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一百九十六章 濯丹炼神竟全功(5K字,求月票)

“你感觉到没有?”

傅守真传音。

“嗯。”

董守仁回应,“是有南边的高境在窥探。”

“十有**是绿袍那个老泥鳅。”

傅守真道。

程心瞻渡第一波雷劫的功夫,天真童子已经把程心瞻在失魂涧诛魔、与曹烬交手再到随自己学真武体术的事都说完了。

三境往上的修士,要是赶时间以元神动念,那说起事来是极快的。

天真童子还说了自己的猜测,应该就是那个曹烬与心瞻近身交手时采了心瞻的肤发,回去就布坛兴法,施展了龙族的秘法,这才使得心瞻雷劫早来。

两人听了天真童子的说法,觉得是在理,但是还是有些不解,这毕竟是劫数,怎会提前这般久?

现在,两人感觉到有来自南方的五境窥探,倒是打消了两人的疑虑。

拿了肤发,花两个月起坛,龙族秘法,再加上一个五境真龙相助,倒真不是没可能做成这件事。

“这笔账自然要记着。”

董守仁说。

“但愿这孩子能因祸得福。”

傅守真看着程心瞻说。

————

程心瞻得了喘息,第二波雷劫也如约而至。

这次,他祭起了「桃都」。

方才的「天一生水」和「高真」是法剑,通过吞饮劫雷为金丹分担,显然「桃都」做不来这个事。「桃都」能做的,会做的,就只有以剑光斩灭雷霆。

程心瞻掐剑指,「桃都」便化作一道赤金的剑光逆冲之上,硬撼劫雷。

他倒要看看,这些年自己在阳殿里养「桃都」,把飞剑从有形炼到了无形,现在这天威滔滔的劫雷,能否再把飞剑从无形复返有形?

「桃都」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怕,便是劫雷当头照样敢试锋芒。

“轰!”

一个是癸水劫雷降世,一个是阳火剑光逆冲,两者相击便炸起漫天的灵光,虚空肉眼可见一圈灵力涟漪往外荡漾,凭空刮起飓风。

「桃都」化成的剑光被骤然击沉数十丈,连剑光都险些被击散。

看来这第二波雷劫比上第一波又强上不少。

而金丹看着雷霆推着剑光下沉,马上要一同打到自己身上,自然是吓了一跳,当即就跟着往下跑,同时金丹上面大放光明,准备硬抗劫雷。

不过等跑了一段路后,金丹发现预想的雷霆与剑光没有落到身上,这才止住了逃跑的行径。

此刻,在距离金丹不足三尺的地方,剑光硬生生稳住身形。

劫雷如瀑如浪,飞剑如石如礁,劫雷打在飞剑上,霆光四射。

泰半的劫雷被飞剑消磨击散,同时,劫雷如磨,磋磨着飞剑,这比什么养剑葫、砺剑石都要好用。

程心瞻同样没闲着,他以纯阳真意为墨,以虚空为纸,凌空画出一道又一道炼道法禁,打进那团剑光中。

他能以阴阳双殿为炉,罡煞为火,锻打飞剑,此刻,他当然能以天地为炉,以劫雷为火,再来精炼「桃都」。

而金丹在下面观望好一会,见飞剑不动如山,这便试探着缓缓靠近,躲到飞剑之下。

有飞剑直面劫雷,金丹沐浴着溅射落下的霆光,显得颇为轻松怡然。

第一道雷劫就这般过去,紧接着就是第二道,这次,飞剑分毫不动。

等到第二道雷劫过半时,飞剑动了,竟然是不降反升!

一直挨打可不是「桃都」的性格。

仿佛两条蛟龙角力,你来我往,时而飞剑挺进,时而劫雷下压,金丹时刻紧跟飞剑,也是上下沉浮。

等到第二道雷劫结束,飞剑已经上浮了一丈有余。

等到第三道劫雷结束,程心瞻眼里逐渐浮现出喜意,仔细看那团离散的剑光,在劫雷冲刷之下,赫然露出了一个赤金色的剑尖!

