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283章 士徽称王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283章 士徽称王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士徽接过使者递上的书信,拆开细读,只见信中曹操言辞恳切,鼓励他早日称王,共谋天下。士徽阅后,眼中闪过一丝决意,遂召集心腹谋士商议。

士徽手握书信,心中波澜起伏。他深知这封信的重要性,于是立即吩咐左右,召来麾下的三位谋士荀攸、贾诩、郭嘉。在书房内,四人围坐在一张精致的案几旁,气氛庄重。

士徽将书信置于案上,目光依次扫过三位谋士。

“大哥曹操来信,提及称王之事。我等身处乱世,为国家、百姓计,此事非同小可。今日特请三位共商大计,望不吝赐教。”

荀攸沉思片刻,首先发言:“主公,曹操雄踞中原,民心所向。如今时机成熟,称王之事可谓水到渠成。我等应顺应天意,支持主公称王,以稳定局势,凝聚人心。”

贾诩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接口道:“荀公所言甚是。如今诸侯割据,天下大乱,主公若能称王,一则可彰显我等忠诚之心,二则有利于号令群雄,共同对抗外敌。再者,曹操称王,我等若不支持,恐遭其忌惮,对我军不利。”

郭嘉闻言,微微点头,补充道:“两位先生所言极是。然而,称王之事,还需谨慎行事。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关注曹操的动向,确保他称王之后,能与我军携手共进;另一方面,要安抚国内各方势力,以免称王之举引发动荡。待时机成熟,主公再登基称王,方为上策。”

士徽听罢,心中已有决断。他感慨道:“三位先生忠心耿耿,为我谋划至此,实乃我之幸事。既如此,便依三位所言,筹备称王事宜。但愿我们能共同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造福百姓!”四人遂齐心协力,共谋大业。

随着士徽的决心下定,书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而充满期待。荀攸、贾诩、郭嘉三位谋士纷纷起身,表示将全力以赴,协助士徽完成称王的大业。

荀攸首先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主公,称王之事,宜早不宜迟。同时,我们要在民间广为宣传,彰显主公的仁德与威望,为称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贾诩接着说道:“此外,我们还须加强对军队的控制,确保称王之际,军心稳定。我愿意亲自前往军营,安抚将士,确保他们全力支持主公。”

郭嘉则着眼于内政:“内政不稳,外事难成。我建议主公颁布一系列惠民政策,减轻赋税,赈济灾民,以赢得民心。同时,加强对朝廷官员的选拔与监督,确保朝政清明,为称王打下坚实基础。”

士徽听后,连连点头,对三位谋士的建议表示赞同。他当即下令,按照三位谋士的提议,分头行动。

不久,士徽的使者奔走于各地,诸侯们纷纷表示愿意拥护士徽称王。民间也开始流传着士徽的仁德事迹,百姓们对他充满敬仰。在贾诩的精心安排下,军队士气旺盛,随时准备为主公示威。郭嘉则着手改革内政,一系列举措使得国内形势日趋稳定。

在筹备称王事宜的过程中,士徽始终密切关注曹操的动向。得知曹操在许都加紧筹备称帝之事,士徽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在荀攸、贾诩、郭嘉的辅佐下,一切准备就绪。

终于,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士徽在都城举行了盛大的称王仪式。诸侯使者、文武百官、百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士徽登上王位,宣布国号为“越”,寓意着国家昌盛、国祚绵长。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士徽身着盛装,站在南越国都的城楼上,俯瞰着繁华的都城。他心中感慨万千,决心在此开创一番伟业。

城楼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士徽的部下和南越百姓纷纷聚集在此,等待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随着一声炮响,士徽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上城楼。

城楼上,早已摆放好一张龙椅,象征着王者的权威。士徽坐在龙椅上,面容庄重,目光坚定。他挥动手中的令牌,宣布自封为南越王,誓言要带领南越百姓走向繁荣昌盛。

在场的人们纷纷跪地,高呼“南越王万岁!”。士徽举起酒杯,向天祭拜,感谢上苍赐予他这片土地。随后,他颁布了一系列政令,减免赋税,安抚百姓,巩固政权。

士徽,这位崛起于乱世的雄杰,其势力如日中天,明面上控制着三州之地,威震四方。

司隶校尉部,这片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也归入了士徽的版图。这里不仅是政治中枢,更是经济文化的交汇之所,士徽以此为根基,不断扩张着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凉州却并未直接掌握在士徽手中。马腾治下的凉州,虽然名义上臣服于士徽,但实际上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

士徽对凉州的态度颇显微妙,他既不能强行将其纳入直接控制,以免激起马腾的反叛,导致西北边疆的动荡;又不能放任不管,任由马腾坐大,成为潜在的威胁。

在士徽的精心布局下,三州之地犹如一盘棋局,每一州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司隶校尉部作为中枢,源源不断地为士徽提供着人力和物力支持;而凉州虽然遥隔千里,却如同棋盘上的关键一子,牵动着整个局势的平衡。士徽的统治艺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曹操与士徽相继称王,天下风云变幻之际,益州的刘璋也不甘寂寞,决心在这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他站在益州的政治中心,对着满朝文武,宣布了自己自封蜀王的决定,国号蜀汉,以此宣示自己的雄心壮志。

刘璋身穿蜀锦制成的王袍,上面绣着金丝线的龙纹,显得威严而庄重。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决断,仿佛已经看到了蜀汉未来的辉煌。在场的文臣武将,虽然各有心思,但在这一刻,都不约而同地跪拜在地,高呼“蜀王万岁”。

益州,这片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富饶之地,如今在刘璋的统治下,更是显得生机勃勃。蜀汉的建立,不仅是对外展示实力的象征,也是对内凝聚人心的举措。

曹操与士徽都对益州这块肥沃的土地虎视眈眈,刘璋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天下宣告,益州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而是有着自己独立意志的强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