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275章 官渡之战(十二)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275章 官渡之战(十二)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战斗的迅速结束,得益于阎柔、鲜于辅和田豫等幽州将领的临阵倒戈,他们与袁绍的宿怨,使得战斗并未经过太激烈的搏杀,胜负便已分明。

当袁绍派遣刘和与公孙瓒的旧部前去支援淳于琼时,谁料这支部队竟因昔日恩怨而临阵倒戈。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重重一击,让袁绍的防线瞬间崩溃。

而曹操,若非身处绝境,凭借许攸等人的情报,也断不敢押上全部身家,亲自深入敌后执行这一危险至极的任务。

战争,总是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变数。

阎柔咬牙切齿地说:“袁绍这个逆贼,当年侵占我幽州,杀害无辜,我们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鲜于辅愤慨地接口:“正是!此次曹公兴兵伐袁,正是我们报仇雪恨的好机会。我已经吩咐下去,私刑处置那些被俘的袁军将士,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田豫冷笑一声,接着说:“不错,不仅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还要让袁绍的部下心生恐惧。我已命人割掉被俘袁军将士和牲畜的鼻子,让他们看看背叛曹公的下场!”

阎柔点头赞同:“此计甚妙,这样一来,袁绍的军队必定军心涣散,不堪一击。只是,曹公对此事并不知情,我们还需小心行事,以免引起曹公不满。”

鲜于辅坚定地说:“放心,此事我们做得干净利落,曹公不会察觉。只要能灭掉袁绍,为幽州百姓报仇,就算背上一些罪名,也在所不惜!”

田豫目光坚定地补充:“正是!为了幽州的安宁,为了曹公的大业,我们愿意承担一切!就让袁绍的部下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代价吧!”

当夜,寒风凛冽,被割掉鼻子的淳于琼被士兵们押解到曹操面前。

曹操见到这位曾经与自己并肩担任“西园八校尉”的老同事,如今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不禁大为吃惊。

“怎么会这样?”淳于琼虽身受重伤,却依然保持着将士气度。

“胜负自有天意,又何须问呢?”

曹操本不打算对淳于琼下杀手。

然而,许攸却站出来反对:“他明天照了镜子之后,会更加忘不了我们!”曹操闻言,沉默片刻,最终下令将淳于琼斩首。

曹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共斩杀了淳于琼、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袁军将士一千余人。

在那深秋的乌巢战场上,天空乌云密布,成群的乌鸦在空中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盛宴欢呼。对袁绍而言,这些乌鸦曾是他的信仰,如今却成了最残忍的讽刺。

战局已定,乌巢之战的失败,让袁绍的宏图霸业化为泡影。那飞翔在战场上的乌鸦,似乎在嘲笑着他的失误。

在张合眼中,淳于琼之死如同乌云蔽日,预示着乌巢粮仓的火光熊熊,粮草化为灰烬。

这一刻,他深知袁绍大军的命运已岌岌可危,军粮断绝,犹如血脉被切断,军队的士气与力量都将随之枯竭。

袁绍的军队失去了粮草,崩溃只在旦夕之间。张合心中明了,一旦军队崩溃,逃生的希望便如泡影般渺茫,被俘的命运仿佛已经注定。

在这样的局势下,他心中权衡着轻重,深知与其在兵败之后沦为阶下囚,不如在军队尚未完全败北之时,主动投诚,以示诚意。

于是,在得知淳于琼被杀的消息后,张合果断地做出了决定,向曹军投降。

张合步履沉重地走进曹军大帐,面向曹洪,单膝跪地,手中的长剑放在地上,声音坚定而清晰:“曹将军,我张合愿意归顺,为曹将军效力。”

曹洪眼神锐利如刀,审视着张合,脸上露出不信任的神色,他冷冷地说:“张合,你乃是袁绍麾下的一员猛将,如今突然来降,莫非是诈降之计?”

张合面色平静,回答道:“将军多疑了,乌巢粮草已毁,袁绍军势已颓,我若诈降,岂不是自寻死路?我之所以来降,是因深知曹公之英明,愿追随将军,共创伟业。”

曹洪仍是不信,正欲再言,一旁的荀攸轻咳一声,缓缓开口:“曹将军,张合素有勇名,非是那等贪生怕死之辈。且他此时来降,正是我军所需。若能接纳张合,不仅能够削弱袁绍,更能为我军增添一员虎将,此乃一举两得之事。”

曹洪眉头微皱,转向荀攸,沉吟道:“攸公,你之意以为如何?”

荀攸微微一笑,说道:“将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张合既然已放下武器,表明诚意,我们又何必拒人才于门外?再者,若张合真心归顺,我军实力大增;若是有诈,以我军之强,又何惧之有?”

曹洪听罢,眼神中的疑虑逐渐消散,他点了点头,对张合说道:“既然攸公为你担保,我且信你一次。若你真心归顺,我必不薄待。但若有异心,休怪我刀剑无眼。”

张合叩首谢恩,语气坚定:“张合定为曹公效死命,绝无二心!”

曹操率领大军从乌巢返回官渡的途中,仿佛踏上了一条收获之路。沿途,他接连不断地收到“大礼包”,一支支袁军纷纷倒戈,投向曹操的阵营。袁绍对军队的掌控已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故市和乌巢粮仓的火灾,无疑是这场倒戈潮的导火索。然而,古代军队行军素有“携带三日粮”的规矩,官渡大营内亦不可能空无一粟。这场突如其来的投降潮,显然并非粮草不济所致。

在这短短的一两天内,阎柔、鲜于辅、田豫、张合、高览等将领纷纷追随许攸的脚步,向曹操投降。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部下也纷纷拥护这一决定,仿佛早已暗中筹划。这一切无不表明,袁绍的阵营中早已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这场反叛并非许攸或张合的个人行为,而是袁绍阵营中众多将士的共同心声。他们在袁绍的统治下,早已心怀不满,只待时机成熟,便纷纷揭竿而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