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 第298章 海晏河清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第298章 海晏河清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7:30 来源:小说旗

金銮殿上,龙袍加身的龙若显得愈发威严。她锐利的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问道:“诸位爱卿,对于朕提出的新政,可有异议?”

台下顿时鸦雀无声。龙若推行的新政,如同一把利刃,直插积弊已久的官僚体系。减免农税,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鼓励商业,动了权贵们的蛋糕。朝堂上,暗流涌动,不少官员面面相觑,心中忐忑不安。

“陛下,”钱御史越众而出,躬身道,“臣以为,新政利国利民,当坚决执行!”他抬头,目光炯炯,“然,推行新政,阻力重重,还需陛下早做准备。”

龙若微微颔首,钱御史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她深知,要根除旧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钱御史所言极是,”龙若语气沉稳,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朕意已决,新政势在必行!任何人,胆敢阻挠,定不轻饶!”

龙若说到此处,语气陡然凌厉,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着整个金銮殿。群臣噤若寒蝉,那些原本心存侥幸,试图阳奉阴违的官员,也不禁打了个寒颤。

新政如火如荼地展开,大夏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农田里,农民们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城镇中,商贾云集,交易繁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在繁华的背后,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一些利益受到损害的官员,暗中勾结,试图阻挠新政的推行。他们散布谣言,煽动百姓,甚至暗中破坏,企图制造混乱,逼迫龙若妥协。

龙若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她深知,改革的道路上,必然充满荆棘,但她绝不会退缩。

“陛下,”御书房内,钱御史面色凝重,将一份奏折呈上,“这是臣收到的密报,江南一带,有人恶意囤积粮食,哄抬粮价,百姓苦不堪言……”

龙若接过奏折,目光如炬,冷冷道:“查!给朕彻查!看看到底是谁,如此胆大妄为,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钱御史领命而去,龙若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渐渐落下的夕阳,眼中闪过一抹寒芒。龙若深知,要推行新政,肃清吏治是关键。她下令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督,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的政绩和品行进行严格的评定。同时,她对贪污**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一经发现,严惩不贷。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那些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的官员人人自危,曾经乌烟瘴气的政治风气为之一清。

这日,龙若微服私访,来到一处偏远县城。百姓见皇帝到来,皆欢欣鼓舞,夹道欢迎。人群中,一位老者激动地讲述着当地父母官的功绩:“青天大老爷啊!他来了之后,我们这些老百姓才算是过上了好日子……”

龙若心生好奇,便命人将这位“青天大老爷”请来。然而,来人却是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官员。他见到龙若,先是一愣,随即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你叫什么名字?”龙若温声问道。

“微臣……微臣姓李,名清源。”

“李大人,你为何如此落魄?”

李清源含泪将自己的遭遇娓娓道来。原来,他为人正直,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他拒绝与当地权贵同流合污,甚至揭发了一起贪污案,因此遭到了排挤和打压,最终被罢官免职,沦落至此。

龙若听罢,心中怒火中烧。她当即下令彻查此事,将那些贪官污吏绳之以法,并亲自为李清源平反,官复原职。

回到宫中,龙若将钱御史召至御书房,将李清源的遭遇详细告知,并将从民间收集到的一沓奏折递给他:“这些都是百姓对新政的呼声,你好好看看。”

钱御史接过奏折,翻阅起来,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他沉吟片刻,抬头看向龙若:“陛下,臣有一言……”

钱御史眉头紧锁,神情严肃地放下手中奏折,沉声道:“陛下,新政推行以来,成效显着,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国之幸事。然微臣以为,百废待兴,要实现真正的海晏河清,还需从长计议。”

龙若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钱御史直言道:“首先,吏治**积弊已久,仅靠严刑峻法难以根治,需建立长效机制,广开言路,鼓励百姓监督官员;其次,各地发展不平衡,需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龙若认真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钱御史的建议切中肯綮,句句说到她的心坎上。她深知,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更需要像钱御史这样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辅佐。

夜已深,御书房内依然灯火通明。龙若与钱御史就国家大事畅谈至深夜,从吏治改革到经济发展,从边防巩固到文化教育,事无巨细,一一商讨。钱御史博学多才,见识不凡,为龙若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令她受益匪浅。

“钱卿家,若没有你,朕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龙若揉了揉疲惫的眉心,语气中透着一丝疲惫和感慨。

钱御史连忙起身行礼:“陛下言重了,为君分忧,乃臣本分。”

“朕知道,只是……”龙若欲言又止,目光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这天下,终究是朕一人之天下,这改革之路,也注定充满荆棘,朕……真的能成功吗?”

钱御史沉默片刻,语气坚定地说道:“陛下胸怀天下,励精图治,定能带领大魏走向繁荣昌盛!”

龙若转头看向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朕希望如此,只是……”她顿了顿,语气低沉,“朕总有一种预感,似乎有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钱御史心中一凛,正要开口询问,却见龙若突然站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开始挥毫泼墨。

“朕决定……”龙若落笔如有神助,苍劲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设立奖学金,鼓励年轻人读书习武,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钱御史看着龙若专注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女帝,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只是,这平静的表面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波澜?

钱御史看着宣纸上“奖学金”三个字,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深深的佩服。“陛下英明!此举不仅能提升国民素质,更能为国家储备人才,实乃利国利民之举啊!”

龙若放下毛笔,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朕希望,大魏的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的出身如何,都能有机会读书识字,习武强身。朕要让这天下,再无因贫困而无法接受教育的人!”

钱御史激动地跪了下来,“陛下仁慈,大魏有望矣!”

龙若亲自扶起钱御史,眼神坚定:“钱卿,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你我共勉。”

接下来的日子里,龙若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政。她颁布法令,设立奖学金制度,并在各地兴建学校,鼓励百姓送子女入学。同时,她还注重发展农业、商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大魏国力日渐强盛,百姓的生活也蒸蒸日上。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这天早朝,龙若照例坐在金銮殿上,俯视着殿下百官。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朝堂的宁静。

“臣弟有事启奏!”龙若循声望去,只见她的皇兄,大皇子龙灏,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