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八十四章 精修五行

蜀山镇世地仙 第八十四章 精修五行

作者:东海镇守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8:49: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86章 精修五行

“心瞻,你说这改换阵法,到底是洪武爷的意思,还是永乐爷的意思?”朱兼墨看著金光遁入天界,悠悠说著。

程心瞻摇摇头,“不重要,金铭子前辈是一个对敌残酷,对友大度的人,这就够了。”

朱兼墨点头,也不再多想。

远方孙妙殊四人也过来了,他们同样看到了那一幕。

“那是金铭子前辈?”

有人问。

“是,前辈飞升了。”

程心瞻说,“对了,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切断了都城龙脉与皇城的联系?”

孙妙殊说,“咱们三清山号称祖庭,在江南各地自然都有分支,我们径直找上了庆州凤阳的分舵,称作青霖观的便是,让他们与本地官府联系,疏散人群,埋放火药,这事就成了。”

“哦,原来是这样。”

倒是比程心瞻想象的要简单。

“但是没想到金铭子前辈竟然直接飞升了,我们还得去青霖观一趟,对一下说辞。”

于是几人便马上去了一趟,青霖观与雨霖观差不太多,都是凡间大观。

几人告诉观主,说的是地里自大明建国之前就孕育了尸仙,好巧不巧明太祖也看中了这块宝地,把祖坟迁了过来。

朱明龙脉压住了尸仙,尸仙要出来就得掀翻龙脉,祸害一片。好在这位尸仙是善尸,遇上他们几个游历至此,便召了过去,托他们解掉龙脉,现在尸仙脱困,已经飞升了。

不过对凡间就不提尸仙了,就说朱氏老祖宗受四百年香火,已经功德圆满,蝉蜕飞升了。

观主应下了,送走几人后马不停蹄安抚百姓去了。

————

而程心瞻六人在回到三清山后,由孙妙殊领著往三清山腹地,玉华峰飞去。

三清山腹地的玉华、玉虚、玉京三峰,是整个三清山地界内最高的三座山峰,是三清山的管理枢机,在里面修行与办事的,没有低于二境的。

玉京峰统管宗内外一应日常杂事,下辖都务院、都厨院、都教院、考计院、考评院、考工院、医药院、外事院等等。

玉华峰负责应对诸应急事,有提调宗内一切人、物之权。像这次兼显道长和程心瞻发现地脉有变,又和凡人都城联系在一起,便是由玉华峰接到急信后出面统筹,调派人马,商量措施,查阅资料,最后派出一组人过去支援。

玉虚峰负责山门的防护与整体筹划,负责主持和维护护山大阵和宗内各地的法禁,负责宗内的群山布置、河流走向等。

玉京峰、玉华峰、玉虚峰在三清山又被当作太清、玉清、上清三位圣人的化身,所以为表尊敬,门下弟子大多时候又不称本名,而是别称为太爷山、见信山、调云山。

众人落在玉华峰上,玉华峰上宫殿众多,几人来到负责俗世事务的红尘殿,轮值长老接待了他们。

几人把外出的事仔仔细细说了一遍,也说了今日飞升的乃是一位尸仙,就是祸害地脉的源头,把其中的恩怨都说清楚了。

轮值长老听的连连点头,夸赞他们道,

“原来其中还有这般是非曲折,到时可以让外事院去燕赵打听一下明皇帝的身体情况,印证一下。你们做的都不错,没有人员伤亡,难得还考虑了凡间的影响,统一了说辞,还和一位尸仙结了善缘,这趟差事能评上甲中,奖金老夫会联系考计院发放给你们。”

众人道谢。

这时程心瞻又道,“长老,金铭子前辈还说了他的身世,前辈与祖师有旧,还说了祖师的一些事,我等请见掌教面禀。”

轮值长老闻言一惊,便道,“你们稍后。”

