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武运昌隆 > 第三十三章 一丘之貉

武运昌隆 第三十三章 一丘之貉

作者:徐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1 17:16:40 来源:小说旗

徐舟拜谢过沈敬江,便独自回房间去了。

黄粱正和荀常在屋里不知聊些什么。

徐舟推门而入,问道:“黄姑娘身体怎么样了?”

黄粱目光有些落寞,答道:“多谢徐先生关心,我好多了。老郎中的药很管用。”

黄粱突然喊自己徐先生,徐舟有些不习惯。

荀常插嘴道:“先生,黄姑娘是来辞行的。”

徐舟赶忙看向黄粱,问道:“黄姑娘,先前说过要去埋云山,怎么突然要走?”

黄粱笑了笑,“今天早上接到宗门传书,说是存够了银子,可以重建宗门了。我作为祖师的关门弟子,理应回宗门去。再说埋云山有徐先生,天下就有了讲理的地方。我现在还没能力救出祖师,去了埋云山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特来向徐先生辞行。

徐舟没有说什么,解下辞乡剑又一次递给了黄粱。

“拿着剑。”

黄粱用双手接过。“黄粱拜谢徐先生。祝徐先生武运昌隆...”

徐舟回礼,荀常则走到门外,说要多送送黄姑娘。

走到沈府门外,黄粱踩上辞乡剑,目光中有些不舍,黄粱擦了擦眼角,最后一句话,没有跟徐舟说。

“荀公子,以后一定要做皇帝啊...”

荀常点头答应,黄粱不再说话,一个蓦然转身,御剑向南而去。

“先生,我觉得黄姑娘根本没有收到传书。”

徐舟拍了拍荀常的肩膀,笑道:“黄姑娘这样的人,若是点破她,会不痛快的。”

早在鱼门渡江神府的时候,徐舟便发现了黄粱的变化,她开始嘘寒问暖,也愿意在危难时刻挡在前面。总是挂在嘴上的伪君子三个字,也很久没说过。

对于黄粱来说,跟着徐舟和荀常一路上处处是危险,可她并不觉得不好过,反而现在住在沈府,寄人篱下,很不好过。

“先生,若是你开口挽留黄姑娘,想必她不会走...”

徐舟扶着荀常肩膀走进沈府,“人啊,这辈子什么都可以欠。唯独情之一字,欠了就是大愧疚,一辈子都别想还上。”

荀常有些伤心道:“债多不压身嘛。”

晚上,徐舟拽着荀常,疯了一样练了一夜的剑。

荀常觉得徐先生和往常不同,破天荒没骂人,可每有一个动作不到位,荀常便要挨上一拳。

“先生,还不如骂我呢。”

荀常手握着树枝,不停用出剑招,徐舟不闲着,从沈府借了把铁剑跟着一起练。

“这么些年过去了,埋云剑法怎么还是这般俗套?”

徐舟朝着声音来路看过去,是老郎中。

“老先生,埋云剑法自然是好的,只是晚辈学艺不精。”

老郎中轻哼一声,笑道:“就是齐鸣用,也是一样俗套。只专注于杀伐,毫不在意身边人。都是孤剑,成不了大气候。”

“老先生觉得静海剑宗的玉门十二楼如何?”

老郎中眉头皱得更歪了,不屑道:“郑不惑?更是资质平平。”

徐舟抱拳道:“老先生觉得,谁家剑法能担得起脱俗二字呢?”

“天下剑法,都一样。只有读书,做学问,才是上品。”

徐舟摇摇头,继续练剑。

“你们师徒二人,师父是一个靠人命堆出来的纯粹杀气剑修,弟子则是难得的武道蠢货,练剑只有神却没有形,眼高手低。你这个做师父的不如教他如何杀人,让他跟着走你的路子,这样更好些。”

荀常有些不耐烦,一把扔下手里的树枝,朝着老郎中狠狠伸出拳头,慢慢握紧。

“我家先生,剑法天下第一!”

老郎中哈哈大笑,“没想到皇子的马屁功夫也如此好?”

