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杏黄梨白又一年(求月票~)

二月末,正是梨花盛放的季节。

梨雪山此刻名副其实。

当年三清山为栽种人参果移山造阵,新立了这梨雪山,山上种满了一种名为「晴雪」的梨树。

此刻恰逢春时,晴空高照,梨花盛放,枝头便宛如白雪纷飞,千树万树梨花开放后,便是满山积雪。

有青龙似的檐角隐在梨林中。

这里有一座道观,其名观天观。

道观门前此时站着不少人。

这些人有些是三清山的,有些不是,不过要是这些人出了什么差错,那即便是三清山也负担不起,成立不久的浩然盟,怕也是要一夕崩解。

冯济虎伸手戳了戳程心瞻,果然见到指尖上有电光迸发,觉得有趣又惊诧。

“这都小半年了,怎么你身上的雷霆还未散去。”

程心瞻白他一眼,

“真以为我一年之内结丹连渡劫是轻松的事吗?”

他长叹一声,继续说,“实在是勉强的不能再勉强了,法宝、金丹、肉身,全部濒临极限,现在还好一些了,刚渡完劫那会,真是吐气都出雷息,走路都带着电光。”

“那你何时才能把劫雷炼化吸收了?”

程心瞻想了想,“三五年肯定是要的。”

李成晏这时候大笑着说,

“这叫什么?心瞻不幸句曲幸?要是你没经这一遭,什么才能想着回山安分点,收徒授经?”

“对了,心瞻别忘了,你还在我们句曲山挂着传经长老的职衔,别担心,你到时候要是走不动,我们抬也把你抬过去。”

王成夷笑着附和。

“我抬去摩崖山。”

萧妙语说。

“我抬去投剑山。”

曾济年说。

“我抬去丹霞山。”

连方为敏都说话了。

见好友们都在开自己的玩笑,程心瞻却是苦笑摇头。

确实,自己现在和一个废人没什么两样,辟心府时来了一次真煞冲穴,这次渡首丹劫和那次的情况有些像,不过那次是无奈,这次就完全是自己贪心了。

但早来四十五年的劫雷,又岂能不贪?

法宝、竹身、肉身、元神,如果不在这一次完成淬炼,就得再等一甲子——程心瞻的二洗就在一甲子后。

时不我待,岂能久侯?

不过强渡自然要承担后果,现在自己的肉身、竹身里淤堵着天雷劫炁,法力运行不畅,只能缓缓炼化。毕竟宝炁转瞬即逝,只得先吃下,再消化。

而且这次不光是肉身、竹身,连带着所有的飞剑法剑也都是在劫雷里过了一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需要好好温养打磨。

好在金丹与元神是一直躲在法宝、法身之后,沐浴着恰巧合适的劫雷,洗炼升华,不存在被限制一事,不然真成了废人。

不过这样也好,趁着这个功夫,把先前欠的债给还了,程心瞻列举了一下,还真不少:

梨雪山开存神一脉;

句曲山传经**;

肉身二境窍穴未圆满;

竹身开窍穴,炼罡煞,由二晋三;

下一次的挡劫之宝准备;

……

程心瞻想了想,别说三五年,就是十年二十年,自己在山里也是有一大堆事情做。

着急!

这就是程心瞻现在的心境最大的问题,即便是他将幽精元神分出去,也无法消弭这种情绪。

实乃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你看这今朝梨花似雪纷飞,但想起渡劫前自己在真武观下舞剑还是金秋黄叶,仿佛才一眨眼的功夫,怎能不叫人心急?

心中忧急几经翻涌,涌到嘴边也不过是二十八个字而已:

“杏黄梨白又一年,二十四年弹指间。

精卫衔石从不悔,只焦沧海何时填?”

此刻围拢在程心瞻周围的,都是人杰,现在听到程心瞻感叹时光,纷纷点头应和,李成晏还说,

“心瞻你二十四年修道洗丹,快过我等几十年,尚在惜时,倒是叫我等情何以堪啊!”

众人羞惭。

程心瞻吟诗后,也自觉有卖弄之嫌,便跳过这个话题,问起李成晏另一桩事,

“听说现在南荒和庾阳打的很凶?”

