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十三章 道元盛会,五雷正法

“当今圣皇清明,朝廷赏罚分明,因我求真观此番下山救济百姓,出力甚多,那位钦差大臣代朝廷承诺:

明年的风阳郡道元盛会上,只要我求真观表现不太平庸,会给予我们两个名额。”

玄明闻言,目光暂时离开经卷,神情诧异,此事确实出乎意料。

此方天地特殊。

灵机充裕,法脉林立,修者众多。

江湖武者一拳开山,道门真君神游万里,佛门罗汉金身不败,儒家圣贤出口成兵,墨家游侠神出鬼没……

为防止修者犯禁,免得他们恃强凌弱,也为了震慑天下妖魔鬼怪。

五千年前,朝廷与各方法脉联手,制作出了封神榜,颁布律令,设下天地院、菩提堂、万神殿与乾坤楼等衙门,与朝廷一起联手掌控权柄,协理封神,管理修行界。

纵然后来天下分崩离析,由大盛神朝分裂为大晋、大玄与大乾三大神朝与众多小国,天下由此三分,诸国乱战又三足鼎立千年之久,这种合作依旧未改。

求真观地处大玄神朝风阳郡,道元大会便是大玄朝廷与道门联合举办的盛会,每十年一次,旨在选拔道门优秀人才入天地院任职与修行。

真至道,不择人。

岂论高低富与贫。

道门不太讲究三六九等。

大小道脉与散修皆可参加盛会。

可小道脉与散修底蕴浅薄,很难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求真观百年来,只有一位成功加入大玄天地院,便是长安子之师:玄夜。

他是玄明师兄。

惊才绝艳,有望真人。

是求真观百年来最杰出的弟子。

结果在十年前突然陨落,虽道院给出原因,但众道不愿相信,总觉得此事另有原因,毕竟,玄夜师兄素来稳重,怎会突然暴毙而亡?

这件事一直是长安子心中一个结,为此,他心境倒退,萎靡不振,偷偷下山,想探寻真相,结果遭遇意外,身受重创。

虽救了回来,但修为跌落。

这小子虽看上去玩世不恭,没心没肺,但实际上跟玄夜师兄感情深厚。

如今有机会,他肯定不想错过。

看了眼兴奋的长安子,玄明明知故问道:“你想参加明年的道元大会?”

长安子郑重颔首:“是!”

面对感情深厚的师叔,他不想撒谎,也知晓整座求真观,唯有其能帮自己。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弟子从小无父无母,由师父带大,我想入天地院,想要探寻师父陨落的真相。”

“恳请师叔助我。”

挥袖一道法力托起双膝弯曲,打算行叩拜礼的长安子,玄明不耐烦道:

“老道最烦别人跪我。”

“你小子啥时候这般矫情,赶紧下去,别打扰贫道观经。”

话落,他直接将这小子赶下二楼。

二楼入口,垂头丧气的长安子刚下楼梯,就被一物砸中后脑勺。

“哎哟!”

吃疼一声,他捂着后脑勺转头。

瞧见一瓶药膏悬浮在身前,紧接着一道声音传入耳中:

“小子,老道指点起来可不会心慈手软,明日卯时起床,先将观中水缸都装满,不得使用法力,中途更不能放弃,否则,休怪老道不客气。”

“弟子遵命!”

长安子顿时振奋精神,朝二楼看了眼,咧嘴一笑,伸手接过药瓶,小声嘀咕:

“嘴硬心软的老头儿。”

———

岁月如流,半个月后。

浮云山,雷鸣电闪,激荡层林。

白发老道纵横腾跃,抬手间掌心涌动雷霆,黑白赤青黄,五色交织。

一块三丈山石在雷霆下粉碎,化为尘屑,洋洋洒洒。

雷霆如蛇,环绕在方寸之间,随老道心意游走,掌控入微,不泄露丝毫能量。

山风吹拂,道袍猎猎。

身躯挺拔,白发飞扬。

老道宛如执掌刑罚的神祇,掌御雷霆,威严霸气,至尊至贵。

这老道正是玄明,试验了雷霆威力后,他挥手散去法力,瞧着只剩下一个深坑的地面,捋须含笑。

第二次翻阅《黄庭外景玉经》观道,他除了完善《混元一气诀》,领悟的另外两法,便是五雷正法与阴阳图录。

一个是观开天雷霆所得。

一个是观日月十二神所悟。

两法皆是护身法,一刚一柔,尽显天地道理,彰显道法玄奇。

雷霆刚猛霸道,杀伐第一。

阴阳相生相克,攻守兼备。

这半个月,除了观经悟道与日常修行,玄明一直在修行两法,如今终于入门。

有两法傍身,他于此方天地更多了几分自保之力,能更从容地修道参玄。

没着急返回求真观,玄明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子,前行一段距离,抬手朝一处方向打去。