徐舟拦下荀常,独自走到老郎中身边,借一步说话。老郎中便跟了上去。

“老先生,不要影响荀常的剑心。”

老郎中叹了口气,苦笑道:“这小子剑都拿不稳,哪来的剑心?倒是你,教一个大宁皇子修行,想干什么?等着小子有朝一日侥幸登了大宝,变成战争贩子?让整个棠叶州乃至天下不得安生吗?”

老郎中一连几问,徐舟有些茫然。

“我只问你一句,你为什么要教他?若是你答不好,老夫一掌拍碎那小子的气府。”

徐舟抱拳道:“世道不太平,学点自保的本事总没错。”

“没说真话,你当老夫只会救人,不会杀人?”

老郎中看似风烛残年,可这会说话间一身真气流淌,压得徐舟有些透不过气。

“老先生,实不相瞒。我在荀常身上看到一些世俗帝王没有的东西,便想教一教了。”

说罢,徐舟将荀常在借风山独自埋葬将士,和对家奴一般的张后山真情流露的事情说给老郎中。

老郎中点点头,“这还差不多。你肩上的担子,一个人可挑不动。”老郎中不再刻意束缚全身真气,只是一个念头,一股真气赫然爆出,徐舟横臂遮挡。

可这股真气就像一阵清风,吹过徐舟心中气府。

徐舟心中顿时云雾散去,海清月明。

老郎中突然严肃道:“徐舟。你是不是觉得,只要练剑练得好,跻身十一境,十二境甚至十三境,便可不在乎规矩,肆意出剑再不受任何人掣肘了?觉得靠着一剑就能扫平天下不平?”

徐舟点点头,“正是。”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过刚易折。别忘了邢川是怎么死的?”

徐舟心中砰的一阵,气府中的红丹爆出一口纯粹杀气,如饿狼扑食般冲向老郎中。“不死,不以正天道。不出剑,不以平天下!”

老郎中只是轻轻挥手,便把这道杀气按回徐舟的气府之中。“你看过邢川的画了?”

徐舟胸腔猛烈起伏,约莫过了一炷香功夫才平静下来。“看过,不止一遍...”

老郎中目光有些落寞,想起当年邢川跟着自己求学的点点滴滴。“当年辞官回乡,想着培养后继人。没曾想一个个都死的早,邢川那小子,最可恨!为了一幅破画。扔下他的老先生一个人在这世上...”

“老先生,你是邢川的先生?”

老郎中没有否认。“弟子都死光咯,如今就是个孤老头而已,不是谁的先生。”随后拿起一壶酒,自顾自喝起来。

一醉解千愁。

过了约莫一炷香功夫,老郎中晃荡着酒壶皱眉头,一把将酒壶甩给徐舟。

“徐舟,你出手帮过邢川,让他人生最后一段路有你这么个同道中人陪着一起,不算那么孤单。我本来应该感谢你,传你些文修真气或者剑修剑气。可现在看来,你和邢川不过一丘之貉,传你什么,最后不都是烂命一条?罢了罢了...”

老郎中说完,身形渐渐消失,留下徐舟一人在原地张望,找不到老郎中的行踪。

这位老先生还真是神仙。

-----------------

翌日清早,荀常看到徐先生坐在墙边打瞌睡,这才偷偷放下树枝,到一旁躲躲清闲。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要入冬了,徐舟气府中的红色小人也整整忙活了一个月。

在沈府的这段日子,虽然沈别雨没回来过,但父亲沈敬江却是对徐舟无微不至的照顾,几个下人整天跟在徐舟屁股后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徐舟有些过不惯。

沈敬江跟徐舟喝过几次酒,用的都是埋云山的棠花酿。沈敬江告诉徐舟,老郎中名叫张育禾,原名陈兴,是棠叶州的前一任圣人。

每当讲起当年陈兴以一州敌天下的壮举,沈敬江便滔滔不绝,虽然是一千年前的事情,沈敬江讲述的细致程度就像是昨天刚刚发生一般。

沈敬江总是要在结尾加上一句:“老家伙他从来不讲这些。我都是道听途说,还有在民间搜集的一个个传说,小子你不要当真哈。”

