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宠外室吞嫁妆?重生后我换婚嫁权臣 > 第372章 密信公开,顾阁老真实身份(大揭秘必看!)

谢安奉这一刻恨不能掐死她。

可今非昔比,谢皇后不再是那个明媚的妹妹,而是一个自称朕的实权女皇!

而且自己的女儿和外孙还扣在她手里。

“皇后娘娘,后宫干政已是大忌,再临朝听制,这是错上加错,求娘娘,放手吧!”

“谢大人怕了?”

“是!”

他是一族之长,负担谢氏荣辱安危,谢皇后的所作所为,于整个谢氏,已是大祸。

“怕什么!姓魏的已死的死,逃的逃,这两日,朕再把姓周的都料理了,谢氏一支独大,以后谢氏的女儿都不必再做联姻工具!”谢皇后说,“朕会下旨,对谢氏大力封赏。”

谢安奉闭了闭眼睛,干涩地回道:“谢娘娘厚爱,无功不受禄,谢氏不求封赏,只求平安。”

谢皇后笑笑:“自然要封赏!兄长和母亲一直求的不就是谢氏荣宠高于一切吗?朕满足你们!”

谢安奉老血吐出三升,谢氏想要枝繁叶茂,但没有想过谋反啊!

“朕打算封兄长为恭亲王,二弟为楚王,母亲为皇太后,几个婶娘均封王妃。”

昭昭封皇太女!

谢安奉绝望地看着谢皇后,眼里的冰碴子变成无形的利刃。

“臣不同意!求皇后娘娘放过谢氏吧!”

“朕是谢府的女儿,不能忘本,必定与谢氏休戚与共,必赏!!”

两人正拉锯,一个要赏,一个严词以拒。

门口禁军报告:“禀告陛下,有人把玉容公主扔在宫门口,还有一封信!”

“高全,呈上来!”谢皇后对谢安奉说,“谢大人先回去等圣旨吧。”

谢安奉从宫里出来,头重脚轻,眼前发黑。

踉踉跄跄上车回府。

他出宫时,正看见禁军把玉容公主提到御书房。

次日,朝堂。

惠帝呆滞地坐在朝堂,一语不发,谢皇后坐在龙案前,与朝臣共商国事。

“谢大人,据说,你的书房里有一封密信?”

谢皇后忽然向谢安奉发问。

“臣乃朝廷命官,又兼谢氏族长,每一份文书都堪称密件,臣不知娘娘问的是哪封信件?”

“呵,谢大人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朕不妨提醒谢大人一下:就那封你父亲与靖亲王、下狱的柳阁老、勋国公、已故的平阳侯老侯爷,几人密谋签署的文件!”

朝堂一片哗然。

谢府已故的老太爷签署的,那至少也是二三十年前的密信了吧?什么信能保密这么久?

谢安奉面不改色地说:“臣不知,臣的老父亲并没有给臣说起这样一封信。”

“不见棺材不流泪!你若主动交出,朕可保你一府平安,若搜出来,谢府,朕也保不住。”

“没有,臣从来没见过这样一封密信。”谢安奉斩钉截铁地说。

朝堂上文武百官都低头不语,自从皇后娘娘临朝听制,与谢大人的关系越发恶化。

谢皇后看看他,又看看众臣,玉容公主告知的“密信的相关人”,今日都不在。

谢老太爷作古了,平阳侯也作古了,勋国公此次在西北战死,柳阁老下狱了,靖亲王自她听政,便告病不再上朝。

谢皇后冷笑道:“那就立即去搜。”

谢安奉怒道:“娘娘说搜臣的府邸就搜臣的府邸,这是完全不顾朝廷律令,不顾臣的颜面?”

“待搜出密信,朕和你好好论一论律令。”

凌汛此时也上前奏道:“皇后娘娘毫无根据地搜查大臣府邸,实乃不妥,望娘娘三思。”

许多官员都站出来说“娘娘三思”,也有人说“陛下三思”。

谢皇后唇角弯起来,说:“朕自然有根据,不然朕怎么不去搜其他朝臣的府邸?”

凌汛再次说:“娘娘......”

娘娘?呵!谢皇后看了看新上任的吴御史。

吴御史立即举起手中笏板,说道:“启禀陛下,臣要参工部侍郎凌大人。大军在西北杀敌,陛下病重,国难当头,凌大人竟出入烟花之地,行那污秽之事,实在是有辱斯文,有悖人伦!”

