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十九章 翻阅《黄庭中景玉经》(新年快乐)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归山第四日清晨,藏道峰,问道院,茅舍门打开,睡足的白发老道走出房门,精神抖擞,张开双臂,伸一个懒腰,他迈步而出,先看了眼三尺高的灵松幼苗。

浇灌灵水,松土施肥,随手给这株灵根一缕道韵,瞧着微抖枝叶的灵松,玄明抚须,会心一笑,又细心地将其他灵植打理一番,用过早食,他才走出院落,行于山中。

瞧着熟悉的浮云山水,一股熟悉感与亲切感油然而生,阴阴林木静,寂寂无人境,玄明脚踩在枯枝落叶层上,发出细微声响,他瞧着红黄绿相间的草木,欣赏之余,内心宁静。

走古木密林,登素白雪峰,入寂静幽谷,玄明在熟悉山水中寻找新感悟,印证数万里行道所得。

一个时辰后,他重返藏道峰,入藏经阁三楼,桌案上道经已备好,清茶已煮好,桌案边天香已燃好,长丰子一如既往,将东西准备妥帖。

端坐窗边桌案前,玄明轻抿一口清茶,茶叶未变,茶水未变,煮茶之人未变,味道也还是那个味道,只是品茶之人的心变了。

皆因清晨时,玄明听送饭的长宁谈起,自他下山游历起,长丰子每日都会在藏经阁第三层桌案上准备好玄明常用之物,生怕师伯哪天不声不响地回来。

除了强迫症驱使外,这份用心与执着令玄明感动,饮茶时心情愉悦,看桌案上一切东西都顺眼,黄金万两易得,真心一个难求。

看了眼在一楼伏案观经的长丰子,他嘴角上扬,而长丰子猜得不声不响,玄明确实想这般归来,毕竟劳师动众太过麻烦。

只是到底第一次出门这么久,再次归来,近乡情怯,加上被灵鹿长寿欢快情绪感染,他也情不自禁地泄露出几分情绪,引得浮云山共鸣,既如此,他便索性简单显圣一次,振奋人心,安抚众道。

略微摇头,摒除纷乱思绪,玄明拿起经卷,呼吸间便沉浸其中,渐入佳境。

“师伯,如今我藏经阁有道经六千三百卷,较之前又多出六百余卷……”

下午时分,合上经卷,长丰子到来,向玄明汇报阁中经卷详情,通过诉说,他知晓这六百多本道经是求真观弟子之功。

他们知玄明喜好观经,不管是出山游历,还是下山还俗,都会有意识地收集道经,带回或送上浮云山,填充藏经阁,既是为了满足玄明的爱好,又是为了加深宗门底蕴。

另外,上行下效,如今求真观弟子也意识到观经之重,喜欢上观经,从经中参悟道理,解答疑惑,求道之风愈浓,这也是他们收集道经的原因之一。

“我道家有道经师三宝,文以载道,道经中承载道理真意与智慧真理,如今众弟子能有此领悟,老道心甚慰……”

明白前因后果后,不管是为己,还是为他,玄明对求真观道人的转变喜闻乐见,挥袖取出下山前带走的道经,自动归于空白书架上,为长丰子解答一番修行疑问,他起身离开。

至于给予这个师侄造化,不能操之过急,长丰子的坚持固然令人感动,可这也不是玄明再次给予机缘的理由,毕竟,先前他已经给过一部阵道心得。

走出藏经阁,山风吹拂,须发与道袍齐飞扬,玄明传音,唤来三代道人。

———

一声令下,众道齐至。

当玄通姗姗来迟,除了在天地院任职的玄阴,三代道人齐聚问道院,品茶叙旧,玄明谈了自己游历见闻,惹得玄阳等三代道人心痒不已,也静极思动,生出几分游历之意。

以前,他们修为低,只能在浮云山周遭游戏红尘,去过最远之地便是风阳郡城;如今,他们成就真人,有了自保之力,师兄又以身作则,为他们开了好头,于情于理,他们都不能困于山中,要努力走出去。

