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一百零一章 给他看看

过河卒 第一百零一章 给他看看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2 22:52:30 来源:小说旗

无论是西道门回归,还是给大玄朝廷定性,本质上都是为了道门统一早做准备,这场大战是不可避免了。

齐玄素定下的议事也如期召开。

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金阙议事,而是道门最高层的一个碰头会,正应了大事开小会的说法,毕竟事以密成,参会人数太多就谈不上保密,事情也就办不成了。

这次参加议事的人有:齐玄素、张无寿、姚齐、张月鹿、苏元仪、齐吾,列席的有殷九阴。齐玄素主持议事,齐小殷负责记录。

议事开始之后,齐玄素让老殷先生详细介绍了这次谈判的有关情况,说是谈判,其实更像是策反或者劝降。

齐玄素说道:“我们道门有三个张家,最大最有名的张家当然是天师的云锦山张家,与儒门圣人后裔并列齐名,被誉为‘天下只三家人家’之一,我的夫人青霄也是出自这个张家。在这次内乱中,云锦山张家在天师的领导下,可谓是道门的擎天一柱,撑起了道门的半边天,若是没有天师和张家,我真不知道局势会恶劣到什么程度。”

好话是不要钱的,齐玄素再一次高度肯定并赞扬了张家的功劳。这也算当面向天师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对张家没有意见,我的夫人就是张家出身,我认可张家的功劳,我只是对张家的某些人有意见。

当然,齐玄素的地位在天师之上,他肯表明态度并做出解释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放低了姿态,并不需要等待天师的回应,所以齐玄素几乎没有停顿,接着又是话锋一转:“另外两个张家分别是儒门的张家和太平道的张家。儒门的张家还是心向道门,大祭酒张太虚是爱道门的,可太平道的张家就不好说了。

“其实都是老熟人了,在座诸位也或多或少打过交道,我们要理解张大真人,他毕竟是太平道出身,一辈子都在太平道,有感情了,有些时候难免转不过弯来,或者说割舍不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张大真人看清楚局势,把张大真人拉回正道上。”

天师终于开口了:“张大真人镇守边疆,劳苦功高,我赞同大掌教的意见,不妨大度一点,还是要给张大真人一个机会。”

七娘磕了磕烟锅,说道:“话虽如此,我们也得给张大真人施加一点压力,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当然是正面战场,另一方面则是个人得失。这一次,我们开出的价码不可谓不高,一个太平道大真人之位,这是自玄圣重建道门以来,第二个非李姓的太平道大真人,第一个是玄圣夫人。可说到底,玄圣夫人也是李家媳妇,还是李家人。张大真人若真成了太平道大真人,可以算是实质上的第一个。”

七娘顿了一下:“今天是闭门议事,我就说句不正确的话,都说三师之位被张、李、姚三大家族垄断,张家的天师,李家的国师,姚家的地师,可历代天师中有颜祖师,历代地师中也有上官祖师,唯独历代国师之位,一直是李家人把持,到底谁才是垄断,却是难说。如今打破李家对国师之位的垄断,仅凭这一条,这个异姓国师就要名垂史册,张大真人能不心动吗?”

紧接着七娘话锋一转:“可是我们也要让张气寒明白一点,我们有诚意,第一次开出的价码是最好的,再往后,便没有这么好的价码。这个国师之位同样是有时限的,过了这个时限,便没有后悔药可吃。”

慈航真人表示赞同:“我认为地师的意见十分中肯,张大真人气寒的心态并不复杂,既不愿意公开反对李长庚,又不想公开站队玉京,更不愿意战败做俘虏,面对他的摇摆不定,我们必须给张大真人划出一条红线,限定他在某个时间之前给我们答复。在这个时间之前答复是一个待遇,在这个时间之后再答复便是另外一个待遇。”

张月鹿翻了翻自己的笔记,说道:“我补充一些具体细则,张大真人在此时弃暗投明,我们将视作拨乱反正,可以让他出任太平道大真人。待到西道门出兵,张大真人再临阵起义,便要差上一些,只能是对其不作战犯看待,保留其平章大真人的身份地位,不咎既往。若是张气寒冥顽不灵,势要追随李长庚顽抗到底,便可将其定性为道门皆曰可杀的战犯。”

齐玄素道:“青霄补充的几条细则很好,我们就以西道门出兵之日为限,迫使张气寒给出答复。当然,可以适当满足他的条件,以尽可能实现这样一种不流血的方式为好。毕竟这是道门内战,都是道祖的弟子。”

五娘道:“从正面战场的形势来看,西道门出兵之后,罗娑洲便会成为重要的中转补给站,而从罗娑洲到齐州内海,辽东半岛和凤麟洲刚好是两扇门户,如果凤麟洲这扇门敞开了,那么剩下的一扇门便成了摆设,西道门大军可以长驱直入,与我们在正面陆地战场上的大军形成夹击之势。刚才地师说,我们要双管齐下,首要是战场形势的变化,帮助张气寒认清形势,此时西道门还未出兵,这篇文章便要落笔在陆地上。”

小殷一言不发,只是一味指挥“天马行空”奋笔疾书,写出来的字比印刷的还要好看。

五娘一挥手,一方纯粹以法力凝聚而成的沙盘出现在众人环绕的长桌上。

五娘伸手指着沙盘上的大江一线:“守江必守淮,可如今芦州并不在我们的手中,正因为丢了江淮,所以太平道才能兵临金陵府城下。我的意见是,地肺山一战的胜利意味着我们从战略防守阶段转变为战略相持阶段,若是我们打下芦州,那就意味着我们从战略相持阶段转变为战略进攻阶段,敌我双方攻守之势异也,远在海外的张大真人隔岸观火,也该看清楚大势如何了。”

齐玄素道:“芦州的关键在于逍遥津,此地得名自‘逍遥游’,不仅是水陆交通要道,还是飞舟起降的重要港口。当年逍遥津一战,八百破十万,吴主由此得了一个‘孙十万’的绰号,被后人耻笑。今日我们再打逍遥津,却是不能重蹈覆辙,要力求一战功成。正所谓狮子搏兔,亦尽全力。这一战,不能让江南道府单独去打,有必要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在帝京和蓬莱岛反应过来之前,一鼓作气拿下逍遥津。”

天师道:“这是我们反攻的第一战,要讨个开门红,提振士气,又要以芦州事实促成东海大门的洞开,迫使张气寒反正,所以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为稳妥起见,我虽年迈,但还是自荐一回,由我亲自率军进攻芦州。”

齐玄素点头道:“天师出任掌军大真人最是稳妥,我提议由齐大真人担任天师的副手。同时抽调岭南、蜀州、昆仑等地的部分驻军,秘密进入江州。”

五娘当即表态道:“我没有意见。”

天师也道:“如此甚好。”

齐玄素拍了板:“既然如此,那就打下芦州,给张气寒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