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一百九十章 太上议事

过河卒 第一百九十章 太上议事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0 01:21: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当芦州之战终于落下帷幕的时候,堂堂大掌教在做什么呢?

没错,大掌教在看歌舞。

严格来说,这玩意应该叫文艺汇演。

除了大掌教之外,还有准备参加三教大议的诸多人物,以张太虚为首,都是地方上的豪强,也都是些天下间有名望的人。

一般而言,“望”这种东西需要时间慢慢沉淀,想要走捷径就只能是立下大功,齐玄素先是拿下地肺山平定前任地师之乱,如今又派遣大军拿下太平山赶走了国师,关键是促成了灵宝道回归,再加上成为大掌教之前的一些经历,虽然年轻,但还是颇有威望,所以他要召集三教大议,各地的豪强们不敢不来。

当然了,齐玄素这种毕竟是个例,不能一概而论,大部分人养望还是靠时间,靠资历,所以一眼望去,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除了大掌教之外,几乎没有年轻人。

这么多老人,大掌教便突发奇想,不去摘星楼去看那些羽衣舞。

一来摘星楼分成好几层,单独一层肯定坐不下这么多人,分成好几层便有了上下之别,分出了三六九等。道门内部当然没什么问题,一品天真道士就该比二品太乙道士位置更高,不是大掌教偏心,而是这么多年的规矩如此,谁也不会因此生出怨怼之心。可这些外人又没有道士品级,更不是每个人都有同道士出身,如何分高下?高了低了便认为大掌教偏心轻视,反而要惹出争端。

二来齐玄素也有一点不可为外人言的私心。众所周知,齐玄素只喜欢具体的人,而不是某个概念。你问他喜欢父亲还是喜欢母亲,他会说喜欢七娘。你问他喜欢男人还是喜欢女人,他会说喜欢张月鹿。你问他喜欢儿子还是喜欢女儿,他会说喜欢小殷。换而言之,就算小殷是个儿子,他该喜欢还是喜欢,只因为这是小殷,并非对女儿格外偏爱,更无意做一个所谓的女儿奴。

这点私心当然跟小殷有关,芦州的战报早在第一时间就送到了他的手中,他也从五娘那里知道了小殷的表现。

其实到了齐玄素这个地步,攀比之心已经很淡了,年轻的时候作为一个地位不高的道士打了李家公子的脸,证明自己比李公子高出一头,实现以下克上,当然很爽。

可现在他已经是大掌教了,再去干这种事情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周围的人不会再有先是瞧不起然后被打脸最终大为震惊的心理变化,只会往政治层面考虑,比如大掌教发作是不是要对李家动手诸如此类。就算大掌教什么都不做,别人也会创造条件让大掌教沐浴山呼,下面的人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表达对大掌教的敬仰,根本不需要大掌教亲自动手。

不过并不意味着大掌教就是无欲无求了,还是有的,一则是建立名垂青史的功业,二则是就如一些为人父母者,喜欢夸耀孩子,自己的成绩倒是无所谓了,孩子优秀才是关键。孩子多的人家也就罢了,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难免落入此中窠臼。

齐玄素也不例外,小殷立下大功这件事远比齐玄素亲自建功更能让齐玄素高兴。齐玄素从南大陆归来,都没怎么提及促成灵宝道回归的事情,只是在不经意间点了一下,言称他只是为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道门统一而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可小殷只是打下一个太平宫,齐玄素却要好好夸耀一番,好似一个太平宫能跟南大陆划等号。

综上两点原因,齐玄素决定在大玉虚宫设宴招待众人,所谓的文艺汇演不是让一些穿着很简单衣服的美人登场,而是找了一帮小萝卜头,也就是小道童们,这些小道童不是一般人,不乏道门世家出身,不是这位参知真人的侄孙,就是那位大真人的侄孙女。

一帮小不点登台献艺,给老爷爷们表演节目。

按照道理来说,小殷算是这些小家伙的领头人,名副其实的小殷老大,上次张太虚讲课,小殷就被迫参与了。不过小殷这次随军出征,逃过一劫。

小殷其实很不耐烦这帮小萝卜头,她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整天跟小萝卜头混在一起像什么话,至于当年的劝进拥立之功,小殷早已经忘了,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不过这种文艺汇演的效果还不错,一帮早就享受天伦之乐的老头们倒是看得挺乐呵,不少孩子的长辈更是指指点点,小声交谈,气氛很是融洽。

姚懿是这次汇演的组织者,这段时间以来,他不仅要主持紫霄宫的工作,同时事实上担任了大掌教的贴身秘书,也就是首席秘书和贴身秘书一肩挑了,还兼管着青萍书局,不得不说,姚懿的确能力出众,三手都要抓,竟然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当然了,姚懿付出的代价是日夜不休,上次闭目养神还是在从婆罗洲返回玉京的路上。这便多少有些皈依者的心态,姚懿深知自己是有些所谓“原罪”的,所以才要如此表现。

在汇演濒临尾声的时候,秦公辅终于是没有忍住,开口询问泸州战事的胜败。

齐玄素没有说话,姚懿站起身来,当着一众老人的面向齐玄素汇报了一个齐玄素早就知道的消息:在大掌教的英明领导下,天师和齐大真人亲自指挥,各级道士、灵官、黑衣人英勇作战,成功攻克了太平山,除了怀北府之外,芦州基本被收复。紫霄宫辅理齐小殷表现突出,单枪匹马攻入太平宫,解除了太平山大阵,然后是各种溢美之词。

齐玄素故作谦虚地摆了摆手,示意姚懿可以了。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齐玄素站起身来,环顾一周,待到周围彻底安静下来之后,齐玄素高声道:“小儿辈,大破贼!”