下山再上山、入世又出世,只有在半城山水半城烟中徘徊过,有过一壶浊酒一花间的双重经历,见三千繁华而不迷心,经万象红尘而不偏执,才能得道。

何况,他们欲走地仙道,欲创地仙法,更不能坐而论道、坐井观天,需亲自用脚丈量大地,感受各地山水灵机与情绪变化,捕捉并积攒那抹灵性,体验各地风土人情。

众道也讲述求真观晋升大宗后日新月异的变化:今春第一场入门大典,闯过三关,拜入求真观者二十有三,资质高低不一,心性、悟性与毅力均不错、天篆派与求真观往来次数增多、浮云山晋升后人杰地灵,弟子们修行事半功倍、山中自然灵物增多……

茶过三盏,叙旧告一段落,玄明先为众道解答修行疑惑,一天一夜后,他道出唤来众道的目的。

将一个如意囊递给玄虚,解释道:“此番下山,贫道曾在赤耀山逗留一段岁月,机缘巧合下得到火鼠族积蓄数百年的库藏,此为其中一部分,交由师弟处置。”

闻言,玄虚没拒绝,立刻起身而立,恭敬稽首:“师弟代观中弟子谢过师兄。”

玄阳、玄空、玄通等同样行礼,皆因这份礼物是给求真观,不管是他们,还是弟子,都能从中受益。

“多谢师兄!”

不在意地挥一挥手,玄明没说太多话表态,他于求真观入道、观道、悟道,未来还有可能得道,自要反哺于求真观,懂得都懂,无需多言。

众道重新落座后,玄明再次取出一物,将一枚红珠交给玄阳:“此为我从赤耀山中取来的火脉,有劳师弟将其安置在浮云山中。”

抬指一道流光入玄阳眉心,玄明继续道:“此为迁脉移脉之法,可助师弟一臂之力。”

玄阳狂喜,拍着胸脯保证道:“师兄放心,此事包在贫道身上。”

轻轻颔首,玄明将收集而来的各地特色灵植种子交给玄素,又叮嘱其他道人几句,便命众道散去。

其他人起身行礼,各自告辞。

众道走后,玄明瞧着曙光初晓的东方,运转《混元一气诀》,搬运周天,牵引朝阳紫气,增进法力。

———

炼化能量、观天察地、翻经悟道、磨练神通、整理游历所得、运用阴阳法汲取灵果能量……玄明忙中有序,有条不紊地修行,积累一点点儿增多,底蕴一点点儿加深,法力一点点儿增强。

回归浮云山后,玄明越发珍惜山中生活,修行之道当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过去一年多,他以动为主,眼下他当以静为主,闲暇之余,玄明经常端坐山巅,一边煮水品茶,一边眺望山外红尘,复盘过去一载的烟火人间,似乎要将对红尘的感悟都融入一壶沸水、一盏热茶中,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然后慢慢饮下,缓缓消化。

等将这些彻底化为己用,已是秋去冬来,当第一场雪落下,玄明身上气质越发质朴纯然,却不带丝毫烟火气,一颗道心被红尘打磨得剔透澄澈。

待在茅舍里,他挥毫泼墨,写下数行字:青山不动自如如,朝暮云霞任卷舒,纵有红尘深万丈,曾无一点到茅舍。

运笔走龙蛇,字迹龙飞凤舞,笔画流畅飘逸,笔势一气呵成,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潇洒不羁之风,弥漫一股逍遥自在的法意,令人忍不住神采飞扬,情绪欢喜清宁。

写下这首诗,玄明心情大好,朗笑出声,大步流星,走出问道院,在浮云山中观雪赏松,或雪中垂钓,或赤脚冰川……

兴尽之后,心神舒阔,他重返宅院,挂上闭关牌,先在榻上睡了一觉,后盘坐于蒲团上,黄庭气加持悟性,玄明心神入玄关,循着冥冥感应来到两部道经前。

其中一部半遮半掩,藏在刺目霞光中令人看不真切,可他清楚这是《黄庭内景玉经》,另一部则是玄明眼下能看清的《黄庭中景玉经》。

也是他的目标。

时至今日,终于够资格翻阅这本道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