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一百九十四章 黄天三九癸水雷劫(月初求月票)

程心瞻掐印,运转金丹,一颗明晃晃的丹丸便从他天灵处飞出。

这枚金丹呈现炽白色,像是炎夏正午的太阳,白得透出金光来,教人无法直视。

金丹现世,伴随着虎啸龙吟,便是在滚滚雷音下,也听得分明。

围观众人统统变了脸色,这是什么品相的金丹?

许多人在看到金丹的第一眼就自行排除了这人是散修的可能。

也就是在金丹现世的时候,两道遁光自东方而来,一路风驰电掣,直奔劫云而去。

天真童子顿时警醒,那两道遁光的速度即便是他也感到胆战心惊,不过他未曾退却,手上已经掐起了玄武印,口中放话,

“友人在此渡劫,来人止步!”

所有人都看见两道遁光过来,但是却未曾听见破空声,盖是因为他们飞来的遁速比虚空的震荡声还要快上许多。

从见到遁光过来,到遁光穿过外圈围观的人,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天真童子身后已经出现了玄龟螣蛇盘结法相。

“有劳道长护法了。”

这时,两道遁光已经在天真童子身前不远处站定,显露出身形来。

一位是白须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另一位虽说看面相也有些老态了,但是浓须密发乌黑发亮,看着还像是在壮年。

后者主动向天真童子行了一礼,口中道谢。

天真童子心中大为震惊,临近了,他自然能分辨出来,这两位都是四境大修士!

只是好在这两人气息悠长平和,身上散着道意清光,一看就知道是修行道门玄心正法的,不像是什么邪魔歪道,又是从东方急忙赶过来,他基本猜出来这两人来处了。

“董师,傅师,您两位怎么过来了?”

那么大动静,程心瞻自然也看到了。

董守仁看了一眼程心瞻,扔了一个丹瓶过去,

“好生渡你的劫,其余的什么也不要管。”

程心瞻接过看了一眼,和方才闻师所赐一样,都是万一经不住雷劫用来锁丹吊命的东西。

外人能做的最多也就是这些了。

不过师门来人,程心瞻心中大定,也更有信心了些。

“贫道真武观闻天真,两位玄在有礼了。”

见程心瞻叫喊两人,天真童子自然也就确定了两人身份,心下也是松了一口气,撤去法印,行了一礼。

董守仁和傅守真掐三清诀回礼,

“三清山董守仁,闻道友有礼,实在谢过。”

“闻道友有礼了,护法之恩,傅守真在此谢过。”

天真童子连摆手,“我和心瞻一见如故,护法不过应有之事。”

董守仁道,“道友仁义,且稍待片刻。”

天真童子示意请便。

董守仁和傅守真对视一眼,各自点头。

两人都是各自掐印,指抵眉心,随后,便有磅礴灵机从两人身上逸散出来,万里晴空风云变色,灵力浪潮如海上龙卷向四周蔓延,生生将离此地二十里处围观的众多金丹逼退到五十里开外。

而天真童子方才只是清扫了离劫云方圆十里内的生人活畜,现在,在两位四境的联袂施法下,方圆百里内的一切食气之生灵也全部被挪移到五十里之外。

紧接着,两点灵光从两位玄在眉心溢出,随后骤放光明,所有人都被强光所刺,闭上了双眼。

等到他们再睁开眼,便是骇然变色。

只见:

在劫云南边,一尊火光法相盘坐虚空,离地三十丈,法身八十一丈,法相为高道真形,赤面朱衣,双手置于腹前,掌托暖炉,脑后有焰火生成的镜轮,光耀四方。

非得是熟识道门神谱之人方能认出,此乃五方五老中的南方丹灵真老,赤帝大道君。

在劫云北边,一尊紫光法相盘坐虚空,离地三十丈,法身七十九丈,法相同为高道真形,紫面虬髯,一手搭于腿上,一手竖在胸前结印,脑后有电光结成的镜轮,光耀四方。

非得是熟识上古雷部枢机之人方能认出,此乃雷部二十四天君中第三位,陶元信陶天君,贵为雷部掌符使,总领五雷符命。

两尊神威法相面对而坐,将程心瞻护在中间。

丹灵真老法相启唇,法音如雷霆震动,蔓延四方,

“轻慢诸位道友了,三清山在此赔罪,我家道种借湘西宝地渡劫,还请行个方便。”

