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宠外室吞嫁妆?重生后我换婚嫁权臣 > 第490章 叶婷斩刑,连坐三族

李县令大喜,立即亲自问话。

叶婷剩下一只眼睛,不断地流出一行浊泪,嘴里叨叨着:“大人,我的命比黄连还苦!!

我从小没娘,都欺负我,我吃不饱穿不暖,只有他对我好,一次给我那么多银子,还答应事成之后给我一千两银子……”

李县令一听这话就知道有戏,急忙问她“他”是谁?为什么要给她一千两银子?

李县令道:“叶婷,你如好好配合,官府不仅能给你赏银,还给你找最好的郎中。”

叶婷现在迫切地想恢复容貌,张向良喜欢她长得俊。只要恢复容貌,她就恳求张向良再要回她,她一定会好好地跟张向良过日子,再也不想三想四了。

“那个男人,给了我一块玉佩,说有事就去京城丞相府找二公子。”

叶婷把那块玉佩拿出来给县太爷看。

李县令看了那玉佩,正面刻着“怒”,背面刻着“相府”,他大吃一惊,难道这真是丞相府二公子的信物?

不太对啊,一个相府二公子,和一个村妇,怎么可能?

“叶婷,那些人是什么人?”

叶婷的独眼又开始流泪:“他们都是骗子!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锦衣是傻子,是残废,但是我不知道他都是装的,他腿没断,他也不傻!”

她像受到了极大的委屈,难受的哽咽着。要不是锦衣骗人,她就能拿到一千两银子。

就算张向良有病,她也有银子给他治好,她和张向良绝对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你知道他们的身份?”

“那个最厉害的,自称本王,说是个王爷,锦衣说自己是死去的卫皇后的儿子。”

李县令一屁股坐在地上。

两位皇子?

能自称本王的,年纪还那么轻,按照盛掌柜的反馈,李县令得到一个心惊胆战的答案——

这具还没死透的焦炭,会不会就是梁王?

如果是梁王,那么,他就是楚皇后的嫡子,是楚相的大外甥!!

李县令恨不得自己没接到过这个案子,如今的局面,他应该全族灭亡了。

叶婷还在喋喋不休,述说楚不怒和她不得不说的故事——

“他给我银子,叫我把九天骗走,叫张向良把锦衣背到大街上,说要见见他......”

叶婷用独眼哭着,“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他想见锦衣,我没想到他是想杀锦衣。”

李县令看着她,心里在骂娘,好一个刁妇!

你不知道?你她娘的装什么清纯无辜?

张向良背去锦衣,但不是帮凶。客栈盛掌柜、迎客小厮的供词里,都说张向良很老实,是叶婷主动找那些人卖消息换钱的。

“你是如何说服张向良把锦衣骗到大街上去的?”

“我告诉张向良,锦衣的腿断了,需要晒晒日光,才会好得快,张向良老实,就同意背他出去晒日光。”

李县令气坏了,“呸”了一声,道:“叶婷,利用张向良的善良,利用张向良对你的感情,你如此坑他,可真是个好婆娘!”

叶婷不知道李县令说的是什么意思,她只知道自己好可怜。

“青天大老爷,您答应给民妇的赏钱,可以给了吗?民妇知道的都说了。”

“长得丑想得美!你要不来领赏钱,本官还不知道,竟然漏算了你这个凶手。”

李县令怒道,“张向良是你害的吧?你也是想害死锦衣的帮凶。他可是大皇子殿下,你好大的胆子,与人合谋杀害皇子!”

还想要赏钱?拿了赏钱,吃饱了继续害人吗?

不过,有了叶婷的证言,整个案子倒是一切都清楚了。

凶手、被害人、帮凶,都很齐全。

李县令择日升堂,把张婶、张向良、叶旭阳、叶家家主,都叫来,把整个案件小范围公开审理。

最后,宣判。

对梁王、楚二公子杀害大皇子未遂,罪行以及判罚交由上司核定。

对受害人锦衣的赔偿也要与上司核定后另行决定。

但是,对于帮凶叶婷的罪行以及判罚却十分简单,李县令可以决定。

“犯妇叶氏,胆大包天,唯利是图,与楚府二公子楚不怒和梁王勾结,诱引受害人大皇子殿下进入埋伏,从而残忍杀害受害人(未遂),并导致张向良神志不清。

犯妇叶氏,罪恶滔天,罪不容恕,判以斩刑,并对叶氏三族行连坐之罪,流放三千里。

以上判罚,待刑部核准,一并执行。”

判罚书宣读完,李县令喝道:“将犯妇叶氏、叶氏一族收监,张向良无罪释放。”

叶婷大哭,哀求道:“民妇没有害人,民妇没有拿到银子,是张向良背着锦衣中了埋伏,是张向良害人……”

张婶气得当堂晕过去。

李县令宣布“退堂”。

叶氏族长瘫倒在地,整个都懵逼了。

叶家竟然出来一个逆天的反贼,与外男勾搭,为了一千两银子谋害皇子,灭叶氏三族!!

