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七十二章 水墨世界,莫要回头

广法司,明镜堂。

杀人后,王琅当场气行逆海,将自己弄成重伤,并表示等处理完家事,会自愿入狱,自封法力,入矿场劳作一载,算是对朝廷法度有个交代。

这场审理将近尾声。

事已至此,海奉明没再追究王琅之罪,大玄百家争鸣,是好事也是坏事。

虽在神朝调停下求同存异,矛盾有些缓和,但某些方面依旧争端激烈,主张截然不同,各行其道,法有法理,儒说儒学,故而,法度定得不太死。

像王琅便抓住了这个漏洞。

海奉明不能再逼迫,太得理不饶人,容易适得其反,能让王晟以死谢罪,他已经满意。更何况这方世界归根结底,强者为尊,法律公正建立在拳头之上。

王琅离开。

众多看客散去。

在场练气起身挪步。

海奉明对玄虚行法家礼,善意道:“法力好修,本心难渡,此番多亏玄明真人之言才点醒海某,令我重拾初心,请真人回山后转达海某谢意,来日定亲自登山拜谢。”

“大人言重了,行于山林,儒者见智,道人看道,法修观法,论对法的了解,师兄远不及大人,这回不过是恰逢其会,送了一个引子,大人能有所获,是大人本心如此……”

玄虚还礼,实话实说。

哪怕他敬重师兄,觉得十六个大字不错,也不会违心认为师兄比海大人于法理上造诣更深,就像他说的,不过是抛砖引玉。

玄虚走后,案桌前,海奉明挥袖,十六个大字脱离纸张,朝一处方向飞去。

广法司门外,玄虚带长安子四人刚跨出大门,便听到喊声,人群骚动。

下了台阶,好奇望去,广法司外墙上缓缓凸出玄明师兄赠予的十六个大字,竖行排列,每排四字,一共四行,格外醒目。

于深夜里绽放法光,交织法理,弥漫一股凛然正气,更显露异象,化为矛盾。

遵纪守法,法为盾。

违法乱纪,法成矛。

一刚一柔,皆可护民。

“海大人好气魄!”

旁边楚氏族老赞道。

将这**字镌刻墙上,昭告世人,彰显决心,海奉明不愧是圣胎境法修。

“经此一事,只要海大人熬过刁难,有其坐镇,风阳郡风气与治安必将焕然一新,百姓有福了。”

玄虚笑道。

楚氏族老赞同。

两人交谈片刻,玄虚婉拒了楚氏邀约,叮嘱长安子四人一番,走出风阳郡,乘鹤离去,迎朝阳而来,披明月而归。

长辈们离去。

楚氏年轻一代与长安子四人相约仙客来,品酒庆贺,当然,楚云飞做东。

———

广法司,一座宅院前。

脱下官服,换上常服的海奉明行至门外,踌躇不前,直到院内传来一道催促声:“在门外犹犹豫豫作甚,还不赶紧进来,莫非等我亲自请你不成?”

摇头苦笑,海奉明深吸口气,推开圆满,迈步而进,入目处水墨丹青:

凉亭一座、砚湖一片、房舍三间、一株巨大墨梅参天而立,主干有磨盘粗,冠如华盖,遮蔽半个院落,树上墨梅万朵,树下身着水墨衣袍的俊秀青年正于桌案上挥毫泼墨。

海奉明双手交错,掌心上下相对,行法家弟子礼,恭敬道:“晚辈见过前辈,特意赔礼而来。”

不在意地挥挥手,让海奉明起身,青年头也不抬,问道:“你依律执法,为民做主,何错之有?本君传音,让你放王晟一条生路,不过是善意提醒,怕你得罪王家。

放过是圆滑,追究是方正。前者有益官途,后者有利道途,谈不上那种更好,你既然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说明已考虑清楚,做了取舍,便在自己认为对的路上继续走下去,莫要回头,否则,冒着风险才重拾的初心会顷刻崩塌。”

海奉明再行礼感谢。

男子依旧没抬头,专注笔下,开始赶人:“若无他事,莫要打扰本君作画。”

海奉明称是,转身离开,刚跨出院门,男子温润声音传入耳畔。

“水至清则无鱼,王氏传承千载,有真正刚直之辈,也有睚眦必报之徒,本君既然答应令师照拂于你,便会在这风阳郡里护你周全,专门修行与当职,其他不必担心。”

