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三十章 万寿重阳宫之上

过河卒 第三十章 万寿重阳宫之上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6 08:46: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个大时辰是两个小时辰,按照西洋人的算法,一个小时是六十分钟。

还剩下最后的十分钟。

齐玄素完全可以通过循环周天来精确计算时间,但还是循着过去的习惯看了眼表盘——仙人的确已经与凡人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仙人也必然会发展出非人的漠然心态,但这需要时间。

短短百年的时间,还不足以完全泯灭仙人作为凡人时养成的各种习惯。在这段时间里,仙人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凡人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所以道门一直强调仙人也是人。

颜永真既是提醒,也是向齐玄素再次确认:“大掌教,各部已经准备完毕。”

齐玄素没有说话,仍旧望着地肺山。

颜永真自是不敢追问,只是屏息凝神,等待齐玄素的命令。

大概五分钟之后,正在运转的地肺山大阵忽然出现了变化,不仅不再试图修补被重炮群轰出的缺口,就连大阵屏障也开始变得忽明忽暗。

“起变化了。”颜永真不由一笑。

慈航真人微笑道:“看来是策反起作用了。”

齐玄素要维持大掌教运筹帷幄的架势,脸上不显半分,心底还是松了一口气。

把防守重心放在江南,对地肺山发动策反攻势,这两条都是齐玄素主导并拍板通过的,此时这两条都见效建功,对于齐玄素而言,自然是大大的好事,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一半了。

只等拿下地肺山,就可以全部放下了。

地肺山大阵的运转越来越慢,在片刻之后,终是缓缓停下。

大阵的屏障开始如潮水一般迅速退去,显露出其后的真实景象。

原本无论从哪个方向去看,都只能看到万寿重阳宫正面,现在随着阵法退去,终于能够看到各个角度的万寿重阳宫了。

这也是二百年来,万寿重阳宫第一次撕掉面纱,出现在世人面前。

接下来就轮到齐玄素亲自出手了。

齐玄素向前一步踏出,离开了“应龙”的船头,凌空虚度。

随着齐玄素这一动作,大掌教亲军的精锐们也纷纷开启灵官的特殊形态,在神力的加持下随之升空。

齐玄素踽踽而行,脚下是山河,走向道门副都,曾经的道门权力核心。

大掌教的鹤氅上光华自生,神圣庄严,衬得大掌教仿佛从神圣中走来,正在走向孤独的永恒。

在大掌教的身后,大掌教亲军的亲卫们亦步亦趋,旌旗招展,仿佛一道黑色的大潮正漫涌而来,又似是黑云压城。

不知何时,炮火已经停了,所有人都望向大掌教,也包括那些身处地肺山的全真道之人。

齐玄素一直走到万寿重阳宫的上空,终于停下脚步,居高临下。

大掌教亲军们则是远远停下,只是围成一个半圆,好似背景。

齐玄素沉声道:“姚令何在?”

话音落下,自从玉京大败后就再未露过面的姚令终于现身,她直接出现在万寿重阳宫的上方。

此时的姚令还是老样子,身着“阴阳仙衣”,脸上覆盖青铜面具——姚令竟然还有闲心把这玩意修好了,看来感情的确深。因为齐玄素记得很清楚,他曾一拳打碎了半个青铜面具,并把姚令的一只眼睛打得睁不开。

这倒是给齐玄素省了不少事,毕竟姚月燕、姚令、姚七娘三个人几乎是一模一样,齐玄素让七娘做了地师,也决定不再追究姚月燕的问题,保留姚月燕的名誉,如果让姚令顶着这么一张脸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么日后还不知要生出多少浮言。

既然姚令习惯带着面具,遮住真容,那是再好不过了。

除此之外,断头的伤势已经被治好了,这应该让姚令恢复了不少理智,毕竟摸不着头脑的确很影响智商,这没什么疑问。还有齐玄素造成的伤势,也都消失不见,看来姚令这段时间恢复得不错,甚至就连外溢的天魔气息都不见多少。

这倒不是说姚令已经解决了天魔之子带来的隐患,应该只是暂时压制下去,可以说姚令疯了,又没有全疯。

更重要的是,齐玄素还从姚令身上感受到了一些极为熟悉甚至亲切的气息,那是“长生石之心”的气息,毕竟陪伴了齐玄素这么多年,怎么能不熟悉?

看来姚令之所以恢复得这么快,“长生石之心”功不可没,姚令已经把“长生石之心”植入了自己的体内。

从这一点来看,姚令更换容器的计划失败了,又没有完全失败。

这也解释了姚令为什么不选择飞升,玄圣飞升尚且要剥离“长生石”,姚令带着这么大的一颗“长生石之心”,如何能够飞升?

一时间,齐玄素也有几分感慨:“姚令,我们又见面了,看来你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倒是没有闲着。”

“齐玄素,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你也配做大掌教,看来道门的气数,合该尽了。”

姚令再也没有往日身为地师时的从容风范,一方面是因为失去了权力地位,且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往好听了说是败军之帅,往难听了说就是落水之犬。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地师受到天魔影响,性情大变,她又不择手段胡乱补救,缝合太多之后,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已经很难说了。

人心若海,波谲云诡,世情似雨,转瞬即变。无论是在姚月燕面前委曲求全的姚令,还是在七娘面前盛气凌人的姚令,无论是过去的从容地师,还是如今的半个疯子,都是姚令,又都不是姚令。

从姚令吞噬天魔之子的那一刻开始,姚令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这当然很可悲,不过也是自找的。

齐玄素道:“气数尽或不尽,恐怕你说了不算,只要把你们这些道门叛逆悉数铲除,那么我道门仍旧能如日中天。”

姚令仰天长笑:“齐玄素,你不过侥幸得了玄圣留下的传承,如今也敢代表道门了。”

齐玄素道:“这不正是拜你所赐吗?若没有你苦心孤诣地谋划,岂有我这个不满四十岁的大掌教?”

姚令大约是真疯了,竟然直接说道:“大掌教之位本就是我的。”

齐玄素淡然道:“太上道祖有言: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你作为曾经的副掌教大真人,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这句话出自太上道祖五千言,翻译成大白话的意思是:人们普遍不喜欢孤寡无能的状态,君主们却偏偏要称孤道寡,以示谦逊。这意味着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减损可能带来增益,增益也可能导致减损。

姚令拿到越多,结果失去越多。

齐玄素失去越多,结果得到越多。

齐玄素接着说道:“你为了一己之私,发动宫变,暗算七代大掌教,祸乱玉京,挑起三道内战,又暗中挟持于我,以图挟八代而令道门,你好在幕后垂帘,还自比明空武后,待到时机成熟,便要取而代之,最终改朝换代,乃至千秋万代。其用心不可谓不险恶,实乃道门近二百年来第一罪人。

“姚令,你熟读太上道祖的五千言,应知:‘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道祖谆谆教诲在前,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意孤行,自取灭亡,如此便是太上道祖也救不得你。

“今日,大军既至,诛罚必申。

“你岂不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