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定风波

过河卒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定风波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7 01:41:20 来源:小说旗

张气寒作为在道门浮沉多年的老人,也是一个距离道门最高层只差一步的老人,他的政治素养还是相当过硬,要么不做,既然决定要做那就做绝,而且越快越好。

就在老殷先生控制了东庭北庭联合舰队之后,玉藻前和大天狗秘密前往秀京,姚武和皇甫嵩则率领灵宝道大军一路北上,萨摩藩作为凤麟洲的南方门户,不但没有阻拦抵抗,反而主动打开门户,放任灵宝道的舰队长驱直入,并且提供各种便利。

虽然灵宝道舰队并没有任何进攻行为,但不妨碍秀京再次震动。因为先头舰队已经驶入了秀京湾,舰炮可以直接打到秀京的城头。

与此同时,甲寅灵官所率领的灵官部队也自萨摩藩登陆,同样是一路北上,沿途各处皆不阻拦,任其通过,已然达成了某种默契或者协议。

负责兵事的掌府大真人却没有任何动作,没有任何态度,熟视无睹,更是透着诡异。

原本还在搜捕奸细间谍的原北辰堂成员一时间不敢再有动作,上面的李长歌和李长诗也没有任何表态,更是让他们倍感惶恐。

许多有心人已经隐约明白,那个传闻大约不是谣言,张大真人恐怕真地投敌叛变了,要以凤麟洲为礼物,向那位年轻的大掌教换取不被清算的承诺乃至更高的禄位。

当然,现在还未挑明,只要张大真人还没有正式表态传讯天下,那么这种话就只能在私底下说一说,谁也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讲。

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张气寒召开了凤麟洲道府全体议事,也就是道府大议,凡四品以上,都要参加。

李长歌、李长声、玉藻前等人也被特邀列席议事。

张气寒亲自主持议事,由陆玉沉宣读了《关于和平解决凤麟洲问题的协议》。

“为迅速缩短战争,获致天下公议之和平,确保农、工、商之基础,并促成天下彻底和平之早日实现,经双方协议,公布下列各项:

“一,自此协议正式发布之日起,双方结束一切敌对行为,结束内战,实现统一。

“二,过渡时期双方派员建立联合办事机构,处理有关军政交接、治安维护等事宜,确保凤麟洲秩序稳定。由殷九阴担任该机构主事,由陆玉沉担任该机构副主事。

“三,就地对凤麟洲之陆军、水军、飞舟部队进行改编。改编后,原凤麟洲有关部队将编入凤麟、婆罗、罗娑三洲三道联合舰队,由两位副掌教大真人统一调度。

“四,对凤麟洲道府有关人员实行‘既往不咎’之政策,保障其人身和财产安全,并允许其在限定时间内离开凤麟洲。

“五,经玉京太上议事批准,正式成立凤麟洲选区,筹备选举产生金阙大议成员。

“六,有关……

整个议事堂针落可闻,只有陆玉沉的声音不断响起。

一条又一条,总共十二条。

李长歌和李长诗的脸色已经变了。

议事堂外,大坪左边伫立着丁未灵官的灵官队伍,大坪右边伫立着李长歌带来的灵官队伍。

两个灵官队伍泾渭分明,剑拔弩张的同时,又都紧紧盯着议事堂的大门。

终于,李长诗拍案而起:“够了!你们要干什么!”

陆玉沉缓缓合上手中的卷宗,没有去看李长诗,也没有回应李长诗,而是直接问道:“以上十二项以及附件各条款,不知诸位道友是否同意?”

若是其他时候,陆玉沉当然不敢冒犯一位仙人,更不敢如此傲慢,可今天不一样,此时他代表了张气寒,这个会场也不是一个李长诗就能翻起大浪的。

议事堂内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响起了连续不断的“同意”之声,而且声势越来越大。

许多原本还在迟疑的人,见同僚们纷纷响应,也随了大流,开口表示同意。

掌府真人景天明的脸上已经有了几分猪肝色,环顾左右发现自己是少数派之后,又惊又怒又怕,还是忍不住站起身来:“你们、你们这样做,报告国师和紫极大真人了吗?”

陆玉沉望向张气寒,看到张气寒的眼色之后,给出了答复:“议事结束之后,这份协议会明传天下,使天下人闻知,帝京方面自然会清楚的。”

听到陆玉沉这样说,景天明也不知该说什么,又不甘心地坐了回去。

接着是李长歌站了起来,沉声道:“如果说打了败仗,被人家兵临城下,要达成城下之盟,无论条件如何苛刻,我都认了。可如今却是不战而降,你们如此这般,怎么对得起国师?”

