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光阴之外 >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史官陈墨

光阴之外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史官陈墨

作者:耳根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9 01:39:22 来源:小说旗

时空在变化,如那碧玉蝉的翅膀,闪烁不定。

而某一个闪烁的光点内,映出的是位于另一个时空的天启大陆。

大灵皇朝。

史馆外,正是深夜,秋意浓。

史馆内,陈墨握笔的手悬在竹简上方,墨汁在砚台里凝出细小的波纹。

窗外秋蝉声碎,案头青铜灯盏的光映得满室典籍泛着陈旧的黄,像浸在时光里的老茶汤。

他盯着新送来的《河渠志》,正进行批注,可如今笔尖却停在一行记录上。

“元光九年,河堤都尉王延募民塞瓠子……“

随着陈墨的笔顿,墨汁落下,于竹简上洇开一团墨渍。

如他此刻的心神。

这已是他这些年来,第三十五次发现记载存疑。

竹简上分明写着“元光九年,河堤都尉王延募民塞瓠子”,可去年他在陈留郡拓印的民间残碑看到,刻着的是“元光九年,治河掾李平凿渠引流”。

两个名字在不同的史书里交替出现,像河水中重叠的浮沫,搅得他眼生疼。

更奇的是,元光三年的灵河水位记录,《太史公书》与《汉旧仪》竟相差三尺,仿佛同一条河在史笔中分裂成两条并行的水道。

“大人又在考据河事?”

值夜的小吏抱着新收的简牍进来,烛火晃过他袖口的墨痕。

“太府卿前日说,河渠之事自有水官掌管,我等史官只需录朝廷文牒便是。”陈墨没抬头,指尖摩挲着竹简上深浅不一的刻痕。

小吏笑了笑,放下简牍离去。

看着对方的背影,半晌……陈墨正要继续,但手中的笔,却无法再次放下,最终轻叹一声。

转身从堆积如山的史记里,找出一卷羊皮纸。

那是《大灵灾异志》

将其展开后,陈墨望着羊皮纸上因墨迹渗进纹理,形成的歪斜弧线,最终目光停在一行字迹上。

“灵邸七十九年,荧惑守心,赤星坠地。”

看着这些朱砂字,陈墨陷入沉吟。

这是他上一次发现历史记录错误之处。

灵邸七十九年,距离现在,已有五百多年,而他查遍史书,在灵邸七十九年,并无此事出现。

羊皮纸的霉味混着松烟墨香钻进鼻腔,而史馆的铜漏滴答作响,似乎将时光切成均等的碎片。

陈墨忽然想起三年前在藏经阁发现的另一件怪事。

当时他正校勘《周穆王传》,却在竹简缝隙间发现半片夏冬时期的绢帛,上面用蝌蚪文写着:

“岁在鹑火,河竭山崩,先民尽没于玄黄。”

而在更早的《灵络氏本纪》龟甲刻辞里,相同的灾异竟以不同文字重复了九次。

仿佛有同一支歌谣被不同时代的人传唱,歌词却在岁月中畸变。

但偏偏,更多的历史记录里,却是连贯的,并无任何灾异存在。

就好似有人在历史里,向后人开了个玩笑。

思绪起伏。

许久,陈墨揉了揉眉心,起身走到了窗边,望着外界的初雪,喃喃低语。

“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陈墨,沉默。

时间流逝,转眼十年。

这十年里,陈墨依旧是个史官,且并非年迈的他,白发与皱纹,已远远超出了同龄者。

因为他这十年,总会忍不住于浩如烟海的典籍里,寻找答案。

于是他在《尘武内传》里,发现“天皇帝母赠长生药,三千三百年一开花”的记载,而《晋太康地记》里相同的故事却变成“东王公授长生诀,五百年一结果”

东南朝的《水经注》与地天十九代的《括地志》,对同一座山的方位记载相差千里,却都提到山腹藏有刻着万年历的石匣。

最惊人的是,当他将各朝灭亡的时间按甲子排列,竟发现每隔一千八百年,便会出现一次“五星连珠而王气绝”的重合。

他也曾告知同僚,但同僚们好似自身中了邪一样,说他中了邪。

就连掌院学士也都拍着他整理的历史图怒斥。

“史书乃王朝镜鉴,岂容你用妖妄之说混淆视听!”

只有妻子在深夜为他添衣时,会望着他案头层层叠叠的时间轴轻语。

“我曾见你在废园拾得半片甲骨,上面的裂纹竟与去年皇陵出土的玉璜纹路相同。”

“或许这世间的故事,本就是旧曲重弹。”

“我知你理想,若你有了决心,我亦支持。”

她的话让陈墨想起初遇时,她鬓边插着的那支木簪,纹理似乎都变的与他幼时见过的枯树年轮分毫不差。

于是陈默迷茫。

他也认为,自己是错乱了。

所以深夜里,躺在床榻上,无法睡下的他,看着黑夜,看着屋顶,脑海浮现出二十年前初入史馆时,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史笔当如河灯,照见淤泥里的石头。”

那时他不懂,如今回忆满架典籍里闪烁的矛盾,方知石头下竟埋着层层叠叠的水草,缠住了照河的灯。

于是这年深冬,陈墨辞了官,带着一箱拓片踏上了周游之路。

这是他这些年,心底始终存在之念。

多年的疑惑,老师的话语,妻子的支持,让他下定了决心。

岁月如歌,即便是这场歌曲,循环的演奏。

而在歌声中,陈墨曾在昆仑山脚的洞穴里,发现了快要消散的壁画,那上面的洪水图腾与《后书》里的灵圣帝治水如出一辙。

在北海渔村的族谱中,他也看见记载了此地曾于海眼倒悬之年,有先人乘巨舟逃亡的传说。

可这与《大灵经》里的记载相隔整整三千年。

覆灭之说,轮回之说,灾难之说,虽残缺,可却以千丝万缕的方式,被他整理在了随行的记录里。

直至在南域流沙中,他挖出了半截石碑,那上面的文字译出后,竟与大灵祭天祝文相差无几。

这一刻,陈墨有了一些明悟。

“若真有不同文明的毁灭,那么也都是在同一片星空下,写下的相似挽歌。”

于是在周游的第十三年,陈墨结束了前行,开启了归程。

只是本就早衰,如今又年迈的他,在途中终病倒,难以回京。

他只能于驿站里,躺在简易的木榻上,一边磕着血,一边虚弱的看着自己这一路绘制与整理出的书籍。

《文明轮回图》

----

还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