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 第123章 政通人和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第123章 政通人和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7:30 来源:小说旗

金銮殿上,百官肃立,龙袍加身的龙若威严而立,目光扫过下方,带着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压迫感。

“朕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的教育制度!”龙若的声音清朗洪亮,在大殿内回响。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自古以来,教育都是贵族的特权,平民百姓鲜有机会接触。龙若此举,无疑是打破了千百年来的传统。

“陛下,”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推行新的教育制度,耗资巨大,国库恐难以支撑啊!”

龙若早料到会有阻力,她神色不变,语气坚定:“先生所言差矣,教育乃百年大计,人才乃国之根本。今日的投入,是为了明日的收获。朕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定能培养出更多治国安邦之才,使我朝更加繁荣昌盛!”

龙若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自信和决心。她目光炯炯,环视群臣,继续说道:“朕已下令,在各地兴建学校,广招教师,不论出身,只要有才华,皆可为师。同时,减免贫困家庭的学费,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龙若的一番话,令在场的官员们都为之动容。他们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帝,并非只是追求眼前的繁荣,而是有着长远的眼光和宏大的抱负。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徐州,刺史徐大人正在田间地头,与一群农民亲切交谈。他此次微服私访,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乡亲们,陛下体恤百姓,决定实施新的土地政策,将一部分土地分给你们耕种,减轻你们的负担,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徐刺史笑容满面,向农民们宣布着这个好消息。

农民们听了,顿时欢呼雀跃,纷纷跪下谢恩。他们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直以来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终于看到了希望。

夜幕降临,龙若批阅完奏折,揉了揉疲惫的眉心。窗外,月色皎洁,繁星点点。她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陛下,”一名侍卫匆匆走进来,躬身禀报道,“海将军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龙若微微眯起双眼,一抹精光闪过:“让他进来吧。”

侍卫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一位身穿戎装,身材魁梧的将军大步走了进来,他单膝跪地,沉声说道:“陛下,北方边境……”

海将军抱拳,语气凝重:“陛下,北方边境近日不太平,蛮夷蠢蠢欲动,频频骚扰边境百姓,还望陛下早做打算。”

龙若闻言,面色一沉,语气却异常平静:“海将军不必惊慌,蛮夷来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你且说说,他们有何异动?”

海将军拱手道:“回禀陛下,此次蛮夷来势汹汹,人数较之前翻了一倍不止,而且,他们似乎配备了新的武器,威力巨大,我军将士虽奋力抵抗,却也吃了不少亏。”

龙若眉头紧锁,沉吟片刻,问道:“你可看清了,是何种武器?”

“回陛下,末将无能,未能看清,只依稀看到那武器形似巨弩,但射程和威力远胜我朝弓弩。”海将军惭愧道。

“此事非同小可,朕会尽快派人前往边境查探,海将军镇守边关多年,劳苦功高,当务之急,还是要加强军队建设,以防蛮夷进犯。”龙若语气坚定,眼中透着几分凌厉。

“陛下英明!”海将军叩首道,“末将已命人加紧操练将士,并命工匠日夜赶制武器,只是……”

“只是什么?海将军但说无妨。”

“我朝武器虽精良,但与蛮夷相比,还是略逊一筹,若是能得到更为先进的武器图纸,我军将士定能如虎添翼。”海将军恳切地说道。

龙若微微颔首,沉思片刻,道:“此事朕会放在心上,你且先回去,安心训练将士,保卫边疆,若有情况,及时来报。”

“末将遵旨!”海将军起身,再次抱拳行礼,转身大步走出了大厅,留下了淡淡的铠甲气味。

龙若望着海将军离去的背影,陷入沉思。边关战事吃紧,内政也面临诸多挑战。叶郡守的奏折就摆在案头,上面详细陈述了地方官员贪污**,欺压百姓的恶行。龙若深知,吏治**如同附骨之疽,若不及时根除,必将动摇国之根本。她拿起朱笔,在奏折上写下“严查”二字,眼神坚定。

翌日早朝,龙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叶郡守的奏折掷于地上,怒斥道:“堂堂朝廷命官,不思为民请命,反而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简直罪不容诛!”

群臣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龙若扫视众人,语气严厉:“叶郡守所言,是否属实?”

