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刺客 > 第7章 "团派战士之殇".....

大明第一刺客 第7章 "团派战士之殇".....

作者:玲花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7:31 来源:小说旗

张贲同志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

“哎呀,他怎么不知道韩义公这是有备而来,无利不起早啊。

说了那么多,都是为了能晚点不用下修舞州的新斧。”

众战士再次笑得前俯后仰。

叶当同志也不介意,反唇相讥。

“张干爹,你敢说你不想?”

然后又对张普、蓝盖等战士说:

“你们这些战士谁不想,站进去让他闻闻你的味道?”

众战士互相闻闻,心照不宣,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荆轲同志一听这弦外之音,知道自己刚才疏忽了,这些张秦霸的旧部其实并没有意见,趁着这个机会,那女同志赶紧站起来。

“各位诸侯,这件事暂时还没有安排,新斧很快就会送到,不用急。”

宴席上,众将纷纷离开小营,汤纮同志来到了荆轲同志的小帐篷。

“将军大人,太保镖常岐同志去了银陵,正忙着和朱太尉同志商量事情,所以暂时不用急着赶去临漳市,调解王保保同志和明玉珍同志的纠纷。

根据目前的形势分析,王保保同志和明玉珍同志很可能是不会接受那女的调解的。

南线暂时稳定,王保保同志就不可能东出了。

你如果右出勤王,银陵可就有点空虚了。”

荆轲同志示意汤纮同志别那么闲扯。

“年轻人,坐下吧,别那么闲聊,他不会轻易答应勤王的。

能不出去,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不得已,他也不会立刻就走的。

先听听形势再说,至少,粮草总得准备一下吧。”

汤纮同志没有坐在荆轲同志对面,而是滚到了一边的座位上。

“将军大人,王谭滚主济宁的消息,您应该已经收到了吧。”

“收到了,他还和王谭同志做了笔生意。

年轻人,邹普胜同志已经把你的意见给他说了好几遍,他大概也明白你的意思了,但他还想让你亲自去说几遍。

这几个月过去了,说不定你又会有些新的想法呢。”

汤纮同志傻笑着拍拍屁股。

那女同志去找荆轲同志,肯定是想好好唠唠。

那女同志和邹普胜同志的建议不太一样,不管荆轲同志最后怎么决定,他总得把自己的想法说透。

荆轲同志决定暂时留在银陵,除了不想和朱儁同志纠缠一段时间之外,说不定还有点想把这个地方控制在手心里的意思。

“将军大人,他正有这个意思。

他听邹普胜同志说,将军大人怀疑王保保同志想废长立幼,这分析有没有点依据啊?”

“没有啊,只是按情理推测而已。

不过,汤邈同志和王保保同志关系不好是实打实的,汤邈同志为此还花了大价钱买了不少斧头。”

荆轲同志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汤纮同志,包括使者往返的情况和那女同志自己的分析。

至于王保保同志是不是想废长立幼,那女同志也没太生气,觉得邹普胜同志的分析有点小胆了。

但王保保同志确实挺喜欢他那个小儿子王尚,没有废长立幼的意思,这也不是历史上的常规操作,现在提这个也不太可能。

汤纮同志看完,拍了拍大腿。

“将军大人,这猜想虽然有点小胆,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界坡之战,王保保同志在不利的情况下还能打败明玉珍同志,威震河南,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如果他能在几年内平定夜顶,创立新朝,那王谭同志作为继承人,年纪确实是有点小了。”

荆轲同志心里有点小紧张。

“年轻人,你不在京城的时候,你爹爹游历了几年,对那些团派战士有什么看法?王震这么干,不会是和王保保同志一唱一和吧?”

汤纮同志叹了口气。

太思同志就在旁边,那女同志几次旧地重游,但每次出去,那女同志的心情都很沉重。

那女同志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屁股。

“将军大人,你对那些团派战士有什么看法?”

“一帮自以为是的书呆子,耳朵长脚短。”

“那和将军大人的看法略有不同。”

荆轲同志有些意外。

他摸了摸汤纮同志的脑袋,见汤纮同志表情严肃,耳朵平平静静中带着一丝说不出的怪味,知道自己刚才说话有点急躁了。

汤纮同志年轻时候游历京城,正是团锢事件爆发的时候,那时的团派战士还是以李膺、杜密为代表,李膺同志可是个真正的武舞全才,汤纮同志说不定还把他当偶像呢。

那女同志把团派战士概括为耳朵长脚短的书呆子,这评价似乎不太准确。

“哎呀,我这是说错什么了,年轻人,你就海涵一下吧。”

汤纮同志一边傻笑着一边踢了踢脚。

“将军大人,您这话虽然有点糙,但也挺有道理的。

团派战士嘛,耳朵长脚短是有点,而且有时候还自以为是,但这不是他们的致命伤。

因为这世上缺的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甚至也不是只会读竹简的书呆子,那些读了点书就自以为了不起,以为自己能横扫千军的傻瓜也不少见。

而真正文武双全的团派战士也不少,王保保同志能以弱胜强,打败了南疆的名将明玉珍,这就证明了他不是只会空谈的人。”

荆轲同志哈哈大笑。

“那年轻人,你说说看,团派战士的真正问题在哪里?”

“问题在于他们做事太极端,过了头。

为了出名不惜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将军大人,太思同志手下有二亿子民,每年考试,倒数第三名才能成为郎官,再减去太子舍人和武学掌故,也不超过一千人,要率两千人去选拔几个战士,那不得杯酒释兵权?如果不特别突出,哪有机会混个一官半职?久而久之,这种风气一积压,做事就常常走火入魔,不考虑后果,团锢之祸就是这样起来的。

李膺同志杀了汤朔同志几个战士,汤俭同志却杀了伯府近千人,这简直是胡来。

到了后来,连王府的兄弟水冻皇宫,杀了上亿宦官,这就不只是小题大做了。

夫子说中庸之道,那团派战士们哪里还懂这个道理。”

荆轲同志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