叶旭阳、叶伟、吴氏抓住叶婷,疯狂殴打,若不是衙役拦着,叶婷当场就没了气。

叶家人都入了监,当天,叶家人再次对叶婷围殴。

“呜呜呜,我从小没娘……”叶婷缩在监牢墙角,抱着头喃喃自语,“我真傻,真的……”

李县令把案子整理好,揉着脑袋,该怎么给上级汇报这个天大的案子?

一来二去,半个月过去,李县令终其一生的文采,原本给楚相写了一封感天动地的信,还没等他寄出去,回鹘人就打进来了。

李县令得知大皇子就是锦衣,只一个时辰就把回鹘人干翻,将来皇位是谁的还真不一定。

他把给楚相写的信,给罗知州写的案卷卷宗又压下来。

十二月上旬,永乐县收到大皇子殿下,发布的《对入侵者宣战诏》。

李县令看得热血沸腾,他要尽快凑出一批粮草,送给殷槿安,他要支持大皇子。

顺便把案卷的处理意见报给大皇子听一听。

十二月十二日,李县令一大早就听见树上乌鸦“呱呱”叫,他拿起来一个石头砸过去。

“叫什么叫?晦气玩意儿!”

薛捕头跑来,对他说:“大人,京城来人,两辆马车。”

他把对方的帖子给李县令,李县令看了一眼,立即正衣冠,迎了出去。

两辆马车,懂行的一看就知其富贵,车架木头都是当下最好的,尤其前面那一辆,是楠木。

看他出来,马车里的人便在侍卫的搀扶下,掀开帘子出来。

前面马车里是楚相,后面马车里下来一个年纪五六十岁,须发皆白的老头。

李县令只在考中进士时见过楚相一面,然后就被派到永乐县做了县令,其他的朝廷大员,他真没见过。

楚相怎么来永乐县了?

他立即跪下:“见过楚大人,见过这位大人。”

“李大人不必客气,本相是微服私访。”楚相声音低低地说,“这位是崔侍郎。”

李县令心里咯噔一声,崔侍郎,就是当初送锦衣来龙门镇的崔侍郎?

不是,他怎么还有脸来?怎么敢亲自来?

是觉得大皇子肯定死了?还是觉得大皇子不敢弄死他?

不,还有一种可能,楚相和崔侍郎都是来找人的……

想到楚不怒和萧弘砾都死在龙门镇,大冬天,李县令流了一后背的汗。

楚相和崔侍郎进了县衙后院,只觉得冷气从脚底嗖嗖地往上钻。

楚相皱眉头,对李县令说:“龙门镇是李大人治下吧?李大人对龙门镇熟不熟?”

“熟!前几个月才断了龙门镇一个案子,是崔家父子抢劫、杀害长坑村的李长河,那父子俩都被问斩了。”

他话落,崔侍郎立即就问:“龙门镇崔家?崔福德?”

“是的大人。”李县令硬着头皮说。

“胡闹,”崔侍郎恼怒地道,“你难道不知本官祖籍就是甘州龙门镇?”

李县令假装害怕,道:“下官确实不知道啊,他们杀人事实清楚,人证物证都在,下官也不知道他是侍郎大人的亲戚啊!”

楚相看着崔侍郎,说道:“崔家可能比较低调,李县令没听说过也有可能。”

崔侍郎立即换了口气,说:“本官确实多年没有回过祖籍,李大人不知道也情有可原。崔福德竟然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本官很痛心。”

李县令听两人一唱一和,顿时明白,崔侍郎根本不在乎崔福德的死活。

他们问龙门镇的事,就只有一种可能——打听大皇子殿下的消息!

果然,崔侍郎痛斥了崔福德父子,又开始问崔福德的家里人如今都在哪里?

“下官审问此案,并没有牵连家人,只处置了崔福德父子。”李县令滑头地回答。

崔福德家人被赶出龙门镇,又不是他干的。

崔侍郎松了一口气,说:“前些日子,我们在京都收到甘州府发出的《对入侵者宣战诏》,是以大皇子殿下的名义颁布。

这可真是笑话,大皇子殿下一直在京城,甘州怎么冒出来个大皇子殿下?”

李县令心里翻着白眼,满嘴谎话,觉得本官是傻子吗?

既然你们说大殿下在京城,那么你们跑来甘州干什么?

认定有人冒充,陛下怎么不派武将去镇压?寒冬腊月,何必朝廷第一权臣顶风冒雪地亲自跑一趟?

另外,十二月初五发出的檄文,就算快马加鞭送到京都,来回也要二十几天的时间,就算楚相和崔侍郎用飞的,一来一去,从京都到永乐县也要半月。

今儿才十二月十二日,檄文不过发出七天时间。

两人定是半个月前就从京城出发了,且专程来找大皇子殿下。不好好抗敌,为什么千里迢迢来找大皇子?

所以,这两个老东西跑甘州来,这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