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185章 大河之南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185章 大河之南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袁绍和曹操,一个“横大河之北”,一个“规大河之南”。他们都在为了那场世纪对决而努力。他们都知道,这场对决将决定谁能够统一北方,谁能够成为真正的霸主。因此,他们都在默默地耕耘着,等待着那场属于他们的对决。

袁绍,占据黄河之北冀州,具有地理优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对于任何一个有野心统一北方的诸侯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基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富饶的地区之一。

曹操,则选择了归大河之南,他避开袁绍的锋芒,悄悄地发展壮大。他知道,与袁绍正面对抗,自己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他选择了在南岸默默地耕耘,等待着时机的到来。曹操善于任用天下的贤才,他用正确的方向引导他们,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在袁绍集团的战略谋划中,黄河以南被视为次重点区域,而曹操则被定位为袁绍的配角和代理人。

田丰,这位刚正不阿的谋士,站在袁绍的营帐中,眼神坚定而忧虑。他深知曹操的野心与智谋,因此,他必须向袁绍谏言,即使这可能触怒这位权势滔天的主公。

\"主公,曹操此人野心勃勃,若赋予他过多权力,恐怕日后难以驾驭。\" 田丰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哦?你何以见得?”袁绍坐在主位上,面容冷峻。

“曹操素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志,此人心机深沉,手段狠辣。近年来,他招贤纳士,扩充军备,其势力日益壮大。若不加以防范,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曹操确实有野心,但他目前仍需依赖我,有何惧哉?”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曹操虽有能力,但在我眼中,不过是一枚棋子。他能为我所用,只因他目前羽翼未丰。待我统一北方,黄河以南自然不在话下。\"

“主公不可掉以轻心。曹操善于借势,一旦时机成熟,他必反客为主。到那时,主公悔之晚矣。”

“元皓,你多虑了。曹操虽野心勃勃,但如今他尚在我掌控之中。我自会审时度势,待时机成熟,再行处置。”

“主公英明,但还请务必小心曹操,切莫养虎为患。”

“知道了,你退下吧。”袁绍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对未来的雄心壮志,以及对曹操的深刻洞察。他深知曹操的野心,但也自信自己能够掌控这位未来的枭雄。

田丰无奈地摇了摇头,缓缓退出了帐外。他知道,自己的谏言虽是出于忠心,但袁绍并未完全听进心里。而曹操,这个潜藏在暗处的猛虎,正逐渐露出锋利的爪牙。

曹操集团的眼中,黄河以南却是重中之重,曹操也绝非任何人的配角。

黄河以南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这里不仅是连接中原与江南的枢纽,更是曹操势力扩张的关键所在。黄河以南,对曹操而言,不仅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更是政治上的重要筹码。

诸侯们忙于争夺地盘,无暇他顾,而黑山军则在张燕的率领下,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不断扩张势力。张燕,这位曾被视为山贼头目的男人,如今已是一位割据一方的新诸侯,他的名字在北方传得沸沸扬扬,令人闻风丧胆。

黑山军的活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山区,他们如同幽灵般出没于冀州、并州等地,不断攻打袁绍的魏郡、东郡等地。每一次袭击,都让袁绍的势力感到震颤,尤其是对邺城的威胁,更是让袁绍如坐针毡。

正当关东地区的战局如火如荼之际,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在青州、徐州一带游击作战的三十余万黄巾军,面对青州刺史臧洪、徐州刺史陶谦的围追堵截,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生存的边缘,他们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投奔张燕,加入黑山军的阵营。

这一决定,无疑是对整个战局的一次巨大冲击。如果这么一支数目庞大的黄巾军与黑山军联合,将一举改变关东地区整体的军事力量对比。张燕,这位黑山军的领袖,将成为比袁绍、公孙瓒还要势大的一方诸侯,他的名字将在北方的天空中回响,成为所有势力都必须正视的存在。

冀州,袁绍的领地,此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知道,一旦青徐黄巾军与黑山军联合,他的统治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袁绍转身回到书房,提起笔,沉思良久,然后开始写信。他写道:“孟德吾友,冀州之危,如累卵之危。青徐黄巾军渡过黄河,与黑山军联合,形势危急。吾不得已,恳请孟德出兵相助,共渡难关。”

写完信,袁绍长叹一声,他知道,这封信不仅是一份求援,更是一份对友情的考验。他希望曹操能够看在多年的交情上,伸出援手。

袁绍的信使快马加鞭,将信送到了曹操手中。

袁绍的书信送到曹操手中时,正值兖州风云变幻之际。

曹操站在东郡城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凝重。他知道,此刻的兖州,已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曹操转身,步入大厅,谋士荀彧已在等候。曹操将书信递给荀彧,沉声道:“文若,袁本初有求于我,希望我能够挡住青徐两州的黄巾军,阻止他们前往黑山。”

荀彧接过书信,浏览一遍后,微微点头。

“主公,此举对我兖州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青徐黄巾军若进入冀州,袁绍的压力将大增,而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巩固兖州,甚至扩大势力。”

曹操沉思片刻,问道:“那么,文若有何良策?”

荀彧微微欠身,开口说道。

“主公,如今黑山军猖獗,我军虽强,但粮草不济,长久下去,必成隐患。依彧之见,我们应向袁绍索要粮草,以解眼前之急。”

曹操眉宇间闪过一丝犹豫,沉吟道:“袁本初此人,心胸狭窄,若我向他索要粮草,岂不是示弱于他?”

荀彧微微一笑,答道:“主公多虑了。袁本初虽心胸狭窄,但他如今正忙于与公孙瓒交战,无暇他顾。我们此时向他索要粮草,正可借机试探他的态度,若他答应,我军粮草问题得以解决;若他不答应,我们也可借此为由,加强军备,为日后与袁本初一战做好准备。”

曹操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说道:“文若所言极是,就依你所言,向袁本初索要粮草。”

荀彧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步棋,虽是权宜之计,但却是解决眼前困境的最佳选择。

曹操又问道:“若袁本初不答应,我们当如何应对?”

“若袁本初不答应,我们便多放一些黄巾军去冀州。这样一来,既可以分散袁绍的注意力,又可以借机招募一些黄巾军,增强我军实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观察袁绍的反应,进一步了解他的意图。”

“主公,我们可以在黄河沿岸布置重兵,同时派出使者与青徐黄巾军沟通,提出合作的可能性。黄巾军之所以前往黑山,无非是想寻得一席之地。若我们能够给予他们更好的选择,他们未必不会改变主意。”

曹操眼睛一亮,点头赞同:“文若所言极是。我们就以此策略行事,尽力阻止黄巾军渡过黄河。同时,也要做好与袁绍联手的准备,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

荀彧微笑道:“主公英明。只要我们能够妥善处理此事,兖州唾手可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