他能感受得到,这一点被劫雷活生生锻打出来的剑尖比「桃都」原本的剑尖还要锋锐!

「桃都」从来没让程心瞻失望过,此刻,他自然也要借着飞剑神威来把魂灵炼成元神!

何为元神?

夫元神者,造化之枢机也,炼三魂七魄成就混元真性,始开仙凡之悬隔。

道藏里说,人之命始于父母精血,在母胎中孕育,随后有一点先天祖炁在命胎中萌发,这是人之性。

人从母胎中诞生后,接触后天养分,命胎长大成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一一俱全,性炁则分化为三魂七魄,各司其职,于是人就能走能跳,能思能辨。

然而命实性虚,魂魄如风中烛火,虽存乎体内,终囿于形骸。

凡人尚可强身健体以壮命,但魂魄飘渺却是不可捉摸。

当凡人踏入修行之路后,就把对人之命的修行叫养生,把对人之性的修行叫养性。

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又叫性命双修。

不过真正说来,定调仙凡之差的,还得是修性。

修性就是修元神。

如何把魂魄修成元神,各家各派的炼法都不一样,由此还诞生了一个专修元神的法统,也就是元神道。

他们认为命都可以不必修,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修性上,以元神飞升。

也即所谓:元神出游驾九龙,上穷碧落下黄泉。

元神道宣扬:凡胎未脱者,纵有移山倒海之能,也只是一介守尸鬼罢了。而得证元神者,虽弃肉身皮囊,犹存浩荡真灵,离形而去后,以元神游八极而御六气,可谓大逍遥。

元神道自古以来仙人出了不少,其法统教义自然有可取之处。不过对元神的注解和修炼有百家之言、万般法门,这元神道也不过其中之一罢了。

所谓有形之物谓之阴,无形之物谓之阳,是故命阴性阳,所以元神也叫阳神。

然而阴阳无限可分,在阴命之中,血有形为阴,气无形为阳,阴血里又以心血为阳,肾血为阴。同样的,阳性也可分,也即为阳魂阴魄。

各家各派对元神的修炼差异就在这阴阳取舍上。

元神道要舍弃阴身,只留阳性,把三魂七魄融为一体,成就元神。纯阳道虽然不舍弃肉身,但对阳性的修炼要更彻底些,把阴魄都给炼化掉,只留三魂合一,成就元神。

这两派是元神修炼的主流,很多人不愿意舍弃肉身,但还是参照元神道熔炼三魂七魄,很多人没有完善的纯阳法门,但也选择炼掉七魄。

因为这是积弱成强。

将魂魄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才能引发阳性的升华。

这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在斗法的时候,可以借助强大的元神力量进行攻伐。同时,没了分散的三魂七魄,供敌人攻击的弱点也少了。

这世上有太多让人失魂落魄的法术法宝,要是将魂魄合炼成元神,原本可以单独对某一魂某一魄奏效的法术,现在需要面对的就是一个凝实的元神。

这自然是大有好处。

然而,程心瞻既不想修元神道,也不想修纯阳道,他更倾向于内丹道和存神道的教义。

人体如宝藏,如天地,一应气血、骨骸、器官、窍穴、魂魄等等,都有先天神性,都有后天功效,都对应着自然大天地,都有存在的意义,何必要去甲留乙,分割阴阳呢?

所以他的想法是:七魄与一应内景神均为将,掌肉身,归于阴;三魂为帅,统管性命,归于阳。而三魂各司其职,为先天之数,所以程心瞻不择、不去、不融。

是故:留存七魄分炼三魂,成就三道元神。

这就是程心瞻给自己选定的养性之路。

虽然如此一来,每道元神的力量势必比不上将魂魄熔炼为一体的,但凡事有得必有失,万事万物必然难以十全十美,这是程心瞻愿意承受的代价。

另外,自己有《长生胎元显神密旨》、《太乙金华宗旨》这样的养性宝典在,一路破境过来又几乎是都得了满寿,为什么不敢走出这样一条道呢?