国师领导太平道多年,还是深入人心,不少太平道之人,包括刚才喊“同意”的人,纷纷低下头去,不敢面对李长歌。

不过凤麟洲的本土势力却是不以为然,只是望向张气寒,甚至不乏幸灾乐祸之人,凤麟洲战事的时候,国师杀了多少人,现在让他们念国师的好,那是强人所难了。

便在这时,张气寒终于站了起来:“刚才小国师说了‘不战’二字,我深以为然,若是开战,把凤麟洲打个稀巴烂,那么此协议中的‘和平’二字又从何谈起?”

张气寒顿了一下,环顾四周,目光所及,无人敢与他对视,方才说道:“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道门本是一家,倒也不必强分谁胜谁败,只要道门赢了就是最大的胜利。走到今天这一步,太平道已然到了悬崖边上,如果要讲错误,这是李长庚犯下的弥天大错,我个人以为,李长庚已经不能继续担任太平道大真人之职。”

李长歌高声道:“既然国师不能担任太平道大真人,那么依照张大真人的意思,谁堪当此任?不会是张大真人你自己吧?”

张气寒淡然道:“这就要以玉京是从,以大掌教是从,以太上议事是从,以公议是从。”

同样列席议事的玉藻前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破天荒地没有掩口,正色表态:“一个人的毁败和一个道统的成败相比,孰轻孰重?值此关头,关系到凤麟洲千万生灵的新生,容不得半点犹豫计较。”

张气寒接过话头:“毕竟共事一场,看在多年同道的情分上,愿意留在凤麟洲的,我多谢了。愿走者,请把话讲明,办理好交接手续,请自便就是了,去帝京也好,回蓬莱岛也罢,我绝不阻拦,我说话算数。”

斋王佩剑,站在张气寒的身后,如同一名侍卫。

大天狗收起了翅膀,坐在玉藻前的身后。

议事堂内又是沉默片刻,掌府真人景天明缓缓说道:“多谢大真人网开一面。”

李长歌闭上了双眼。

李长诗也沉默不语。

形势比人强。

张气寒敢召开这个议事,还敢让两人列席,自然做好了万全准备,真要是动起手来,吃亏的只会是李家人。

若是李长歌有齐玄素的一身修为,自然还是两说。

可惜李长歌没有。

所以李长歌也忍不住在想,玄圣的遗产为何没有落在李家人的手里,反而落在了齐玄素这个外人的手中?

玄圣在人间的最后一段时日都想了什么,宁可相信远在万里之外的澹台云,也不相信身边的李家人,这是为什么?是玄圣看破了东皇的心思?玄圣对李家人失望至此吗?

张气寒不再说话,只是看了陆玉沉一眼。

陆玉沉心领神会,开口道:“还有愿意离开凤麟洲的,请举手,我好做统计。”

先是几个人犹犹豫豫地举起手来,然后又有其他人也举起手来,总共有二十几人,这些都是李家人或者秦家死忠,大部分人还是纹丝不动。局势很清楚了,就算回到齐州也要面对玉京大军,局势还是不容乐观,与其日后沦为阶下囚,倒不如跟着大真人临阵起义。

陆玉沉接着说道:“大真人说了,愿走者悉听尊便,不过诸位必须遵照协议的各条款严格执行,保证临行前不做任何画蛇添足之事,不死伤一人,不毁坏一砖一瓦,谁妄图阻拦谁就是罪人。诸位能够保证吗?”

低沉的应答声音稀稀落落地响起:“保证。”

“能保证。”

“能。”

张气寒抬手往下一压,示意举手的人可以放下手了,沉声道:“那么,现在我宣布《关于和平解决凤麟洲问题的协议》自即日起正式下达施行。”

张气寒又把目光转向了李长歌和李长诗:“请两位给国师带一句话,我张气寒无愧于太平道,若是李道兄继续倒行逆施,那么败亡之日当在不远。”

李长歌不发一言,当先转身离开议事堂。

李长诗、景天明等人也纷纷起身,跟着一起向外走去。

议事堂外,来自齐州的灵官方阵转步,整齐地跑出了大坪门外。

几个时辰后,秀京城外的港口,各种各样的箱子紧急搬入飞舟,这都是私人财产。

舷梯处,灵官们正在查看张气寒亲自签发的特别通行证,秘书护送家眷登上飞舟。

道士们再次回望秀京,这个奋斗了多年的地方,不由感慨万千。当年攘道派闹得那么凶,他们没有离开,而是跟着清微真人打了回来,可今天他们却是不得不离开了,此一别,不知余生是否还有重回此地之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