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 第239章 宁静致远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第239章 宁静致远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7:30 来源:小说旗

残阳如血,将龙椅上的女子身影拉得格外修长。龙若挥手屏退了殿内侍奉的宫人,只留下礼部尚书和玄道长。

“此次祭祀,朕观百姓反应热烈,想来是上达天听了。”龙若语气淡淡,听不出喜怒。

“陛下圣明,”礼部尚书躬身道,“此次祭祀大典,筹备妥当,流程顺遂,百姓皆感念陛下恩德,纷纷称颂陛下乃真龙天子,天命所归。”

龙若轻笑一声,“天命所归?朕只信事在人为。”她转头看向玄道长,“道长以为呢?”

玄道长捋着胡须,沉吟片刻道:“陛下所言极是。然天命亦不可违,此次平乱,陛下运筹帷幄,不正是顺应天命之举吗?”

龙若不置可否,只淡淡道:“道长言重了。朕只是做了自己该做之事。”

三人又商议了些祭祀的细节,龙若对礼部尚书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并嘱咐他妥善安排好后续事宜。

送走二人后,龙若独自一人在殿内踱步,脸上难得的浮现出一丝疲惫。连日来的操劳,让她身心俱疲。

想起慧太妃,龙若的心头又是一阵沉重。慧太妃是她父皇最宠爱的妃子,待她视如己出。此次宫变,慧太妃为了保护她,被乱臣贼子所伤,至今昏迷不醒。

“来人,摆驾慈宁宫。”龙若沉声吩咐道。

慈宁宫内,慧太妃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龙若坐在床边,握着慧太妃的手,轻声和她说着话。

“母妃,您放心,那些伤害您的人,儿臣一个都不会放过……”龙若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不知过了多久,慧太妃的手指微微动了动。龙若顿时欣喜若狂,连忙叫来太医诊治。

“回禀陛下,太妃娘娘的脉象已经平稳了许多,想来是吉人自有天相。”太医仔细诊脉后,欣喜地禀报道。

龙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看着昏睡中的慧太妃,眼神温柔而坚定。

“来人,传朕旨意,明日早朝……”龙若的声音在殿内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残阳如血,将龙椅上的女子身影拉得格外修长。龙若挥手屏退了殿内侍奉的宫人,只留下礼部尚书和玄道长。

龙若不置可否,只淡淡道:“道长言重了。朕只是做了自己该做之事。”她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传令下去,对在祭祀大典上表现出色的官员和百姓进行嘉奖,赏赐不可怠慢。尤其是那些在筹备过程中遇到困难,但仍然坚持完成任务的人,要给予特别表彰,以示朕的鼓励。”

“陛下仁慈!”礼部尚书和玄道长齐声赞叹。

祭祀大典虽然圆满结束,但龙若的心中并没有完全放松下来。她深知,一场浩大的仪式过后,还有许多善后事宜需要处理。

她想起那些在维持秩序时受伤的士兵和百姓,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备辇,朕要去城外的医馆。”龙若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却掩盖不住她对子民的关切。

简陋的医馆内,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龙若在一张张病床前驻足,关切地询问着他们的伤势,并对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陛下,草民只是受了点轻伤,不碍事的。”一名手臂包扎着绷带的年轻士兵强忍着疼痛说道,“能为陛下分忧,是草民的荣幸!”

“你们都是国家的功臣,朕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龙若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好好养伤,朕等着你们早日康复,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

离开医馆时,龙若的脚步有些沉重。她知道,这盛世之下,还有许多看不见的角落需要她去守护。

回到皇宫后,龙若立刻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商议接下来的政务。

“此次祭祀大典,不仅是祭天,更是凝聚人心,振奋国威的大事。”龙若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朕希望,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要成为一个契机……”

龙若回到御书房,揉了揉疲惫的眉心。祭祀大典只是第一步,她要走的路还很长。她唤来内侍,“传旨,明日早朝,议‘以文辅政,化民于无形’。”

第二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却不像往日般严肃。龙若身着常服,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温和地注视着殿下群臣。

“朕以为,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此次祭祀,百姓感念先祖庇佑,更激发了心中对家国的热爱。朕欲借此东风,在全国推行教化,不知诸位爱卿有何良策?”龙若开门见山。

话音刚落,一向主张“以武立国”的兵部尚书便站了出来,抱拳道:“陛下,如今四海初定,百废待兴,更需注重军事力量,以防外敌入侵,过分强调文化建设,恐耗费国力,实属不妥啊!”

龙若不置可否,目光转向文臣队伍,礼部尚书会意,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兵部尚书之言差矣。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唯有以文化教化百姓,方能使百姓明礼义、知廉耻,自觉维护国家安定,此乃长治久安之策。”

“你这是纸上谈兵!”兵部尚书吹胡子瞪眼,“边关战火纷飞之时,你可曾想过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该如何自保?”

“好了!”龙若轻咳一声,制止了这场即将升级的争论,“两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却也不乏偏颇。朕以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可偏废。兵部尚书所言,乃强国之本;礼部尚书所言,为治国之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龙若顿了顿,目光扫视群臣,“朕意已决,将在全国兴办学堂,广招教师,不分贵贱,皆可入学。同时,组织文人编撰书籍,宣扬教化,教化之风,当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龙若的话语掷地有声,殿内群臣虽各有心思,但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帝王的魄力和远见。最终,这场早朝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一项项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也相继被提上日程。

龙若揉了揉额角,挥手示意退朝,却在此时,一名内侍快步走上殿来,手中托着一封盖着异域印章的信笺,“陛下,加急密函……”

龙若挥退了内侍,独自一人回到御书房。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书案上,映照着龙案上摆放整齐的奏折。祭祀大典的成功举办,让龙若心中燃起了一团希望的火焰。她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武力的强盛,更在于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精神的富足。

她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盛大的文化宣传活动,弘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她召来礼部尚书,详细询问了民间现存的各种文化形式,包括戏曲、音乐、绘画、诗歌等等。她仔细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将这次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借鉴先朝‘文华大典’的经验,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文化盛会,广邀天下能工巧匠、文人墨客前来献艺,展现我朝文化之盛况。”礼部尚书提议道。

龙若点头赞许,“此言甚好,朕会在国库拨出一笔专款,用于此次文化盛会的筹备工作。你要督促各部门协同配合,务必将此事办得尽善尽美。”

“微臣遵旨!”礼部尚书领命而去。

龙若揉了揉疲惫的眉心,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巍峨的宫殿,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复仇成功只是第一步,治理好这个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她最终的目标。

就在这时,那名送密函的内侍去而复返,他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盒子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一看便知来历不凡。

“陛下,这是方才那位信使送来的,他说……”内侍欲言又止,似乎有些犹豫。

“呈上来吧。”龙若淡淡说道。

内侍将木盒轻轻放在龙案上,便躬身退下了。龙若伸手打开木盒,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封用金色丝线捆扎的信笺,信笺上盖着一方火红色的印章,印章上刻着一个奇特的图案,龙若从未见过。她心中一动,缓缓拿起信笺,展开细阅,信纸上娟秀的字体映入眼帘,开头第一句话便让龙若的心脏猛地一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