这般噎了一下,久久不能语,但洛祖也没有再度言语攻击,也没有自顾自思考修行,静静等祂后续反应。

“圣人之言自有微言大义,遂圣人不错,但读者有错。”谛听说道。

“哦?谛听道友可是要辩经?”洛祖笑了。

谛听又被噎住,但这次没有思考太久,即可就答道:“何必辩经,又有何用?”

祂这话便是心中多有苦闷。

其实何处不辩经,只不过是个讨论形式罢了,天庭也有辩经,十万载一次的朝会上,天帝东皇总会讲道授法,余者听闻,而后自说己见,由此再与其他同僚辩论。

道总有不同,不同便难相合,辩论自然激烈,有时甚至直接去往远古星空大打出手,且还是在天帝东皇的见证之下。

“阐截二教如今就在辩经,你何不如与祂们说说道德经?”谛听忽然调转方向。

“道友怎知祂们不知道德经?”洛祖笑了。

这般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了不会去办,帮哪家都有问题,他如今好不容易有个闭关机会,怎能参与其中,徒惹是非,到时可就里外不是人,他先被赶出昆仑山也不无可能。

道德经实际上早就传下,阐教截教两方人都有阅读,但此经当时洛祖看来也只有宁静心灵之效果,甚至还不如太上清净心经,可如今再看,此经自有玄奥。

真要读懂此经或许需要一些运气与悟性吧。

“微言大义不可轻视啊。”洛祖意态逐渐放松,不再盘膝而坐,而是侧躺在黄石床榻上。

谛听见他如此,也不再与他多说,身影也渐渐淡去。

祂如今对天庭确有一份芥蒂,但不甚深,所以才常有来寻洛祖论道说法,不似以前只做监视,不管其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