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三章 起居注

过河卒 第三章 起居注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8:48: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齐玄素入主紫霄宫后,首先召见了被囚禁的前任大掌教秘书宫教钧。

齐玄素之所以会来玉京并落入姚令的手中,宫教钧也是出了力的,虽然他是被胁迫的,但如何定性也在两可之间,甚至在齐玄素召见他之前,周梦遥的新北辰堂已经展开了对他的审查,让他老实交代问题,又让他不要东拉西扯,只交代自己的问题。

所以宫教钧十分惶恐。

好在齐玄素没有过多为难他,大概询问了当日的情况后,便专门下了一道手谕。

齐玄素停止了北辰堂对宫教均的审查,也没有过多追究宫教钧的责任,只是免去了宫教钧的紫霄宫辅理职务,让他去婆罗洲道府担任副府主,顶替陈剑仇进步后留下的空缺,品级没变,还是二品太乙道士,不过权力却是断崖似缩水。

作为大掌教贴身近臣,哪怕是小掌教见了都要称兄道弟,金阙成员要礼让三分,普通真人更是要毕恭毕敬,不敢得罪半点。可作为副府主,别说小掌教了,随便一个参知真人都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其实不要说宫教钧这种贴身秘书,就是普通的紫霄宫道士,也是地方道士们巴结的对象。

地方道士们握有实权,主掌一方,不缺钱,他们会按照紫霄宫道士的职务品级、重要程度、关系亲疏每年在道门合法的范围内给予赠礼。

这些紫霄宫道士收了赠予,不需要搞什么违法行为,只是作为地方道士的一个消息渠道,也就是所谓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灵通人士,将权力中心的风吹草动告知地方道士,包括合法的公文和政策思路,正所谓花钱难买早知道,要的就是一个早知道。这种事情哪怕上了秤,也是半点不违法的。

金阙成员也不能例外,要通过宫教钧打听大掌教的心情和近况,这难道违法吗?

这是人之常情。

远离了权力中心,自然就没了这种便利。

不过宫教均并没有怨恨,只有庆幸。

到底是平稳落地了。

做个副府主安度余生总要好过在北辰堂的幽狱中被审查致死。

万一审出个参与姚令的反道门集团,谋害前任大掌教和现任大掌教,那才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种事情,只要沾上了,那就没个好。不死也得脱层皮。

也许有人要说了,周梦遥等人不仅沾上了,还是深入参与,可最后结果不但没死,反而还进步了。

一是因为周梦遥这些人实力雄厚,道门正值用人之际,有团结价值。二是因为周梦遥反戈一击,算是立功。三是因为考虑到影响,千金买马骨。

首鼠两端也是需要实力作为支撑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骑墙观望。

再有就是,紫霄宫这个位置太关键了,属于大掌教铁杆,不同于九堂,最讲究忠诚。只要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宫教均有了污点,便不能再留在紫霄宫。

如今紫霄宫用的都是什么人?五娘掌总舵,底下暂时填补了两个人,一个颜永真,一个齐小殷。关键小殷这家伙还是个兼职,用张月鹿的话来评价,小殷忠诚有余,能力不足,让她干正事,那是半点不会,学黑衣人敬礼喊忠诚倒是一个顶俩。

据说小殷已经从黑衣人下等兵升到小伍长了——小掌教真人齐小殷伍长。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能不能升到大掌教不好说,可一定能升到大都护或者大将军。

以齐玄素的威望,暂时还做不到让九堂之主来兼任辅理,他打算下一步把老殷先生调过来担任紫霄宫首席辅理,老殷先生曾经做过东皇的谋主,能力足够,如今也算是重操旧业。顺带管一管小殷,小殷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吗,亲爷爷来了,看你怕不怕。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张叫回话。天不惊地不惊,见了爷爷战兢兢。