人群中,一位身形微胖,脸色苍白的官员颤巍巍地站出来,正是户部侍郎,他结结巴巴地说道:“回、回禀陛下,臣、臣……”

“你身为户部官员,掌管钱粮赋税,可知叶郡守所奏之事?”龙若语气冰冷,不怒自威。

那官员吓得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臣、臣知罪!臣一时糊涂,受人蒙蔽……”

“来人,将此人押下去,严加审问!”龙若一声令下,侍卫上前,将那官员拖了下去。

龙若环视群臣,语气森然:“朕今日把话放在这里,任何人胆敢以身试法,贪污**,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群臣闻言,皆跪地叩首:“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龙若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林富商身上,语气意味深长:“林老板,你久居江南,可有什么良策,能为国库充盈,为百姓谋福祉啊?”林富商闻听此言,心中一凛,知晓皇帝这是在敲打自己。他连忙起身,拱手道:“陛下圣明,草民不才,倒有一计,或可为国库略尽绵薄之力。”

“哦?林老板快快道来。”龙若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如今我朝百废待兴,百姓生活困苦,而江南一带,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工匠云集。草民斗胆,愿投资兴办工厂,招募工人,生产布匹、瓷器等物美价廉的商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诸国,如此一来,既能解决百姓就业,增加收入,又能为国库带来丰厚的税收。”林富商侃侃而谈,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龙若听罢,微微点头,沉吟道:“林老板此计甚妙,既能富国,又能强民,实乃一举两得之策。只是,兴办工厂,所需资金巨大,不知林老板可有把握?”

“回禀陛下,草民不才,在江南经营多年,也积攒了些许家业,足以支撑工厂初期运营。况且,草民相信,只要产品质量过硬,价格公道,就不愁没有销路。待到工厂盈利之后,便可扩大规模,招募更多工人,形成良性循环,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林富商自信满满地说道。

“好!朕相信林老板有这个能力,朕也期待着你的工厂早日建成投产,为我朝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龙若赞许地说道。

“草民谢陛下信任,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林富商激动地跪地叩首。

龙若的目光转向下方,落在一个身穿粗布麻衣,却器宇轩昂的男子身上,正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侠客伍侠士。他为人正直,侠肝义胆,在民间颇有威望。

“伍侠士,你行走江湖多年,见多识广,可有什么良策,能为百姓安居乐业,为国家长治久安尽一份力啊?”

伍侠士抱拳道:“陛下,草民不才,愿组织民间义士,成立巡逻队,维护地方治安,打击盗匪,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龙若闻言,心中甚是欣慰,这正是她想看到的,民间力量的崛起,可以弥补官府力量的不足,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她正要开口,却见一名宫女匆匆走进来,在龙若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龙若听罢,脸色微微一变,沉吟片刻,对众人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吧,诸位爱卿都先退下吧。”

众人面面相觑,却也不敢多问,纷纷起身告退。

待众人散去后,龙若屏退左右,只留下了贴身侍女,问道:“情况如何?”

“回陛下,各地官员都已经到齐了,就等您……”侍女低声说道。

“好,摆驾太庙!”龙若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龙若起身,步履稳健地踏出寝宫,直奔太庙而去。太庙内庄严肃穆,历代先帝的牌位整齐地摆放在案台上,香火缭绕,更添几分威严。龙若换上隆重的祭祀礼服,亲自点燃香烛,恭敬地跪拜在祖先的牌位前,心中默默祈祷着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祭祀仪式结束后,龙若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举办全国性的诗歌大会、武术比赛以及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国家凝聚力。消息一出,举国欢庆,各地百姓纷纷踊跃报名,想要一展才华,为国争光。

诗歌大会在京城最大的广场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才子佳人齐聚一堂,吟诗作赋,挥毫泼墨,歌颂盛世,抒发抱负。最终,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才俊凭借着一首气势磅礴的边塞诗脱颖而出,赢得了“文状元”的称号,龙若亲自为他颁奖,并鼓励他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术比赛则在皇家校场举行,参赛者来自军队、武林世家以及民间习武之人,他们各显神通,刀枪剑戟,拳脚功夫,精彩纷呈,看得观众热血沸腾。最终,一位出身军旅的女将军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和箭法,力压群雄,获得了“武状元”的称号,龙若对她赞赏有加,并封她为“护国女将军”。

与此同时,各种民间艺术表演也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皮影戏、木偶戏、杂耍、歌舞……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展现了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百姓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龙若微服私访,观看民间表演,与百姓同乐,感受着太平盛世的繁华与祥和。

就在国家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之时,龙若的书桌上出现了一封匿名信,信封上只写着“敬呈陛下亲启”几个字。龙若拆开信封,抽出信纸,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娟秀的字迹:“陛下,小心徐刺史,他有不臣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