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细说红尘 > 第403章 酒会故人

细说红尘 第403章 酒会故人

作者:真费事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8:5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晏京城到大庸的元江县自然是千里迢迢,就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若相隔这么远,或许一辈子也过不来,更没有合适的方法过来。

但对于易书元而言,归来自然并非难事。

不过在回到元江县之前,易书元驾云先去了一趟登州。

“师父,我们不立刻去元江县么?”

石生在云头这么问了一句,易书元望了一眼苍南方向。

“也不能空手去啊,投其所好吧”

易书元说罢,云头下落,已经飘向了登州城。

登州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在城北的一处巷尾,有一家老字号酒馆,名曰“刘记酒肆”,也是当初最早做挑肩酒的商户。

如今挑肩酒已经出名了,刘记的酒肆生意自然络绎不绝,但这只是小头,更多利润在于扩大酒坊的酿酒规模,供货全城全州,供货整个岭东乃至全国,合作的酒坊也不少。

而这刘记酒肆也一直保留着,后面连着最老的土烧酒坊,以供本地散客老主顾来打酒,且只卖一种酒,虽然路偏,但比各处酒楼能便宜不少。

易书元带着石生找到这条巷子的时候,站在巷口就能隐约闻到酒香,而巷中也不时有食客来往。

顺着巷子走到酒肆边上,酒香已经十分浓郁,而在易书元嗅到的也不只是酒水本身的香味,更在通感之下仿佛能重新感受当年之事,也感受酒水酿造的过程。

一路上,易书元手中拿着酒葫芦,更是把葫芦嘴打开,好似将这一缕缕特殊的酒气收入葫芦中,或者这也不仅仅是酒气.

“师父,这边酒味好重啊,我不太喜欢。”

石生捂着鼻子,他觉得这里酒味太重太冲鼻,自然也不乐意吸酒气而通感其中之情。

易书元倒是还没说话,那边酒肆的掌柜伸头瞅了瞅外头,见到一位灰发儒士和孩童过来,顿时笑着说道。

“你个小童还不懂,等你长大一些就知道这味道有多好闻了,这位客官看着眼生,您来打酒还是定酒?”

易书元望了望酒肆简单的面貌,在巷尾一间相对拥挤的屋子内,柜台直接和外墙连着,里头连个桌凳都没有,垒起来的都是大小酒坛。

望来的酒客也都是在外头买了酒,柜台递出来就拿走。

“打酒,自带装酒器具。”

掌柜的点点头,不是大客户也不嫌弃,一边准备吊斗一边道。

“您来得真是时候,刚刚用完一坛,这一坛是新开的老酒,您的酒具呢?”

易书元赶忙从背后取了酒葫芦摆到柜台上,掌柜的一见这酒葫芦顿时就乐了。

“这葫芦看着可真好啊,不是爱酒之人是不会有的,嗯,应该能装五斤。”

酒葫芦看着外头早就包浆了,不但形态看着十分舒心,更有一种润润的光泽,而葫芦嘴是藤头包着软塞,合上的时候就如同一个才从藤蔓上取下的完整葫芦,看着十分喜人。

摇晃一下葫芦,再把玩一下,掌柜的才打开葫芦嘴嗅了嗅,自有一股淡淡的淳厚香味。

漏斗加吊斗一起配合,在掌柜感觉中,很快酒葫芦就差不多装满了,塞好葫芦嘴放在柜台之前,他又忍不住把玩了一下。

“给五斤出头,就按五斤算吧,五十文钱。”

“果然比其他地方实惠,酒香似乎也更浓一些。”

“哈,那可不!外头的挑肩酒没这好不说,起码贵三成,要是出了登州得贵五成,出了岭东那可就很难买到了,而且是一家比一家贵,贵多贵少就看当地掌柜的良心咯!”

掌柜的说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笑意,显然对自家酒成了名传天下的名酒十分得意。

易书元放下铜钱取过酒壶,笑着点点头,带着石生朝中巷口方向离去。

“唉客官,您那酒葫芦可否割爱啊,我出二两银子!”

掌柜的声音从巷尾传来,易书元回头一句“不了”便再度离开了,石生在一边笑个不停,灰勉也是咧开了嘴道。

“这人还真识货!”

——

元江县的街道不能和重建的登州城比,但同样也很有烟火气,这季节挑担子来城里卖货的山民农人都多了不少。

吆喝声叫卖声在这里此起彼伏,又加上小地方的人多人其实都相互认识,所以免不了都会打声招呼。

不过多年未在这里现身,曾经也算比较宅的易书元走在街上,也没什么人能认出他来。

灰勉趴在石生头上道。

“先生,您在元江县的熟人除了自己家里的,大半都是县衙门里面的人了,不过如今官员升调老人离任,也没几个了吧?”

