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二十九章 知黑守白,玄通开悟

“听说了吗?陈府被扫平了,百年传承一朝尽没。”

“昨晚那么大阵仗,恐怕浮云县半个修行界都知晓,只是我没敢靠近,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我住得近,倒是知晓一二,听说是山上求真观那些牛……道长所为,请下了诛杀令,自此以后,陈氏一族彻底成为过去了。”

“昨日辉煌,今日落魄,人生无常,我等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为好。”

“此言差异,登峻者戒在于穷高,济深者祸生于舟重,近些年来,陈氏子弟在浮云县横行霸道,今朝覆灭,完全是登高跌重,咎由自取。”

“你们都没谈到重点,我常家在浮云县仅次于陈氏,算有些见识与底蕴,昨晚祖父亲口说,求真观的剑阵非同小可,那破灭陈氏护族大阵的一剑已然触及练气门槛儿,山上道士惹不得。”

“何止啊!我家祖母曾言,陈老太爷早就是四境圆满存在,实力强横。

此番他在陈氏遭难时不曾出现,十有**是夜上浮云山,图谋不轨,惹毛了那群道士,将自己搭了进去,才给陈氏一族招来灾祸。

这剑阵虽威力不小,但要布阵需做足准备,聚集人手,若陈老太爷被发现,求真观根本来不及布阵杀敌。

这浮云山上恐怕藏着一位看到练气门槛儿的高人,才让陈老太爷饮恨,求真观将来可能要出一位真人,要真正起飞了。”

“英雄所见略同,我梁家老祖也有相同看法,昨晚连夜召集子孙,告诫我等莫要招惹求真观。

他老人家猜测这位高人是山中深藏多年的底蕴,要么是被暗中培养的三代道人,要么是硕果仅存却深藏不露的上代老古董。

甚至猜测昨晚那座剑阵便是那位不知名高人所创,如今藏不住了才显露出来,否则,这么多年咋没听到此阵半点风声?”

随着天光大亮、陈府覆灭,类似谈论出现在酒楼瓦肆、街头巷尾。

整个浮云县都热闹起来。

哪怕是普通百姓也能说上一嘴。

对求真观,百姓更崇拜,直言上面有神仙,修者更敬畏,不敢轻易冒犯。

———

浮云县西,陈府大院。

瞧着被焚烧的尸首,望着滚滚黑烟,素来见人三分笑的玄通道人面色严肃,眸光中浮现几丝迷茫。

“师兄,虽按我道门承负来说,陈氏一族理当受惩,但百姓间有句俗语,叫祸不及家人,我道门也有得饶人处且饶人之说,我等这般赶尽杀绝,究竟是对还是错?”

玄阴闻言,没马上答复,看了眼玄通,心中无语。

刚才下手时,就见你老小子犹豫,拖拖拉拉,如今杀完了,本以为海阔天空,想不到你竟开始怀疑自己,自困心关。

当真会给我找事做。

尽管如此,可自家师弟,不能不管,免得他自缚己心,越陷越深。

注视面前烈火,沉思片刻,玄阴解惑道:“玄通师弟,你负责观中香火,接待山外善福寿者,八面玲珑,是诸多师兄弟中最聪慧之辈。”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聪明人多想,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玄阴话音一顿,继续道:

“贫道知你之意。”

“可若一时恻隐,放过陈氏一族,事后恩怨纠缠,冤冤相报,世世代代,纷争不休,反而会给求真观带来更多麻烦。”

“宁搅千江水,勿扰道人心。天大地大,我道最大,若一时不忍,一世难宁,那便要道心似铁,从根上斩却烦扰,免得影响自身修行。”

“将陈氏族人斩杀殆尽,一了百了,既能让他们不用被仇恨所累,求真观又能得到清净,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等杀他们,反是在救他们。”

话至此处,玄阴反问道:“若今日换作陈府围困求真观,他们可会手下留情?”

话落,玄阴看着搬运典籍、灵材、灵药等物的弟子,摇头一笑。

想到昨晚慷慨赴死的陈氏族老,再看当前这种情形,他们确实有点儿像反派。

再见玄通低头,若有所思。

他转头眺望浮云山,继续解惑:“下山前,贫道前往藏道峰借剑时,曾有过相同疑惑,向玄明师兄求教:将陈氏族人斩尽是否太过残忍?”

他曾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为善人,不乱我心者为善,乱我心者为恶,我道门修行与别家不同,不必压抑自身,无需顾虑重重,道门承负,不讲前世来生因果,只重今生善恶有报。”

“所谓道理,全看本心。”

“本心若舒畅,念头若通达,无理亦有理,杀人即是善,反之,有理亦无理,救人亦为恶。”

“归根结底,求一个顺心顺意。”

“而黑白对错,从来无有定准。”

“这片天地不是非黑即白,万事万物也无根本对错,绝对光阴即是黑暗,绝对黑暗即是光明。”

“世上修者都走在黑白之间,道人修道持心,便是在两者间求一个本真,学会知守,知黑守白,知雄守雌,在两者间寻一个平衡,和光同尘。”

“拿这次铲除陈氏一族来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师弟还不明白?”

