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背靠大山好种田 > 第152章 村民存粮

背靠大山好种田 第152章 村民存粮

作者:是花花吗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4:23:23 来源:小说旗

家家户户的粮食全部入了仓,且是大丰收,可想而知人人脸上都挂着笑。

农户辛苦一季,从种子下地,就每天在田里汗水摔八瓣,希望老天能风调雨顺,不求别的,求的就是丰收有粮吃,不饿肚子。

何家院外又收了不少的核桃,还有不少在剥核桃的大人小孩。

看到这些核桃,就想到最近还得进山,自己的栗子和松子该去收了。

不由的咂嘴,想念糖炒栗子和松子的味道了。

村长看到何安安也在这边,“安丫头,村长爷和你打听点事。”

最近比较忙,好多天没见到村长,自从大嫂嫁进何家,他来串门的次数明显的减少。

现在村里很多人已经不拿她当小孩看,包括何家村的村长。

伸手拉个小板凳给村长“村长爷你要打听啥,”抬头轻笑道。

“安丫头马上要收秋粮的粮税了,你家是出银子还是出粮。”

县里的师爷已经通知了各个村子,别的村子已经开始,最近两天就会来到他们村。

这事阿爷没和她说,要是可以用银子抵粮税那不更好,去年家里的稻谷都换给村里人当粮种,今年自己另有打算。

“村长爷今年我想用银子抵税,我也有事想找村长爷说说。”有的事情不想让自己家去过多的参与。

虽说今年是个丰收年,但是有的家里人多田少,她们生活的地方有点像是,前世的江北还偏北,一般以面食为主,大米好吃总觉得不是很压饿。

自己有些想法。

何安安看到在旁边玩耍的狗蛋“狗蛋去院里喊爷爷去,就说姐姐找他有事。”

“好来姐姐”一溜烟跑进何家院子。

狗蛋是隔壁李婶的儿子,调皮捣蛋常常把李婶气的要揍他,不过他倒是听何安安的话。

“姐姐,我把老阿爷带来了,孩子跑在前面,牵着阿爷的手”

这孩子还会邀功,“狗蛋真棒,等空了姐姐给你做好吃的。”

“安安,你找阿爷想说啥事,”一般有啥事孙女在饭桌上就说了,这又看到村长在这,是不是啥大事。

何安安点点头“阿爷不是啥大事,只是咱村丰收,这马上还得交秋粮税,村里地少的人家又是紧紧巴巴的。”

听了他的话,村长和阿爷沉思一会,“不行就在开荒,”何安安摇头。

朝哪里开,村里后面是大青山,两边也都是小山包,总不能把沟河平了吧。

想到就说了出来,“忙完这段时间,村长要带人把要村里的河沟挖深一点,要是下个大雨,最起码不会淹了村子。

“咱村已经没有了荒地,再开只能开两边的山包,”村里人手里的银子都抠的死紧,有银子除非馋的狠了才割半斤肉给孩子打打牙祭。

村长吱唔着说“前几天去县衙开会,其实就是通知,明年收完冬小麦要加收一次粮税,据说是边关动荡,增加税收。”

何安安穿到这边两年了,一直都在说边关不安稳,他们离边关也就几个城池的距离,记得上辈子的电视剧说,一夜丢两三个城池啥的,突然觉得离边关很近。

想到这里,更是确定自己的想法。

“去年皇帝已经免了咱一年的税收,今年收税也很正常,只要不过分。”纳税自古就有。

“阿爷,村长爷,我有个想法,你们看可以实施吗?”两双眼睛直接看过来,这个丫头又想干啥。

何安安被这眼神一盯,我也没干啥呀!“说说”

“咱村的稻米饱满好吃,价格也高,还有就是我们都是庄稼人,干的都是出力的活,吃米有点不挡饿,而且大家还舍不得吃。”说了这麽多,两个老头愣是没听出来是啥意思。

“说点能听懂的,”村长心说这孩子话说一半留一半,让人猜。

“我们用稻米换粗粮,不能一收粮就把粮换成银子。”

何家一直是这样做的,只不过换的不是粗粮,庄子地窖里藏的都是玉米和麦子,只不过有的事,连阿爷都不是很清楚。

村长和阿爷支着耳朵听她朝下说“一斤精米可以换二斤粗粮,地少的人家只要不是要求吃的多好,饱是没有问题,地多的人家可以存粮。”

换粮村长听懂了,存粮有点不明白,村人一般都是交完粮税,留够家里的口粮,多余的就卖掉,换成银钱当作一家老少一年的花销,其实也没有几个。

村长爷还记得去年的大旱吗?

村长想起了去年,要不是回来落了雨,要不是面前这丫头的玉米套种,要不是何家招工,村里又会是什么光景。

今年老天爷赏脸风调雨顺,日子过好了,忘记以前的吃上顿,下面的一顿都不敢想的日子。

要是只留紧紧巴巴够吃的粮,只要有个天灾**,那时就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

“阿爷,你抽空去老祖那里,族田的收成尽量的不卖,让族人挖地窖存东西,”

要是有兵祸最起码也能藏个人,这话何安安没说,就老祖那个智商是一点就透,话不用说的太多。

人要学会未雨绸缪。

换粮的这一步还是得何安安出面,谁让她认识县里粮满轩的明掌柜呢!

村长爷负责村里的杂姓人家,阿爷去找祠堂的老祖。

何安安说的是,不强求,但是利害关系要说清楚,谁也不是冤大头,不能等到你家要饿死人在求到别人家。

何安安考虑好了,八百亩庄子上,收的所有粮都换成粗粮,想来周庄头应该也没有意见。

在她的认知里,因为缺少土地,粮食一直都上不来,但是搞银钱这一块难不倒她。

实在不行就赚银子买粮,或者所有的粮除了交粮税,一粒都不卖,全都存起来,吃陈粮不怕,怕的人没粮吃。

大哥手头上的活快忙完了,等到所有的冬小麦种子下地,让大哥带领全村盖菇棚。

蘑菇一年四季都能收获,把大自然馈赠的时间段留出来,其余的季节银子不少赚。

这个事情自己还得好好规划一下,再说自己还有接近两亩地的土豆呢?

所有的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