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最牛大专校长,干翻七个工业国! > 第574章 山河四省,70万落榜生!

农民工子弟学校。

这算是经典影视剧题材了。

比如。

《马大帅》系列。

一代经典啊。

那个时代的电视剧,真的好看。

准确的说。

是这个时代的电视剧。

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台词,表演,没话说的。

十年之后,还能成为下饭神剧的那种。

反倒是多年后,那些服装精美,俊男靓女,流量明星们拍的电视剧,完全就没营养了。

看一遍就过!

白开水一样。

“确实,留守儿童问题要重视!别说内地省份了。就拿苏江来说,已经在全国前列。但是苏中,苏北,也是大把大把的留守儿童的!”

李墨白在地球的时候,就是苏中留守儿童。

哪怕是苏大强。

也得外出打工啊。

其实苏南很多地方,青壮年劳动力也得外出打工!

不过呢,苏南终究工业要发达一点。

本地能提供大量的就业。

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些工作。

不需要像苏中苏北那样,整村整镇的外出打工。

“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温国民喝口热茶。

随后又表示:“国家层面,是支持大规模企业办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但是,这对企业来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啊。所以不能强求!”

“你山河集团如果搞的话,在这个子弟学校项目上面,肯定是不能赚钱的!要亏钱,甚至还要亏不少钱。”

说话的功夫,温馨端着果盘上来了。

“是。您说的这些,我们内部也讨论过去了。国家现在是义务教育嘛。除了私立学校,贵族学校之外,所有公办学校,提供伙食的,收取伙食费,提供校服的,收校服费,剩下的就是收点学生自愿订购的教辅教材费。教师工资什么的,都是国家承担,我们山河集团就算盈利能力再强,也只是一家私企!”

“农民工子弟学校,肯定是福利性的。教师的工资,学校的建设,都得我们出钱。压力不小。”

李墨白老老实实的向温国民汇报实情。

“国家需要有担当的标杆企业。树立典型。如果你们山河制造,能在粤东建设起一所有一定标准质量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对企业发展,声望,都是巨大助力!”

“粤东方面,会配合你们的。失之桑榆,得之东隅啊。”

温国民话说的委婉含蓄。

但是李墨白听出来了。

我懂!

其实本来李墨白就有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想法。

亏本就亏本!

这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吧,我可以搞,建立在我自愿的基础上。

可是您不能强迫我搞。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抓紧啊。争取今年就搞起来。刚开始,只要保证安全,条件适当艰苦一点没问题!”

“我看了你们山河制造的员工宿舍,搞的不错。很良心。比不少国企央企都强!”

温国民在粤东是深入调研视察过的。

山河制造在员工人文关怀这方面,做的是没毛病。

李墨白谦虚的笑笑。

“其实,就算这农民工子弟学校建起来了,我担心,广大的务工人员,也会考虑要不要把孩子接到身边来!”

“毕竟,还在在乡下的花费,跟在粤东这样大城市的花费,那就不能比了。”

“孩子不在身边,夫妻两口子能心无旁骛的上班赚钱。”

“孩子带在身边,至少有一个人精力要分摊掉。”

“一年下来,少赚的钱加额外花的钱,不是一笔小数目。”

李墨白一边吃下温馨递过来的,去皮切好的橙子,一边沉声道。

“不会吧,为了赚钱,情愿让孩子当留守儿童?”

温馨闻言,有些难以置信道。

李墨白无语的看了对方一眼。

你可真是何不食肉糜。

对中西部出来的打工人来说,赚钱是最重要的。

趁着年轻,拼命干活啊。

只有钱才能给安全感。

“墨白说的对。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很苦的。所以才需要企业家有担当啊。”

“反正你把该做的都做好,至于愿不愿意让孩子们过来,这个选择权,交给工人们。”

温国民不是温馨。

他从最基层一路走上来。

是见识过真正的民间疾苦的。

温馨不一样。

温馨见过最苦的老百姓,就是住在燕京四合院里,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的老燕京!

在她眼里,这就是贫苦百姓了。

殊不知。

这些老燕京,已经超过百分之**十的龙国人了。

“明白,我们这就落实下去,快的话,今年就能安排入学!相关政策方面,还得粤东教育主管部门帮忙!”

李墨白恭敬道。

温国民点点头,表示这不用操心。

当即教育局会配合的。

“爸,今年山河学院要招生五万人。会不会有点夸张了?”

温馨给老父亲献上一块香梨,然后帮李墨白开口。

“五万?墨白,你这野心不小啊。”

温国民一边细细品尝香梨,一边微微皱眉。

这有点太狠了!

公办大学,一年一万人招生,已经是顶天了的。

“是有点多。但是我们内部仔细研究过,就算是在山河四省多录取五万人,依然有,将近七十万大学生落榜,连个大专都没得上!”

李墨白苦笑道。

温馨再次懵逼。

不是吧?

大专都上不了吗?

这在燕京,难以想象啊。

大专那不是闭眼上的吗?

“这七十万落榜学生,不说多,前百分之十,甚至二十,他们的成绩,在燕京上个大学,是没问题的……!”

“就因为他们!”

李墨白话没说完呢,温国民就抬起了右手。

示意李墨白不要说下去了。

道理。

温国民都知道。

李墨白能说出这么详细的数字来。

在温国民这里,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山河四省。哪年不是三四百万的落榜生啊。

“那你这五万招生,真不多!”

蔡桂华也忙完了,端着茶水过来了。

对她来说。

就喜欢看温国民,李墨白这爷俩聊家国大事儿。

这才像个热闹的家!

(兄弟们,五星好评一下,顺便送个免费礼物,关注一下我账号吧!感激不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