去年几人在伏霞湖分开后,这两人往南荒走,后来听说去了庾阳战线帮忙。

李成晏点头,

“是,南派在庾阳优势很大,以绿袍老祖的走江水脉为依托,庾阳当地道门的地利已经没有了,现在净明派的道友受累,三尸岛和庾阳都需要他们。”

“不错。”

沈照冥接过话头,他强开法眼的伤已经养好了,但一直后悔在真武观先行离开,没能见到程心瞻渡劫的盛况。

“而且现在最坏事的是自蜀西到夔州一带的蛟龙因为被峨眉杀鸡取卵,又有八臂龙王在南荒混的风生水起,极得绿袍老祖信任。有这个好头在,于是蜀地蛟龙纷纷逃离,进入南荒投靠绿袍老祖,所以现在南派里魔蛟极多,我们应付起来也颇为吃力。”

程心瞻闻言叹息,方才听说了龙虎山养魔,这又来一个峨眉山驱蛟,这世界到底有多少魔祸是所谓的正道生生造出来的?

绿袍老祖走江化龙成道,对天下大势影响太大了,还得再加上东海的两个五境,一个黑龙,一个蜃龙,都不好对付。

正道缺水法修士与厌胜蛟龙之法。

程心瞻若有所思。

“来了!”

这时,冯济虎的一句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众人循着冯济虎手指方向望去,便见一朵红云飘来。

三清山的几个都认出来了,这朵红云最早在蒲济萱手里,后来被心瞻买了去,现在又送给三妹了。

红云上除了三妹和等哥儿,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孩童。

李成晏、王成夷、宋纪枢三人看着很是惊讶,还真让他招到了两个?

程心瞻的考验阵法这三人都参与了,是他自己主提,李王两人补漏,宋纪枢亲自操刀,所以他们知道这一道专门为存神道收徒定制的考验阵法有多难。

竟然还能招到两个?

李成晏和王成夷对视一眼,随后看向程心瞻,“心瞻……”

程心瞻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又看向宋纪枢。

宋纪枢笑了笑,拿出一个阵图递给两人,“当时做完阵法,心瞻就跟我说了,做两个,留一个给你们。”

两人喜笑颜开,收下阵图。

红云落地,三妹和等哥儿上前,齐齐拱手行礼,异口同声,

“老爷,参与法试者五千三百一十二人,过关者两人,现已带到。”

这时候,宋纪枢朝程、李、王三人挑挑眉,让五千多人陷入幻境,即便是有心瞻的蜃云做阵基,但这也足以表明他宋纪枢刻阵的本领了。

三人了然,齐齐送去佩服神色。

程心瞻招手,让两个孩子走向跟前。

两个孩子一路驾云过来,见了仙山胜景,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传说中的三清仙山了,那此地的应该都是仙人了。

女娃机灵,见到带自己进来的两位神仙都称呼那个蓝袍神仙做老爷,那神仙又朝自己招手,定然就是这次要收徒的,只是这位神仙好年轻啊,这里的神仙都好年轻啊。

她上前几步,在程心瞻身前拜倒,

“小女朱漱玉,拜见神仙。”

小男孩见了,也赶紧上前跪倒,学着女孩子的话说道,

“小民林丰年,拜见神仙。”

程心瞻赶紧把两个孩子扶起来,拍拍两人膝上灰尘,口中道,

“我们修道人不兴跪拜,往后不必行此大礼。”

两个孩子见神仙如此随和,还给自己拍灰尘,一时无所适从,茫然点头应下了。

“此后,你二人就是我在梨雪山的记名弟子了,你二人需相互扶持,既要潜心问道,也要心怀天下。”

程心瞻和蔼说。

两人有些疑惑,不是说上一次法试进山后还要考核吗,怎么这就直接收做弟子了?不过不用再考自然是天大好事,能成为仙家弟子更是天大好事。

两人应下,下意识又要跪拜,但想起神仙方才的叮嘱,又生生止住,只是拱手行了一礼。

“弟子遵命。”

程心瞻原本是准备跟记名弟子说一下法脉源流和需读典籍,但现在看来这两个孩子还太小,而且连基本的道家礼仪也不懂,想来道家经典也定是没读过,还是得让他们先了解一下凡俗道家的基本情况再施教才好。

年纪小也无妨,以山中灵气养养身体,到时候食气法和道门诸事宜一起学就好。

不过今日人来的多,别的就先不多说了,只带他们认认人,于是,心瞻便逐一介绍。

“这是方为敏道长,按辈分你们得称祖,不过在我们三清山不必这么拘礼繁琐,叫一声方长老就好。”

“见过方长老。”