说罢,轮值长老便匆匆离去了。

几人约等了有两刻钟,轮值长老才回来,说掌教有请,并且已经和玉虚峰打好招呼,一路阵法灵禁已经畅通,他们可以自行前往莲花福地中央的平顶山。

于是众人便离了玉华峰,驾云往莲花福地平顶山去。

平顶山是山形,这座山的名字其实叫做两仪山,但平顶山的称谓又太过形象,所以宗里人平日里还是称平顶山居多,叫两仪山的反而少。

程心瞻不是第一次来平顶山,但这一次,他才看见了全貌。

平顶山山顶光滑平整,像是一刀切过一样,地上的方砖不知是后来铺上的还是在原山顶上开凿出来的,每块都有三十步宽,把山顶仿佛划分成了棋盘。

山顶上的雾气落到石砖上,把石砖表面润湿,每一个砖块上都像敷著一层薄薄的水,形成了镜子一样的效果,低头去望,自己的倒影都分毫毕现。

再远远望去,山顶似乎又化成了一方大湖,把青天白云黄鹤也倒映著,几人宛在水上行走。

湖上安静端放著三座大殿,这三座大殿巍峨却不华丽,都是一色的白墙。左侧的那个是赤红琉璃瓦,右侧的是黑玄乌金瓦,后面的则是天青翡翠瓦。

三座大殿呈对称布局矗立在平整的山顶上,倒映在砖石上的水气里,显得静谧而庄重。

一行人本来还有说有笑,除了程心瞻之前被温素空带著来过一次,其余人都是第一次来,而且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见掌教,猜测著掌教是怎样的人,但走著走著,也被静谧的氛围感染,逐渐安静下来。

一行人在纯阳殿和元阴殿中间走过,来到最后一座宫殿前。

宫殿大门上挂著一个牌匾,用草体简单潦草的写著三个大字,

三清宫。

三清宫的宫门大开著,众人望见大殿里供奉著高至殿顶的三清玉像,玉像雕工栩栩如生,中间的太清圣人是个老者拱手的形象,左边玉清圣人是个中年抚须的形象,右边的上清圣人是个青年负手的形象,三位圣人脸上都挂著慈悲与和善的笑容,人在玉像前犹如蝼蚁。

巨大的玉像前是一个香炉,香炉里青烟袅袅。

香炉再往前摆了一个蒲团,此时有一个人坐在那里,看著一行人过来。

众人低头走进,但都有偷偷抬眸去看。

程心瞻也偷看了,也终于看清了三清山的掌教是个什么样子。

出乎意料的年轻。

这是程心瞻的第一反应。

他还以为掌教会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没想到是那般的年轻,看著也就三十岁的样子。掌教一身青色道袍,面料看著也并不华贵,没有法光闪耀,反而十分普通,头戴一个莲花冠,双手上空无一物,就很自然的搭在膝盖上。

掌教面容自然是很清秀的,很白净,又有些清瘦,生一对凤眼,眉毛淡淡的,像是一个书生,但整个人又散发著一股松弛而又绝对自信的意蕴,他嘴角噙著笑,仿佛什么事他都不在乎,又仿佛什么事都在他的掌控中。

如果非要做一个比方,他认为掌教是一个像凤一样的人。

“都来了呀,坐下说话吧。”

掌教对他们说,声音清雅如凤鸣,如箫声。

掌教的对面凭空生出六个蒲团来。

众人行礼称是,各自寻蒲团坐下了。

“你们几个面生,我们应该还都没见过,可以先各自介绍一下。”

掌教并没有一上来就问金铭子的事,反而是温和的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

“第四十六代弟子,紫烟山孙妙殊见过掌教。”

“第四十八代弟子,摇光山徐济深见过掌教。”

“第四十七代弟子,白虎山朱兼墨见过掌教。”

“第四十六代弟子,百草山王妙缘见过掌教。”

“第四十八代弟子,杜鹃谷冯济虎见过掌教。”

“第二十六代弟子,明治山程心瞻见过掌教。”

几人恭敬回答著。

掌教笑著点点头,“都好,都是年轻人,好生修行,莫要蹉跎光阴,三清山未来到底是要靠你们年轻人的。来,我这里有六粒莲子,可栽种,可入药,你们接著。”

掌教从怀里掏出了六个散著青光的莲子,手掌张开,六粒莲子便自行飞出,分别停在六人跟前。

“谢掌教赐!”

