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两百一十四章 无道弗取,腐尸为萤

为保万无一失,程心瞻又连画了数十道镇压封禁的符咒以及数十道隔绝内外的符咒附到葫芦上,直到听不见这里面有任何动静和法力波动传出来。

这狐狸与龙虎山天师府那个宝姨定然是关系匪浅,也定然是知晓些龙虎山的密事,须得送回宗门好好审问。

这祖天师传下来的法统,要是说抓一个龙虎弟子回山审讯,那是要闹翻天的大事,可如果是在湘西魔窟里抓到一只狐妖,从而知道了天师府的一些阴私,这就怪不到外人了。

收好葫芦,他开始整理残局。

他弹出一道火星落在薛灵珑那一堆血肉上,烧了个干净,三境修士的躯体,经火一烧就化作了精粹的灵气反哺天地了,什么也没留下,倒是肉身窍穴中藏着的一些宝物掉了下来。

这其中最亮眼的,自然是那颗金丹。

薛灵珑这颗金丹呈现青蓝色,色泽鲜艳,像是一块丹青颜料。程心瞻掂在手里,感受到了【癸水】、【幽寒】、【阴毒】等法蕴在里面,心想着到时候回炉重炼、逆反阴阳,看能不能把里面的罡煞重新提炼出来。

剩余的一些法宝程心瞻不太看得上,和山魈一样,都是一些魔道法宝,说威力也有,但总归上不得台面,真拿来用程心瞻还要嫌弃污了自己的法力。

随即,他来到龙女旁边——薛灵珑神形俱灭后,这具尸奴便倒地不起,没有任何动静了。

他招招手,龙女手上的玉净瓶飞起,来到他手中,这也是薛灵珑浑身上下他唯一能看得上的法宝了。

程心瞻打量了一下,就发现这东西明显不是薛灵珑自己炼的,玉净瓶的内壁里有游龙的纹路,应当是一件古宝。

程心瞻收了起来,这东西重新祭炼一番后,送给师妹正合适。

“焚净!”

他没有把空中那条沉浮着白骨的悬河给收起来,反而是施火将其烧了个干净。

这薛灵珑对待宝物和山魈一样,都是用一些不入流的脏污手段,一个以葫芦养火鸦魂,一个以净瓶养蚀骨水,都是白白让宝贝蒙尘。

随后,他再来到木魅跟前。

木魅顶端的李下槐的神形均已被旱魃以业火烧了个干干净净——程心瞻也不知称业火是否合适,但在火庙世代相传的炼尸秘法中,都是把旱魃修成的这种红艳艳的火称作业火。

程心瞻觉得这应该也是和古佛堕魔产生的变化有关,反正在他的印象里,佛门业火不是这个样子的。

他拾起了李下槐的金丹,是一颗惨绿色的金丹,观摩这种金丹对程心瞻的修行没有益处,他想的也是回炉重炼,不如提取些罡煞出来更为合适。

其余魔宝包括洞石在内,程心瞻也都收了起来,到时候通通拿给白虎山,交给兵器院,看能不能变废为宝。

至于那些以人之骨血皮肉为基材炼出来的东西,自然也要净化焚烧,他相信兵器院会处理好,人家才是术业有专攻。

最后,他唤来伤痕累累的巨猿,把龙女和木魅摆放到一起,包括一地的飞颅。这两个都是天鞘山世代传承的镇庙邪尸,虽然此时都受了不轻的伤,但只要分别喂养骨与肉,又很快就能重新恢复实力。

但程心瞻自然不会这么做。

他操控巨猿把龙女和木魅摆到一起后,也让巨猿坐到旁边。

这三个久经驱使的尸奴,被各种各样的灭神手段炼了个遍,再也没有一丝诞生灵智、转修尸仙的可能了,甚至,连转世投胎之机也被断绝了。

程心瞻在三尸对面盘腿坐下,手结「救苦超脱法诀」,山魈此身自诞生以来第一次出现了悲悯的神情。

他口中诵念着《太乙救苦护身妙经》,结印之手指向三尸,于是天降甘霖。

沐浴着青华甘露,三尸身上数百上千年来层层刻画的固尸灭神符纹在缓缓消解,盘桓在三尸身上浓郁的血煞腥气也在缓缓褪去。

程心瞻的超度之举从午后一直持续到了傍晚。而三具尸奴素来死寂无情的脸上竟然也已经变作了平和恬静之色。

静坐护法在一旁的武青伯,看着专注念咒的恩主,如仰神人。

当金乌西坠,夜色笼罩,程心瞻口中的经文也已经念到了最后关头,

“……

青华妙境,甘露涤尘;

魂渡东极,魄返灵根;

杨枝洒露,往生莲庭;

天尊垂慈,永脱沉沦;

急急如太乙救苦天尊律令!”

