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七十九章 鹰击天风壮,第三真人(四更)

浮云山脚,狂风吹林,灵机涌动。

玄明与玄虚命部分弟子返回道观,免得打扰其他人破境,同时朝后退去,与海奉明一起来到灵气潮汐边缘。

经玄虚提醒,玄明已清楚来人身份,也知晓与自己论道之人是他,率先行礼,感激道:“玄明见过大人,多谢大人指点,此番论道,求真观上下俱得造化,此恩铭记于心,日后若有需要,求真观定全力相助。”

海奉明侧身避让,还一个法家礼,温声道:“玄明道友言重了,上次道友所赠十六字犹如当头一棒,将我打醒,重拾本心,本该早来致谢,只是因打破枷锁,有所领悟,摸到了练神门槛,这才拖延至今,万望道友莫要怪我来迟。”

玄明没居功,先恭喜海奉明练神有望,后实话道:“海大人切莫如此,那十六字是贫道钦佩大人品行,才厚着脸皮在大人面前班门弄斧,聊表敬意,是大人福泽深厚,才照见本心。”

这是他的真心话。

此方天地法家延续五千载,长盛不衰,法家修士层出不穷,非前世可比,论对法的了解,自己望尘莫及,也就是从楚氏口中知道了海奉明为人,才敢大胆摘抄字句,倾注法意,将前世法治社会一角与理念以古代背景展露出来,藏匿字中,以期能起到一丝效果。

毕竟,跟今世法家相比,末法时代的前世最大优势就是阻力较小,在法治执行力与普适度上更胜一筹,做到了大部分百姓识字知法、懂法用法,从上到下,由法贯穿,尤其是君主由民择贤而任的理念与落实,更会让法家修士眼前一亮。

不过,这点优势有没有用,又能使多大力,玄明无法保证亦不知晓,送那十六字是不想干等消息,有枣没枣打两个竿子,就算不管用,至少努力一把。

助海奉明寻回本心,主要是这位法修争气,跟他关系不大。

“道友过谦了,海某被点醒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点无可争议。”

海奉明接着道:“另外,海某这次是以私人身份而来,道友无需以大人相称。”

话已至此,玄明便以海道友相称,也没再客套,玄虚请海奉明上山一叙,被其婉拒,愿意跟他们一起等候、护法。

———

三人席地而坐,谈天说地。

通过沟通,玄明知晓原来海奉明专门为论道而来,他知晓了明年初春风阳郡部分道脉会相聚浮云山论道之事,希望能助求真观一臂之力,以此偿还恩情。

玄明与玄虚对海奉明印象更好,很快四代道人突破完,玄明令他们回观调息,消化所得,海奉明看了眼一手抱鸡仔、一手遛灵鸡的长宁子,错愕之余,看破不说破,与玄明相视一笑,无需开口,便心有默契。

半个时辰后,玄阳等人醒来,前来与海奉明见礼,简单交谈,就被玄明打发上山,命其闭关,众道也没矫情,向海奉明告罪一声,相继上山。

海奉明懂轻重缓急,未曾心生不满,进阶练气境非一日可成,目的达到,他告辞离去,留下玄虚暂时看护,玄明亲自送其下山。

目送马车离去,他转身回山,让玄虚回观消化所得,处理事务,自己则留在此处,席地而坐,一边护法,一边用心复盘今日论道经历,尽快将所得化为自身底蕴。

马车声响,距离县城越来越近。

少年人好奇心旺盛,随从海延年醒来,忍了忍,问道:“老爷,您觉得玄明真人明年论道会赢吗?”

