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167章 诸侯讨董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167章 诸侯讨董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军阀董卓以铁血手段把持了朝政,这在大汉立国以来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朝堂之上,董卓的跋扈和专权令所有的权贵都感到惊恐不安。他们曾经是朝政的主导者,如今却面临着失去一切的可能。这种巨大的转变让他们无法接受,内心的恐惧和愤怒如同火山般蓄势待发。

关东的各路势力也陷入了极度的动荡。这些势力原本就在朝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却面临着被董卓彻底边缘化的危险。他们无法坐视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纷纷跳出来,准备联合起来对抗董卓。

同一时期,许多不愿与其合作的官员纷纷逃离了洛阳。他们中包括了袁绍、曹操以及袁术等一批高官。

东郡太守桥瑁的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他那焦虑而又决绝的脸上。他紧握着手中刚完成的伪造书信,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桥太守,这封书信一旦传出,便是点燃天下烽火的引线。” 桥瑁的主薄一脸愁容。

桥瑁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回应:“董卓暴虐,朝廷危矣。我等身为汉臣,岂能坐视国家沦丧?此番伪造书信,虽非光明磊落,但为救国,不得已而为之。”

主薄眉头紧锁,继续道:“太守,此书信以三公名义发出,一旦事泄,恐有杀身之祸。”

桥瑁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已做好最坏打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便牺牲我一人,能唤起天下英雄,共同反抗董卓,也是值得。”

主薄眼中闪过一丝敬意,他明白桥瑁的决心已定,遂不再多言,只低声问道:“太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桥瑁将书信递给李进,道:“你速将此书信抄写多份,秘密送往东部各州郡。务必小心,切不可走漏风声。一旦书信传出,便是天下动荡的开始。”

主薄接过书信,慎重地点头,随后转身离去,消失在书房外的夜色中。

桥瑁独自站在书房内,望着摇曳的烛火,心中暗暗祈祷:愿此书信能如我所愿,激发天下英豪,共同推翻董卓,拯救汉室于水深火热之中。

......

在冀州牧韩馥的府邸内,气氛紧张而压抑。韩馥坐在主位上,手中拿着桥瑁伪造的书信,脸色阴晴不定。他的谋士刘子慧站在一旁,

使君,桥瑁此举无疑是在干草堆上扔下火种,如今东部各州郡已是群情激愤,纷纷响应。” 刘子慧语气平静,但话中的分量却重如千钧。

韩馥紧皱眉头,心中矛盾重重。他深知董卓的暴虐,但又惧怕其权势,一直犹豫不决。如今,桥瑁的这封书信,仿佛一把火,烧尽了他的犹豫。

“子慧,你如何看待此事?” 韩馥沉声问道,目光中带着一丝求助之意。

刘子慧微微一顿,直言不讳:“牧君,此乃天赐良机。桥瑁虽假借三公之名,但其心意昭然若揭,便是要推翻董卓,恢复汉室。如今东部各州郡已有响应,我冀州若不加入,恐将错失良机。”

韩馥沉默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你说得对,董卓不除,国无宁日。我冀州必须加入讨伐董卓的行列。传令下去,准备起兵,与袁绍联合,共讨董卓!”

刘子慧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躬身道:“牧君英明,此举必能振奋人心,我冀州百姓也会因此得救。”

随着韩馥的命令传出,冀州的大军开始集结,准备与袁绍的军队会合。

长沙太守府内,士徽手持袁绍的书信,神色凝重。府内大厅,荀攸、郭家、黄忠和黄盖等谋士和武将齐聚,气氛紧张而庄重。

士徽手持书信,神色凝重:“诸位,我刚收到袁绍的来信,邀我至酸枣会盟,共同商讨讨伐董卓的大计。此事非同小可,我特意召集大家来,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士廞率先说道:“徽弟与董卓的交易并非密不透风,若是被世人知晓,恐对我们不利。为了表态,我们应该参加!”

荀攸沉思片刻,开口道:“董卓专权,残害忠良,天下人人得而诛之。袁绍此举,意在联合各路诸侯,共同讨伐。士徽将军,此乃义举,不可推辞。”

郭嘉微笑着点头:“公达所言极是。而且,此次会盟也是我们长沙扩大影响力、结交盟友的良机。将军若能积极参与,必能赢得天下人的敬重。”

黄忠抱拳道:“末将愿随将军前往酸枣,誓死讨伐董卓!董卓欺君罔上,我等武将,理应效忠国家,为民除害。”

士廞沉声道:“只是,董卓兵力雄厚,且手下猛将如云。我们需得制定周详的计划,不可轻举妄动。此外,会盟之时,各路诸侯心思各异,我们也需提防暗中算计。”

士徽点头赞同:“大哥说得对。此次会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既要展现长沙的诚意和实力,也要小心应对各种复杂局势。”

士徽站起身,决断道:“好!就按诸位所言办理。我即刻修书回复袁绍,表示愿意参加会盟。”

“同时,由荀攸、郭嘉两位先生辅佐大哥留守长沙,黄祖、蔡婴两位将军负责加强长沙防务。”

“其他人随我前往酸枣会盟。”

与其他诸侯不同,士徽并未率领他引以为傲的骑兵,而是出动了全部的水军,驻扎在江夏郡外。江夏郡,地处长江中游,水网密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士徽是则率领着五千精兵,前往江夏郡的平春县城驻扎。平春县城,平春县城,位于淮河南岸,虽小,却地处要冲,是连接江夏与中原的重要枢纽。士徽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们的到来,使得这座原本宁静的小城,变得紧张而忙碌。

荀攸与郭嘉,这两位智谋出众的谋士,被留在了长沙。他们负责留守大本营,处理日常政务,以及为士徽提供战略支持。随行人员中,士徽带上了几名武将,其中有周泰、甘宁、黄忠、黄盖、沙摩柯、石惇、甘醴。

与其他诸侯相比,士徽的出征显得更为低调和务实。他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只是为了签到、露脸,搏一搏名声。士徽深知,这场讨伐董卓的战争,并非一场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一场涉及天下大势、各方势力的复杂博弈。因此,他选择了更为稳妥和实际的策略,以确保自己在未来的斗争中,能够占据有利的位置。

此次,他将石惇与甘醴这两位得力干将留在平春县城,可谓是深思熟虑的一着棋。

在士徽离开的那天,平春县城的百姓们正忙碌着秋收,田地间一片金黄,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巡逻的士兵们也在田间游走,维护着秩序。

“主公,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守护好平春,确保后方无忧。”石惇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甘醴微笑着点头:“正是,只管前方杀敌,平春有我们,定然安然无恙。”

士徽回过头,看着这两位忠诚的部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有石惇和甘醴在,平春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随后,士徽率领着五千精兵,踏上了前往陈留郡圉县的征途。秋风起,旌旗猎猎,士徽的军队在广袤的原野上疾行。向着陈留郡圉县进发。圉县,成为了士徽前往酸枣的必经之地,也是他即将与曹操会合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