随着程心瞻大声喝令,玄奇而又神异的一幕出现了:

三尸躯体应声崩解,只化作漫天的萤虫,在这漆黑的大山夜幕中仿若璀璨星河。

这正是太乙救苦之法中极少现世的秘术,非身怀甘露雨气与胸怀济世之心二者齐备之人不能炼成,是所谓:「腐尸为萤」。

等到这些蒙昧萤虫日夜食草饮露,活过这一世,等到下一世,就可以转世投胎了。

看着这些萤虫四散开来,隐伏到林草各处,在一边等候许久的白庸良上前几步,恭谨道,

“老爷。”

现在白庸良又年轻了不少,同时也化作了人形,他从参草化作白鼠木精,再化作人形,屡逢造化,在草木一族里也算是洪福齐天的人物了。

先前从白鼠之形上尚能看见老态,现在化作人形反而是个中年侏儒模样,程心瞻真心觉得,等到再过些年,没准他就要返还童子之身了。

现在有了人形,自然不好再老白老白的叫,包括狸猫和白狗化形后,程心瞻也都给取了真名,不再叫小名了。

程心瞻起身,把从薛灵珑和李下槐身上搜来的一应东西包括葫芦在内,都交给了白庸良,说道,

“庸良,你做事向来稳妥,把这些物件带回宗门,走地下,莫要露了行迹。”

白庸良尽数接过,放入囊袋中,说道,

“遵老爷法旨。”

见程心瞻再无其他事交代,白庸良便往地上一滚,失去了踪迹。

而程心瞻见四下已经清扫干净,再无痕迹,便带着武青伯再度往天鞘山飞去。

这事还不算完,等回去坐实了李下槐与薛灵珑为田秀娥所杀,联合金庙铁破锋趁田秀娥未归,先灭了土庙,让金土两庙结成死仇。

要是田秀娥迟迟不归或是渡劫而亡,那就缓缓侵夺水、木、土,要是田秀娥接讯赶回,那就联合铁破锋速杀之。等到只剩下一个铁破锋,事情就好办了,这天鞘山也就差不多了。

————

话说白庸良得了嘱托,哪里敢怠慢,在土里自然是有多深潜多深,能跑多快就跑多快,月上梢头时,就已经赶回了三清山。

等进了山门,白庸良才松了一口气,随即径直前往明治山。

到了无忧洞跟前,程心瞻已经在等他了。

现在不是什么重要场合,他自然把万法经师那一套行头给褪下了,换上了一直穿习惯了的浅桃里衣和湖蓝道袍,不过龙虎玉如意他握在手里倒是颇为顺手,所以一直放在身上。

白庸良来到程心瞻身前下拜,

“山主,东西都带回来了,无人发现。”

程心瞻接过来,语气温润,

“好,劳你走一趟,且歇息去吧。”

白庸良称是,这便离开,去了自己的洞府。

程心瞻转身回洞。

自程心瞻辟心府为真传,开无忧洞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不过这无忧洞本事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那个样子,月光从头顶的石洞天窗倾洒进来,把无忧洞里照的分明。

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这洞里的典籍是越堆越多了,洞中石壁上开满了壁龛,除此之外,洞里还立着许许多多的木制书架,这些壁龛和木架上满满当当放着各式各样的典籍。

符箓、咒书、丹方、药典、剑经、星图、道藏,样样不缺;纸书、竹简、皮卷、丝绢、玉笺、金箔,琳琅满目。

这么些年,他无论做什么都能上手的快,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包括他的洞石里,最多的东西也是书籍。