程心瞻是他们这辈里第一个收徒的,所以他这些好友个个对这两个孩子都是喜欢的紧。

方为敏早有准备,掏出两盒丹药分给二人。

两人不敢收,看向程心瞻。

程心瞻笑着说,“收下吧,但是收好就行,不急服用。”

两人连连鞠躬谢过,这才收了礼物。

从两人举止便能看的出来,女孩是机警懂礼的,一言一行是太有规矩些了,一看就是凡俗豪门大家出来的。

男孩虽不大懂得这些东西,但眼睛却很灵光,不管女孩说什么做什么,都是照搬,而且学的很快,不注意看的话,是很难发现言行举止是落后女孩一步的。

“这是孙妙殊道长,你也得称祖,不过他还没晋长老之位,你就直称孙道长就好。”

“见过孙道长。”

两个孩子继续行礼。

孙妙殊自然也有准备,掏出两份礼来。

等到一圈人认完,两个孩子已经把礼物抱了满怀。其中,又以李成晏和王成夷的礼最厚,给了两本观想图谱。

“心瞻,这两个孩子进门身家可比你当年丰厚多了。”

冯济虎笑着说。

当年温山主只不过是交代了几句话就任由程心瞻去小万山了,什么也没赐下,当年他见到了也惊讶的很。

虽说在山里肯定饿不死人,但他还是私下特地嘱咐济源关照一二,但自己忘了济源也是个不靠谱的,他也是后来才听说心瞻刚来的时候生吃了好几天的白饼。

程心瞻让两个童儿带着孩子去小万山住下,再挑一些通俗易懂的道家典籍送去,孩子还小,今日不宜说太多,等过些时日再叫到跟前仔细说些东西。

几个孩儿走了,剩下这些观礼的人却没走,而是转头开起了论道会,平日里这些人聚集到一起不容易,今日趁着程心瞻收徒,这才从天南海北都赶了过来。

当然,在自此往后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多都是程心瞻在讲,其余在听。

程心瞻这一路走来,仰望他的是大多数,能和他交流道法的是少数,能紧跟其后不曾掉队的屈指可数,要说并驾齐驱乃至超过的,目前看还没有。

他刚进山门时,小万山上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前辈;

他食气时,几息功夫就超过了进山数个月还不得食气要领的人;

他开心府时,只比进山八年的贺济源晚了几个月;

他兼修雷法时,被说是枢机山百年未见的天才,这时贺济源已经跟不上他的,和他并列的是黄山六子;

他兼修剑法时,在白玉京扬名,兼修炼法时被白虎山看重,入了掌教的青眼,这时候别人已经不在他面前再提黄山六子了;

等去西昆仑除魔的时候,与他组队的都是南斗榜上的人;

等到他从西昆仑回来,众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时常见他出入三清宫,在各脉听讲,各峰各山都在传他是掌教候选;

随后是开五府,入二境,整座三清山都看到了那惊天的异象,大家也都默认了他是掌教候选;

等去龙虎山时,和他作伴的已经是道子和一脉法统继承人这一级的人物;

从龙虎山回来后,他出任白虎使,倡立工署,建扶松楼,全宗上下弟子,无不对他心悦诚服;

然后外出游历,宗内知道他出海的并不多,但他出海回来后就结了丹,又是震撼全宗的异象;

所以等他结丹出关去浩然盟邀人时,各宗菁华一呼百应;

后面就是先斩杨玄蜡,重建伏霞湖,再斩白无常,捣毁失魂涧,消息传回三清山和浩然盟的时候,群山振奋;

等到他渡劫归宗,他这才发现,身边已经再无并肩之人。

二十年的功夫,他走过了旁人两百年的路。

所以话说是论道会,其实大多时间是他在说,旁人在听。

后世人把这场道会称作梨山道会,道会里许多人日后坦言,自己的结丹之法与应对初洗之法都是在这场道会里成型的。

后来梨山道会举办了很多次、很多年,人不再拘泥于这些人,地方也不再拘泥于梨雪山。但入会论道的人基本都是五十岁左右的各家天骄,谈论的内容秉承第一届梨山道会,那就是如何结丹、初洗渡劫,以及谈论天下正魔大势。

首届道会的主讲人,那位镇世地仙在道会结束时说的一句话,也随着梨山道会的一次次举办而一次次激荡着所有年轻天骄的心,即所谓: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

VIP第一卷自信人生两百年结束。

下一卷: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