玄通身子微震,脑海思绪翻涌。

感觉自己方才犹如一条游鱼徘徊在清浊两水之间,不知何去何从。

而玄阴师兄的点拨,犹如黄钟大吕,令他拨云见日,豁然开悟。

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浊亦无生,只要本心过得去,不曾无缘无故滥杀无辜,何必纠结其他善恶对错。

关键在于,己心舒坦,本心无愧。

瞧着破开迷障,气质更质朴,周身法力涌动,隐约更上层楼的玄通,玄阴欣喜又酸涩。

欣喜,是因玄通道行精进,道心更澄澈。

酸涩,是因他虽也自玄明师兄所述道理中有所收获,但没玄通师弟这么立竿见影,难道他的道不在知守?

见玄通醒转,玄阴收敛思绪,稽首行礼:“恭喜师弟。”

玄通喜上眉梢,脸上笑容由心而发,更灿烂热烈,稽首还礼。

“多谢师兄指点。”

玄阴连忙道:“贫道只是转述了昨晚玄明师兄的教诲而已,不敢居功。”

闻弦歌而知雅意。

玄通遥望浮云山,躬身一拜。

“多谢玄明师兄。”

不远处,玄阳见此,翻个白眼,嘟囔道:“聪明人就是麻烦。”

想那么多干甚!

都说庸人自扰,我看聪明人也不遑多让。

“而且,忒能说会道,巧舌如簧!”

如剑目光射来,玄阳身子一僵,先是表情讪讪,后咧嘴露出八颗白牙,对玄通与玄阴讨好一笑,迅速迈步蹿到玄空身边,企图用其体魄遮挡自身,却忘了他比玄空高两个头,根本挡不住。

———

藏道峰,藏经阁。

山下沸反盈天,山上始终清净。

茶香扑鼻,书香暖心,天香清神,玄明临窗而坐,专心翻阅经卷。

仿佛陈府覆灭之事与己无关。

对山下人反应更不感兴趣。

既因只要有脑子便能猜到,无非是震惊、忌惮、畏惧、崇拜、愤怒之语,或兔死狐悲,或拍手称快。

又因重活一世,玄明对名利之事逐渐看淡,逢人莫话他事,笑指白云去来,对山下事讲究顺其自然。

总之,啥都没自己修行重要,只要不打扰他,管外面风调雨顺,还是狂风暴雨。

一切喧嚣被摒弃在外。

他修一颗净心,守自身清明。

当然,玄明没全程观经翻书,每隔一个时辰,他都会稍微歇一歇,要么望青峰玉带,缓解疲劳,要么临窗眺望山道上一车又一车被拉上山的物资,捋须含笑。

夕阳晚照,晚霞满天时,玄明刚出藏经阁,便与玄阴、玄通与玄空相遇。

玄阴是来还剑。

收了桃木剑,简单寒暄几句后,目送玄阴离去背影,玄明眼开眉展。

这个师弟心思灵活,能扛事。

昨晚他虽命众道下山围困陈府,但陈氏传承百年,有些底蕴,三代道人又暂时凑不全,仅去了四位,哪怕有一气八卦剑阵相助,此行也未必安全,不得不防。

玄明虽没下山,但也没想袖手旁观,以他堪比练气真人的实力,做不到御剑百里,可百里之内却问题不大。

足不出户,便可掌控生死,御敌于浮云山外,杀人于浮云县中,足以护持大小道士安危。

可没想到,为保万一,玄阴会来求剑,此举为玄明分忧之余,也让他分外欢喜,师弟越优秀,他越能放下担子,轻松修道。

收回目光,便见玄通对自己稽首行礼:“此此次是来感谢玄明师兄,这回下山……”

玄明错愕。

玄通变化,他看在眼里。

知晓其此番下山,恐怕另有收获。

可没想到竟跟自己扯上关系。

玄阴竟用昨晚自己授予的道理为玄通开悟,当真是无巧不成书。

玄明开口道:

“同一道理,收获多寡因人而异,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入耳入心,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师弟有所领悟,终究是你争气,抓住这个引子,才破了心关,得了造化。”

“老道只是费了两句唇舌,可没做其他事情。”

见玄通目光清明,法力躁动,影响周身气流,距离练精圆满不远,身后隐约浮现黑白两色,透着一丝淡薄阴阳气,玄明提醒道:

“师弟回去后,沉心静气、打磨自身之余,不妨趁机翻一下阴阳筑基篇,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玄通懂了,欣然道谢,见玄空未走,知其有事,没有多待,告辞离去。

羡慕地看了眼玄通,见玄明师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玄空看了下四周,没立即出声,玄明心中明了,迈步向前,带玄空入问道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