被众多书架围在中间的,就是他的书案,也是月光直照的地方。

他的书案是曾换过的。

初开洞府的时候,他用石块简单切削了一个书案,不过后来堆放在书案上时时要读的书太多了,有时候为了存思神灵,还要经常舞弄丹青,另外,这案上还得始终留一块位置给狸奴,所以很快就不够用了。

他曾说过一句书案小了,这话被白庸良听了去,立马拍胸脯说交给他来处理。

于是便有了现在的桌案,白庸良不知从哪挖来的沉香,这般大,两丈长,六尺宽,三寸厚,上面的木纹有些似莲,有些似叶,有些似鲤,远看像是一方莲池。

白庸良做事向来妥当,说给老爷准备书案那就绝不只是准备一张书案。

他还专门刈葛取缕,织做了一张大大的地衣和一个厚实的蒲团,地衣上有后天八卦的图案,蒲团则是织成了一个阴阳鱼的样子。

在地衣上放四个石礅,雕成霸下的形状,把这沉香木板四个角放石礅上面,在把蒲团放在旁边,这就是一张极好的书案了。

白庸良献上此物后,程心瞻喜出望外,只要在明治山,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书案边上度过的。

此时,这般大的书案上边也是堆满了书籍画册,倒是埋没了书案上的莲鲤画。

书案虽然换了,但是那盏从小万山灯笼街丙辰院带过来的鹤灯却是一直没动过。

鹤灯下,三妹又化成了原型,在呼呼睡着。

程心瞻轻步回到书案边上坐下,拿起书案上翻开的书,继续聚精会神看着,鹤灯明亮,把书册封面上的书名照的清清楚楚,写的是:

《赣州仙志——赣南行气合宗秘籙(杨门四家堪舆事)》。

————

这一夜就在翻书声中过去。

天亮后,程心瞻便放书起身,三妹也醒了,在书案上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程心瞻抄起狸奴往外走。

洞府外边,白龙乃在摄食精气,白庸良在打理药园。

没见到师妹的身影。

程心瞻无奈摇头叹气,白龙乃跟着白庸良学道,明显就稳当勤快。三妹和师妹天天呆在一起,就是只知道睡觉。

不过修行这种事情实在没道理,后二者有龙族血脉,所以即便是天天睡觉,法力却还是比前二者深厚。

程心瞻放下三妹,狸奴化作了小姑娘,揣摩到了主人心思,二话不说飞至高处,来到白龙乃旁边,摄食日出时分的朝霞紫气。

他又走到龙潭边上,跺一跺脚,大地轻轻摇晃,潭面泛起涟漪,不一会后,睡眼惺忪的顾心舒就出来了。

心舒看到师兄脸色,知道自己今天又起晚了,马上露出一副心虚的表情,同样是一声不吭来到高处食气。

程心瞻无奈抚额,哪家修行人天天睡到太阳晒屁股的,还要人喊着起床的?

他叹一口气,随后便御风来到玉京峰。

狐狸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说肯定到不了掌教那里去,但事关龙虎山以及看守天师印的狐狸,所以也不好让一般人来审,找现在主管玉京峰的通玄祖师是比较合适的。

一路畅通觐见到了祖师。

“好事坏事?”

见是程心瞻进来,时通玄放下了手中的活,开口问道。

程心瞻闻言便笑了,说道,

“祖师,是好事。”

时通玄听着很高兴,朝程心瞻招手,示意他近前说话,且道,

“好事可以跟我说,坏事你去找掌教或是守仁去。”

程心瞻笑着应和一声,来到祖师身边坐下,

“说说吧,有什么好事?”

于是程心瞻便掏出葫芦递给了祖师。

时通玄接了过来,看了两眼,便连连点头,

“不错啊!是个好葫芦,造化天成,之前没见过这样的,从哪得来的?只是这样的好东西却沾惹了这样重的匠气和煞气,真是暴殄天物,你将其好好重炼一番,将来陪你走到仙境都不成问题。”

时通玄大大的夸赞了一番葫芦,随后又说,

“咦,怎么里面还关了一只狐狸,母狐狸,还是一只三尾天狐。”

祖师隔着葫芦和程心瞻布下的符咒,把狐狸看了个底朝天。

程心瞻回说,

“祖师,这可不是一般的狐狸,这是从天师府里跑出来的狐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