海奉明心湖起波澜,转身行礼后继续向前,跨过水墨桥,下桥那一刻,虚空生出细微波动,光芒一闪,他自一副水墨画上走出,由画中返回现实。

仙客来,二楼祥云亭雅间,酒过三杯,长安子询问楚云飞为何在公堂上拦住自己。

饮下一杯酒,这位楚氏天骄解释道:“道友久居深山,又是宗门弟子,不懂山下世家规矩,世家子弟多爱惜羽毛,有些事上不会轻易出面,哪怕要安人心,不得不挂名,也不会担任主事,若非王晟贪心不足,恐怕想摁死他都难。

说起来,还要感谢玄明真人,若非他送出十六字,坚定海大人信念,恐怕真要让王晟逃过死劫,到时候,王家运作一番,极可能只吃苦几年。”

想了想,他补充道:“王氏族老也是真狠!”

———

有人欢喜有人愁,年轻一辈庆贺时,部分王氏族人哭喊连天。

一座看似占地数百亩、实则百里之广的府邸坐落在郡城西,建筑恢弘,流水潺潺,竹林滔滔,山峦叠嶂,风景秀丽,布局雅致,分明加持了空间之术,正是王氏所在。

松柏常青的祠堂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王琅率领一众族老跪在牌位前,其上隐约有香火神光缭绕。

而王晟一脉所在院落响起咒骂声、哭喊声、抱怨声、求饶声,这些声音自瞒不过一众族老灵觉,只是他们都无动于衷,默默等待。

祠堂前方摆着一个墨缸,散发奇特墨香,此刻缸中墨水旋转飞起,在空中凝成一个废字,一字落下,一分为二。

一个废字落到族谱上,整本书散发微光,自动翻卷,来到王晟一脉,三代以内,其上姓名相继消散,密密麻麻的字迹顿时寥寥无几,连供奉在龛上的灵牌都生出反应,要么下降,要么开裂。

一个废字落到跪在最后的王氏当代家主身上,凄厉惨叫声中,修为被废,转瞬华发,浑身散发腐朽气息,行将就木。

没有转身,王琅叹息,轻轻挥手,立刻有护卫入内,将废家主带走,对这个后辈,他并不同情,养不教,父之过,连自家儿子干了这种要命事都不知晓,可见其能力不足。

何况,若非其生得太多,加剧了家主一脉矛盾,王晟也不会铤而走险。

祠堂内,缸中再起水墨,于虚空凝成一个饬字,王琅率领众族老行礼:“我等谨记老祖吩咐,必整顿家族,重整家风。”

饬字这才散去。

等笼罩祠堂的气息消失,王氏族老们松了口气,王琅起身,端坐一旁椅子上。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此番王晟带累家族声名,想要重振,恐怕要颇费一番心思与功夫。好在谋划已成,晴明等人识相,我王氏没沾上主谋恶名,否则,事情会更难办。”

旁边一位族老开口,另一位族老冷哼道:“幸亏兄长及时出手,亲自结果了那个不肖子孙,我王氏还能对外宣传一下大义灭亲、家风严谨的名声,挽回些许名誉,不至于一落千丈。”

其他族老颔首,都觉得王晟死不足惜,何况他们私下早有默契,主要不背上主谋之名,至于王晟死活,倒不在意,甚至有族老觉得他死不足惜。

“要挽救我王氏声誉,对内需严加管教族人,对外除了乐善好施、救济穷困,还需安抚受害者亲友,只是对楚氏与求真观,我等该如何?”

其他都好解决。

可对这两家,众族老心情复杂。

王琅睁开双眼,眸生精光,开口道:“给两家送重礼,既然错在我王氏,那就让家中大儒亲自上门,大张旗鼓地送,楚氏与求真观关系好,这赔礼一定要价值相当,不分伯仲。”

眼神交流间,王氏众族老懂了,一位族老补充道:“另外,给海奉明送一块在世青天的匾额,彰显我王氏拥护大玄律法之心,一定要轰动,老夫亲自去送。”

王琅赞同,想了想继续道:“王晟在我等眼皮底下干了这么多年勾当,他能瞒天过海,其中必有蹊跷,说不定是有人暗中布局,借他谋害王氏,必须要查,就从那不知所踪的老叟开始。”

话落见,他身上腾起一股强大气势。

———

鹤鸣声响。

玄虚连夜归山。

藏道峰,问道院。

玄明感应到这个便宜师弟归来,却没现身询问详情,眼下他正运转周天,行至关键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