掌教所赐自然不需推辞,六人齐齐应了一声,便收起了莲子。

“好,再与我说说那位飞升的前辈吧。”

见几人收了见面礼,掌教这才笑著问起正事。

几人在路上时就已经商量好,要是掌教问起来,就由程心瞻来回答,因为这件事里,他是唯一一个从开始到结束都在的人。

于是程心瞻便简要的说了一遍事情的始末,但著重讲了金铭子一世天仙飞升被人围杀,二世又以尸仙飞升的经历,随后便重复了朱兼墨和自己的两个问题,把天界无金仙、麒麟第一世寻祖师无果以及对金性的解释都细细的讲了。

掌教静静的听完,一次打断都没有,等程心瞻说完后他才道,

“金铭子前辈字字珠玑,你们也要好生参悟金性,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有关金铭子和祖师的事,包括红尘龙脉的事,你们都不必往外说了,你们师尊也不必说,我会让他们不要多问的。辛苦你们走一趟,各自回去修行吧,心瞻,你留一下。”

另外五个人意外的看了一眼程心瞻,便起身行礼告退了。

程心瞻不知掌教留自己有何事,有些忐忑。

“心瞻,你入山多少年了?”

掌教问。

“回掌教,今年是第三年。”

掌教点点头,又道:“明治山的情况你大概知道吧?”

程心瞻以为掌教说的是传承少、辈分高的事,便道,“大概知晓一些。”

“嗯”掌教点点头,“三清宫掌教,纯阳殿副掌教,元阴殿副掌教,玉京峰副掌教,以及神女峰副掌教,这五位教主,除了神女峰副掌教以外,其余的,你明治山出来的人都做过。”

程心瞻闻言一惊,直直看著掌教。

男子笑著摇摇头,“我不是,我是从紫烟山飞仙台出来的,看来你还不知道这个,我和你说这些,是看出了你在精修五行,是么?三清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精修五行阴阳者才能胜任教主之位。”

程心瞻有些茫然,便问,“掌教,什么叫精修五行?”

“哦,原来你还不知道这些,素空没和你说过吗?也是,她向来粗心,只一心修道,倒是难为她带徒弟了。”

男子笑了一声,继续说,“其实大多数修行人在修炼五行时都会找到一个最契合自己心意的行属,那么在炼气境,便会著重关注相应的脏腑,体悟其先天或是后天的法蕴,对其他行属和脏腑关注便会少一些,只求能开辟,集齐五行开辟绛宫就好,修行法术、咒术、符术都会有偏好,等到了第二境,便会根据喜好的行属而偏向于阳或是阴,等结丹与洗丹时,也会有侧重,甚至合道时,都会受到影响,这个影响是会贯穿一生的。”

“就像刚才你的几位同门,很明显能看出来,孙妙殊喜土,徐济深和王妙缘喜水,朱兼墨喜金,冯济虎喜木。往后也能猜出来,孙妙殊、朱兼墨喜阳,徐济深、王妙缘还有冯济虎喜阴。”

“但你不一样,你虽然首开心府,并以观想法食阳火,缔结昴宿内景神,这很好,但是从你向金铭子前辈提出何为金性的问题来,我就知道你不只注重火行,是么?而且我看你身上已经有些许金性存留了,你想以阳火炼阴金,五行具备,阴阳相济,是么?”

程心瞻点了点头,他确实不偏向于哪一行属,只觉每一行属都有无穷奥秘。

掌教笑了,说,“你这个就叫精修五行,每个行属都要琢磨透了,每个行属都是你参悟天地大道的钥匙。你师傅素空就不是,她喜好水与金,两仪在阴。这和天赋与认知都有关系,有些人想通练五行,却没那个能力,等到寿元到了,便慌不择路挑了一个行属去精修,有些人有这个能力,但打骨子里只偏好一两个行属,素空就是后者。”

“不知掌教有何教我?”

掌教叹了一口气,“现在修行界风气日渐浮躁,精修五行的人越来越少,我看见你,就知道你是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所以留你下来是想专门叮嘱你,往后修行不要只著眼于眼下一时之快,目光要放长远,你看,素空给你取的这个道名就很好嘛,要高瞻远瞩。

“而且在莲花八脉中,只有紫烟山和明治山的法统是直指阴阳、兼顾五行的,所以掌教之职也大多出自此两山,还有,明治山可是有好些代没有出掌教了,你们门人稀少,素空又指望不上,你可是要多努力些。”

掌教忽然促狭一笑,“到我们这一代,从紫烟山和明治山出来的掌教数刚好相等,后面便要看你们这些晚辈的了。”

求月票求推荐,欢迎评论与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