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境别院

过河卒 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境别院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8:48: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慈航真人不在玉京,清微真人也在不久后也离开了玉京。

不过国师不必像天师那样绕个圈子,他直接通知清微真人立刻回真境别院,而且把话说得很重,若是不回来,那就再也不要回来了。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有些时候,同样一句话,亲妈说了没事,婆婆说了就要被记恨一辈子。

慈航真人和天师到底不是一家人,两人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话不能太直白。国师和清微真人却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而且李家再也没有更合适的继承人。

兄弟姐妹多的孩子跟父母说话,难免字斟句酌,生怕引起其他兄弟姐妹的不满,父母也要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财产问题上,更是不好说。可独生子女跟父母说话就没那么多顾忌了,你的迟早是我的。

有这么一个现象:在两代人转让房产的时候,但凡看到作为子女十分紧张,跑前跑后办手续,把父母伺候得无微不至,那肯定是兄弟姐妹多的。可如果看到是父母跑前跑后忙手续,孩子还一脸不耐烦,不情愿,不用多想,这肯定是家里的独苗。

千年世家也免不了这个俗。

清微真人从小就叛逆,国师也是一直包容着走过来的,没有国师的庇护默许,清微真人树敌众多,哪能走到今天。

李家的子孙是多,可真正成器成材的并不多,就一个清微真人,那也是千顷地一根苗。相比起来,张家就连这一根苗都没有,得往下一辈去找了。

当然,这句话有些夸大和气话的成分,无论是国师本人,还是清微真人,都不会当真。

退一万步来说,国师终有飞升的那一天,待到飞升,清微真人返回真境别院,谁还敢阻拦他吗?他真要不回去,反而是李家人要求他回去。

国师说这句话,无非是强调事情严重性,让清微真人不得不重视。

清微真人其实也是老人了,不能总叛逆,大掌教选举的时候已经忤逆了国师一次,这次总不能再忤逆,所以清微真人第一时间回到了久违的真境别院。

世人以为清微真人执掌齐州道府多年,肯定没少去真境别院,其实不然,清微真人一直都在太清宫,偶尔会去位于北海府的祖宅,很少去三仙岛。再往前,清微真人做青领宫的掌宫真人,当然是在青领宫。

关于真境别院的经历要追溯到清微真人小时候了,国师一辈子没有娶妻,也没有道侣,这还跟姜大真人不一样,可国师又很重视家族传承,于是在闲暇之余,国师就会把一些族中的优秀子弟集中到真境别院,亲自教养,其中就包括清微真人。

从这一点上来说,国师和清微真人虽然不是父子,但的确有父子情分。

清微真人走下飞舟,李若水已经等候在这里:“兄长,老爷子正在等你。”

慈航真人去大真人府是客人的身份,清微真人回真境别院却是主人的身份。

至于太平道的核心圣地为什么只是一座别院,李家完全可以改一个名字,就像张家的大真人府。其实这是李家的心机,也可以说是李家的宏图大志,蓬莱岛只是别院,主宅正府在哪里?当然是在玉京了。

李家一直觉得玉京紫府才是他们的主宅,真境别院就只是一个别院而已,他们迟早要夺回紫府,重振祖上荣光,这几乎已经是李家上下大多数人的执念了。

来到真境别院门前,却是“八景别院”四个苍劲浑圆的楷书大字清晰可见。在匾额左侧下方“弟子司徒玄策敬书”八个恭楷的小字也能看得清楚。

“真境别院”又名“八景别院”,虽然玄圣中兴道门后就改名了,不过这块牌匾一直保留至今。

至于司徒玄策何许人也,乃是李祖亲传弟子,也是玄圣的大师兄。

这是个传奇人物,曾经一力主导了张李议和,并代表李家前往大真人府,受到张家上下竭诚欢迎,若非他被刺杀,张李议和要提前几十年。而下一次张李议和,已经是玄圣中兴道门了。

清微真人和李若水一路穿廊过堂,最终来到一座殿前。此时殿门紧闭,殿门上方悬着一块牌匾,上书“真境精舍”四字。这是李祖亲笔所书。

李若水推开殿门却不进去,清微真人独自跨过门槛,大步走入殿中。

此处大殿设计不同寻常,极为狭长,入得殿门之后,是一条挽着重重纱幔的长长通道,通道尽头又是两扇殿门,在那两扇殿门后面才是真正的精舍。

此处殿门正上方挂着一方牌匾,上面写着四个篆体大字:“法莫如显”。此匾与殿外匾额上的“真境精舍”四个大字如出一辙。

在通道两侧每隔两丈就摆着一尊偌大的三足加盖铜香炉,炉盖上按八卦图像镂空,炉内有青色火焰熊熊燃烧,使得镂空处不断向外氤氲出淡淡的紫色烟雾,让此地变得烟雾袅袅,好似仙境。

终于走进精舍,第一眼便能看到正墙神坛上供奉着太上道祖、玄圣、东皇的神位,玄圣居中,道祖在上,东皇在下。

神位之下则是一座铺有玄色蒲团坐垫的阴阳法座,法座之下是一张地衣,地衣如画,其中天昏地暗,云遮雾绕,雷电森然,其中隐隐约约有一道黯淡身影穿行其中,乃是与张家“天师飞仙图”并列齐名的李家“剑仙飞升图”。

与地衣对应的穹顶则是三十六天罡图,对应“北斗三十六天罡剑诀”。

过去李祖和东皇曾在这里,现在国师在这里,未来清微真人或者李天清也许会有一人在这里。

国师开门见山:“天师擅长预测未来,地师擅长蒙蔽天机,占卜并未我的长项,不过偶尔为之还是勉强可以,当年老祖宗留下了半卦之法,两人凑一卦,我刚才心血来潮起了半卦,竟然是个乾上。不如你再来凑齐另外半卦。”

清微真人没有拒绝,依言也起了半卦,却是三道横线,即三爻。

三爻加上三爻便是六爻,这便是乾卦。

国师的脸上有了几分笑意:“乾为天,刚健中正。象征龙,又象征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根据万物变通之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

国师又对清微真人道:“易经是必修课,你不妨参详一下,这个乾卦什么意思。”

清微真人说道:“乾卦是极阳之象,贞者,吉也。只是不知这个‘贞’字应在何处,总不会是李天贞吧?”

国师脸上笑意淡去:“不要提那个混账。要我说,若论操守,无人能与你相比,你最能配得上这个‘贞’字,你的时运要来了。”

清微真人不置可否。

国师接着说道:“如果道门仍旧三足鼎立,那么道门的分裂就不可避免,虽然可以缓解,但无法根治。道门强盛的时候,也许还能掩饰压制。当道门衰弱的时候,就会成为道门分崩离析的祸根。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一个大一统的道门,政出一门,令行一家,一个领袖,一个声音,一个道门,一个太阳。

清微真人缓缓说道:“有圣就有盗,有阳就有阴,有生就有死,有兴就有衰,这天下间会有不落的太阳吗?”

国师道:“不做怎么知道?事在人为。”

清微真人终于问道:“国师忽然提起此事,恐非无的放矢,难道玉京有大变?”

国师坦然道:“地师是个疯婆子,亏她敢想敢干,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既然她要倒行逆施,那就给了我们拨乱反正的机会。从东皇开始,我们李家就是最忠于道门的,我们有责任维护玄圣留下的道门基业。”

清微真人久久无言。

国师最后说道:“至清,你上次没有站出来,我不怪你。可你不能再错过第二次机会,这不仅是我的要求,这也是李家上下乃至太平道上下共同的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