“倒也还有一些,再过个十几年可能就没多少了。”

顺着大街走到了元江县著名的同心楼,不过如今坐镇柜台的掌柜已经换人了,楼内的伙计也没遇上熟识,醉宾楼掌柜还在,却也没认出易书元。

买了酒菜带着酒壶,城西头一处三房小院外就是易书元的终点。

这小院就是陆老教头住了半辈子的家,自退隐江湖回元江县当了那衙门棍棒教头之后就一直住在这,退下来了也还是如此。

上午的阳光斜着挥洒下来照耀着大半个小院。

已经七十九岁的老教头坐在一把椅子上,身边还摆着一张小桌子,上头有酒壶有杯盏,佐酒的小菜就是一小叠花生米。

深秋近冬,让老人容易觉得寒凉,即便是老教头也是如此,尤其是最近几天,他坐在椅子上,身上还盖着一件旧衣服。

院中有石锁、石担、石磨、和大刀大枪,老人看着眼中的一切,将杯中的酒小口小口抿着喝完,再拿起酒壶的时候却发现没酒了,晃动两下倒一倒也就出来几滴。

“师父,别让我给您打酒,大夫说了,要您少喝!”

那边厨房里,一个青年正在忙活着准备烧水做饭,他望了一眼外头就知道师父又喝光了。

“嘿,想当年我闯江湖的时候,一顿能喝一坛酒,这一小壶酒,连润喉都算不上!”

青年出来抱柴火,听到这忍不住又问了起来。

“师父,您总说我的武功在江湖上还不入流,可是衙门来看您的人都不是我对手,我什么时候才能出去闯荡江湖啊?”

老教头看向自己这位真正意义上的关门弟子,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快咯,快咯”

“真的啊?什么时候啊?”

“你再给我打一壶酒回来,我就告诉伱!”

青年一下子精神振奋,却听见老人带着笑意这么说,顿时撇了撇嘴。

“您这指定是骗我呢,不给打!”

这时候,一个爽朗的声音从外头传来。

“老教头没酒了?我这可还有啊!”

这声音.

这声音!

老人寻声望去,院门口站着一大一小两人,其中的大人是一个儒士,头戴儒巾身着深衣,正是和当年在县衙的打扮差不多的易书元。

这一眼看来,易书元就仿佛从老教头的记忆中走到了现实,让他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易先生?真的是你!”

易书元嘿嘿一笑。

“还能有假?”

院中抱着柴火的青年愣愣看向院门,喃喃道。

“这就是师父和衙门叔伯常提的易先生?”

不过青年眼神余光一瞥,顿时吓了一跳,座椅上盖着衣服的老人竟然站了起来。

“师父,您起身别这么急啊!”

老教头可不管这么多,他双腿略显颤巍走向院中。

“快,先生快请进,快请进啊,这些年您去了哪啊,好久都没听到您的消息了!这位是”

石生立刻跑到老教头跟前扶住了他,随后抬头露出笑脸。

“老教头,我叫墨石生,是师父的弟子!”

老教头点头的时刻,易书元也已经走到了他身边,一手拿着葫芦,一手搀扶起老人,一步步走向檐口的椅子。

这时候那青年才反应过来,赶忙向着易书元行礼。

“晚辈萧玉之,拜见易先生!”

“嗯,劳烦再搬一把椅子出来。”

“哎哎!”

易书元搀扶老教头重新坐下的时候,青年也搬着椅子跑了出来,把椅子一放下就赶紧招呼。

“先生请坐,我给您烧水泡茶。”

“不用了,我想与老教头一起喝点酒!”

易书元说着,将另一只手上提着的油纸包和酒葫芦都放到了小桌上,老教头顿时两眼放光,看到这酒葫芦就好似想到了早年其中的酒水,口中唾液都不停分泌了出来。

“呃,易先生,我师父的身体.”

“兔崽子!我十几年未见易先生,焉能不小酌几杯?”

“放心吧,易某也略懂医术,你师父的情况,喝点酒并无太大影响的。”

青年皱眉露出狐疑之色。

“是这样么?”

“兔崽子,滚去烧水!”

“唉”

青年缩了缩脖子,赶忙重新抱起刚才放下的柴火去厨房,石生蹦跳着说一句“我来帮忙”就也跟了过去。

易书元就在小桌的另一边坐下,看向面色依旧十分激动的老教头。

“看来老教头最终还是找到了心仪的传人啊!”

“哈哈哈哈哈,都是托了先生和龙大侠的福,这臭小子,早就想闯荡江湖了,只是我呀,始终不舍得放他走.”

说着,老教头又看向酒葫芦。

“这酒葫芦先生还留着呢?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酒啊?”

看着这馋嘴的样子,一点没有时日无多的样子,易书元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登州的挑肩酒,不知道老教头听过没有?”

“挑肩酒?这可是有名的烈酒啊,只闻其名未尝其味,哈哈哈哈哈,知我者先生也,这可是正合我意!”

易书元笑容不改。

“不带点好东西,如何能来一会故人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