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 第326章 荣耀永恒:古籍的传奇

龙若将手中的《海纳百川》轻轻放下,目光扫过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古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墨学者,朕命你将这些古籍中有关治国安邦的智慧整理出来,融入到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之中。”

墨学者闻言一惊,抬头望着龙若,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担忧。“陛下圣明!只是…如此一来,势必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恐怕会遭到他们的阻挠。”

龙若深吸一口气,她早有预料,改革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朕知道,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这条路我们必须走下去!你只管放手去做,一切后果由朕来承担!”

墨学者被龙若的决心所感染,躬身领命:“臣遵旨!”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在龙渊国拉开了序幕。龙若根据古籍中的智慧,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律和制度,例如建立公平公正的司法体系、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等。

这些改革措施,如同春风一般吹遍了龙渊国的每一个角落,给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了勃勃生机。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强盛,龙渊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然而,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保守势力,尤其是那些长期以来享受着特权的贵族阶层,对龙若的改革措施感到十分不满,他们认为这会破坏现有的秩序,损害他们的利益。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违啊!”一位年迈的老臣跪在龙若面前,痛心疾首地劝谏道,“您这样做,会将龙渊国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啊!”

龙若看着这位两鬓斑白的老臣,心中五味杂陈……

龙若看着这位两鬓斑白的老臣,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老臣的担忧并非恶意,而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传统的敬畏。她并没有动怒,而是亲自将老臣扶起,语气温和而坚定地说:“老大人,朕理解您的担忧,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也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朕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就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所有困难!”

龙若并没有仅仅依靠皇权来强行推行改革,她深知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她开始频繁地召见那些反对改革的大臣和贵族,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她还亲自走访民间,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的疾苦和诉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改革是为了百姓谋福祉。

龙若的真诚和努力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改革的阻力也越来越小。当然,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些自然灾害和外部挑战仍然不时考验着国家。然而,在古籍智慧的指引下,龙渊国总能化险为夷,迅速恢复和发展。

有一年,龙渊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农作物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龙若心急如焚,她翻阅了无数古籍,终于找到了一种抗旱的良种和灌溉技术。她立即下令在全国推广,并亲自带领官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百姓种植和灌溉。在她的带领下,龙渊国最终战胜了旱灾,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

还有一次,邻国入侵,龙渊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龙若沉着冷静,她根据古籍中记载的兵法,制定了一系列巧妙的战略战术,最终击退了敌人的入侵,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洗礼,龙渊国在龙若的治理下,变得更加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而龙若的名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代贤君的典范。

晚年的龙若,已经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女皇,岁月的痕迹爬上了她的眼角,但她眼中的光芒却更加睿智而慈祥。她望着窗外繁华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她想,是时候将自己的一生经历和对古籍的理解记录下来,留给子孙后代了。于是,她招来了自己最信任的史官,缓缓说道:“传朕旨意,取笔墨纸砚来……”

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落在铺着柔软绒毯的书案上。龙若身着常服,却难掩帝王威严,她执笔的手微微颤抖,一笔一划,将自己一生的感悟与智慧倾注于纸上。

“陛下,该休息了。”年迈的墨学者轻声劝道,眼中满是担忧。龙若近年来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他知道,她心中那团火,那份对国家和子民的爱,从未熄灭。

龙若放下手中的笔,轻轻揉了揉眉心,疲惫地笑了笑:“朕没事,只是想早些完成这本书,留给后世子孙一些参考。”

书案上,厚厚的稿纸堆叠如山,那是龙若穷尽心血写下的治国理念、人生感悟,以及对那些珍贵古籍的独到见解。她将这本书命名为《荣耀永恒》,希望这份智慧能如同书名一般,成为国家永恒的财富。

窗外,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红。龙若望着窗外,思绪万千。她想起了初登皇位时的迷茫和恐惧,想起了改革之路上的艰难险阻,也想起了那些与她并肩作战、为国家呕心沥血的臣子们。

“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龙若的思绪,她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墨学者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搀扶:“陛下!您怎么了?”

“无妨……”龙若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但从她口中溢出的那一丝血迹,却让墨学者心惊胆战。

“传太医!快传太医!”墨学者焦急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龙若却拉住了他的衣袖,声音虚弱却坚定:“不必了……朕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咳咳……时间不多了,扶朕起来,朕要完成最后的章节……”

在墨学者的搀扶下,龙若挣扎着坐起身,颤抖着手,蘸了蘸墨,继续书写。她的笔触不再流畅,字迹也有些歪斜,但她却写得异常认真,仿佛要把生命中最后的力气都倾注在这本书上。

夜深了,宫殿里一片寂静,只有龙若的房间还亮着微弱的烛光。墨学者守在龙若身边,看着她一字一句地写下最后的文字。

“……古籍的智慧,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教导我们如何治国安邦,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传承文明……”龙若的声音越来越弱,但她依然坚持着,直到写下最后一个字。

“终于……完成了……”龙若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她将手中的毛笔轻轻放下,缓缓闭上了双眼,手中的书稿滑落,落在了地上……

“陛下……”墨学者颤抖着伸出手,想要去探龙若的鼻息,却在触碰到她冰凉的手指时,浑身一震。他悲痛欲绝,老泪纵横,却不敢放声痛哭,只能紧紧握着龙若的手,哽咽着说道:“陛下,您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

龙若的眼皮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什么,但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紧紧握住了墨学者的手,嘴唇微微蠕动,吐出一个字:“记……”

“记……记……”龙若的声音微弱如风中残烛,墨学者却听懂了她最后的嘱托,那是她用生命写下的《荣耀永恒》,那是她希冀传承万世的期盼。

龙若驾崩的消息如晴天霹雳,传遍了整个国家。举国悲痛,万民哀悼。龙若的葬礼空前盛大,百姓们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送他们敬爱的女帝最后一程。

龙若的陵墓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墓碑上“一代女帝,千古一后”八个大字,是墨学者亲笔题写,笔力雄浑,寄托着他无尽的哀思。陵墓前,墨学者捧着那本凝聚了龙若心血的《荣耀永恒》,老泪纵横,他向天起誓,定会完成龙若的遗愿,将这本书献给天下,让古籍的智慧照亮后世。

时间流逝,转眼间数十年过去了。墨学者完成了对《荣耀永恒》的整理和注释,这本书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人人传阅的经典。书中龙若对治国理政的独到见解、对古籍智慧的深刻阐释,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国家在古籍智慧的引领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龙若的名字,被永远地铭刻在史书上,成为国家永恒的荣耀,她的精神,也化作了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一天,阳光明媚,一位年轻的帝王带着一群大臣来到了龙若的陵墓前祭拜。这位年轻的帝王正是龙若的直系后代,他从小就熟读《荣耀永恒》,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先祖充满了敬佩之情。

“皇祖奶奶,您看到了吗?您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的国家在您的指引下,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年轻的帝王跪在龙若的墓碑前,声音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转头看向身旁的老学者:“您说,皇祖奶奶当年得到的那本奇书,真的在古老书院的地下室里吗?”

老学者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回陛下,老臣也是听先帝说过,当年……”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年轻帝王打断了。

“走,我们去古老书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