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两百零四章 气运

蜀山镇世地仙 第两百零四章 气运

作者:东海镇守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12 03:2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既然已经掌控了肉身,为何还要收了那只眼睛?”

叶莲臣问。

不过在他问完之后,巨尸却久久没有回应。

叶莲臣并不意外,因为眼前的尸体才刚刚觉醒灵智,其思绪动念本来就不可能像常人一样,甚至叶莲臣方才听到巨尸能流畅的说出那句话,就已经很惊讶了。

一般像这种尸侍刚刚诞生灵智,养尸者会直接动念介入,控制尸身,不然连正常行走说话都成问题,更别提斗法了,等到尸侍灵智宛如常人,才会逐渐放开控制。

但这种做法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尸侍的心智,叶莲臣是不喜欢做这种事的。

而且眼前这具巨尸,跟脚不凡,又久经古佛秘法炼化,灵智诞生之初就吞吃了一道元神,起点可谓极高,只要稍加耐心引导,很容易就健全灵智了。

半晌后,巨尸才回,

“收了眼珠,成就旱魃身,为我所用。”

叶莲臣点点头,不置可否,问道,

“生前记忆得几何,生前法力得几何,山魈记忆又得几何?”

又是过了好半晌,旱魃回答,

“生前往事,百不存一。山魈记忆,如书待翻。生前法力尽得,若说战力,此身更高。”

叶莲臣还是点点头,又说,

“生前之事,已是过往,我会同你一起结了旧怨,再回一趟故里,了却生前因果。自那以后,便潜心向道吧,活出新天地来,莫要久困在苦仇痴恨中。”

这一次,旱魃沉默的时间更久,随后才抱拳称命。

“你如今是尸道新生,生前姓名却不宜再用。”

这次旱魃回应的时间要快一些,便答,

“请恩主赐名。”

叶莲臣想了想,便道,

“尸鬼得道按俗例是以地名为姓,我便为你取一个武姓,你是我以太乙青华法术点醒,便从中取一个青字,刚好青属木,也合你火尸命理,再取你原姓中的一个伯字,便为你取名武青伯,你看如何?”

旱魃想了想,点头应下,

“武青伯见过恩主。”

随后,没等叶莲臣再说话,武青伯便主动问,

“敢问恩主名讳。”

叶莲臣闻言笑了笑,只是几个谈话间,这旱魃的灵智便在飞速的成长,真是根基深厚啊,他回答说,

“我是豫章人士,师出三清山,姓程,道名心瞻。”

武青伯面容肃穆,认真记下了。

程心瞻继续说,

“你能全盘接过山魈的记忆,这是极好的,接下来,我会以「借尸还魂」之法控制山魈的肉身,你与我心意相通,应付外人不成问题,等掌控火庙一脉之后,再逐一拔除其余庙脉,扫荡魔氛,也是为你报仇雪恨。”

武青伯重重一点头。

随后,程心瞻便看向山魈肉身,山魈肉身可谓保存的极为完好,身上没有丁点伤,金丹无恙,法宝俱在,像这种在外灭杀元神肉身完全无损的情况可谓极为少见。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明治山的「借尸还魂」法术,可以发挥尸体原本的全部实力,外人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借尸还魂」是明治山压箱底的法术,程心瞻自然熟记于心,融会贯通,单以幽精元神照样可以自如施展。

他右手抵住自己的眉心,左手捏「回阳通幽印」,口中念,

“紫阙启关,神游太渊;

阴锁命关,阳遁玄泉;

黄泉倒卷,幽精附棺;

元神出窍,借尸驭玄!”

只见他的眉心闪过阴阳玄光,随即便见一道金灿灿的元神跃出他的头顶,往山魈颅中落去。

待到一阵玄光闪耀,山魈便重新睁开了眼。

此时,随着程心瞻运转元神,他依靠着「玄冥宿识」之法,神念直接探入到武青伯的紫阙之中,翻取着山魈的记忆。

只是捡一些紧要的记忆快速扫过,程心瞻便撤回了神念,随即口中念念有词,自身与火莲之间的肉须便全部脱开,火莲也化作巴掌大小,被他收起来。

这火莲被魔功污浊,等到带回宗门濯洗炼化一番,便是顶好的灵物,这又是一件可以炼成法身的宝贝,也可以作为渡劫之宝。

在他看来,这火莲要比山魈这副尸壳珍贵多了。

现在幽精元神入主山魈尸壳,无尘莲化身又成为了空窍,被程心瞻重新化为白玉莲花原型,也收了起来。

他念头再一动,守在庙门处的猿尸也过来了,像个木桩傀儡一样站在程心瞻身侧,等候召令。

见此,他心中便想着,应该把师门中本尊身上的元神再派一个过来,把这两朵莲花以及符、镜等一些护身法宝都带走,天鞘山这里自己以幽精元神驾驭山魈尸壳,再加上旱魃与猿尸护法,足够了。

他这边一动念,千里之外的本尊自然便有了感应。

————

梨雪山上,梨花落尽,青叶间挂着白梨,丰硕饱满。

观天观,天王殿。

殿里立着元始天尊神像,面容祥和慈悲。

神像前摆放蒲团,今日只有程心瞻与两个新收的弟子在,面对而坐。

“入山三月有余,一应事务可还习惯?”