至于忠诚问题,三大阴物算是最早投资齐玄素的一批人,不知帮了齐玄素多少次,从金陵府到凤麟洲,从婆罗洲到西域,不同于周梦遥,还是信得过的。

当然,这些都是紫霄宫的上层建筑,底层还是以姜大真人打造的班底为主,姚令控制紫霄宫的时间并不长,不足以摧毁姜大真人几十年的辛苦经营。

除此之外,在闲暇之余,齐玄素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确定自己的起居注制度。

没错,大掌教是有起居注的。

所谓起居注就是把大掌教工作和日常生活都记录下来,哪怕是闲聊也不例外,悉数存档。

而且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共同记录,事后要进行对比,不允许漏记,也不允许随意删改或者增加。大掌教没说的话,你给加上。大掌教说了的话,你给删掉。歪曲大掌教的意图,断章取义,那是严重的政治事故。

一般情况下,大掌教本人不允许看自己的起居注,不过后来的大掌教可以看。

也就是说,齐玄素可以看前面七位大掌教的起居注,他本人则刚刚上任,还没有起居注。

七位大掌教的起居注也有不同。

比如玄圣,在前期还是很丰富详实的,这个时期的玄圣完全把起居注当成个正事认真执行,甚至玄圣和玄圣夫人说的笑话都被记录下来,那些玄圣大骂东皇的话也是来自这个起居注,不知被哪位大掌教给透露出去,搞得道门上下人尽皆知。

此时的玄圣还是兢兢业业,可是到了玄圣后期,就不断出现大面积的空白,因为这个时候的玄圣开始长时间闭关,入定如寂灭,实在没什么可记的,事实上已经停止了起居注的记录,专门负责的道士都被借调到了其他地方。等到玄圣出关,紫霄宫甚至忘了还有起居注这回事,也没记录下玄圣在人间的最后时光都干了什么。

玄圣飞升之后,东皇觉得太不自在,因为在起居注的压力下,时时刻刻都得端着架子,时时刻刻扮演一个明君形象,否则一言不合就上史书了,那可太累了,便想要取消起居注制度。

这个时候疑似是老殷先生向东皇进言,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取消起居注制度,固然是自在了,可如果后世之人要抹黑你,那你也无可辩驳,你人在天上不能说话,人间又没有你的起居注,没有书面留痕,别人还不是想怎么编排就怎么编排?

东皇考虑到身后名,最终还是保留了起居注制度。

其后的三代大掌教和四代大掌教都是萧规曹随,这几位大多数时间都在为道门开疆拓土,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到了五代大掌教时期,开始限制起居注,不需要记录日常生活,机密议事也不再记录,五代大掌教给出的解释是,负责起居注的道士品级不够,没资格参与机密议事。此时的起居注就成了一个汇总的台账,只有大概总结,而无具体细节。

这当然给了五代大掌教极大的便利,可也给了三师更大的便利。后来三师为什么能否定五代大掌教?正是老殷先生说的道理,没有起居注的细节支撑,别人想怎么编排你就怎么编排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一本糊涂账。

六代大掌教吸取五代大掌教的教训,恢复了传统,不过六代大掌教的起居注乏善可陈,主要记载了大掌教的各种心情状态,忧愁、无奈、愤懑、烦闷等等,在正式公务方面,除了否定五代大掌教,基本没有什么建树,毕竟政令不出紫霄宫。

值得一提的是,齐玄素竟然在六代大掌教的起居注中发现了关于龙小白的记载。当然,没有“龙小白”这个名字,而是用母龙代替。大概意思就是六代大掌教于某年某月某日生擒幼年母龙一条。

至于七代大掌教的起居注,篇幅最短,这里面有大量熟悉的人名,“齐玄素”这三个字出现频率极高,基本贯穿了全篇,然后戛然而止,没了下文。

最后一条记载是七代大掌教召见姚令的有关内容。

齐玄素只能一声叹息。

至于齐玄素本人的起居注,他决定延续历代大掌教的标准,如实记录。就算他最终名败身死,这也算是给后来人留下了一份经验教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