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 第217章 智慧之声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第217章 智慧之声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7:30 来源:小说旗

李太医令脸色有些凝重,摇摇头,压低声音对龙若说:“回禀陛下,臣已经检查过染病的百姓,发现他们身上的症状虽然与以往的疫病相似,但却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臣暂时无法断定疫病的源头,还需要进一步查证。”

龙若眉头紧锁,心头的阴霾更重了几分,民间关于疫病的谣言已经开始蔓延,说什么这是上天降下的惩罚,说什么这是不祥之兆,人心惶惶,如果不及时控制,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恐慌。

“传朕旨意,明日午时,在城门口广场召开公开会议,所有百姓皆可参加!”龙若沉声道,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第二日午时,城门口广场上人头攒动,百姓们议论纷纷,都想知道皇帝陛下突然召集他们是为了什么。龙若一身素衣,在李太医令、钱主簿和赵夫子的陪同下,缓缓走上高台,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威严而平静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朕知道,最近城中疫病流行,人心惶惶,朕今日召集大家来,就是为了告诉大家,疫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相信科学,做好预防,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龙若的话音刚落,台下顿时响起一阵骚动,百姓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陛下,这疫病来势汹汹,真的能预防吗?”人群中,一位老者颤巍巍地问道,脸上满是担忧和不安。

“这位老人家请放心,李太医令会为大家详细讲解疫病的知识。”龙若示意李太医令上前。

李太医令向前一步,恭敬地向龙若和百姓们行了一礼,然后开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们解释疫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方法。

“疫病并非天灾,更非神罚,而是通过空气、水源和接触传播,只要我们勤洗手,多通风,出门戴口罩,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疫病的传播。”李太医令的声音洪亮而清晰,传遍了整个广场。

百姓们听得聚精会神,原本焦虑不安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战胜疫病的信心。

龙若看着台下百姓们的神情变化,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但她知道,仅仅依靠太医令的讲解还远远不够,要彻底消除百姓心中的恐惧和疑虑,还需要……

“赵夫子,”龙若转头看向身旁的赵夫子,“你博学多才,可有什么良策?”

赵夫子沉吟片刻,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

赵夫子沉吟片刻,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光靠宣讲还不够,需得让百姓们真正理解疫病的起因和预防之道。臣建议,组织国子监的学生们编写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配上图画,分发到各家各户,让百姓们都能看得懂,记得牢。”

龙若眼前一亮,赞许道:“此计甚妙!就按赵夫子说的办,务必尽快将宣传手册印制出来,分发到每一位百姓手中。”

“臣遵旨!”赵夫子领命而去,立刻回到国子监,召集学生们,连夜赶制宣传手册。学生们深知此事关乎百姓安危,不敢有丝毫懈怠,个个埋头苦干,笔耕不辍。

很快,一批批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便被送往城中各处,由官兵和志愿者挨家挨户地分发。百姓们拿到宣传手册后,都兴致勃勃地翻看起来,原本对疫病的恐惧和疑虑也逐渐消散。

然而,就在龙若以为事情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股暗流却在城中悄然涌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非但不信科学,反而利用百姓的恐惧心理,散布谣言,说这次疫病是上天降下的惩罚,只有诚心祭拜,才能平息天怒。

这些人聚集在城中各处,煽动百姓闹事,甚至冲击官府,试图制造混乱。一时间,城中人心惶惶,刚刚建立起来的防疫防线,眼看就要崩溃。

“陛下,不好了!城西发生暴乱,百姓们被煽动,要冲进皇宫……”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御书房,跪倒在龙若面前,语气急促地说道。

龙若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是谁在背后煽动闹事?!”

龙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传朕旨意,立刻调遣御林军,前往城西镇压暴乱!切记,不可伤害无辜百姓!”

“遵旨!”侍卫领命而去,迅速集结人马,赶往城西。

龙若知道,仅仅平息暴乱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消除百姓心中的恐惧和疑虑。她立刻召集李太医令和赵夫子,商议对策。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找出散布谣言的幕后黑手,将其绳之以法,以儆效尤!”李太医令义愤填膺地说道。

“臣附议。”赵夫子也点头表示赞同。

“嗯,朕也是这么想的。”龙若沉吟片刻,“传令下去,凡是提供有关散布谣言者线索的,赏金千两,官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就有人向官府告密,指认一名叫吴老三的男子是散布谣言的带头人。龙若立刻下令,将吴老三等人逮捕归案,并决定在三日后,于城中广场公开审判。

审判当日,城中百姓纷纷涌向广场,想要亲眼目睹这场审判。龙若身穿龙袍,端坐在高台之上,目光凌厉地扫视着台下的吴老三等人。

在铁证如山的证据面前,吴老三等人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龙若当众宣布了对他们的判决,并命人将判决书张贴于城中各处,以儆效尤。

百姓们亲眼目睹了朝廷的雷霆手段,原本躁动不安的情绪也逐渐平复下来。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位老者缓缓走上前,高声说道:“陛下,草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龙若微微皱眉,问道:“老人家请讲。”

老者不卑不亢地说道:“草民听说,这次疫病是上天降下的惩罚,只有诚心祭拜,才能平息天怒。草民斗胆问一句,陛下可相信这世上有神明?”

老者的这番话,顿时在人群中掀起一阵骚动。龙若心中一沉,知道这是有人故意在试探自己。她看了一眼身旁的李太医令和赵夫子,两人都面露难色,不知该如何作答。

龙若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见人群中又走出一名中年男子,朗声说道:“老兄此言差矣!这次疫病,并非什么天谴,而是因为……”

这名男子正是之前协助官府绘制宣传手册的民间画师,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们解释了疫病的起因和预防方法,并列举了近年来因为迷信活动而导致的种种悲剧。

男子的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在场百姓们听得茅塞顿开。他们纷纷点头称是,原本对疫病的恐惧和对神明的敬畏也烟消云散。

龙若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场危机,终于过去了。

“传朕旨意……”

龙若朗声说道:“传朕旨意,今后凡制造、散布不实言论,扰乱民心者,一律严惩不贷!”她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威严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朕治下,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危害百姓安危!”

百姓们被龙若的气势所震慑,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龙若的果断和坚决,不仅平息了眼前的危机,更赢得了民心。

事后,龙若与李太医令、赵夫子等人商议,决定加强舆论监管,严厉打击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他们深知,流言蜚语如同瘟疫,一旦扩散开来,便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龙若下令,在各地设立举报箱,鼓励百姓积极举报散布谣言者,同时,她还命人编撰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向百姓普及科学知识,破除迷信思想。

在龙若的铁腕治理下,城中的恐慌情绪逐渐消散,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然而,就在谣言逐渐平息之际,龙若收到了一封密报。

密报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话:“疫病源头,古寺之中。”

龙若心头一紧,一股不安的情绪油然而生。她立刻召来李太医令和赵夫子,将密报的内容告知了他们。“两位爱卿,此事事关重大,你们怎么看?”

李太医令和赵夫子看完密报,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古寺向来神秘莫测,如果疫病的源头真的在古寺之中,那事情就变得复杂了。“陛下,”李太医令率先开口,“臣以为,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立即派人前往古寺查探!”

龙若沉思片刻,果断地下令:“传朕口谕,备马!朕要亲自前往古寺!”

夜幕降临,三骑快马,悄然驶出了皇宫,朝着城外那座古老的寺庙疾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