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无风起浪

过河卒 第一百一十二章 无风起浪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2 22:52:30 来源:小说旗

一个南洋口音的客人忽然叹息道:“其实七代大掌教是好的,若是七代大掌教在位,这场仗便打不起来。”

那江南口音的客人问道:“这怎么说?”

南洋口音的客人说道:“这就不得不提七代大掌教是怎么没的。官方口径是七代大掌教遇到了一个顶厉害的大魔头,身先士卒遭遇意外,其实是七代大掌教遭遇了宫变。你道这宫变的幕后黑手是谁?”

众人被吸引了注意力,来了兴趣,纷纷追问。

南洋口音之人卖足了关子,吊足了胃口,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其实就是前任地师姚令。那姚令和七代大掌教同是出自全真道,所以七代大掌教没有防备,这才中了姚令的算计。然后姚令又扶持了当今的八代大掌教上位,所以说八代大掌教本就得位不正。”

正在抽烟女子停下动作,看了一眼这个南洋口音之人。

皮肤微微发黑,相貌也是婆罗洲土人的样子。

其他人却是将信将疑,有人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八代大掌教为何兵发地肺山把姚令给灭了?”

这些客商都是走南闯北之人,见多识广,各地的消息都多少知道一些。

南洋口音之人低声道:“你们知道姚令为什么要立八代大掌教吗?”

众人纷纷摇头:“不知。”

“只因八代大掌教本就是姚家人,只是养在外面罢了。”南洋口音的客商语出惊人,“八代大掌教的生身之母正是姚家八老之一的姚齐,又有个化名叫齐教瑶,与蜀州齐家的齐浩然生下了八代大掌教,取名齐玄素。”

女子终于开口道:“你这是答非所问,人家问你八代大掌教为什么兵发地肺山灭了姚令,你却说什么八代大掌教姓姚,既然两人是一家,那为何要自相残杀?”

众人也纷纷附和。

“莫急,莫急。诸位且听我慢慢道来。”南洋口音之人摆了摆手,“正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以来,为了争夺大位,父子互杀,兄弟相残,这种事情还少吗?姚家不是帝王家,也不差多少了。”

不少人点头表示认可这个观点。

南洋口音之人又道:“姚令发动宫变害死七代大掌教,事情败露之后,国师不服,这才联合了皇帝陛下要推翻八代大掌教,那母子二人慌了神,想要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又说国师是叛乱,便拿姚令开刀。姚令没有想到她的亲姐妹姚齐竟然突施背刺,这才中了算计,成了母子二人的踏脚石。经过这么一番操作,天下人被这对母子骗了过去,以为姚令才是首恶。”

那女子挑了挑眉:“我竟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一个江南青年插口道:“那么天师呢?天师为什么不反对?”

在江南人的心目中,天师还是地位特殊,不容轻侮,江南人自己关起门来说天师的不是没什么问题,可如果换成外人说天师的不是,那么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江南人。

南洋客人道:“八代大掌教可是娶了天师的孙女,是天师的孙女婿,八代大掌教又认了慈航真人为岳母,早就跟正一道牢牢绑定了。都说帮亲不帮理,天师当然要支持八代大掌教了。”

众人恍然大悟。

南洋客人又道:“再看八代大掌教上位之后,完全是任人唯亲。一边用姚家的人,让他的亲娘做了地师,让他的侄女做了掌堂,那些跟随姚令宫变的姚家人也纷纷赦免,摇身一变成了大功臣。一边又用张家的人,让他的道侣张月鹿临朝主政,牝鸡司晨,只要姓张,也纷纷提拔,不是这个掌堂,就是那个掌府,还有他的女儿,才一丁点的小人,还没桌子高呢,也混了个真人的名号。”

众人纷纷扼腕,有这样的大掌教,天下果然好不了。

女子开口问道:“如此说来,皇帝陛下和国师还是好的,他们都不任人唯亲,他们也没有发动宫变。”

南洋客人神色一凛,随即恢复正常:“这是自然。”

女子伸手一指:“不任人唯亲,秦家人封王封爵有你一份吗?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道门三大家族的说法也不是今天才有的,要么都是忠臣没有奸臣,要么全是坏蛋,哪有一个好而另一个坏的说法?你这样踩一个捧一个,为秦家和李家粉饰,居心实不可问,该不会是收了大玄朝廷的五十个太平钱吧?不妨分享一下,有钱大家一起赚。”

众人纷纷醒悟过来,指责这个南洋客人有问题,是收了钱的。

女子又道:“你刚才说大掌教的女儿,想想也是惨,从凤麟洲到婆罗洲,再到西域,要上前线拼命才混个真人的名号,还不带参知,道门的真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反观皇帝的女儿,生下来什么都不用干就是公主,天底下又有几个公主?”

那南洋客人如丧家之犬,不敢再说什么。

江南口音的客人转开了话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上层老爷们的斗争,跟我们这些小人物有什么关系?大掌教也好,皇帝也罢,都是为了一己之私罢了。”

女子问道:“照你的说法,双方不应该开战,是不是?”

江南客人道:“这是自然。”

女子道:“那么北方不要了?从此南北分隔,强分南人和北人?谁敢承担这样的骂名?”

江南客人一凛:“这……这……”

女子正是小殷,她说这番话竟是极有条理,简直不像小殷了。

一来是因为平时耳濡目染,在玉京的大环境下,没有这点本事才是咄咄怪事。二来是小殷可以一夜长大,说明她的脑子没问题,关键在于一个“心”字。只要她正经起来,还是像个正常人。换而言之,小殷平常时候多少有点装的成分,所以说被惯得不成样子,只要没人惯着她了,逐渐就恢复正常了。在这个问题上,齐玄素是犯了严重错误的,他是放任小殷、娇惯小殷的第一责任人,小殷长不大都要赖他,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小殷此时发现问题有点严重,很明显,秦家和李家开始了针对齐玄素正统性的宣传攻势,因为有关姚令宫变等内幕,等闲人不可能知道,必然是有人放出了消息。而且今天所见肯定不是孤例,这些传言半真半假,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试问,有谁擅长此类文章呢?

答案是儒门之人,他们是颠倒黑白和春秋笔法的行家,恰恰程太渊就是儒门的执牛耳者,若论在儒门中的地位,程太渊还要在张太虚和王太冲之上,理学一派的势力最大,操刀这种小文章,自然手到擒来。

至于道门的宣传机构,不提也罢,基本上就是第二个女道士联合互助会。自家女儿能像张月鹿这样出头,那固然是好,若是出不了头,如张玉月这般,便塞到这些部门里去,图个体面又好听。

至于男道士们,还可以走军功镀金的路子,反正道门鼎盛,也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所以男道士走宣传路子的不算多。

可见权贵子女们也是男女分明,各有出路。

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能打,别说跟理学一派这种老手对垒厮杀了,就是没人干扰纯粹当个肉喇叭,还时常犯错闹出笑话,就好似走路平地摔。指望这些人翻盘,齐玄素可以提前做好遗臭万年的准备了。

现在看来,解决办法只能是正面战场速战速决,消灭制造谣言的人,从根源解决问题。

正当小殷沉思的时候,又有人说起江南地界上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人称谢三公子,乐善好施,交游广阔,无论三教九流,都有交情。

而且谢三公子专好打抱不平,有道士徇私枉法,谢三公子略施手段,便让那道士下跪求饶。

小殷不由一怔,心中暗忖:“又从哪里冒出个谢三公子?以前天下太平的时候,这些人也不知道在哪里猫着,我只听说过道门三秀和秦凌阁,如今天下大乱,这个公子那个仙子的,比地里韭菜长得都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