程心瞻问道。

两个孩子现在都是穿的道袍,林丰年年纪比朱漱玉小个三岁,刚进山的时候,林丰年比朱漱玉要矮,这才短短三个月,个头已经高过朱漱玉了,人也养白了不少。

“回学师,都很好。”

两个孩子说。

“嗯,那就好。”

程心瞻点头,又问,“送过去的经典可都看了?可都熟记了?”

两个孩子都点点头。

见状,程心瞻便说,“那为师便考考你们,漱玉大些,就先考漱玉。”

朱漱玉称是,面上娴静淡然,不过袖袍里双手捏在一起,看来还是有些紧张。

“《中极三百大戒》首戒内容为何?”

“敬天法祖,奉道守经。”

“食气之前,坤道夜行奉何规矩?出自何典?有何说法?”

“若未食气,坤道不行月晦夜的水路,语出《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为的是防止阴寒侵脉,误了食气。”

“灵宝派主奉哪位天尊?其核心经典为何?”

“灵宝派主奉「元始天尊」,核心经典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天师道法统以老君为宗,以哪部经典为注?

“首见于《老子想尔注—凡卷》,载「一者道也……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好。”

程心瞻满意的点点头,朱漱玉的应答也愈发流畅,没有一开始那么紧张了。

“漱玉不错,现在来考考丰年。”

林丰年看起来胆子比较大,不知道什么叫怯场,说了一声好,就抬头看着程心瞻,等着问题。

“不得欺凌孤贫,夺人财物,出自哪部戒律?”

“是出自《太上老君戒经》「九戒」第七戒。”

“若是要行斋醮,衣冠不整当如何?何典有规?”

“《正一威仪经》第三十二条,「凡道装破敝,当沐浴更衣,衣冠不整者不得登坛」”

“内丹全真派,主奉的是哪位尊神?典据为何?”

“内丹全真派主奉老君,典据《全真清规》,「老君为道宝,演法度人」。”

“上清派存思法门以哪位尊神为根本?见于何经?”

“以「元始天尊」为根本,见于《上清大洞真经—凡卷:一》:「元始天王在玉清上境,说三十九章」。”

“不错。”

程心瞻心下满意,这两个孩子能通过法考,自然能说明其资质,现在各类法规经典都是信口拈来,说明这三个月也没有偷懒,有资质,能耕耘,便是大道可期。

“凡间道书熟读后,就要读一读山上的道书了,像《万年通史》、《豫章仙志》、《道体命藏说》、《灵枢经》这些,自己去书库里去借,为师当年就是看这些书作为仙路启蒙的。”

两个孩子点头记下。

“你们读了道书,便来与你们说一说法脉源流。”

程心瞻朝身后的天尊法相拱手,说道,

“我三清山信奉三清,同尊三位圣人,由葛洪祖师在东晋时开山立派,至今已六千余年,传四十余代。

“我们三清山以内丹道为入门根基,同时又主张兼修他法,互参互见,融汇贯通,以继往圣之绝学、创未有之妙法为己任,故又被称做万法派。”

两个孩子听着瞪大了眼,凡人,又是孩子,很难理解六千年是个什么概念,但光是听着千年大教、万法互参这些名头,就觉得已经很震撼了。

“为师师从明治山素空羽师,明治山供奉阴阳,修行阴阳大道,不过为师在宗中身兼两道法脉,你等要继承并修行的,与明治山无关,是梨雪山法统。

“梨雪山法统我为开山之师,你等现在过了法试,进了仙山,便是梨雪山的记名弟子,若他日辟府功成,登宅录命籍,便是梨雪山的入门弟子,同时也是开山弟子。”

两人目光明亮,他们在小万山早已听说过学师的大名,也听说过作为开山弟子的各种好处。

“梨雪山以内丹为根本,兼修存神法,存神法的法脉源头方才丰年已经回答过了,在上清派,以「元始天尊」为尊神。我们这一脉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我们所见的世界是一个大天地,我们自身的小天地和大天地是相合的。

“比如说我们的眼睛对应着太阴太阳,四肢对应着四方,呵气是云,怒吼是雷。大天地里有各式各样的神,山神,水神,雨神,雷神,我们存神派则认为人身体里的每一个窍穴也应该有对应的神,这个神是要我们根据窍穴的先天属性和后天功效想出来的,更准确的说,是存思出来的。”