在座之人都是饱学之士,如何不知道这正是淝水之战的典故。

不得不说,今天让大掌教装到了。

想归想,动作不能停,众人纷纷起身,表示祝贺。

不过到底是向道门祝贺,还是向大掌教祝贺,抑或是兼而有之,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这个消息的效果还是十分显著,原本对三教大议持观望态度之人,也在此刻下定了决心,局势已经很分明了。

齐玄素没谈封赏的事情,而是趁势表达了太上议事对三教大议的态度。

所谓“太上议事”,其实就是最高议事,不过换了个名头。

因为大掌教觉得“最高”二字太过直白了,还是委婉一点比较好,古来有“御前议事”的说法,道门没有皇帝,却有太上道祖,“太上议事”便是在太上道祖像前议事的意思。

还有一重意思,根据圣廷的圣典,教宗被视为无上意志指定的人间统治者,他的权力体现了无上意志的意志,无上意志通过教宗表达他对人间政治的愿望。

大掌教借用了这一重意思,即太上议事作为道门的最高领导机构,被视为太上道祖指定的人间统治者,太上议事的权力体现了太上道祖的意志,太上道祖通过太上议事表达他对人间政治的愿望。

所以“太上议事”有两重含义,一重是字面意思,在太上道祖像前的议事,另一重是引申含义,代表了太上道祖意志的最高领导机构。

部分道门之人私下称之为“上”“中”“大”三级议事,也就是太上议事、金阙中枢议事、金阙大议,这三个字不分高下,分别代表了上位、中央、广大的意思。

有心人也注意到,大掌教在太上议事中去掉了大掌教夫人的位置。

也就是说,夫人、太夫人、太上夫人,都不是进入太上议事的理由。

姚齐能进太上议事,是因为她乃全真道大真人;苏元仪能进太上议事,是因为她乃太一道大真人;张月鹿能进太上议事,是因为她乃正一道大真人。与这个夫人那个夫人不相干。

这意味着从玄圣时代开启的夫人制度也被当今大掌教正式废除,所谓的第一女道士、第三道士,将会和第二道士一样,彻底成为历史。

道门只有第一道士。

当然,大掌教夫人这个位置还会保留,不过自此之后不再掌握实权,不能代替大掌教行使权力,只是一个单纯的礼仪性位置。除非大掌教夫人还兼任了其他职务,比如太平道大真人,或者正一道大真人。

道门之人私下称之为道门版的“后宫不得干政”。

大多数人还是支持的,其中涉及一个公平的问题,副掌教大真人也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要经历许多困难和斗争,要干出一番成绩。大掌教夫人却没有一个具体的考核标准,只要嫁给大掌教就行了,然后就能成为道门的高层,凌驾万千道士之上,甚至把持道门的命运,这跟儒门的皇后、太后有什么区别?这严重违背道门精神,早该废除了。

由此可见,大掌教还是圣明的。

除此之外,齐玄素也确定了“上”“中”“大”三级议事的具体标准。

金阙大议的成员最低为参知真人,金阙中枢议事的成员最低为平章大真人,太上议事的成员最低为副掌教大真人,包括紫霄宫掌宫大真人,也就是说,大掌教把紫霄宫掌宫大真人提了一级,使其成为副掌教大真人。

等于是齐玄素把略显混乱的九品十二级从头梳理了一遍,做了明确划分。

之所以说是“最低”,是因为存在覆盖包含的关系,就拿大掌教和副掌教大真人来说,他们不仅是太上议事的成员,也是金阙中枢议事、金阙大议的成员。同理,金阙中枢议事成员也是金阙大议的成员。

这是三个同心圆。

如此一来,只要能够进入金阙大议,保底就是参知真人。然后一百零八位参知真人选举出三十六位平章大真人,此时就成了七十二位参知真人和三十六位平章大真人的格局。

三十六位平章大真人又要选举出大掌教和六位副掌教大真人。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位大掌教、六位副掌教大真人、二十九位平章大真人、七十二位参知真人。

如此一来,有些道府的掌府真人会顺势提上一级,成为平章大真人,比如江南道府。也有些道府的掌府真人仍旧是参知真人。道堂方面,上三堂的掌堂真人也必然会成为平章大真人,而其他道堂却是未必。

经历了许多波折,齐玄素终于将自己的金阙改制全部推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