方才敢怒不敢言,心生怨怼怒气的众人听闻法音后,不管心中如何想法,此刻面上都是极为恭谨,纷纷开口,

“玄在多礼。”

“理应如此。”

————

不管外面何等动静,程心瞻都无暇他顾了,他此刻眼中只有雷劫。

劫雷在劫云中酝酿许久,雷声终于暂歇,程心瞻听得清楚,低沉的劫雷酝酿发生的声音一共响过了二十七次。

那这一次是三九雷劫了。

三九,是为有三波九次二十七道天雷降下。

雷霆酝酿发生完全,天地间形成了短暂的片刻宁静,宁静到程心瞻能听到自己的心脏声。

围观众人也是大气不出,紧盯着劫云。

终于,一道电光窜动,伴随着雷声炸响从劫云里显露出来。

一道粗壮如水缸的银电倾泻,仿佛高山飞瀑直流而下,仔细看能发现,银瀑周围的弧光泛着幽蓝的水色。

于是,程心瞻也就知道了自己的首劫:

黄天三九癸水雷劫。

这不出他的所料,他当然想过自己的首劫是什么,他想过好几个可能,癸水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天下百家法统万千修士的必经之路,这洗丹雷劫自然不是随意降下的,里面的门道讲究可多着。

但洗丹劫最大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金丹更圆满。

程心瞻的金丹是阳土地煞和**天罡结成,但实话说来,尽管雨罡是祖师遗留,千年余韵,但跟地煞第一等的地肺玄黄气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筹,所以总的来讲是煞强罡弱、地强天弱、土强水弱。

所以首劫降下癸水劫雷也就不出意外了,补强水意,水土交融,阴阳平衡。

都说第一道雷劫是最轻的,所以程心瞻没有使用任何手段,高高祭起金丹。

“嗞—嗞——”

雷霆轰然落下,浇灌到金丹之上,溅射无数电光。

劫雷不比寻常天雷,不是转瞬即逝。

劫云似雷池,雷霆如飞瀑,金丹如山石。

一息,两息,三息,十息。

雷池不竭,飞瀑不断,山石不移。

三十息后,周围人看着胆颤心惊,第一道雷劫就这般久,这小子是道身魔心不成?

而反观程心瞻自身感觉,其实还算尚可。

金丹历经数月雷霆淬炼,上面的雷篆印记还熠熠生辉,所以对这次天劫算不得惧怕,天劫落下时,也不曾四处窜逃,出了洋相。

金丹凝实,被劫雷洗炼没有丝毫崩解的迹象。

至于程心瞻自身,还是那种熟悉的感觉,内景世界轰鸣,仿佛地震天倾,四肢百骸似被雷车反复碾压,又似针扎铁凿,耳中敲锣,是万般难受。

——不过,如果在扛痛这件事上也要分个高低上下的话,那程心瞻扛痛的本事和他的修道天赋一样高。

金丹当空承雷,程心瞻不动如山。

雷鸣声中,渐闻虎啸。

直至五十息,就在程心瞻全身酥麻难当,即便是他也要难以自持战栗抖动时,这第一道雷劫终于结束了。

但是仅仅只是间隔了十息,第二道雷霆猝然降下!

轰——

金丹被击沉数尺,程心瞻身子也猛地一抖。

他紧紧握住了拳头,这第一道雷劫仿佛只是一个开胃菜,其威力简直不可与第二道雷劫同日而语!

上一息他还在想着渡这第一道雷劫颇为轻松,但下一刻就雷劫就给了他当头棒喝。

他仿佛置身于冰河之中,一股极为阴寒的感觉将他包裹,仿佛连他的思绪都要给冻住。与此同时,河里仿佛有无数冰,这些冰极冷,但又坚硬如铁,在往自己身上冲刷撞击,这些铁一样的冰,仿佛无视了血肉,直接往自己骨头上敲!