对自家老爷前来浮云山的目的,海延年一清二楚,玄明真人对老爷有恩,他希望求真观能赢,这样老爷才没白辛苦,心情才会愉悦。

消化论道感悟的海奉明缓缓睁眼,慢条斯理道:“或许吧!若明年三月前,玄明道友未再得机缘,金丹不出,难逢敌手,遭遇金丹,胜算不高;若福星高照,再有突破,当在五五之间。”

话音一转,他继续道:“像玄明道友这种修为才大周天圆满,道行却臻至先天圆满,甚至看到金丹门槛儿的状况,并不多见,无论明年论道结果如何,他都虽败犹荣。”

事实上,刚论道时,海奉明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位久居深山的玄明真人比传闻中更富有传奇色彩,道行已入先天,还走出一段距离,对天地道理见解独道。

这次前来,他收获超出预料。

“看来老爷很欣赏玄明真人,等明年秋季,咱们府上灵枣成熟,老爷不妨请真人入府做客,吃杯枣茶。”

海延年欢喜建议,老爷啥都好,就是性格有些孤僻,平日里甚少有人拜访做客。

“我看你不仅想让我邀请玄明真人,还想让我提醒他,带上那只灵鹿。”

被戳破心思,海延年捂着被拍的额头,讨好一笑,没有否认。

瞧着亲手养的崽一脸傻笑,海奉明没眼看,此时马车即将驶进浮云县城,他掀开车帘,回望仿佛迎接落日的浮云山,眼中光芒一闪,透过法眼,见到一股势逐渐在浮云山上空汇聚,尽管稀薄,可确实存在。

类似之势,他百年前初入练气境时,曾在临江郡万寿宫所在甘泉山上看到过,而今万寿宫已是大玄神朝新晋顶级道脉。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不管明年结果如何,这求真观都将气势如虹,于这风阳郡中势不可挡。”

海奉明喃喃自语。

———

浮云山,树林里。

白发老道盘膝不动,身上三尺之内弥漫玄妙道韵,脑海之中,道理交织,他孜孜不倦汲取其中精华,化为己用。

直到苍穹冷月撒下皎洁月光,照彻山林,玄明才暂时醒来,采集月华。

等结束修行,他没马上消化剩余所得,迈步溪畔,注视粼粼波光与水中月影,恨不得再来一坛美酒,邀月对饮。

这次论道,属实意外。

高估了自身酒量之余,没想到海奉明会在今日造访,睡中论道更是意想不到。

尽管海奉明是法家,自己是道家,可殊途同归,且传说中法家祖师曾向无量天尊问道,两家算是部分同源,某些道理更是共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海奉明是看到练神门槛的修士。

纵然这次论道玄明输了,仍然进步斐然,等他消化剩余所得,道行上极可能窥见金丹门槛儿,明年论道,胜算会提升不少。

当然,他最大收获不是道行,而是下丹田那团光茧,心神沉入其中,瞧着光茧内快要成型的微天地,玄明激动。

这次论道,海奉明法家之理成为微天地发育的资粮,自己没领悟、没参透、没听懂的道理被光茧吸收。

至于海奉明曾命人送来拜帖之事,玄明听玄虚提起,因他前段时间沉迷修行,一心破境,玄虚不欲打扰,才没告知,只是世事奇妙,两人会在山脚相遇。

平复心情后,玄明盘坐,继续边细嚼慢咽所得,边为玄素护法。

次日傍晚,玄虚也来此。

第三日,云蒸霞蔚时,一股强大气势迸发而出,呼啸山林。

玄明与玄虚含笑,对醒来的玄素稽首:“恭喜师妹,成为我辈中人。”

玄素还礼,笑靥如花:“多谢两位师兄护法。”

求真观三位真人皆笑声爽朗,短暂交谈后,各自离去,一个飘逸乘风,直奔真玄;一个脚下生莲,回返**。

玄明则如一个凡夫俗子般返回藏道峰,徒步下山,徒步上山,步始步终,是一次行道的圆满,他走得不徐不疾,若闲庭信步,每步落下,都有一缕尚未消化的道理被洞悉、转化,每次步子抬落,便脚踏实地一次,底蕴就加深一分。看似没有奇异,实则妙藏于内。

伴着三位真人离开山脚,一股无形的势在浮云山缓缓凝聚、蒸腾。

七日后,玄明入烈火峰,准备炼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