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聚义

过河卒 第一百一十五章 聚义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2 22:52:30 来源:小说旗

小殷的耐心相当有限,一开始还想按照这些人的规则慢慢玩,时间一长便没了耐心,什么规则不规则的,她可是十年老兵,直接以神通开始作弊。

当她背起行囊,离开紫霄宫的那一刻,心中就有一团火,眼神变得不再那么清澈,热血沸腾着她的脉搏,此去离开昆仑,像勇敢的雄鹰,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如果要飞就飞出天空海阔……

不过话说回来,神通就是好用,若是按照正常的路数,这一路肯定是七转八折,可读取了“客栈”之人的记忆之后,小殷已经心中明了,可以直奔最终目的地。

这里水网密布,与齐州的八百里水泊颇有几分相似,若无向导,便是动用万人拉网寻找,也很难找到准确地点。

若是派出天人或者飞舟从空中俯瞰,这里多是密林和芦苇荡,遮蔽天光,也很难辨别。这些人各有身份,稍有异动便一哄而散,无处可寻。

也难怪这些人敢在道门大军的眼皮子底下公然聚集。

道门当然不缺武力,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无具体名单,想要把这些人揪出来却是不易,举起白刃,杀谁是好?

让天师、五娘、苏元载这些人亲自处理这些事情,无疑是杀鸡用牛刀,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现如今让小殷处置,她有时间,修为又高,却是刚刚好。想来天师一开始就打定了这个主意,看似给出两个选项,实则料定了小殷只有一个选项。

这次聚义盟会的地点便选在沙洲深处的一座寺庙之中,不同于五通神的小庙,这里本是中原佛门名下的一座寺院,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这便是其中之一。

只是后来道佛相争,中原佛门就如今日的江南官府一般全面溃败,被道门整改收编,大部分僧人成为道门弟子,除了部分知名寺庙得以保留,如大报恩寺,其他绝大多数寺庙都被改为道观。这座寺庙因为地处偏僻,所以被道门遗弃。

在过去的二百年间,江湖帮会、绿林豪强、隐秘结社都曾占据此地,可谓变换大王旗,直至今日,成了“客栈”的隐秘据点。

寺庙山门前有“客栈”的人,负责查验请帖,不过傀儡的地位很高,直接省略了这个步骤,进到山门,过天王殿,入得大雄宝殿之中。

此处的佛像已经被毁去,换成了天帝塑像,只是工艺劣质,哪怕此地已经破败不堪,仍旧让人觉得格格不入。

这些人之所以供奉天帝,那也是有讲究的。

如果说太上道祖是道门的一号人物,那么天帝就是道门的二号人物。刚好对应了大掌教和皇帝的关系,很难说当初玄圣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是不是参考了道祖和天帝。

如此一来,太上道祖相当于大掌教,天帝相当于皇帝,那么供奉太上道祖就是支持大掌教,供奉天帝就是支持皇帝。

这心思都用到天上去了。

除了天帝塑像之外,整个大雄宝殿便是传统聚义厅的布置,无甚出奇。傀儡被引到了靠前位置坐下,小殷就站在他的身后,充作随从。

不多时,又有其他人陆续进来。

相较于道门的千人一面,恨不得全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江湖人就显得千奇百怪了,有秃头老者,有白发老妪,有矮黑胖子,有高挑女子,有铁塔汉子,有妖娆女子,有阴郁少年等等。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透出乌合之众的气质。

小殷参与过不少议事,就是道门现今最高六人议事,小殷也参与过,负责议事记录。除了各种大议,道门议事的流程并不复杂,无非是其他人先到,地位最高的老大最后才到,老大进来的时候,其他人起身表示敬意,老大来到自己的位置后,说上一句“议事吧”,就开始议事了,没有太多仪式感。

可这种江湖聚义盟会,小殷还是第一次参与,算是大开眼界。

虽然江湖盟会也是地位最高的老大最后才到,但还有前戏,各种乐器跟戏班子差不多,又唱又跳,颇有萨满教跳大神的风格。仪式感十足。

说到唱词,小殷也熟,她自己就写过类似的词,诸如一请太上道祖魂,二请玄圣上我身。都是一个调调,还能算是同道之人。

搞完了这一通之后,这次聚义的主角终于登场,却是个道人。

众人见到此人,纷纷起身,口称“哥哥”。

小殷根据傀儡的记忆得知,此人名叫宋怀义,明面上的身份是道门四品祭酒道士,实则是江湖上呼风唤雨的“大哥”,名声响彻绿林,威震江州、芦州以及湖州部分地区,人称“火麒麟”。

在宋怀义现身之后,又有喽啰了挑了一杆大旗,上书“忠义”二字。。

宋怀义先是祭拜了天帝,然后转过身环视一周,方才在天帝像下方的主位上坐了,又伸手往下一按:“大家都坐吧。”

众人这才落座。

此时已是三更,忽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

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唤做“天门开”,又唤做“天眼开”。里面毫光射人眼目,云彩缭绕,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栲栳之形,直滚下来,落在了山门之外。

宋怀义面露喜色,随即叫人掘开泥土跟寻火块。那地下掘不到三尺深浅,只见一个石碣,正面两侧各有天书文字。取过石碣看时,上面乃是龙章凤篆、蝌蚪之书,人皆不识。

小殷却是撇了撇嘴,她看得分明,刚才其实是有人施法,以幻术遮挡行迹,又从天上丢下了这玩意,只是那人修为极高,这才不着痕迹。

说到底,这不就是挖出石人一只眼的套路吗?

这些江湖人都有修为在身,却是一桶水不满半桶水晃荡,他们知道天道的存在,可没有受过成体系的教育,又不能深刻理解天道到底是个什么存在,最后把天帝和天道混为一谈。这类人在道门不算多,在江湖上却大有人在,又受到理学的影响,最是信奉天人感应,上天显灵,喜欢把各种事情与天象变化联系起来,比如昆仑地震就是大掌教失德,六月飞雪则是皇帝无道。

对付这种糊里糊涂的人,就要以毒攻毒,跟他们讲道理没用,直接装神弄鬼百试百灵。

宋怀义早有准备,朗声道:“请卢先生。”

先前在五通神小庙中密谈的儒生大步走了出来,头戴方巾,一袭青衫,两袖清风,气态儒雅,满脸正气,像极了戏台上的忠臣。

宋怀义摆出礼贤下士的做派:“卢先生见多识广,学富五车,还请卢先生为众兄弟解惑。”

卢先生捻须道:“学生家间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都是自古蝌蚪文字,以此学生善能辨认。译将出来,便知端的。”

宋怀义赶忙道:“有劳卢先生。”

卢先生凝神细看,良久说道:“此石都是义士大名,镌在上面。侧首一边是‘替天行道’四字,一边是‘忠义双全’四字。顶上皆有日月,下面却是尊号,二十八星宿,正应二十八位头领。”

宋怀义与众头领道:“鄙猥不才原来上应星魁,众多弟兄也原来都是一会之人。上天显应,合当聚义。今已数足,分定次序,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

说到此处,宋怀义顿了一下,又道:“今日在座诸位兄弟,虽不懂大道理,却也晓得忠义,今日聚义,诸家当摒弃前嫌、携手同心,上不负天命,下不负朝廷。事成之后,当尽皆为朝廷栋梁,封官拜爵便在彼时,诸位万不可自误前程。”

便在此时,有人大喝一声:“就你们这帮杂毛也配叫张月鹿?我第一个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