将魂灵炼成元神,这里又有正奇许多法门,不再赘叙,程心瞻所选择的,和开紫阙一样,一条前人指明的大道、险道,

沐劫雷而成元神。

此刻,他一心二用,一边继续打出一道道灵禁飞入剑光之中精炼飞剑,同时驱使魂灵出窍。

三道魂灵,他首选幽精渡劫。

因为在修行早期,胎光不得离体,程心瞻屡屡以幽精和爽灵出窍御使竹身,所以此二魂要更加坚韧些。至于为何幽精,程心瞻是觉得如果自己必须要在智和情之间选一个作为性格主导,他希望是理智。

因为自己尚有大任。

所以幽精必须要打头阵。

董守仁和傅守真见到程心瞻的幽精之魂独自飞出,有些惊诧于这位后辈的选择,但是还是选择支持与尊重,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暗自加强了法力,隔绝外界的窥视。

幽精和金丹一样,并不直面劫雷,蹑到飞剑之下,沐浴着飞溅的霆光,以天劫之力,脱胎换骨。

魂灵被雷霆击中,那和金丹相比又是另一种苦楚了

如炭火入眼,如长针入耳,如黄连入口,仿佛脑子里开了水陆道场,乌泱泱的声音很吵,但是又听不清在说什么,时不时还闪过一些儿时的噩梦片段。

所有的痛苦汇到一起,直教人作呕。

程心瞻燃着神火,紧守意土,心中默默诵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劫雷轰隆作响,程心瞻诵经无声。

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

劫雷一道道落下,一些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炽白的金丹如今更加璀璨耀眼,有龙虎环绕飞旋。

金丹之上坐着一个小人,虚幻的魂灵已经变得凝实真切,小人脑后挂着一道金色的镜轮,现在,不敢再称幽精魂灵,应该称一声幽精元神了。

而为这两者遮风避雨的「桃都」飞剑,也已经彻底从无形剑光被锻炼复返到有形剑器。

剑器形制还是那么个形制,但是剑刃的颜色却是从赤红色转成了赤金色,此时在雷光照映下闪烁明光,极为耀眼。

如此一来,「桃都」先前断为三截留下的隐患也已经被彻底消弭了!

此时再看雷霆下的三物,可谓是:

剑之煌煌,赤电灼芒;

神之昭昭,无垢纯阳;

丹之熠熠,正午离光。

程心瞻心满意足,「桃都」虽然不语,但他也知道,飞剑硬扛六道劫雷,已经到了极限。

第六道雷劫结束,程心瞻先是收起了幽精元神,随后再收起飞剑「桃都」。

紧接着,他祭出「幽都」,又驱使爽灵离体淬炼。

「幽都」善于匿影藏形,刺骨灼血,现在直面雷霆,那表现和「桃都」比起来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只是勉强撑过了第七道雷劫。

不过「幽都」虽然比不上「桃都」养炼时间长、跟脚高,但是取材于程心瞻自身,又在阴殿里被罡煞淬炼,离从有形炼到无形也只是临门一脚了,如今被这一道劫雷捶打,也是顺利迈过了这个坎。

在第七道劫雷结束后,「幽都」猝然化作一道紫朱剑光,来去无踪,变化无形。

「幽都」已到极限,他将其收起。

等到第八道天劫来临,他将「火炼赤霄」和另外土、木、金三把法剑全部祭出,用于抵抗劫雷。

这四把法剑因为行属的关系,既不能水剑雷剑那样吞饮吸纳劫雷,也难以像阴阳飞剑那些击碎劫雷,只能以历久存贮的剑气与劫雷相抗。

等到第九道劫雷结束,这四把法剑的剑气也尽数耗空。但同时,四把法剑经过劫雷淬炼,其质地与灵性也是更上一层楼了。

另外,爽灵历经后三道劫雷的洗礼,也成功化作了元神。

至此,两波劫雷过去,除了「秋水」,程心瞻的剑器尽数出手,两道魂灵被炼成元神。

只待抗下最后一波,便是功德圆满。

但又该如何来抗?