程心瞻只是大致解释讲了一下,没有讲的太深,简单说几句后便道,

“法统这种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日后随着你们修行加深眼界加深,自然懂的就越来越多,今日就不多讲了,现在来教你们食气,各家各派,修行都是自食气始。”

接下来,自然就是把天地灵气、食气法门、修行境界都说了说,当初温素空怎么教他的,此刻,他便怎么传给了下一代。

不过他额外强调了两点,这也是往后梨雪山弟子必须遵从的规矩。

第一,食气必须以观想法食气;

第二,辟府必须首辟心府。

等到他讲完观想法食气的关窍,自觉说的已经够多了,两个孩子天资再聪慧,也只是孩子而已,随即便让他们先行归山,让他们仔细观摩收徒那天句曲山王、李两位长辈送的观想图谱,从中根据自己的意向,选定一位内景神,作为食气开端。

王、李两人送的观想图谱程心瞻看过了,虽然神韵并非那么高深,但胜在多,比当时囊中羞涩的自己在书库里翻找观想图时要富裕的多,两个孩子也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景神。

唤来在观外梨树林荫中打盹的三妹,让他送两个孩子离去。

目送几人驾云离去,程心瞻这时心中一动,感应到了幽精元神的想法。

这样也好,且让幽精元神谋算天鞘山,再派一道元神过去,把化身取回来,毕竟要忙碌的事还多着呢。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自己的元神才历经一洗,白日出窍远游还是有些勉强,也有些亮眼,等到夜间再神游吧!

心中有了主意,千里之外的幽精元神自然也就知晓了,随后,程心瞻又离开梨雪山,来到了三清宫。

程心瞻上次来还是刚渡劫归宗的时候,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来觐见掌教了。

纪和合看见程心瞻来了,很是高兴,免了程心瞻的礼,让赶紧坐下。

“心瞻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肯定也不是专门来请安的,说罢,有什么事?”

纪和合乐呵呵看过来。

这位三清掌教最近心情不错,虽然说近些年魔祸厉害,未来一些年天下也肯定不会太平,但这些都无法冲淡纪和合心中的喜悦。

浩然盟如今已经走上正轨,各家投入都很大,斩妖除魔之事已经是常态。但这同样意味着生离死别也是常态,各家各派都有死伤的,甚至不乏法统道种、金丹道子这一级别的人物。

像句曲山的陆一肇,死在了三尸岛,是那艳尸崔莹,舍了面皮,以大欺小袭杀掉的。万寿宫的郑照观,死在了庾阳,被百蛮山八大金刚中的两位设伏围杀。

在心瞻未渡劫之前,这两位都是与心瞻齐名的人物。在战场上,也不是没有四境玄在照看着,但一个不慎,说没就没了。

道子道种尚且如此,其他寻常弟子更是不用多说。

但是三清山却是奇了怪了,各峰道种道子竟然没有一个陨落的,即便是那些领令箭下山除魔的真传弟子、记名弟子,陨落数目也是比其他门派少上许多。

这让其他门派尤为不解。

你要是说三清山弟子在战场上偷奸耍滑,没人信,大家都有眼睛看着,三清山的诛魔战绩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而且魔道杀人也不管你是哪家的。

除此之外,最近各脉召徒也很顺利。

不少在外斩妖除魔以及行侠游历的长老、嫡传,都收了弟子带回宗门。各处凡间道观也有举荐上来,资质也都不错。

即便是心瞻通过雨霖观向凡人境内广撒网试的开山收徒,也还真让他一次就成功,而且还收了两个。

那天梨雪山收徒纪和合是坐在三清宫中看着的,那两个娃娃的资质让他都感到意外。

更别提心瞻被人施咒,因祸得福早早洗了丹,四十未满的一洗,这是一步领先,往后自然就是步步领先。

这一桩一桩,这一件一件,还能都是巧合不成?

自然不可能。

那这是何缘故?

纪和合每每想到此处都想笑。

还能为何?

自然是因为有人参果树鼎定宗门气运了!

纪和合不知道人参果树什么时候结果,自己应该是等不到吃果子的那一天了,不过这无妨嘛!

只要人参果树在三清山扎根一日,三清山自然便有享不尽的好处!

而这些,都是眼前这个宝贝疙瘩带来的。

所以每每见到心瞻,纪和合岂能不笑?

程心瞻拱拱手,他确实是有事来找掌教的,他道,

“掌教,弟子想去一趟万寿宫。”

纪和合看着程心瞻,静静等待着下文,万寿宫都说过多少次了想请心瞻过去讲道,心瞻又和万寿宫的道种沈照冥那般要好,如果只是登门拜访,何必专门来请示自己?

果然,下一句便听他说,

“弟子想备齐仪仗,去万寿宫求取真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