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第五形态 > 第二千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要轮换

第五形态 第二千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要轮换

作者:一只辣椒精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8:4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皇太后的驾鹤离去秘而不宣,知情人极少。

又有镇元神君深夜高调彰显法力,让人心生忌惮不敢乱动。

但世上并不乏有心之人。

张学舟借卫子夫歌声平息撑破的天地二桥,让被撑开的天地二桥归位融合。

而新帝所平息的是心中那些惊涛骇浪的猜想。

时间较之新帝想象中来得要更早一些,虽说太皇太后离去时布下了后手,还能让他做暂时的借力,但这种时间不会太长久。

或一年,或许两年,又或许三年。

这种时间看似很漫长,但相较于踏入唯我境的打磨期太短了。

新帝和太皇太后角逐时,只觉太皇太后管束太多,也过于打压他。

等到新帝行祭祖之事,靠着真假赤霄剑定下了名分,太皇太后对他只剩下了照顾。

前者让他痛恨太皇太后历经三朝的时间太长久,而后者则是让新帝感觉时间太短,恨不能让太皇太后续寿十年。

“东方朔,你说朕什么时候接手朝政比较合适?”

步出淑房,新帝沿着未央宫大殿方向行进时,他不免也有松散的闲聊。

但在新帝闲聊时,张学舟目光不经意扫过新帝的手,只见对方的右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握成了拳。

“大汉王朝是陛下的,陛下想什么时候接手朝政就能什么时候接手朝政”张学舟不卑不亢回道。

“有些事是朕所知晓的,但臣子不一定知晓”新帝道:“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听朕的话,你说这该如何办?”

“不听就撤职”张学舟道。

“若他有实力有威望……”

“朝廷历经了数次官员轮流替换,没有谁具备常年掌权的威望了!”

张学舟摇了摇头。

景帝斗败梁王,将诸侯王中最具威胁者剔除,又送走了最具权势的周太尉,将对方化成陶俑陪葬。

而在文臣中最具威名者当属景帝的老师,也就是被腰斩而亡的晁错。

涉及诸侯王、武将、文臣之首尽数死亡,大汉朝廷官员体系松散,再难形成铁板之势。

看似当下是许昌作为丞相,又有庄青翟成为御史大夫,但这些人上位不过短短两三年,政令尚难通达边远之处,更无须说形成足够强的威望。

“陛下有李广将军坐镇,当下也不怕什么实力的”张学舟笑道。

“说是这么说,但能替换取代者寥寥”新帝思索道。

“看来陛下心中有一些可选之人了”张学舟道。

“许昌和庄青翟联手管制朝政,只有齐齐下掉才能避免朝臣站队,免得朕还需看他们脸色才能政令通达”新帝低语道:“朕的舅舅田蚡门下宾客众多,此前又任职过太尉,他占一席之位不难,但朕至少还需一忠心忠诚之人。”

“忠心忠诚……”

张学舟迟疑了一下。

新帝管制朝政,替换许昌和庄青翟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但谁去替换则是一个问题。

看似新帝只是提及‘忠心’的简单要求,但能替代一朝丞相和御史大夫者无一不是需求高智商高实力,从而才能完成取代替换。

而新帝身边忠心之人极少,有实力的人更少。

若说田蚡是仗着关系户可靠判断忠心,其他人要么没实力,要么没关系,想满足新帝的要求难之又难。

没有足够替换的人,新帝想直接管辖朝政就是一件难事。

“陛下可还记得韩安国此人?”

张学舟寻思许久,才想起一个说靠谱不靠谱,但说不靠谱又靠谱的人。

“韩安国?”

新帝面皮微皱。

他当然知晓韩安国,这是靠着贿赂引荐的官员。

对方曾经是梁王麾下最重要的一员,梁王刘武死后被接替梁国的众王清算,从而陷入王庭内斗出局。

韩安国有极高的实力,也具备智慧,但新帝见到韩安国的次数极为有限,韩安国没有表现忠心的机会,新帝也感觉不到对方的忠心。

“此人看似没有忠心忠诚于陛下,但此人一直想拥有立身之地”张学舟笑道:“他当时也没有选择安乐宫!”

“你的意思是说他不得不选择朕,从而不得不忠心跟随?”新帝问道。

“应该会这样!”

张学舟点点头。

如果说张学舟不熟悉韩安国,但张学舟熟悉奇蒙海格,非常清楚这种人的心态。

可以说韩安国不忠诚,但韩安国抱朝廷大腿时必然尽职尽责,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听新帝的旨意。

尤为重要的是韩安国在长安城没什么根基,对方又与田蚡等人交好,也难有可能闹腾得不愉快。

“那朕知晓了!”

新帝点点头,面色中多了一丝满意。

虽说他不断盘点下同样会发现韩安国的特殊,也有一定概率选中对方,但他显然很满意张学舟的提醒。

张学舟担任太中大夫一团糟,上任以来去了一次朝堂,又去干了一天活,但张学舟这个‘给事中’相当不错,依旧有过往答复新帝问题的高水准作风。

心中有了人选,新帝只觉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脑袋较之听卫子夫唱歌时更为轻松。

“许昌和庄青翟行事保守,没有过大的功劳,但他们从来没犯错”新帝低声道:“你觉得应该如何找错才能让朕合情合理替换他们?”

“陛下,找错这种事情太难了,我的官到现在都没辞掉啊!”

朝廷的官员并非帝王的一言堂,可以随着喜好肆意调动。

哪怕是太皇太后弹劾赵绾和王臧,也是选择了两人的罪名审判,从而才得以顺利削除两人高官职位。

总体而言,如果没有犯大错,官员们都能稳固无忧,甚至凭借服役于朝廷的年龄而不断升官,直到某个极限为止。

哪怕有官员拿某件错事弹劾,大多数也是小惩大诫,多数是罚一些俸禄也就过去了。

不提罢免许昌和庄青翟,哪怕张学舟这个太中大夫到现在依旧还坚挺着。

“很快了”新帝头疼道:“等李广抓到犯错的人,朕又狠骂他一通,然后狠狠罚他,他必然会对你不满,从而拿你常年不履职说事,朕就能借此将你太中大夫职位下掉!”

“能行吗?”

“行还是应该行的吧?”

新帝不确定回了一句。

当官当成张学舟这种模样很奇葩,但张学舟担任太中大夫这种事情本就在意料之外。

别说张学舟没想到一跃踏入九卿之下,新帝也没想到安乐宫对此事的支持力度。

而在张学舟任职太中大夫后,又有韩安国任职北地都尉,新帝连连安排了两个九卿之下的重要职位,他也试了试其他人,但新帝发觉其他人被直接否决,安乐宫没有再支持其他人任职。

虽然不知安乐宫的太皇太后看中了张学舟哪一点,但升职上来想卸职就难了。

至少在御史大夫庄青翟那儿,张学舟是没得什么被弹劾的可能。

“要么你再想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闹腾的好手段”新帝寻思道:“你最好能做个辞官的示范标准,也让朕以后方便参考!”

新帝希望麾下的人拥有实权职位,但当官当到张学舟这种东躲西藏来避灾的程度少见。

相较于张学舟担任太中大夫带来的用处,他显然是更喜欢张学舟时不时出点主意,从而提醒到他,而不是需要藏藏掖掖数月才能碰面一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