一炷香后,篝火上一只山鸡被烤得金黄,油光水滑,他熟练地翻身,撒上佐料,继续烧烤。

徜徉山水,体悟自然,品尝山珍,不失为一种修心之法。

美食,令人愉悦。

风景,令人赞叹。

玄明已有了修行与日常生活相融的趋势,等起行坐卧皆是修行,便是他打破瓶颈,进阶练气,成就道门真人之时。

填饱五脏庙,熟练地熄灭火焰,玄明起身离开,脚尖轻点,纵步间挪移百丈,若冯虚御风,衣摆飘扬,姿态潇洒。

———

观经悟道、修行练法、品茶习字、指点长安子与长宁,闲暇之余,行于浮云山中,游山玩水,师法自然。

观草长花开,见瀑布飞流,看飞禽展翅,瞧百兽繁衍。

玄明张弛有度,修为日渐深厚,法力日益增长,心中道理愈明,底蕴愈发厚重,身上道韵却逐渐内敛,有了几分返璞归真的味道。

长安子与长宁亦进步飞快。

前者在新八卦剑术上已经入门,后者参悟的确实是阴阳筑基篇。

小丫头悟性不错,机灵狡黠,小小年纪便熟读两百多卷道经,虽是因她迟迟无法修成第二境,不得不看道经打发日子,可也为打下深厚基础。

她举一反三,对阴阳筑基篇领悟颇快,照此下去,虽不能完全修成此法,但领悟个七分,借日月阴阳之力,弥补先天不足,从而打破枷锁,迈入第二境,筑就上乘道基,应当问题不大。

至于山中琐事,玄明一概不管。

哪怕掌教师弟上门,要他担任要职,都被断然拒绝。

权势名利,于他如浮云。

活了一甲子,玄明早就看淡。

心中唯有大道,最多再加一个求真观,除非遭遇大事,否则,平常时候,他只愿做一个闲散老道。

观经悟道,种花养草。

他岁至花甲,不该奋战在一线,当用心享受退休的老年生活。

至于其他师弟师妹,他们年龄相差不大,五十岁正是当打之年。

何况,还有那么多徒子徒孙,用不着他这个平平无奇的老道劳心劳力。

师兄不愿意,玄虚无奈作罢。

他不想勉强这位长者,绝不是因为打不过,只是尊老而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夏去秋来,浮云山披上一层红黄绿相间的衣裳,几场秋雨后,暑气彻底消无,凉意渐起。

求真观,问道院。

玄明寒暑不侵,仍穿一件薄衫道袍,在瑟瑟秋风中愈发飘逸。

这一年因吸收玄明修行时散发出的道韵,苍劲老松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树干粗了一圈,树冠大了一倍,状如华盖,笼罩整座问道院。

今日他难得没有入经阁阅经,皆因树下盘坐的那位年轻坤道。

教导三个月,长宁终于要筑基,对她进度这般快,玄明意外又不意外。

不意外,是因玄素师妹对这个闺女视若珍宝,平日里投喂众多灵丹妙药,又常年吃灵鸡灵蛋养着,体内积攒了大量能量。

这三个月,在他指点下,这小丫头勤修不缀,每日吸纳日月灵机,玄明偶尔会投入一缕阴阳气机辅助,长宁先天本源壮大不少。

意外,是因才短短三个月,她就弥补完缺损,速度未免太快。

若真这般容易就能弥补缺漏,玄素师妹又何必头疼十几载之久?

思来想去,玄明总觉得有些古怪。

让长宁在问道院破境,除了方便他护法外,玄明也想看一看,能不能借此看出蹊跷,解开疑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