留给程心瞻喘息和思虑的时间并不多,第三波劫雷这就来了。

这一次,程心瞻唤出了自己的竹身。

胎光魂灵入竹身之脑,龙虎金丹入竹身之腹。

竹身以身做伞,携着魂灵与金丹一同面对劫雷。

终究是明治山历代相传的镇山之宝,沐浴在劫雷之中,毫发无损,生生扛过了第三波的前四道劫雷。

最后,竹身的七窍都溢出雷光来,程心瞻知道,火候到了。

他爱惜竹身,将其收了起来。

等到第五道劫雷落下,程心瞻是换汤不换药,这次,他祭出了句曲山的镇山符宝,上清箓,并且是高居一品的太上天都箓。

神威荡魔霹雳真君入法箓,外显法相,还是元神入其脑,金丹入其腹,一同渡劫。

再次四道劫雷过去,程心瞻透过法相看符箓的真形,法箓已经被电光萦绕,也是到极限了。

这时候,胎光命魂也是化作了璀璨元神。

三九劫雷,只余最后一关。

这一次,程心瞻反而是什么也没祭起,出乎意料的,他连金丹都收了起来。

金丹、剑器、元神、竹身、符身,都趟过了劫雷,自己的肉身本躯又如何能不凑这个热闹呢?

“轰!”

最后一道劫雷比之前的任何一道都要来的猛烈,毫无阻隔的直接打到程心瞻的肉身上。

历经金丹与元神受劫之苦后,肉身反而不显得有多么难以承受了。他的意识几乎是瞬间就从痛苦中抽离出来,继而投入到对劫雷的领悟上。

他修五雷法,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个体悟劫雷的机会呢?

随着他动念,荡魔霹雳真君、夏官水雷将军、秋官神雷将军齐齐动手,三座雷车以鼻窍、胆窍、印堂三处为始终,以心府为必经之地,在程心瞻的内景天地中奔驰着,电光血火交织,激荡不休。

劫雷如山洪一样注入体内,这一部分被三座雷车化作雷炁贮存在雷宅之中,还有一部分被送入黄庭,洗炼金丹。

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六十息,程心瞻体内是开天辟地似的热闹,但在董守仁和傅守真看来,这最后一道劫雷,也是声势最大的一道劫雷,引起的反响反而是最小的。

自家的好孩子只是当空悬立,任凭劫雷加身也是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就这么安然渡过了,仿佛只是清风拂面。

随后,在湘西大地上肆虐许久的滚滚雷声终于渐渐平息,电光逐渐收敛,明黄的劫云缓缓消散于虚空。

董守仁和傅守真构造的法阵遮掩了围观之人的目光,但这些看热闹的一个都没离去。

这里面有些人默默不语,认真观摩着四境法相;有些人交头接耳,猜测着渡劫人的身份;还有些人,就是想留下来看一看最后的结局,搞出这般大动静,究竟能不能渡过这雷劫?

随着雷声渐渐隐没,再看看那两道法相不动如山盘坐虚空,在场的也就都猜出来了,这人是成功洗丹了。

在湘西密林里洗丹,还劳累师门长辈前来护法,这定是临时仓促渡的劫,却还真让他渡过了!

众人脸上都浮现出赞叹的表情,心中则是想着等会上前恭贺,要以怎样的话头向两位四境玄在道喜才能不落俗套,要是能借机和三清山搭上线,那就更好了。

就在众人心猿意马之时,董守仁和傅守真也撤去了遮掩阵法以及自身法相,将程心瞻显露在众人视野之中,于是,众人便看见这个年轻道士负手吟道,

“蟊贼送劫劫已消,

三九叠雷只作潮。

玉炉不惹凡尘垢,

笑看元神坐紫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