程心瞻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击彻底打蒙,几乎陷入万劫不复的沉沦之境,不过好在他有龙虎山钤印的不堪经历,第一时间就燃起纯阳神火牢守心关,任凭阴寒侵蚀,铁冰击骨。

他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金丹如何,直到那刺骨的阴寒如潮水般退去。

他的意识逐渐恢复清明。

他去看金丹。

金丹依旧在,只是当空瑟瑟发抖,表面还覆着一层厚厚的清冷白霜。

不过雷劫没有给他太多的喘息之机,约在三十息后,第三道雷劫落下。

程心瞻再也不敢托大,当即祭出水行法剑「天一生水」顶在金丹之前,想要用法剑摄食雷霆,同时让天劫淬炼法剑,另外,他手里捏着上清箓,一旦法剑摄食雷霆不足,他便以上清箓顶上。

「天一生水」经程心瞻蕴养多年,早已沾染他的气息,所以雷劫并没有闪躲,而是顺着既有轨迹落下来。

嗞——

法剑在程心瞻的御使下大放光芒,饮食雷霆,让程心瞻提起的心落回了肚子里。

不过法剑摄食的雷霆显然没有天劫倾泻来的多,在浇灌法剑的同时,雷劫顺着剑身流淌,继续往金丹上浇灌。

但程心瞻并没有立即用上清箓抵挡,漏下的雷霆比初出劫云时少了一半,他认为金丹应该可以承受了,这到底是洗丹劫,每一道雷霆上都含着劫运和法意,要是全部被遮挡了去,洗丹就没有意义了。

见雷霆劈落,方才被打害怕的金丹想要躲闪,可是这是洗丹劫,金丹能躲到哪里去,雷霆落下,又是彻骨的阴寒袭来,但这次程心瞻早有准备,以神火覆魂,阳火烧身,总算没那么不堪忍受了。

程心瞻的金丹极富灵性,若把雷霆比作溪流,金丹就像水里的一尾鲤鱼,总想跳出水面,但是这道雷霆溪流却是会动的,无论金丹往哪跳,雷霆总能追上,把金丹再次笼罩。

程心瞻看着觉得有些丢人,但他却不知旁观者有多少人艳羡这金丹的灵动。

金丹越是有灵,道胎便越易孕育。

第三道雷劫平安无事度过,第四道雷劫紧随其后。

不过就在第四道雷劫接近尾声时,水剑也趋于饱和了,法剑被雷光萦绕,发出哀鸣。

程心瞻心知法剑已经在裂解的边缘,此时收手,往后借劫雷好生蕴养,足以使这把法剑脱胎换骨,但此刻却是不易过多煎迫,正所谓盈满则亏。

他收起水剑,雷霆又猝然变粗,惊的金丹上下跳脱。

好在第四道雷劫很快过去。

而法剑可以摄取劫雷,这让程心瞻心中稍作安定,毕竟,这样的法剑他还有五把。

只是这些法剑是他的攻伐利器,并非是特炼的挡劫宝器,「天一生水」与水雷亲和,但这也只扛了还不到两道雷劫,后面还有二十余道,又该如何抵挡?

他一边抵挡着现有的雷劫,一边思忖着后续的应对之法。

等到第五道雷劫落下,程心瞻祭起了「高真」。

「高真」到底是雷道法剑,又跟随程心瞻多年,不知接引过多少雷霆,所以此时劫雷落下,「高真」的表现反而是最好的,在程心瞻的御使之下像是一个大坝一样,截留雷霆,大口吞饮,控制着剑身下游的雷霆刚好在金丹的承受范围之内。

而程心瞻见到「高真」如此表现,顿时又起了别的心思:

开紫阙,炼元神。

开辟紫阙自然是好处多多。

所谓:黄庭养气,绛宫养精,紫阙养神。

无论兽挖穴、鸟筑巢、人建庐,都知道把居住之地做得宽敞明亮,伸得开手脚,做事才方便。

而紫阙未开之前,还有个别称,叫“泥丸宫”。

泥丸之宫,挤着三魂七魄,又如何能把“神”养的好?

不打破泥丸壁垒,让外界自然大天地的日月精华透进来,这“神”如何能养的茁壮?

但是这泥丸之宫在周身百窍中又最是神秘,要说虚无,它是三魂七魄的安身立命之所,要说真实,它是百窍中唯一一个连天地灵气都探寻不到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灵气无法触及,所以如何开辟紫阙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不过好在程心瞻没有生在先辈们筚路蓝缕的问道求索时期,无数前人良师已经给他指了一条开辟紫阙的明路:

介于虚实之间又主导生死幻灭的劫雷就可以开辟紫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