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缺望着那小巧道观,当即趋步走去。
走到道观跟前后,门前有一盏钟磬,他直接就拾起玉锤,便要敲击。
但这时,左右的其他建筑上,有个道人正打着哈欠,从中走出,瞧见余缺搬弄起了小玉锤,当即瞪眼轻喝:
“住手!
你这弟子,怎的这般没有礼数,勿要惊扰了宫主修行。”
莲花峰隶属于宫主一脉,传言宫主长期就在道观当中修行,除非有要紧事,否则不怎么露面。
余缺闻言,好奇的看了那人一眼,但是并没有听对方的话,他抬起玉锤,当当的就在钟磬上面敲了三下。
并且余缺捧着玉锤,站在道观门外,朗声叫到:
“真传余缺,拜见宫主。”
黄山道宫每有真传弟子,都理应前来拜会宫主,若是运气好,便能得到宫主的一番勉励,甚至是一些宝物。
只不过近二三十年来,黄山宫主的境界早已经功参造化,进入了长期的闭关中,再不曾出门。
即便是现今的九大真传弟子,其中也就寥寥数个,得见过宫主的真面,其他的人等,甚至连宫主的声音都没听见过。
不过余缺今天运气不错。
他敲响钟磬后,一阵自然的韵律荡漾,让旁边那呵斥他的道人直接愣住。
且一股柔和的神识,从小巧道观当中散发而出,带有几分慵懒和蔼之意:
“善!”
这声音从道观中悠然荡出,在莲花峰上回环,又好似是从天边的云雾中传递而来,让余缺的心情瞬间平静下来了。
旁边的那道人闻言,还当即面色一正,朝着黄山道观所在长长一礼。
余缺也是朝着道观内里,躬身拜了三拜。
旋即后,他见内里的人并未招呼他进去,也没有再出声抚慰,他便将玉锤挂在了钟磬之上,恭敬的离去。
而余缺下一个走去的地方,正巧就是刚才呵斥他的那道人所在。
道人瞧见余缺走过来,对方的脸色顿时烧红。
对方暗想,自己竟然忘了,最近乃是宫考结束,真传弟子上山的日子。
不过这也怪不得自己,毕竟他今日也没有在莲花峰下,瞧见真传弟子的阵势。
此人肯定是先回了宗族一趟,将真传依仗留在了宗族中,然后才跑过来的。
“这厮过来的倒也迅速。”道人在心间腹诽着。
旋即,对方瞧见余缺朝着自己点点头后,直接就走入了他身后的屋中。
瞧见这一幕,这道人又老神在在起来,等到余缺进入屋中后,他方才迈着四方步,慢条斯理的踱步入内。
此刻余缺正在屋中环顾左右,发现屋中素雅,除去一副宽大的山水图之外,并无其他摆设,且空无一人。
直到屋外那人走来,余缺方才明悟,转身朝着对方拱手:
“弟子余缺,见过道长。
今日前来,乃是劳烦宫中拨给山峰,充当洞府。”
那道人面白无须,身着一席紫袍,国字脸,面上颇具威严,应当就是莲花峰上负责打理宫中洞府庶务的道长了。
余缺今日登上莲花峰,除去领取庶务之外,也要一并的领取力士、侍女的道兵符箓,方便今后驱使彼辈,并且还要定下真传弟子的俸禄种种,熟悉宫中一应事项。
紫袍道人矜持的点了点头,道:
“无须多礼。原来是真传当面,刚才倒是本道小觑余缺真传了。”
对方停顿一下,又出声:“真传身份与宫中长老等同,仅次于三峰之主及诸位上人,余真传唤我‘素无’即可,此乃我之道号。”
听清这话,余缺意识到对方应当并非是罡神仙家,而只是个煞神仙家。
不过他并没拿大,而是客气的又朝着对方拱了拱手:“弟子余缺,见过素无道长。”
素无道人含笑着,直接挪步走到了那一方数丈宽大的山水图前,指着图画,言语:
“黄山之上,有名有数的山峰,共有大峰三十六座、小峰三十六座,合计七十二。