故事的结尾加上这么一句,最是坏人兴致。

年关将至,前些日子京城传来消息。

大宁皇帝荀久病重了,怕是过不了年。

沈敬江突然说要出远门,便急匆匆走了,一个随从都没带。

最后一次喝酒,沈敬江告诉徐舟:齐鸣的剑修一途是断头路,若是心怀天下,想再上层楼,就一定让老郎中做你的先生。

徐舟不愿意,婉言谢绝了沈敬江的好意。

武道中人最重师承。虽然所有沉舟崖剑修都跟齐鸣以兄弟相称,但每个人心里都有数。

齐鸣,就是他们的师父,不过是没有师徒名分罢了。

荀常有些着急,他这个皇子人间蒸发了这么久,大宁京城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事出反常必有妖。

被绑到千人峰,荀常大致能猜出是谁干的,不是太子就是老二。荀常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一个在朝廷中没有战功,没有势力的会被大哥二哥这般针对。

难道只是想想那个位子,都不成吗?

徐舟和荀常又逗留了几日,直到荀常用树枝能挥出一道几乎看不清的剑气,徐舟才准备起程。

晚上练剑,老郎中偶尔会来待上一会,他带着一壶酒,喝完了就走。

立冬早晨,徐舟师徒二人收拾了本就没多少的行囊,离开沈府。徐舟死皮赖脸要了十几壶棠花酿,路上喝。

走出沈府大门,二人被老郎中叫住。

“这么快就走,气府修养好了?”

徐舟点点头,朝着老郎中作揖。

老郎中拿出一个精致的雕纹木头盒子,沉甸甸的,放在徐舟的怀里。

徐州二人又要动身,老郎中忽然大声喊道:“我那个不成器弟子,临终有没有说过什么话?”

荀常抢答道:“此路必有后来人!”

老郎中欣慰的笑了,摸了摸荀常的脑袋,指缝中隐约有金色真气涌动。

老郎中佝偻着身子,遥望二人越走越远。

此去京城,少说还有小三个月路程,能在年关前赶到便是烧高香了。

辞乡剑已经送了黄粱,狭刀也在鱼门渡丢失,行走江湖,一大一小两个剑修手无寸铁怎么能行。

荀常好像看出徐先生的困扰,说道:“先生,前面不久应该就到铁铉城了,大宁铸造兵器的名家大师有大半都住在那。不如去碰碰运气?”

徐舟点点头,眼睛发亮。

年初离开埋云山时,郑不惑送了辞乡剑,徐舟高兴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师徒二人一路有说有笑,从天上学宫聊到田间地头,时间过得很快。

铁铉城,城墙低矮却戒备森严,城头上密密麻麻的黑衣甲士,荀常说,是父皇早些年专门为这些名家大师选的城池。

荀常用衣领遮住半张脸,两人靠着徐舟的捕头身份牌混进了城门。

沿街商铺多是兵器铺子,来往客商也多是各路兵士、将军之类的,个个目光如炬,身形高大壮硕。

徐舟师徒两个在人群中,几乎看不清前路。

“闪开闪开,刑部奉令缉拿反贼,尔等快快让路!”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忽地面前人群冲出一个光着上身的精壮汉子,边跑边回头。一不留神,撞倒了荀常,将其压在身下。

不等荀常说话,那精壮汉子从腰带上抽出一把袖珍小刀,抵住了荀常的脖子。

“别动!乖乖配合老子,不然老子一刀扎下去!”

说话间,身后跑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个身穿红色官袍的男人,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样子。

徐舟身子微微弯下,却没有动手。

红袍官员翻身下马,身后的持刀衙役立刻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奉刑部令,捉拿反贼孟二!无关人等速速退去,违者按同党论处!”

精壮汉子孟二拎起荀常,自己弯着腰躲在荀常背后,手臂搭在荀常肩上,刀尖近乎要扎进荀常的脖颈。

红袍官员道:“你们红衫军,还会以百姓为质?我看这个蒙面小子也是你的同党!”说罢,大手一挥,十几个衙役一拥而上。

荀常奋力向后一顶,后脑对准精壮男人的下颚砸去。

砰!

荀常闷哼一声,感觉后脑像是被抡锤的铁匠重重来了一下,头痛欲裂。

汉子也不好过,一手扶着下颚,一手搂着荀常的脖子。

衙役挥舞狭刀,对准荀常的脑袋砍下,下一刻,狭刀被徐舟一拳拦腰打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