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永不磨灭的番号当政委 > 第344章 总得有人站出来!

我在永不磨灭的番号当政委 第344章 总得有人站出来!

作者:莫问大大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4:10 来源:小说旗

中午,辽中县南面,通往蒲河大桥的官道上。

骑兵旅主力3000余人,浩浩荡荡地顺着官道朝着东面的蒲河大桥而去。

孙德胜骑着马在路边小跑,一会儿后停在了路边,用沙哑的声音对着队列喊道:“同志们,坚持住,一千多里都跑过来了,还差这百十里?

都跟上,千万别掉队了!”

“老孙!”

后排突然传来声音,孙德胜转头看去,就见周德水骑着马跑来。

到了近前之后,就见周德水递过来一张电文稿:“雪豹突击队来电,蒲河的桥他们已经控制住了。

就是五星镇那边的浑河大桥,虽然他们已经干掉了看守桥梁的哨卡,但那边有鬼子一个宪兵中队,以及伪满洲军一个团正在往那里赶,后面还有一个大队的鬼子!”

孙德胜看完电报,将电文稿捏成一团,愁眉不展地看着路过的骑兵旅战士。

大家的精神极度疲惫,身体也在承受着巨大的煎熬,超过九成的战士大腿内侧都很疼。

这时候要是让战士们加快马速,会磨得更疼。

虽然都是马背上长大的孩子,不像新手那样骑一两个小时就会大腿疼,但也从没有过连着七八天除了短暂的休息就是一直坐马背上的经历。

都说长官得体会士兵的难处,才能下最准确的命令,现在孙德胜就感觉没人能比他更有体会,因为他自己的大腿和屁股都疼得像是要裂开。

刚才在浑河桥头下马的时候,他走路都是撇着脚走的。

看到搭档一脸心疼的样子,周德水抿着嘴想了一下,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队列喊道:“同志们,这么干走太枯燥了,我们唱起来!

就唱我们挺进军的军歌,我来起个头!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预备......唱!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

“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一开始,只有附近的几位骑兵跟着唱,但是渐渐地,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歌声也越来越嘹亮。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

“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的胸膛上!!!”

“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孙德胜一起唱着军歌,眼中含泪,一拨马头,咬着牙用马鞭抽了一下马屁股。

他的坐骑加速向前跑去,后面的战士们见旅长加速了,稍一愣神之后,同样一边唱着歌,一边加速。

骑兵旅战士的身影在漫天飞扬的尘土中,伴随着军歌渐渐远去。

东面,曲家村。

这里属于辽阳县佟二堡镇地界,往西再走六七公里就是五星镇,五星镇再过去五公里就是浑河大桥。

村口东头外面就是官道。

村子里看着静悄悄的,好像一个人都没有。

虽然当时梅津美治郎下的命令是以浑河、东辽河、松花江等河流为界驱赶百姓。

但是发财发急眼的下层鬼子汉奸,哪里还管得上那个,好些浑河以东的百姓也被强行驱赶了过去。

开春之后有一部分百姓回来了,不过这会儿也都被特战旅的战士给劝到别的村子里暂时躲躲,因为这里接下来很可能会变成战场。

在这一片的是特战旅第1大队所属第3中队,带队的是王喜奎。

此时,两个狙击组在外围,1个小队还在蒲河大桥那边刚解决了守桥的哨卡还没归建,另外还有一个侦察小组在官道前头监视。

也就是说,现在王喜奎手里就18个人,去掉两个狙击组4人,以及1个侦查小组,也就是村子里只有11个人。

而正在赶来的敌人,是一个伪满洲军甲种团,外加一个鬼子宪兵中队,有1100多号人。

村子西北侧500米处,王喜奎抱着43式狙击步枪,穿着吉利服,带着观察员跑到一个大土包上。

这边已经是附近少有的制高点了。

趴下之后,王喜奎掏出个耳机戴上,然后摘下挂在屁股后头的步话机话筒,对着说道:“一号狙击组到位!”

没一会儿,耳机中传来另一个狙击组的声音:“二号狙击组到位!”

听到声音,王喜奎又对着话筒说道:“根生,村子里就交给你了!”

“明白!”

那头的王根生默默地说了一句,然后又突然说道:“哎,都说咱们特战队的,能以一当百,这会可真的是一对一百了。”

王喜奎一边调整瞄准镜,一边笑道:“我带了200发子弹,保证至少撂倒他190个!

你就更不用说了吧,你可是人形迫击炮啊,多甩几个手榴弹就能轻松干掉一百。

对了,之前说让咱们每一个队员也想一个代号,你要不就叫迫击炮得了?”

说话间,瞄准镜调好,王喜奎也是将眼睛放到了瞄准镜上,观察着官道远处的情况。

这时另一边的狙击组插话道:“那二大队的张安定,他叫啥?”

“二大队的你管他干啥?”王喜奎撇了撇嘴,随即又笑道,“要说起来他俩准头差不多,但是那货扔得比咱们根生远,要不......叫他山炮?”

“噗!”边上的观察员直接笑喷。

步话机里也是传来了其他队员的笑声。

这个词儿出来也有十几年了,最早是东北军部队里流传出来的,当时的东北军将领大半都是胡子出身,而山炮这个词也是他们用来形容憨憨的,久而久之,东北老百姓之间也流传了开来。

以前王喜奎他们不知道山炮的意思,还以为形容一个人猛呢,后来才知道那是带贬义的。

正欢笑呢,耳机里突然传来侦察小组的声音。

“队长,敌人到古城子村了!好像着急赶路,火炮什么的没带上来,算上鬼子,一共700多人!”

“收到!”

王喜奎收起嬉笑的表情,深呼吸,瞄准镜直视道路尽头。

旁边的观察员同样表情变得凝重,认真观察周边情况。

该轻松的时候轻松,该严肃的时候严肃,哪怕是面对百倍于己的敌人,也没有半点胆怯,这就是百战老兵。

额,这些人,应该算是老兵里的兵王了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地平线上出现一条行军队列。

在观察员的望远镜视角中,就见那里是一伙伪军哼哧哼哧地往这边跑。

曲家村内,王根生趴在一个墙头上,用望远镜看着远方。

看了一会儿后,他跳下墙头,就见墙脚处摆着一张长条桌,上面并排放了20颗手榴弹。

将42突甩到身后,拿起手榴弹一个一个拧开盖子,扯出拉弦儿。

正忙活呢,突然想到什么,打开步话机笑道:“哎,你们说,咱徐政委要是知道我们在这儿跟敌人硬碰硬地打阻击,会不会扒了我们的皮啊?”

这时就听一个突击队员笑道:“反正命令是队长下的,要扒也是扒他的皮。”

王喜奎那边顿时不乐意了:“嘿?怎么个意思,那商量的时候你们都是同意的,合着顶锅就我一人是吧?”

王根生笑了笑,这时候所有手榴弹的盖子已经全部拧开,他又拿起三个走到墙缝处,看了眼远处正朝着这边跑来的鬼子汉奸。

又笑道:“你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总得有人站出来。那这口锅,你来背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