这话一出,百官对凌汛立即侧目。

凌汛面红耳赤,看了看道貌岸然的马大人之流,数日不解的东西,忽然豁然开朗了。

那绘月山庄的后劲儿,在这里等着呢!

脸上的红晕消散,他大大方方地站着,不辩解,不在意。

“凌大人,吴御史说的可是事实?”谢皇后淡淡地问道。

凌汛不卑不亢地说:“如果说,臣‘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娘娘信吗?”

“去了就是去了,竟然还要狡辩?无耻之尤!免去凌汛工部侍郎之职,贬为七品令史。”

七品令史,以后连天子跟前上朝的资格也没了。

午时,宫中内侍高全来谢府宣旨,御林军奉旨搜查谢府私藏谋逆密信。

谢老夫人双手颤抖,谢氏怎么可能谋逆?哪里来的密信?

老人家拄着龙头拐杖,坚定地站着。

她不倒,儿孙们就有主心骨。

谢安奉看着如狼似虎的御林军,一颗心沉到水底。

搜查整整三个时辰,无果。

御林军首领把谢安奉很多文书资料翻得乱七八糟,就连许芷嫣的画像也给碰坏了。

谢安奉抱着画像,黑着脸一言不发。

高全只好带领御林军离去。

次日,谢安奉没有像往常一样上朝,辰时,他与谢老夫人、族老们,身着素服,一步步走出家门。

却不料在半途遇见王分、谢珏、顾重锦等人,骑快马回京禀报,说西北战胜归来的将士,已经在城外十里。

顾少羽和西北归来的将士,班师回朝,马上就到。

心情已经低落到冰点的谢安奉,急忙拉住谢珏问道:“顾阁老、你兄长都回来了?”

谢珏不明就里,高兴地说:“大伯,大家都回来了,就在城外十里。”

谢安奉顿时急了,这可怎么办?

陛下(两位陛下)会不会把顾阁老、谢瑜一网打尽?

他再次问谢珏:“跟着顾阁老回来的兵马有多少?”

“去西北三十五万人,总共折了不到五万,三十万大军都回来了,等着陛下封赏呢!”

谢安奉顿时有底了,顾阁老那样精明的人儿,怎么可能被皇后娘娘拿捏住!

三十万大军在手,兵符就算不上交,皇后娘娘暂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也不去敲登闻鼓了,在皇宫外等着。

不多久,就看见许久呆滞不说话的惠帝,忽然鸾驾摆出,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从正阳门出来。

一队人马飞奔出来,领头的正是冷洛。

他在谢安奉跟前跳下马,激动地说:“谢大人,陛下叫您快快去把靖亲王叫来,下官去牢里把柳大人请出,您呀,速速去把府里老大人藏下的密信请来。”

谢安奉激动地问道:“是哪个陛下的意思?”

“嗐,下官和大人的心里,只有当今才是陛下,娘娘就是娘娘,是不是?”

“是是是,下官立即去叫靖亲王、柳大人,请密旨!”

登闻鼓也不敲了,谢安奉拉着迷迷糊糊的谢老夫人,说:“母亲,我们回府。”

“不告御状了?”

“不告了!母亲,有大事!”

不多久,靖亲王、柳阁老都被请来,张大人也被从监牢里放了出来。

皇城司的五十名顶级高手簇拥着谢安奉、柳阁老、靖亲王,手里捧着一只乌沉沉的楠木盒子,与陛下的鸾驾一起迎到御街之外。

惠帝、谢皇后都坐着鸾驾,带着满朝文武出宫迎接顾阁老一行。

一街两巷,围满看热闹的百姓。

城门大开,迎接凯旋的英雄。

顾少羽、曹巍、殷槿安带头的一众伐魏将领三跪九叩,“臣幸不辱命,大败贼军”。

惠帝被花子胜扶着下了轿辇。

惠帝颤巍巍地走向顾少羽,顾少羽急忙上前,惠帝抱住顾少羽,未语泪先流。

顾少羽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惠帝看着花子胜,点点头。

花子胜在谢皇后万分疑惑的目光中,把谢安奉手中的盒子,按了一个机关。

取出一个用防水布包裹两层的绢帛。

赫然是一张圣旨。

“平阳侯府顾氏三郎,乃朕与云妃之亲子。为免遭魏敬忠一党迫害,现将皇儿寄养于平阳侯府,朕有生之年,若幸而除去魏氏奸贼,则迎麟儿认祖归宗,若不得行,则愿皇儿一生顺遂,平安喜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