余真传如今贵为真传,在宫中的待遇堪比上人,比某等还要了得,可以从这七十二座山峰中选择一座,充任洞府。”
对方扳着手指,细细的介绍:
“除去三大主峰、五方庙峰、九家祖峰、以及其他用作讲道、传法等用的山峰,还有被其他真传或有功之辈占据的,眼下道宫中尚有一十九座小峰,可供余真传挑选。”
随着对方的话音一落,山水图上的风云变化,十九处山峰突然涌起,形状不同,各自争相般出现在余缺的眼前。
余缺一座座看去,顿时感觉或豪气、或俏丽、或险峻,难以从中挑选出最好的。
素无道人见余缺迟疑着,遂含笑开口:
“此乃浮丘峰,地势浑厚,适合广造宫室;此乃薄刀峰,锋锐如刀,内有金石,金气袭人;此乃紫云峰,峰顶常年氤氲紫气,传言内有前人遗泽;此乃仙女峰;此乃虾蟆峰;此乃云际峰……”
对方侃侃而谈,一一指着,简明扼要的介绍。
听这人介绍一圈之后,余缺索性拱手道:
“敢问素无道长,此十九座山峰中,以哪些山峰为上,劳烦道长推荐推荐。”
素无道长沉吟,说:“宫中的大峰小峰,皆是承袭上古、精挑细选而来,各有千秋,非要论优劣,自然就是谁距离莲花峰最近,谁家平日里就最为方便了。”
对方伸手在山水图上一圈,指了指:“看哪个顺眼,随便选个就行。”
话说完,素无道人便拢着袖袍,神游天外般等待着余缺最终做下决定。
余缺眯眼瞧着,眉头却是微皱。
对方这推荐,当真还不如不推荐了,白费了他刚刚的客气。
既然这般,余缺也就直接出声:
“那就请素无道长,将剩下的十九座山峰上,分别有哪些灵脉,逐一的介绍来。
弟子打算从灵脉入手,进行挑选。”
道人听见这话,眼皮微跳,当即就想要说“灵脉?什么灵脉?”,但是他瞧见了余缺似笑非笑的眼神,便将搪塞之语压下。
此人背过身子,眼珠子微转,道:
“余真传不知是从何处听来的此话,可是宫中有相熟的弟子?
只可惜,当今世道,灵气枯竭,即便我黄山道宫占据形胜之地,存有些灵脉,但也不可能七十二座山峰都有灵脉。
那些存有灵脉的山峰,早就被旁人占了去了。”
素无道人指着山水图,一副余缺来晚了的表情,惋惜道:“此十九座山峰,并无一座存有灵脉,否则本道刚才便告诉你了。”
余缺听见这话,面上却是无甚表情,只是一板一眼的道:
“素无道长,为何根据弟子所知,山上尚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二十深潭、十七幽泉、三飞瀑、二湖、一池’之灵脉。
而道长却说,眼下一处空着的灵脉都无?”
素无道人立刻叫苦道:
“这就是余真传你有所不知了,宫中灵脉虽多,但它们并非是雨露均沾,按山峰分配的。而且不少灵脉名存实亡,都处在封禁当中呢。
譬如余真传你们参考宫考的九龙瀑,此地便处在封禁当中。”
对方一副极其为难的表情,朝着余缺拱手:“余真传还是快些从十九座小峰中挑一挑,本道待会还有其他事情要去忙活。”
余缺打量着对方,认真的将对方的相貌收入眼中,随即就冷笑的转身:
“根据宫规,但凡有真传弟子诞生,无论如何,都得挤出一条灵脉出来。哪怕是没有,也得从已有灵脉中分润出支脉。
道长既然不肯给,弟子这就再去问问宫主,看看宫中是否真没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迈步朝着屋外走去。
那素无道长听见这话,面色当即大变,但并未立刻出声,而是咬着牙,紧盯着余缺的步伐。
当余缺就要快走到门槛前时,对方终于叫到:
“且等等,本道想起来了,某山峰上尚有一条灵脉。”
余缺背着身子,平淡回答:“仅有一条吗?”
他直接跨出了门槛,头也不回的继续朝着宫主闭关所在走去。
这下子,素无道人身子闪烁,直接挡在了余缺的面前,低声道:“好了好了,本道怕了你了。”
对方拉着余缺,走回了屋中,并小声交代:
“确实还有几条灵脉,但合格能用的,也就七条,其余的都处在半封禁当中。就算是那七条,其实也正被其他人占据着呢,真不算空着。
我今天将它们分给你,你出去后,千万不要说是我透露的,就说是你主动索要的。”
余缺听见此话,眼中顿时露出几丝明悟。
他就说呢,灵脉之物虽然罕见珍贵,但是此物本来就属于道宫,此人既非真传,也不是上人,藏着掖着对此人而言并没什么好处,为何还非要遮遮掩掩……
感情那些灵脉虽然无主,但都被人使用着。多半是那些人使了钱,意图让素无道人搪塞过去,方便彼辈继续侵占无主灵脉。
余缺思索着,心间又道:“也可能是此人看我并非宫中九家,又没有师长陪同,故意欺辱于我。”
他彻底放下了对此人的尊重,站在屋中,细细的和此人掰扯,将那七条灵脉的特征种种全都问了个彻底,并且还让对方拿出凭证来,证明对方所说的话没有错。
素无道人一脸无奈,只得让屋中的山水图连连变化,展现灵脉景象,并且还指天发话,证明自己并无假话,若是有假话,余缺随时可以去宫中告他。
足足一个时辰后,余缺才辞别了素无道人。
在这一个时辰中,他除去敲定了自己的洞府所在之外,还将道宫赐予他的力士侍女等名录,全都收取到手。
至于真传弟子应有的资粮,他发现除去香火纸钱之外,一年四时、一天四时,都各有相应的鲜货、干货、茶叶、香烛、木炭、冰块种种,门类繁多,领取后还得逐一的存放打理,且并非是在莲花峰上领取。
因此哪怕余缺拥有储物的用具,他也不便于自行领取,完全可以等力士侍女等人回来后,让对方按时去支取。
此外,敲定洞府后,道宫还需要通知山峰上的所有闲杂人等下山,若是有不下山的,对方则得做好投效余缺的准备。
因此余缺出门后并未立刻赶去洞府所在,他继续逗留在了莲花峰中,这里走走、那里瞧瞧,且蹭蹭此地的灵气。
没错,偌大的莲花峰上,其宛若秘境一般,空气中氤氲着丝丝灵气,虽然不多,但是比起山下,仍旧是稀罕至极。
如果在此等地界长期待着,哪怕并不修行,也是一桩好处。
这“灵气”一物,也正是余缺要和那素无道人周旋许久的缘故。
若有灵脉,则今后他之洞府内,灵气可源源不绝,此物乃是真传弟子相比于其余弟子,所拥有的一桩细水绵长的好处!
另外一边。
当余缺的身影消失在素无道人的眼中时,对方站在山水图之前,脸上的笑意当即敛去,转而变得颇是不善。
此人心间恨得暗咬牙:
“今日真是看走了眼了,一个没跟脚的外姓子弟,居然还知晓灵脉一事。
哼!真传弟子,好大的威风!想老夫为道宫效力数十年,连个小峰都得不到,尔等还非灵脉不要。”
特别是一想到,被余缺白白占去了一条灵脉后,他手里能收到的好处又少了一份,素无道人就更是不甘心了。
不过他目光闪烁,望着余缺所选定的那座山峰,面上又露出讥笑之色:
“贪心不足!此峰灵脉虽好,但阴气过甚,且山下埋有万人坑,又位属黄山十松大阵之外,常有妖鬼侵扰,哪怕无甚性命危险,今后看你又该如何修行。”
这人当即就取出了一道传音符,将余缺占有山峰及灵脉的事情,速速告知给了占据那灵脉的世家。
且让对方将镇压阴气鬼气的阵法,全部拆卸干净,不要被余缺占了半点便宜。
只不过素无道人实不知,余缺之所以选定那方灵脉,除去灵脉本身之外,看上的就是那一方古之“万人坑”。
他所选定的山峰为“磨盘峰”,山上灵脉名“幽黄泉”,而山中的万人坑对余缺而言,其亦是一方灵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